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基因叛徒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智慧誕生的猜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4章 智慧誕生的猜想

“沒有,趕緊給我起來啦!”

林曦臉上染上一絲紅暈伸手去推徐小白枕在自己腿上的腦袋,就算幾萬年過去了,在眾人面前突然這樣還是讓她有些不自然。頂點 23S.更新最快

“真沒有?”徐小白耍賴地不肯起來:“你不說我就不起來了。”

林曦抬起頭向旁邊的莫莉求助,這麼多年來兩人也算有默契了。

看到林曦的求助,莫莉攤了攤雙手,表示拿徐小白的耍賴也沒有辦法,隨後一臉笑意的拿起自己的杯子走到旁邊倒了杯水一邊看徐小白和林曦鬧一邊喝。

這麼多年的相處,面對時間的枯燥,偶爾還是需要找一些樂趣調劑一下生活。

林曦沒辦法了,偷偷看了眼另一邊正在玩遊戲的莉莉絲耀琳幾姐妹,又看了眼正在努力研究分析各種資料的小白鼠們,發現沒人注意到這邊的情況後才悄悄松了口氣。

“就是對智慧產生原因的一個猜想,涉及智慧和基因資訊關聯。”

林曦在腦海中理了下思路,出言說道:“還記得莉莉絲的神性生命,我和莫莉姐的神性生物都無法誕生覺醒智慧,而你的神性生命卻能誕生智慧的情況嗎?”

“記得,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和基因修復最佳化程度有關,並且不單你們的神性生命無法誕生智慧,如果我的神性生命是進行極端改造,而不是系統平衡的生命,那也無法誕生智慧。”

徐小白移動了下,找了個舒服的位置枕在林曦的腿上,愜意地閉上眼睛。

這個情況早在當年剛離開太陽系,前往比鄰星時徐小白就發現了。

當時自己的神性生命,莉莉絲和整個人魚種群再加上神性小白鼠都擁有智慧,而莉莉絲的神性生命卻是神性智障,無論徐小白怎麼試驗改造都無法誕生智慧。

同時那些極端改造的生命無法誕生智慧,就好像本源珠那徐小白不知多少年沒關注的極端進化生命,星途號,各種生物模組儀器,各種生物兵器,蟲群等這些只要極端改造的生命都無法誕生智慧。

看到徐小白那愜意的樣子林曦沒好氣的伸手擰了下徐小白,隨即卻用雙手在徐小白額頭太陽穴輕輕按捏起來。

“就是跟基因修復最佳化程度有關,莉莉絲的基因修復最佳化聽你說是剛被創造誕生出來就完成,剛出生沒多久就自然而然覺醒意識。

而我和莫莉姐的基因最佳化修復覺醒意識則是當年你留下的本源能量的原因。

這其中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莉莉絲的基因最佳化修復是在母體進行的,並不是最佳化到最優。

我和莫莉姐當年也是謹慎使用到能覺醒意識的程度就停止了,多出來的一點本源能量被我拿去研究了。

只有你說過你覺醒意識時是讓本源珠無限量往你身上融入本源能量。

本源能量能夠修復最佳化基因,所以這會造成一個情況那就是你覺醒意識過程中,基因被本源能量修復最佳化到極限,而我和莫莉姐包括莉莉絲的基因卻不是被修復最佳化到極限。

基因的本質是資訊,很有可能就是這個修復最佳化的差異導致的基因資訊差異才讓你的神性生命能夠誕生智慧,而我和莫莉姐的神性生命無法誕生智慧。

這中間應該涉及到一個基因資訊完美度的問題。

這個完美不是說十全十美沒有缺點,而是指的系統化,就跟簡單的小程式和作業系統以及智慧系統的差別。

神性生命是以我們覺醒意識,進化後的細胞為基礎培育的生命,可以說傳承了我們的基因。

基因的本質是資訊,因為大家基因修復最佳化的完美度不同,所以你的神性生命就擁有足夠誕生智慧的基礎,而我和莫莉姐的神性生命就不行。

至於極端改造的生物模組,因為屬於極端改造,基因本身就沒有系統平衡性,所以註定無法誕生智慧。

以我們地球生物圈為例,智慧最高的種族是人類,隨後是各種類人猿,猴子,海豚,鯨魚,小白鼠等等這些動物。

只要建立一個統計數據,按照智慧程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毫無疑問第一梯隊的全都是哺乳動物。

