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大學食堂當大廚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1章 不能辜負江漁的信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1章 不能辜負江漁的信任

七號餐房,廚房裡。

自從二樓廚房裡多了一個廚師之後,杜光寧就正式升格成了副廚,至於新來的熊正濤,則是接替了杜光寧之前的工作,暫時擔任助廚。

副廚,顧名思義,就是江漁之下的第一人,這也就意味著,杜光寧有資格給包廂裡的客人們做菜了。

當然了,杜光寧其實早在之前就已經開始獨立製作各種冷盤了,如今也不過是增加了一些他比較擅長的快手菜而已。

但即便如此,也讓杜光寧迸發出了澎湃的激情。

要知道,他來七號餐房這麼長時間了,自己做的菜還是第一次被允許送到包廂裡去!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自己的廚藝有了極大的提升,也說明自己做的飯菜總算是在江漁那裡得到了認可!

這怎麼能不讓他激動?

越激動難耐就越願意表現自己。

於是乎,最近的這一段時間以來,杜光寧的工作熱情直線上升,什麼事情都搶著幹,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幹勁。

而剛剛才加入七號餐房廚房的熊正濤,當他瞭解到杜光寧原先也只是跟他一樣,頂多也就是個高階廚師,但跟在江漁身邊一段時間之後,不僅學會了種類繁多的各式冷盤,而且連做出來的炒菜味道都跟江漁做的相差無幾時,驚喜得兩眼直冒光。

這杜光寧的現在,可就不是自己的未來麼?

他完全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上進,只要江漁願意傳授他一星半點的技藝,那他在廚藝一道,必然可以突飛勐進!

不說超越江漁,起碼超越副廚杜光寧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也正是因為此,熊正濤對於江漁安排他做助廚一事,非但沒有絲毫怨言,反而幹得風風火火,不亦樂乎。

希望就在前方,這總能激發起一個人的熱情。

二樓的廚房裡有了兩位得力的“助手”,江漁也總算是從繁瑣的雜務中掙脫開來,可以稍稍歇了上一口氣了。

每日預訂了包廂的食客們點的那些快手菜、家常菜,全都交給了杜光寧來負責,至於那些工藝複雜、難度較高的特色菜、功夫菜,自然還是需要江漁親自來操刀。

七號餐房雖然地處偏僻,規模也不大,但在眾多食客的眼中,這裡堪稱是華夏餐飲界中的美食聖地。

好不容易預訂到了包廂,能夠來這裡品嚐江漁做的飯菜,又怎麼可能會浪費機會,專門去點一桌子的家常菜、快手菜呢?

既然來了,當然就要點一些平日裡難得吃到的特色菜、功夫菜。

這些特色菜、功夫菜當中,有一些因為工藝複雜、難度較高,已經漸漸在追求速度和收益的餐廳、酒樓裡消失了,難得碰上一兩次,也因為廚師的水平問題,很難品嚐到正宗的本味。

而在七號餐房裡,有了江漁出面,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只要是曾經出現過的菜式,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江漁做不出的。

就比如此刻,江漁就在製作一道經典的魯菜功夫菜——布袋雞。

布袋雞是魯東省的一道地方傳統名菜,又叫海味什錦雞,因為這道菜的外形狀如布袋而得名。

這道菜味道鮮美,上席後用快子一劃,內餡露出,肉鮮餡大、肥而不膩、香嫩適口,獨具風味。

據當地縣誌記載,布袋雞源於元初,盛於乾隆,是《滿漢全席》的主菜之一。

它的主要食材是散養笨雞,宰殺褪毛之後,於嚥下切寸許小口,剔除頸骨、翅骨、身骨、腿骨及內臟,使其成為“雞布袋”。

隨後,往“雞布袋”裡按比例裝入海參、鮑魚、瑤柱、火腿、筍孤等一十六種食材,再將嚥下小口封住,入油炸至金黃色,最後上籠蒸制。

蒸制完成之後,再配以青、紅、黃等色蔬菜拼成圖桉,擺入盤中。

成菜之後,“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全雞完整,內藏八寶,像活雞趴在盤內,造型美觀,食之香爛味濃不膩,風味獨特。

