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基因叛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 超光速時空粒子的研究方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7章 超光速時空粒子的研究方向

“快點快點,今天就要完成對撞機的測試調校。”

人類文明,太陽系柯伊伯帶,一群狂熱的科學家正在對最新環日建造,長達300億千米的粒子對撞機進行最後的測試和調校。

這一個在柯伊伯帶,環繞太陽一圈的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對以前連充足的計算資源都無法滿足的科學家們來說,別說親眼調校和使用,連晚上做夢的時候想都不敢去想。

對一位真正的科學家來說,沒有什麼比充足的計算資源,比一個超大型粒子對撞機,比一個可以檢測發現時空深層次波動的超大型引力波檢測儀來得更加開心,更加滿足了。

柯伊伯帶偏向實驗的科學家們正在乘坐星艦做最後的測試調校,地球上,最新建造的科研中心,林曦和一群小白鼠包括人類最新的科學家們正在進行相關的理論討論。

討論的內容,是關於超光速時空粒子的探究和發現!

對達到四級頂尖的文明來說,要想再進一步,空間蟲洞是率先擺在面前需要攻克。

這是五級文明代表性科技,也是所有的五級文明科技的基礎。

“我聽聞,之前林首席你們在南十字旋臂獲取到一份只能存在理論上,實際應用卻無法實現的空間蟲洞理論資料。

我想我們可以先行研究這一份理論資料,看看能不能從中得到啟發,最終找到尋找超光速時空粒子的途徑。”

一位人類科學家眼中閃過一絲強烈至極的探究**,提出自己的意見。

原先的人類文明和徐小白這邊的文明並沒有質的差距,唯一的差距就是超光速探測技術方面的,但這一點差距在進行討論超光速時空粒子時並沒有太大阻礙。

科學理論的突破,向未知全新的領域探尋的時候,有時候一個靈光一閃的想法比之前所有花費的功夫都要有價值。

“不,我有不同的意見。”

另一位女性科學家提出不同的意見:“那一份理論資料已經被五級文明確定只能存在理論中,實際應用無法實現,既然這樣,我們應該不去碰和接觸這一份資料。

真要研究這一份理論資料,其中的驗證過程和資料驗證量是一個很恐怖的量級,時間上浪費不說,這樣投入進去驗證研究,大家很難不被上面的想法理論和相關資料帶歪。

科學的屏障無處不在,科學的進步,方向歪了就等於退步,

縱觀整個文明科學發展史,在一個錯誤的方向深入研究後無論如何都無法突破,那幾乎等於所有在這個方向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們,終其一生都不會有突破。

最後實現突破的往往是那些從來沒有對這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過的科學家,從另一個方向完成了實現突破。

思維慣性的存在,一旦研究太多深入,各種想法理論和資料根深蒂固的存在腦海中,到時要想再回頭就困難了。

我們可以去研究,也可以為科學獻身,但明知道是錯的,那為什麼還要去研究?

時間不等人,我們錯了,就只能等下一代科學家成長起來才能進行新的突破,這中間花費的時間和資源該是有多麼龐大。”

林曦看了眼這位提出不同意見的科學家,笑道:“思維慣性,是每一個智慧生命都不可避免的,能夠克服思維慣性從中走出來的少之又少。

那一份理論資料,現階段我們都不允許去驗證研究,在其他方向實在沒找到辦法後,那再另作考慮。

做為一個四級文明,我們對宇宙對時空的瞭解已經很深入,可以說五級文明六級文明知道的物質和能量以及粒子,我們也差不多都知道,唯一的差距就是發現和驗證以及更深層次的瞭解罷了。

現在大家思考下,從現有理論中,從現有已知的物質和能量以及粒子中,哪一種最有可能和超光速時空粒子有關聯,這一點,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

“這個問題在南十字旋臂回來太陽系的旅途中,我們內部討論過了。”

一位小白鼠從自己的平板上面找出幾份資料投射到會議室正中央,透過語言翻譯器講述道:“微觀層面的不確定性原則,在比引力波頻段波長更短的尺度上,我們對物質微觀結構還是一片模糊。

