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康熙國策顧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準備好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準備好了

第四十二章準備好了

秦有福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朝廷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康熙八年,剛剛剷除了最熱衷於圈地、換圈的鰲拜以後,康熙皇帝下詔,停止圈地,稱滿漢軍民一律平等對待,凡該年所圈旗地,立即退回漢民,還第一次提出了滿漢軍民一律平等對待的講法,開闢了滿漢一家的先河,之前許多滿人的特權被宣佈廢止。康熙清楚的記得,當天宣讀詔書的時候,朝堂上的滿大臣們一個個如喪考妣,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自己的這個決定,漢大臣們則如沐春風一般,各個歌功頌德,把自己給誇的直追堯舜。這不由得讓康熙又想到了秦有福這個說不清楚是聰明還是運氣特別好的傢伙。若不是他,康熙恐怕很難下這麼大的決心。

康熙記得,自己當初跟秦有福談起圈地帶來的弊端的時候,秦有福毫不猶豫的就告訴他,若是再繼續這麼下去,滿人的天下就保不住了,畢竟滿人太少,若是惹得天下的老百姓都站出來反對滿人,即使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滿人都給淹死。只有儘快廢止圈地,緩和民族矛盾,之後採取懷柔政策,滿人的天下才能繼續坐下去。

秦有福當時是這麼給康熙分析的:當年元朝的時候,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可謂天下無敵,刀鋒所指、所向披靡,入主中原以後,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開始嚴格劃分等級制度,搞出了什麼四等人,將蒙古人和老百姓遠遠的隔離了開來,讓蒙古人成了特權階級。為了維護統治,蒙古人可謂煞費苦心,禁止漢人打獵,禁止漢人學習拳擊武術,禁止漢人持有兵器,禁止漢人集會拜神,禁止漢人趕集趕場作買賣,禁止漢人夜間走路,等等等等,連做菜用把菜刀都得到由蒙古人擔任的甲長那裡去取,管制手段可以說是已經到了極致。可是就因為這樣,最終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只存在了98年時間,而推翻元朝的,卻恰恰是當時社會等級最低的漢人。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單憑高壓政策使不能維護統治的。

秦有福告訴康熙,若是想維護統治,首先就必須讓天下的漢人漢人有認同感,認為統治階層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在這樣的統治者管理下,自己的生活會過得更好。這樣一來,老百姓就不會想造反,想推翻統治者了。

秦有福並沒有告訴康熙具體該怎麼辦,因為他本來就是個半桶水,知道的這點東西無非是後來的電影電視和知道的一點非常可憐的歷史常識告訴他的。當然了,後來的新聞聯播也給了秦有福不少啟示,特別是和諧社會促進發展的道理,別看原來秦有福每看到這樣節目的時候就開始換臺,可是也架不住天天有人在你耳朵邊上嘀咕,久而久之,自然也就能說出一番大道理來蒙人了。

這些話聽在康熙的耳朵裡可就不一樣了,康熙時什麼人?那是皇帝,從小就接受著各種各樣政治教育的帝王,只需要明白了道理,他當然能夠想出辦法適應政治的需要。

康熙想明白以後,召集了幾個手握實權的大臣和宗室裡最有影響力的幾個王爺開會通論了秦有福的這番話,這些個大臣和王爺們都不傻,大家都清楚滿人和漢人的比例,再說康熙協著剷除鰲拜以及鰲拜同黨的餘威,加上這些道理的確淺顯,很快就得到了認同,於是,廢止圈地的政策出臺了,順便提出了滿漢平等的概念,為將來完全同化融入做好了準備。

秦有福知道這個訊息還是吳琠專程跑過來告訴他的,要說去吳琠,現在簡直對秦有福佩服得五體投地,用他的話來說:看看人家秦有福,身無長物,單槍匹馬的回到了中土,不過幾年的時間,不但創下了諾大的家業,連官都當到了自己的頭上去了,現在更是天子近臣,一個五品官領著一大幫皇家侍衛在家裡準備演習,這樣的人,將來即使不封侯拜相,至少封妻廕子是沒有問題的,要是還不知道趁著這個機會拉好關係,將來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秦有福對吳琠一直都很是感激的,當初若不是碰上了他這麼個還算開明的人,搞不好老早就被砍了腦袋,這會連骨頭都找不著了。

