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基因叛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蟲群戰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8章 蟲群戰術

“什麼想法?之前在太陽系的蟲海戰術?”

聽到林曦說有想法,徐小白腦海中不由地想起和辰光文明作戰時太陽系那一片蟲海。

“對,就是那一個。”

林曦點點頭,說道:“現在這個星系大部分行星都給炸了,物質和能量瀰漫在整個星系,我們可以投放大量孢子發育成長,形成蟲海攻擊泰星文明。”

“這個不行,數量太龐大了,我們無法對蟲群進行精準控制,蟲群自我命中率太低,這樣的蟲群在四級文明連炮灰都不如。”

徐小白搖搖頭,蟲族君王對徐小白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在他擁有了衝量發動機掌握了自主動力後,蟲群戰術就試驗模擬過。

但因為蟲群數量太大了,星途號這邊根本無法控制作戰做到指哪打哪,這樣蟲群戰術形成的戰鬥力並不容樂觀,是連炮灰都不如的單位。

畢竟星際戰爭大家不是貼身肉搏,敵人也不是固定靶,長距離上大家都需要計算提前量進行封鎖才能攻擊命中,蟲群因為裝備的生物計算機模組自我運算力太低,發出的攻擊根本很難命中。

如果加強蟲群戰術的生物計算機模組的功率,那相應的製造成本就會高上許多,製造速度就會慢上許多,畢竟不管什麼樣的生物,思維運算器官都是最複雜也是最麻煩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蟲群戰術的攻擊強度太感人了,你能指望一隻十多米或者百多米的蟲子發出的攻擊能撼動裝備了大型力場防護儀的萬米戰艦嗎?

恐怕就算攻擊命中,這樣的攻擊強度比撓癢強不到多少。

本就因為計算力跟不上命中率低了,現在就連攻擊命中了都等同於撓癢,這樣還怎麼玩?

要知道一艘戰艦在戰爭中最主要的消耗還是防護層的消耗,因為要時刻對戰艦周圍空間全方位無死角防護,遭受攻擊時這個防護消耗還要呈指數倍上升。

這導致最終一場戰爭下來,攻擊模組的耗能甚至還比不上防護模組的千分之一。

面對蟲群戰術,你無法攻擊命中,敵人多用幾發攻擊清掃戰場的消耗就根本不算什麼。

這一些都是蟲群戰術的弊端,註定了很難攻擊到敵人且攻擊強度很微弱的蟲群戰術是一個雞肋戰術。

如果非要使用蟲群戰術,那也只能是進攻方使用,防守方使用就等於送經驗。

“不用我們遙控指揮,蟲群能自主進化,我這邊的蟲群進化和你猜想的進化是完全不一樣的。”

林曦把自己手中的一塊全息平板遞給徐小白,說道:“這是我這邊蟲群的進化方式,根據目前這個星系的情況,再結合我們掌握的技術我大概做了個建模計算,在建模分析中,蟲群有百分之78的機率自主進化出攻擊命中率高達百分之12.8的能力。”

命中率百分之12.8?

徐小白驚了下,這一個命中率可不低,可以說十分高,比戰艦對戰艦的封鎖攻擊都要高上數倍。

伸手接過林曦遞過來的全息平板,徐小白剛剛開啟,一篇論文就出現在全息螢幕上,上面的名詞和時間就宛如一股濃郁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論生物的複製進化和網際網路通訊原理的結合》,發表人:林曦,論文發表時間:2019年9月24日......這個時間,貌似那會兒你才讀大二,我剛出地球不久,正在太陽系衝浪準備前往南門二。”

徐小白有些好奇地開啟論文內容正文,越看眼神越專注,當看完最後一個字,徐小白深深呼了口氣轉過頭對林曦道:“居然是主動進化,這思路......我讓小白鼠們最佳化一下通訊演算法,你一起去看一下,如果沒意外的話,這種蟲群戰術絕對能給泰星文明一個驚喜。”

林曦的這個想法,並沒有技術理論上限制,就是一個窮舉法反向應用。

在林曦的想法中,蟲群中所有的蟲群個體都是一臺臺電腦和路由器的結合,賦予它們自主嘗試進化的能力,然後透過先進的通訊演算法和通訊技術聯絡形成一個網路,在這網路中無時不刻的在形成一個個區域網。