相比較節肢卵生的動物,相比較植物,哺乳動物的身體結構具有更複雜卻又更高效的系統性,身體的結構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代表哺乳動物的基因資訊更加系統化。”

“人類能夠覺醒智慧,不是擁有比較大比例的大腦器官做為基礎,然後再加上那個在銀河系資訊生命災難中嗚呼哀哉的辰光文明進行訓練刺激才最終決定的嗎?”

莫莉提出自己的疑問。

她可沒忘記當年那個差點兒讓人類文明,讓自己和徐小白等人毀滅的上帝文明。

所以雖然當時並沒有主動派遣戰艦找它們麻煩,但在資訊生命肆掠的時候,一隻連結了蟲群網路的蟲子卻不小心跑到了它們文明駐地內,然後傳送了幾道廣播。

“智慧的誕生受到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甚至連定義都很模糊,不過我們一般把能夠創造使用工具,能夠思考“我”的存在這個哲學性問題當作擁有智慧的標準。

智慧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不算擁有智慧,因為他啥都不知道也不懂。

所以才會有狼孩的存在,狼孩從生活習性和思維習慣就是一頭狼,充其量是一頭比較聰明卻不能捕獵的狼。

而在人類社會成長的孩子,在周圍父母和其他人類的影響下,在幾個月開始就能慢慢學會思考,學會成為一個人類。

這是人類智慧的由來,更大比例的大腦器官只是前提條件,後天的潛移默化影響刺激也是重要的條件,但我想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大腦器官佔據身體較大比例的生命,類人猿大腦比例和人類差不多,老鼠和海豚的大腦比例和人類相差無幾,甚至一些鳥類的大腦佔據身體比例比人類還要高。

但很可惜,它們都沒有智慧,就算把它們從一出生就養在人類社會,讓它們從小受到智慧人類的潛移默化影響,它們還是不會誕生智慧,最多更擬人化能思考罷了。

但這並不能算是智慧,只能說模仿和聰明,智慧程度不高,不會自我思考哲學也不會自主創造新的工具。

或許會說這是因為人類和它們不一樣,所以這個刺激影響不夠深。

但我做過一個試驗,那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給它們匯入虛擬神經訊號,讓它們大腦感知到周圍生活了一群充滿智慧的“同類”,讓它們在這樣的環境成長,但它們的智慧依舊顯得很淺薄。

大腦比例這個原因被排除了,那還有大腦重量,不過討論大腦重量也沒意義。

地球生物圈中有大腦比人重的種族,海豚,大象,鯨魚這些生物的大腦都比人類重,當它們最多算是聰明,離智慧還遠遠不夠。”

莫莉喝完一杯水,有些迷惑地詢問:“等等,你說智慧的誕生和基因和生物構造相關,怎麼現在聽你越說越迷糊了,和大腦相關,又和大腦不相關。”

“是和基因資訊相關。”

林曦低頭看了眼好像枕在自己腿上睡著的徐小白,放低聲音接著說道:“大腦佔據身體的比例和重量是由基因決定的,但大腦器官卻又不是智慧誕生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基因資訊。

一個系統化的身體,一個足夠比例的大腦,是智慧誕生的前提,但智慧誕生的決定性因素應該需要基因資訊的參與。

為什麼大腦比例和人類差不多甚至比人類高的生物,在智慧社會環境中成長後智慧程度依舊不高。

而我們人類的小孩幾個月大就能自我思考,一兩歲就能自助創造工具,**歲就能思考哲學問題?

