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打造完美之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下

過年是小孩子最高興的時候,婉君現在也是小孩子,她表示自己也是很喜歡過年的。

雖然說從家裡到老君臺這一路上也有不少跟家人一起來的小男孩時常會在路邊放幾個小炮炮嚇嚇人,但是看在今天是大年初一的份上也就原諒他們了。哼哼。

要說老君臺的人還真是多,婉君這會已經被抱在了李家興的懷裡了,來燒香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這陣勢和後世的春運都有一比。

李家興怕自己的寶貝閨女被人給擠到,連自己媳婦抱著也都不放心。

所以只好他自己來抱了。

老君臺是苦縣的標示性的建築物,從現在看起來已經算是規模不小的建築群來和劃分帶來看的話,雖然和後世又擴建後有點差距,但也著實不小了。

饒是這樣,老君臺的裡裡外外還是被人群給圍住了遍。

見狀,婉君已經放棄了重生後第一次來老君臺想要好好參拜一下,這個在重生前已經喝多了在他面前放肆一回的老君爺爺的想法。

看這勢頭,家裡幾個壯丁能擠上去燒柱香就算是不錯了。

也罷,看著大伯牽著兩哥哥,三叔和小叔在後面護著幾個人往老君臺上跑的時候,婉君和家人在下面笑彎了腰,這陣勢,還真是給打仗似的。

老君臺,臺高1米,頂部面積765平方米,底面積略大。全臺以古式大磚堆砌,由4個平面圍成圓柱形,臺上環築七十釐米高的圍牆,形與城牆相似。臺上有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一間。正殿內原有老子銅像一尊,高兩米許,鑄工精巧。殿門簷下東西各嵌一碑,上書“道德真源”、“猶龍遺蹟”。山門內東側原有鐵柱一根,高七尺,徑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

看著眼前雖然被人潮掩蓋,但依然無法阻擋它獨有的氣勢的老君臺,婉君的腦中想起這段後世人們描寫老君臺的片段。

老君臺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原為明道宮的一部分,位於老子故里鹿邑縣城內東北隅。相傳老子修道成仙於此處飛生,因而得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臺。

韓臺上有正殿,面闊間,進深間,硬山式清代建築,殿內東西偏殿各一間和山門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猶龍遺蹟”、“道德真源”、“孔子問禮處”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贊助碑二通。殿內原有老子紫銅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鐵柱一根,傳為老子“趕山鞭”。大殿後原有老君煉丹房。臺上還有古柏十三株。

山門下青石臺階共層,加上正殿前一層,恰為層,正符合老子升層青天之說。進入老君臺山門,合上1棵檜柏青翠蔥鬱,常年涼風習習,百鳥飛鳴。

臺下波光煙靄,湖水縈洄,景色宜人。映山門向南約裡許的中軸線上,依次有望仙橋、明道宮、文昌宮、八角亭、遊龍堤坊、萬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問禮處”兩塊碑碣。牌坊上書“地古永傳曲仁裡”下題“天高近接太清宮”,楣鐫“萬教之祖”,正書蒼古遒勁。

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來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唐高祖李淵、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真宗趙桓,以及大文學家蘇東坡、歐陽修等都曾來此或祭祀朝祖,或觀瞻遊覽,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詩篇華章。

伊冰抱著小閨女站在人潮比較少的地方站著,其他的家人都去一邊看熱鬧去了,連李家興也按捺不住,跑去找李家順他們去了。

這老君臺到了初一燒香的時候還有人戲迷在這裡唱戲,還有算卦的,看風水的,甚至連買小孩子玩具的,還有吃的都有,簡直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廟會。

當然了,燒香的時候要用的香火還有黃紙,自然也少不了有很多人在這裡擺攤賣。

賣的人多,燒香的人更多,以至於離老遠看這座老君臺的時候都覺得這裡煙霧繚繞的。

看著懷裡的閨女一副看著老君臺出神的樣子,韓伊冰也不敢打擾她,自己和閨女兩人身上經歷的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不是一般人可以能想到的,而對於她們母女倆個來說,原本覺得那些飄渺不可信的神話故事和傳說,現在也變的真實起來。