在這個網路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通訊。

通訊網際網路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廣播,不管是區域網通訊還是廣域網遠端通訊,都離不開廣播原理的介入。

網際網路中,一臺電腦要想向同一區域網內的一臺電腦開影片,那就會傳送一道驗證資訊到交換機,交換機就會把這道資訊向所有連線自己的電腦廣播,就像是在喊,誰是ip為192.168.1.116的電腦。

接收到資訊的所有電腦就會回覆資訊,不是就不是,是的話就回覆我是,然後回覆資訊透過交換機再回到最開始的電腦中。

最初的電腦和回覆是的那一臺電腦確認過眼神,明白你就是我要影片的電腦,然後互相就開始影片了。

這是區域網,普通區域網的交換機也沒那麼高階,比較傻瓜式。

如果換成廣域網要遠端訪問通訊,比如你要訪問百度,那同樣發送信息到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但路由器會先驗證這道資訊的目的地,然後再對比自己儲存的最新路由池。

哦,去百度伺服器走這個埠最近,那你去吧,再經過下一級路由,重複這個驗證對比過程,透過多次交換這道資訊就到百度伺服器了,然後資料返回你就訪問成功了。

如果前方的通訊不通,比如光纜斷了,那就會資料返回,告訴路由器這條道路不行,這時路由器就會重新挑選新的備選路由,再次從備選路由重複傳送出去。

要是沒有備選路由怎麼辦?那喊啊!

路由器就會向自己連線的所有路由器喊一句,誰知道到百度伺服器要怎麼走?抱歉,下一級路由器也不知道,不過下一級路由器是好哥們,會幫你繼續往下喊。

就這樣一級一級喊下去,最終喊到百度伺服器,百度伺服器就會返回資訊老子就是百度,是要問哪家醫院好嗎?

百度伺服器找到了,資訊返回,告訴上一級路由器要找百度走我這裡,同時尋找百度的廣播也會被路由器終止。

最後這個資訊一級一級返回到要訪問的電腦上,通訊建立成功,電腦成功訪問了百度。

在互聯網絡中,通訊原理就是這樣,那在林曦設計的蟲群中,畫面也是差不多。

就像一億隻蟲子,允許蟲子自主進化的情況下突然一隻蟲子自己給自己多長了一個腦子,感覺多了個腦子效果不錯,思維更加靈活計算力更強了,那就會透過通訊網路告訴其他的一部分兄弟,說我長多了個腦子,效果還不錯,大家快試試。

收到通訊的其他蟲子就會跟著進化多長出一個腦子,然而,多了個腦子後經過試驗發現自我複製繁殖速度減慢,能耗提高,這個腦子並不太好用。

發現問題後,這批多長了個腦子的蟲子就會告訴其他沒長多一個腦子的蟲子,說多長腦子不好,然後灑下一堆原始孢子自我了斷gg,了斷後的身體會被周圍蟲子啃噬或者變成孢子發育成為新生蟲子的能量。

如果進化對了,比如發現更穩定的曲率航行方式,能更深入星系引力場進入曲率航行,第一步還是告訴一部分蟲子,這一部分蟲子同樣進化試驗沒問題後,那範圍就會擴大告訴更多的蟲子,再次試驗沒問題,那最終會擴大到整個蟲群,成為標準基因銘刻蟲群的基因鏈中。

有了太陽系蟲群的資料,林曦和小白鼠們快速的最佳化了通訊演算法,確定了這次蟲群原始模組。

力場防護儀,曲率引擎,衝量發動機,重力彈模組,能量引擎模組,繁殖複製模組,以及最重要的通訊模組再加上並不多的生物計算機模組,構成了這次蟲群的原始孢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基因層面限定大致的進化方向,意識烙印的特性保證了對蟲群的控制性,大量的原始孢子透過曲率空間泡的形勢送到星系的各個角落。

孢子吸收輻射第一次分裂長大,率先分裂出來的微型能量引擎吸收物質堆物質進行崩解獲取到更大的能量,更快速的生長開始了。

一邊生長的同時,一片片原始孢子還不斷從身上噴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