要知道從生命器官的構造,從生命形態的角度,其他哺乳生命和我們沒多大分別。

後天基因資訊改變和基因傳承資訊這兩個概念,你應該瞭解吧。”

林曦在最後對莫莉問了個問題。

莫莉點點頭,看了眼睡著的徐小白也是放低聲音:“第一個問題瞭解不深,第二個問題比較瞭解,不過生命基因傳承的不是準確的資訊,更多是模糊的基因本能。”

第二個問題涉及到社會心理學的一些情況,所以莫莉還算有所研究。

“模糊本能也算是一種資訊。

如果真要拿我們人類和類人猿,和海豚和老鼠和大象以及其他那些大腦比例和人類差不多生物種群的差別,那就是我們的祖先比這些生命種群多了一段幾十萬年的特殊經歷。”

“你是說辰光文明對人類祖先的刺激訓練?”

“對,就是這個經歷。

現在確定的現象,那就是後天經歷會對基因造成細微的影響和改變,這個影響改變不是說大幅度的基因突破,而是一種基因微調。

我們的祖先在辰光文明的訓練刺激中,基因在不斷微調,然後基因傳承下來,這些微調的基因資訊又再次傳給後一代。

這種基因微調一般都會有一點形體的改變,比如向直立發展。

但透過研究發現,人類智慧發展和這點形體的改變沒有關係,這不過是生物自然適應環境的改變,和智慧沒直接相關連。

我之前做過一個生物實驗,那就是普通以一隻老鼠為母本克隆出兩個老鼠。

一隻老鼠讓它自然生活,一隻老鼠則經歷各種訓練刺激它去思考。

當兩隻老鼠老了,那再各自以兩隻老鼠為母本再次克隆出新的兩隻老鼠,利用細胞修復技術,端粒修補技術讓它們恢復年輕。

新的兩隻老鼠,基因資訊和老的兩隻老鼠是一模一樣,唯一不同就是新的兩隻老鼠是新出生。

按照這樣的模式我重複培養了三代,然後在第四代的兩隻老鼠放到同一個環境中,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差異。

那就是經歷訓練刺激的老鼠基因為母本的第四代老鼠,比自然成長的老鼠基因為母本的第四代老鼠更加的聰慧靈活,對一些事物的理解更快,對針對它們的訓練適應也更快。

甚至教它們學會創造工具時,刺激訓練的四代鼠經過一番引導學會了創造工具,而那只自然成長為母本的四代鼠卻無論如何都學不會。

要知道這是以同一只老鼠為母本克隆出兩隻老鼠,然後兩隻老鼠的試驗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絲外來基因干涉,全都是一代老去,然後再老去的老鼠基礎上為母本克隆,在第四代的時候兩隻老鼠剛一出生就被安放到完全相同的環境。

但這兩隻老鼠卻有很明顯的差異。

這個現象結合徐小白神性生命才能誕生智慧的現象才看,智慧和基因資訊的最佳化程度息息相關。

我不知道這個最佳化程度是怎麼劃分的,畢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作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我知道我們的祖先那時候思考的不單是未來,思考本身這個行為也在帶動身上基因的最佳化,更是豐富了基因資訊的傳承,讓智慧能夠積累傳承下去。

然後就這樣一代代積累疊加,最終成為今天我們的人類後代出生幾個月時間就能思考誕生智慧,一兩歲就能創造工具,七八歲就會思考哲學性問題。

而其他身體結構,大腦比例,大腦結構和我們人類相差不多的類人猿卻不行,終生達不到我們幾歲就能達到的智慧程度。

智慧不單後天因素挺重要,但更多是先天的基因傳承。

這個先天基因早在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用上萬代十萬代的時間給我們積累了這個智慧優勢。”

林曦說到後面神情有些感慨。

生命誕生如此艱難,智慧誕生又是如此的艱難。

這需要不知道多少代不間斷的思考鍛鍊,才能讓今天的嬰兒孩童這麼的聰慧,這麼快的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工具思考各種未知現象與哲學性問題。

或許自然誕生智慧的種族也有這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將會更加曲折和困難,稍有不慎就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