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科學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哥白尼環形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哥白尼環形山

自由號所停泊的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一塊平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裡,有半個中國那麼大。在月面上比較大的平原還有澄海、豐富海、危海、雲海等等,這些平原佔據了月球25%的表面積。此外在月球的這些大平原上,有很多凸起的環形山,我們可以把這些環形山當成是月海中的島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風暴洋上有三座巨大的環形山,分別是哥白尼環形山、開普勒環形山、阿里斯塔克環形山,除了這三個巨大的環形山外,整個風暴洋裡面星羅棋佈的佈滿了各類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只是它們的個頭都無法和三大環形山相比而已。

如果沒有蕭子顯這個異類存在,人類或許在數百年之後都搞不清月球上這些巨大的環形山是怎麼形成的,只能單純猜測這些環形山可能是隕石群砸出來的。但現在經過蕭子顯的傳授,全世界都已經知道月球上的環形山就是要塞大炮的炮口!根據凱斯賓博士的記憶,蕭子顯清楚地記得當年的遠古星際泛人類為了充分發揮出月球要塞的防衛作用,將月球挖的像蜂巢一樣,密密麻麻的安裝了五萬門多門星球大炮,可以四面開花,全方位的轟擊任何方向上的來犯之敵。而這五萬多門大炮的炮口,從地球上遠遠地觀察就是那些神秘的環形山了。

蕭子顯之所以讓自由號停在哥白尼環形山的上面,而不是在環形山裡面。是因為環形山從上空俯瞰就像臉盆一樣中間低四周高。一般人都會認為飛船應該停泊到平坦的盆地中央去,這樣做不是會更加的安全嗎?然而實際上盆地中央的平地是哥白尼要塞大炮的炮蓋,蓋子底下是深不見底的炮管。如果將一萬噸重的飛船停在薄薄的炮蓋上,估計炮蓋會像冰面一樣立馬破碎掉。這和找死沒什麼區別。所以蕭子顯必須將自由號停泊在環形山圓形的內側山坡上,這樣等宇航員們從飛船中出來之後,只需要稍微走幾百米的路,就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工具在炮蓋上鑿一個洞,洞裡面自然就是要塞炮幽深的炮管了。最後蕭子顯只需要鑽進洞中,然後順著要塞炮內側的炮壁垂下去,就可以找到進入月球基地的路徑了。

進入月球基地的捷徑,一般人可能永遠都想不到。作為威力絕強的星球大炮。哥白尼要塞炮的炮管少說都深入到地底三十公裡深了,這麼長的炮筒,這麼龐大的炮身在戰爭時期肯定要經常進行維護,才能保證發射的時候不出問題。所以為了方便維護人員進入炮管內部。當初在建造這具要塞炮的時候,設計人員就在大炮的內壁上修建了幾扇暗門,方便維護人員透過暗門進入炮管內清潔炮壁。

而蕭子顯只需要找到其中的一扇暗門,然後想法子弄開它,進入到暗門內就等於是進入了月球基地內部。接下去的行動就會方便很多。

如果不是塞尼亞人發射的隕石干擾了登月計劃,蕭子顯原本是想找到月球要塞正門入口的,像月球要塞這樣龐大的軍事基地,平時進出的軍火物資數量一定會非常的龐大。為了方便貨運飛船的起降。月球要塞的大門一定會修建的非常壯觀巨大。蕭子顯只需要對月球上幾個比較明顯的巨大山脈進行一番考察,用不了幾天就可以找出要塞大門的所在地。到時候蕭子顯只要破解開啟大門的密碼,他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進入到月球要塞內部了。

而現在時間緊急。地球再過半天時間就會毀於隕石撞擊了,蕭子顯不得不選擇用更快地方法,也就是透過要塞炮的炮管進入到月球要塞內部。這個辦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蕭子顯的這種行為都屬於入侵者,大炮內壁的暗門是用來給維護人員使用的,你一個外人偷偷摸摸的從這個門進入要塞內部,不是入侵者是什麼!