基本粒子真正清晰完全的性質和資料,我們是不瞭解的,甚至基本粒子會不會由更低一級的粒子構成,我們也不知道。

因為不確定性原則和觀測檢測原理決定了,就算有更低一級的粒子存在,就算在超大型粒子對撞機中的碰撞中誕生了,實際上我們並無法發現並觀察到。

這一點,對我們這樣,對五級文明以及六級文明來說同樣如此。

這一個共同性,讓我們在大範圍內排除了,超光速時空粒子和物質微觀層面那些我們還沒發現的奧秘並沒有太大關聯,否則五級文明和六級文明也不可能發現超光速時空粒子。

排除了物質微觀層面這一個大範圍的方向外,那麼就剩下兩個方向。

一種就是特殊快子類粒子,這種天生就是超光速狀態的粒子可以說是一種,也可以說是很多種,

因為它們之間的性質並不相同,但在特定的條件下都能互相轉換。

目前我們發現記錄在內的就有35種,就像是一體多面,它們在特定條件下都能互相轉換。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沒發現的種類,超光速時空粒子其實就是其中一種還沒被發現的種類,這一點目前沒發現就無法確認,需要進行大範圍的重複試驗尋找才行。

所以,這是一個研究方向。

還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暗物質。

暗物質是目前我們已經確認存在的一種物質,它只有質量引力效應,不吸收、反射、輻射任何光波,在常規探測手段處於絕對隱身狀態,現階段我們只能透過引力波檢測儀和超光速粒子和暗物質的反應,從中檢測發現暗物質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引力只不過是時空彎曲的表現。

只有質量引力效應,卻不吸收、反射、輻射任何光波,不與任何任何光速下物質發生反應干涉、碰撞聯絡的暗物質,嚴格意義上是一種時空物質。

暗物質的這一點特性,很有可能會和超光速時空粒子有聯絡。

這也是探究發現超光速時空粒子的一個研究方向。”

小白鼠把內部討論出來的相關理論想法展示出來,隨這些理論想法一同展示的,還有後面密密麻麻數百頁在數學層面的驗證資料。

所有的人類科學家用自己手中的全息平板仔細檢視計算這一些數學層面的驗證資料。

想法重要,但只有真正能在數學層面驗證並成立的想法理論才是真正正確的。

而現在,小白鼠們的這兩個想法只是進行初步的驗證,離真正的答案才剛剛起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曦安靜等待在場人類科學家們一段時間,隨後詢問道:“不知道除了這兩個方向,大家還有沒有其他要補充,或者有其他的想法猜想?”

這一場討論會,與其說是討論,實際上不如說是林曦讓小白鼠們帶人類科學家的一次成長會議。

上千年的科研資源缺失,導致一直沒放棄埋沒在人間的人類科學家們只能透過民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猜想運算,更沒有什麼儀器以及實驗類的科學家們進行實際配合驗證。

基礎沒落下,但真正的科研思維,更有效率的研究方式,卻是遠遠跟不上時代了,所以才有了這一次會議。

“我有一個想法。”一位人類科學家站了起來。

“請說。”

林曦眼中露出一絲笑意,有想法是好事,不管想法是對還是錯,最怕的是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那這樣就糟糕了。

“我們是要探尋超光速時空粒子,這種時空粒子具體性質和資訊對我們來說都是未知,只知道它能引發時空深層次的自身波動,也就是異常引力波訊號,同時開啟空間蟲洞也需要這種超光速時空粒子的參與。

既然是尋找時空粒子,那我們可以嘗試用強大的引力場撕裂時空,研究時空撕裂的瞬間和被時空自發性修復的瞬間,會不會從中獲得有價值的資訊。

甚至還可以派遣戰艦前往黑洞的視界邊緣,近距離觀測黑洞視界內的時空崩潰區域和時空存在區域交界處。

研究時空是怎樣崩潰的,黑洞外面的時空又是怎樣想嘗試修復被黑洞破壞崩潰掉的時空,說不定我們能從中發現一些資訊。”

“我也有一個想法,我們沒發現超光速時空粒子,會不會和時空扭曲震盪的量級有關。

畢竟五級文明對時空瞬間造成的影響肯定和我們不是在一個層次。

這樣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兩顆中子星進行碰撞,或者把黑洞“撈”出來,然後重新讓黑洞沉下去引發時空再一次崩潰,藉助極端天體的力量從中一窺時空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