這道菜製作工藝並不算複雜,只是在處理“雞布袋”時,極為考驗廚師的耐心與細緻,在剔除笨雞全身骨骼時,一個不小心就會將雞皮戳破,那這只雞的材料就算廢了。

江漁雖然是第一次做這道功夫菜,不過有著高超的刀工基礎,在製作“雞布袋”時雖然耗時長了一些,但也成功地將笨雞的骨骼和內臟全都剔除乾淨了。

完成了“雞布袋”的準備,接下來的工藝就相對簡單得多了,將事先煸炒並調過味的海參、鮑魚、瑤柱、火腿、筍孤等各種餡料從笨雞嚥下的小口塞入雞肚子裡,然後下鍋油炸至金黃色,再上蒸箱蒸制。

將“布袋雞”放入蒸箱蒸制之後,江漁隨後又製作了九轉大腸、蝦籽大烏參、宮廷稻香肉等幾道極為考驗廚藝的菜品,這才歇了下來。

“老闆,你下午要去一食堂三樓的營養餐廳幫忙做營養套餐?”

杜光寧這會兒也將四個包廂的食客們點的其它菜品都做好了,除了江漁做的這幾道功夫菜之外,剩下的都是快手菜,一旦真正做起來,速度很快。

尤其是對於在酒樓廚房裡工作了幾年之久的杜光寧來說,基本上幾分鐘就能出一道菜。

“對,昨天已經答應他們了。”

江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喉嚨說道,

“省運會馬上就要召開了,咱們學校的這些學生運動員還得去爭金奪銀呢,做點好吃的給他們,就當是預祝他們在這次省運會上取得好成績了。”

“哦哦,那你晚上還能來廚房嗎?”

杜光寧壓根就不關注省運會,他關心的是江漁要是去了一食堂三樓營養食堂幫忙做營養餐,還能不能及時趕回來做晚餐。

要是來不及回來,那晚餐時四個包廂的食客們,豈不是都要自己一個人來負責招待?

他擔心的是江漁要是沒在這裡,他一個人會應付不來,但有江漁在,他心裡就有底了。

無論是什麼菜他都敢上手試一試,哪怕做失敗了,這不還有江漁在這兒兜底麼?

“嗯,應該要晚一點才會回來。”

江漁想了想,對他說道,

“下午我會提前將顧客們點的那幾道功夫菜預製出來,你這邊還是按部就班地來,做冷盤和炒菜,等我回來再將提前預製的功夫菜完成,就差不多了。”

頓了頓,他又轉過頭去對熊正濤說道,

“小杜做冷盤的時候,你這邊可以多學多看著點,多用點心,以後這冷盤沒準還要讓你來負責呢。”

“嗯嗯,老闆放心,我肯定好好學。”

熊正濤一聽,趕緊連連點頭,心裡更是興奮得難以自抑。

他原以為江漁就算要教自己廚藝,應該也會對他考察一段時間,不會那麼輕易就把能夠傳家的手藝教給自己。

實際上,就算江漁這麼做了,熊正濤也不會有任何怨言,而且還非常能理解。

畢竟剛招進來的廚師,誰知道你會不會有貳心,沒準你進來就是單純為了偷師學藝的呢?

要是把你教會了,你轉頭就熘走,無論是你去自己去開店,還是去了別家酒樓,這對於自身而言,那都是一種打擊。

所以,大部分老廚師找了人進來,哪怕心裡計劃好了會教他廚藝,那也會考察一段時間,這考察時間有長有短,就看老廚師自己是怎麼想的了。

而在這考察期內,老廚師還會跟防賊似的防著新人,就怕他會偷師學藝。

可江漁似乎完全不在意這一點,自己才剛進來沒幾天呢,他就開始讓自己跟著杜光寧學著做冷盤了。

這讓熊正濤是既吃驚,又開心。

正是因為這樣,他自己也在心裡暗暗下定了決心,哪怕自己學到了廚藝,真打算要離開這裡,那也得在七號餐房多留一段時間。

他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別的,單純就是為了不辜負江漁對自己的這一份信任。

江漁倒是不知道熊正濤心裡會有這麼多想法,他單純的只是想要合理分配廚房的工作量罷了。

要不然的話,單單是杜光寧一個人,又要做冷盤,又要炒菜,而且還是四桌酒宴的量,短時間可能還好一些,時間一長了,他就是個鐵人也吃不消。

但如果有熊正濤來幫忙分擔一點,由他來做冷盤,杜光寧只要做炒菜的話,廚房裡包括江漁在內的三個廚師,工作量就差不多了。

最關鍵的是,以後哪怕餐廳裡多開了幾個包廂預訂,有三個廚師在這裡各做一攤,那照樣也可以輕鬆應付得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坐在邊上歇了一邊後,杜光寧又炒了幾道快手菜,就招呼裴國富、顏彤彤等人一起吃午飯了。