特別是在看到這傳說中是老子升仙台的老君臺的時候,比起常人來,韓伊冰和婉君的心裡更是多了一份的鄭重。

那一段一段的記錄和描寫,在婉君的腦子裡過了好幾遍,終於婉君迷茫的眼神變的清涼起來,狠狠的吐了一口氣之後,才把自己從無止境的遐想間拉了回來。

自己腦中的片段和眼前看到的一切還有著不小的差別,可是婉君知道,歷史的走向就是這樣的,雖然苦縣到了後世經濟發展的也不是很快,但全縣人民對於老子文化還是很重視的。

那些必然會出現的建築和擴建是一定會出現的,老君臺會越來越好,苦縣也會越來越好的。

韓伊冰看著自己的小閨女顯露出了笑容,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算落了地。

這時候去燒香的幾個人也都回來了,看著他們喜氣洋洋的樣子,估計著燒香的時候還算是比較順利的。

喊上還在那裡看熱鬧的幾個人,一家大小的就要回去了。

下午的時候婉如一家也要回鄉下老家了,因為明天她們也要去婉如姥姥家去拜年,小姐妹分離的時候特別的不捨得,婉如和婉君兩個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說什麼小秘密,兩個長相差不多的小丫頭,本身讓人看起來就已經很好玩很可愛了,這會又露出和自己年齡不符合的神秘感,更是讓眾人哈哈大笑一番。

婉如走的時候,婉君把自己得到的紅包都給塞給了她,婉如不要,和婉君兩人讓了半天,後來婉君使出掉金豆豆這一招,才迫使婉如把紅包都手下,其實婉君想的很簡單,婉如姐姐和自己平時雖然也見面,但她畢竟是在鄉下生活,可能鄉下也沒那麼多好吃好喝的零食賣,但是小朋友家家的手裡有個零花錢,總比有賣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沒錢買要好的多吧,

李家的大人給小朋友們的紅包都給的不少,爺爺奶奶給了每人十塊錢,大人們按人口算一人給了五塊錢,這樣算算的話一個小朋友到最後就有五十五塊的紅包,這在這個時代裡來說是不少的一筆零花錢了。

而這個零花錢,自家大人是不會要走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存錢罐,那裡面放的就是他們的小金庫。

婉君還特別叮囑了婉如,她給婉如的紅包,千萬要藏好,不要被大伯和大伯母發現了,一看那麼多錢就會被收走的。

兩個小朋友自認為兩人做的很隱蔽了,結果還是被大人們看的一清二楚。

在眾人笑了一通之後,又更覺得兩孩子特別的懂事。

年齡稍大一點的婉如,知道疼愛妹妹,從不和婉君爭東西,婉如的性子文靜,才幾歲的小娃子安靜的時候,都有了大家閨秀的感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婉君呢,雖然有時候風風火火,但大多時候懶得跟個貓兒一樣,平時裡雖然嬌氣,但也從不和婉如鬥氣,兩個小姐妹在一起,真真的是一個感情好。

見婉君這麼懂事把錢都給婉如姐姐,像個小大人一樣叮囑她要藏好,有好吃的要給自己買來吃的時候,大家的心裡都為婉如和婉君的友愛而感到高興。

時候不早了,大伯他們還是走了。婉君心裡很捨不得,但也想去送他們,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送別了。

不過還好,這次分開也不會太久的,過幾天想他們的時候,鬧著媽媽送自己回老家看他們就是了。婉君在心裡打定了主意,心裡也就好受很多了。

明天還要去自己姥姥家走親戚,老媽下午的時候又上了一趟街,買了幾斤果子,加上家裡的大饃,還有醃製好的臘肉,再加上一些橘子蘋果,再搬上兩箱苦縣大麴,也就能去走親戚了。

像婉君拿個這個禮在這時候已經算是不錯了,更何況婉君還知道到時候老媽還會偷偷的塞給姥姥一百塊錢呢。

這樣算來的話,這初二回孃家走親戚可是沒少花錢。

不過這些韓伊冰和婉君都不在乎,錢咱本來就不缺,再說了,初二回孃家可是大事,這不,周紅玉把該拿的東西放在兩個竹籃子裡,還專門拿了兩塊新的枕巾給蓋上,要說為啥拿枕巾蓋,一是因為大小合適,二是因為枕巾上一般不都有什麼喜啊,春啊,福啊這樣的字樣嗎,正好應景了。

把東西都收拾好了以後,周紅玉檢查了即便才放心的去睡覺了。

說起初二回孃家的禮,不管是韓伊冰,還是方枝,兩個人的禮都是周紅玉準備的,這是婉君覺得周紅玉最大的優點就是疼兒媳婦。

比起其他人家裡,媳婦老想佔婆家一點光給孃家帶點東西,還得偷偷摸摸的行為,在李家根本就不存在,這當家的婆婆不僅親自給媳婦準備好了禮,還準備的有面有臉的,拿回家又好看。

有這麼懂事的婆婆,再有像方枝和韓伊冰這樣孝順的兒媳婦,李家咋可能會不興旺呢,家和才能萬事興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