一聽說吳琠來了,秦有福想都不想,當時就讓秦大開啟中門迎接。

納蘭性德這會覺得挺奇,秦有福回到確山有一段時間,地界上有點名堂的誰不知道這是個正受寵的人?況且除鰲拜的事是天下明發的,儘管沒有提到秦有福的名字,但是字裡行間都點到了某位功臣出謀劃策的事,彼此一打聽,誰不知道指的就是秦有福?再加上前一段時間為了工匠的事,納蘭性德帶來的那些個侍衛把整個河南差不多都給驚動了,周圍的州府道衙,哪個沒有往確山送過工匠?不少級別低一些(相對)、急於拉上上層關係的,甚至親自將工匠解送到了秦家山莊,位的就是能見上秦有福一邊,不求別的,只求落個臉熟。可秦有福到好,對那些五品、四品、甚至三品的大員有點愛理不理的,一看就是敷衍的樣子。吳琠不過是個七品的仙林,要說起來,品級比秦有福可低得多了,可偏就是這麼個芝麻綠豆大殿的小官,卻受到了秦有福的最高禮遇,這怎麼能不令人嘖嘖稱奇?不過納蘭性德轉念一想,倒也釋然,畢竟確山縣市秦有福的家鄉所在,當初發跡也是從這裡開始的,想來吳琠對他助力甚大,由此可見,這個秦有福還是個很有情意的人。

大家都不知道秦有福跟吳琠聊了寫什麼,只知道他們聊了兩個多時辰,最後吳琠依然是秦有福送出門的,看吳琠的表情就不難知道,他對此行非常滿意。從他那迫不及待的摸樣可以分析出來,這一趟,他怕是得了秦有福什麼好處了。

納蘭性德覺得,就憑秦有福對吳琠的這個態度,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的父親留意這個人,有秦有福幫忙,說不定這個吳琠哪天就能一飛沖天,皇上對秦有福的態度相信納蘭明珠是明白的。

……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秦家山莊一天的在發生著變化,一個全防護的城堡雛形已經顯現了出來,整個山莊被三層鐵絲網圍繞著,一條環山莊的壕溝也已經挖好了,這段時間正在往溝裡放水,院牆裡面進行了加固,另外在四個角上建起了碉堡,堅固程度參照紅衣大炮不能有效摧毀的效果幹的,誰知道熊賜履會不會帶大炮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院子裡也做出了大量的改動,緊貼著圍牆的邊上,新建了兩排青石條的房子,屋內除了可以滿足睡覺休息的問題以外,最關鍵的還是挖了幾條地道,可以直接進入碉堡內,原來房間裡的地道被延伸了出去,成了一條可以抵達莊外的秘密通道。

武器裝備上,秦有福的機槍經過多次試驗已經定型,使用火石點火,按照在底板上刻出來的溝槽,順序點燃每個槍管內的火藥,推動彈丸擊發,為了保證點火時當作引線的火藥不會亂燒,底板被磨得非常光滑,用的時候只需要將火藥撒在底板上,緊貼著槍身的邊緣滑動合閉,多餘的火藥就會被刮下來。到時候將底板卡緊,就成了可以連續擊發,進行火力壓制的機槍了。不過秦有福的這個機槍有個毛病,就是一旦點火以後就停不下來,除非是一口氣將彈丸全部打完。當然了,這個直接裝藥的東西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連續發射,否則很可能會因為火藥的餘焰或溫度太高導致失靈。不過這個問題秦有福也早就想到了,他將帶來的三百多根槍管中大部分一分為二,做出了二十挺機槍來,至於剩下的槍管則被秦有福做成了步槍。這個也只能說是這個時候的步槍,正常情況下,秦有福管這個小時候用來打兔子的東西叫做鳥銃。同秦有福的話來說,即使是鳥銃,估計也是這個年代最先進的鳥銃了。此時此刻,秦家山莊已經做好了所有戰前準備工作,就等著演習開始了。

隨著“秦家山莊”大量地雷埋設的開始,北京城裡,圖海成了皇上欽點的領兵大將,於熊賜履協同帶領著兩千八旗兵準備好了裝備,就等著隨皇上一同啟程,前往確山縣進行秋操演練。

秋操演練出行的那一天,京城裡各大盤口紛紛調整了這場賭局的賠率,將原來的二十賠一調整到了二十五賠一,因為大家都看到了熊賜履帶著的五門紅衣大炮。這在當時可是攻城的絕對利器,幾乎稱得上所向無敵。

皇上身邊隨駕的官員除了幾個用得順手的大臣,各路藩王留在京中的子嗣、蒙古各部王爺在京城的兒女,還有一些海外屬國的官員等一大幫人都給皇上帶在了身邊,規模甚至比往年木蘭圍場的人還要多。

靖南王耿精忠的弟弟、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平南王尚可喜的兒子尚之孝平日裡在京城時最老實不過的人,別看他們身份高貴,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幾個人在北京就是當人質的,若是三藩老實還好說,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首先倒黴的就是他們幾個。

別看他們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但是對於資訊的掌握卻一點都不比天天跟著皇上身邊的人差多少,就連皇上這次秋操的目的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幾個人在校場上見面以後,雖然不敢進行什麼交流,但是暗地裡,透過眼神,他們已經得到了需要的資訊:家裡面已經知道這次秋操的目的,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對這次秋操進行一次細緻的觀察,給出比較詳細的報告,以便家中隨時調整戰略部署。

午時三刻,隨著號炮的響起,皇上儀仗全開,大軍緩緩開出了北京城,往河南確山而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