吃過了午飯,江漁又和往常一樣來到一樓包廂裡休息了一會兒,下了幾盤象棋。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他這才重新回到二樓廚房裡,將四個包廂提前預點的幾道功夫菜都預製好,又用保鮮袋裝起來放進了保鮮櫃裡。

忙完這些事後,江漁又跟杜光寧和熊正濤等人打了聲招呼,這才慢悠悠地下了樓。

昨天就已經答應了體育學院那邊,要給學校的運動員們做一頓營養餐,現在也差不多可以開始準備了。

……

江州大學,室內體育館。

已經到了七月份,炙熱的陽光將整個城市都變成了一個烤箱,連呼吸進肺裡的空氣都是火辣辣的。

別說在太陽底下劇烈運動了,哪怕只是躲在樹蔭裡,身上的汗水就像不要錢似的,不斷地往外流,只是一會兒的工夫,裡裡外外的衣服就全都溼透了。

但隨著省運會開幕的日子不斷逼近,林亞輝和殷濤兩位教練自然不可能會因為天氣的原因,就暫停隊員們的訓練。

不過為了預防隊員們因為高強度的訓練而發生中暑等傷病問題,兩位教練經過商議之後,便將隊伍從露天體育場轉移到了室內體育館裡。

江大的室內體育館,主要分為比賽館、訓練館和功能設施用房。

此刻,在場地開闊、光線明亮的訓練場裡,一群學生運動員正在各處訓練場地上,專心致志地努力訓練著,有人在加強力量訓練,也有人在做耐力訓練,還有人沿著跑道不斷地進行短距離折返跑,以此來加強自己的下肢爆發力。

劉小虎則帶著幾個練跳高的隊員,在訓練場一旁的跳高場地上練習助跑。

跳高的助跑和跑步並不一樣,短跑是追求速度,長跑強調的是耐力,而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則要求的是節奏跑,重心提升,利用儲存的加速動能結合肌肉的彈跳,從而讓運動員跳得更高。

所以,一個跳高運動員的助跑掌握得到不到位,對於他能取得的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小虎雖然跳高的成績很不錯,但他的助跑掌握得並不到位,純粹是因為他本身就有極高的跳高天賦,所以才能躍過2.2米的高度。

按照林亞輝的說法,如果劉小虎能夠完全掌握適合自己的助跑動作,他現在的成績絕對不止2.2米。

也正是因為此,前一段時間,林亞輝針對劉小虎的個人具體情況,專門為他設計了一組助跑動作,這其中包括了助跑的節奏、助跑步點的掌控以及助跑與起跳的結合等等技術要點。

只要劉小虎能夠將助跑練起來,那麼在省運會正式開幕之前,他的跳高成績很有可能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

至於能不能躍過2.27米這個男子跳高國際級運動健將的標準,暫時還不好說,但拿下省運會的冠軍獎牌,這個可能性就要大得多了。

完成了幾組助跑訓練之後,劉小虎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走到一旁準備歇一會兒,等緩過勁來再繼續下一組訓練。

一位練短跑的體育生見他走過來了,老遠就遞給他一瓶水,笑著打趣道:

“老劉,這段時間我看你訓練得這麼狠,你這是打算衝一下省運會的跳高金牌了?”

“這誰能知道?”

劉小虎接過礦泉水擰開,“咕冬咕冬”一下子喝了大半瓶,又將剩下的水從頭頂上澆了下去,這才舒服地長出了一口氣,將空瓶子隨手往邊上的垃圾桶裡一扔,搖著頭說道,

“平時跳得再高也沒用,還得看在賽場上的臨場發揮,要是比賽時發揮不好,那也就是走個過場。”

“別這麼謙虛,拿金牌就金牌嘛,咱兄弟又不會嫉妒你!”

這位體育生抬手拍了拍劉小虎的肩膀,笑嘻嘻地說道,

“拿了金牌可就能吃上七號餐房的慶功宴了,到時候可別忘了打包一點給老哥我嚐嚐,我還從沒嘗過七號餐房裡的菜是啥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