月球要塞的安全防衛系統雖然在幾百萬年間,一直處於休眠狀態,但僅僅只是休眠而已。月球要塞作為第八艦隊重要的物資儲備點和太陽系的戰略要地,裡面一定會有警備機器人在輪值負責著基地的安全。蕭子顯帶著人順著要塞炮內壁的暗門非法侵入進去,肯定會驚動附近的警備機器人。如果面對這些機器人的時候,蕭子顯沒辦法證明自己的身份,那麼他帶來的這些人都會被警備機器人視為敵方入侵者,然後被掃成篩子,連逃命的機會都不可能存在。

自由號成功降落後,希望號也以相同的軌跡降落到了哥白尼環形山千米之外的斜坡上。沒有時間停下來休息,飛船剛一停穩裡邊所有人員都開始按部就班的為接下來的出艙任務做準備。

兩艘核脈衝飛船的自重都超過了一萬噸,載重量很大,所以飛船貨艙內攜帶的貨物自然不會少。這次兩艘飛船不僅將650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還帶上了六輛安裝了反重力裝置的月面懸浮車,二十六臺章魚式工程機器人,其它各類的工具更是數不勝數。如果不是時間緊急,憑著這些工具蕭子顯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小型的月面基地都沒問題了。

這次透過哥白尼炮管進入到月球要塞的行動,不但時間很緊迫而且任務也極其的繁瑣,這種任務一般人在體力上是承受不住的。所以蕭子顯只能從六百多名隨從中,挑選帶上月球的五十名特種部隊士兵來執行這次任務。這些特種部隊士兵都是各國特種部隊中挑出來的兵王,不但個個身手敏捷精通各類槍械儀器,而且智商都很高善於服從命令。蕭子顯下達任何指令,他們都能夠充分理解裡面的意思,然後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

蕭子顯只給了這些特種部隊士兵二十分鍾的時間,進行出艙前的準備。所以接下去的時間,兩艘飛船中的所有人都緊張的行動了起來,因為在地球上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訓練,很多士兵連怎麼穿宇航服都沒學會,不得不讓其他隨船的科學家和宇航員們幫忙,把這些大兵塞進宇航服裡。

為了這次登月計劃,蕭子顯老早就設計了一款新的宇航服,然後交給美國宇航局進行生產。這種宇航服的外形很簡單,就是一件灰色的連體服再配一個透明的魚缸式頭盔,總重加起來不超過二十斤。宇航服的外衣和魚缸頭盔都是用高強度複合材料製成,連子彈都射不穿,可以有效的保護宇航員們抵擋一定的外界衝擊。另外這種宇航服的背面還有配備有一套行動式生命保障系統,這套生命保障系統花費了蕭子顯極大的精力和無數科學家的心血後,才將它縮小到只有一個普通公文包的大小,讓宇航員背在背上就像包一樣輕鬆。這套生命保障系統的元件主要是一個氧氣包和一排電池組,電池組負責給衣服的電腦系統和通訊系統供電,氧氣包則負責給宇航員提供氧氣。

宇航服的設計簡化了,功能自然也不會很多,只能夠讓一名宇航員在真空中生存兩個小時。不過這種宇航服非常方便的一點就是,如果宇航服背後的氧氣和能量耗盡,還可以讓旁邊的隊友幫著將背後的行動式生命保障系統拆下來換上一套新的。基本上只要準備足夠多的生命保障系統,宇航員在宇宙中想呆多久都行。

過去人類設計的宇航服不但昂貴笨重而且效率低下,光是揹著的行動式生命保障系統就有一臺冰箱那麼大,而且還是一次性的,能量耗盡了整套宇航服都得換掉。所以蕭子顯在設計宇航服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續航性的問題,他可不想在月球上探索了一半的距離後,背上的氧氣沒了還要回去換一套宇航服,這樣不但極為浪費時間而且還極大地影響宇航員的活動範圍。

當然蕭子顯還為這種宇航服進行了一些人性化的設計,比如宇航服的左腿上都綁有一個尿袋,尿袋上有一根軟管穿過褲筒套在宇航員的命根子上。宇航員長時間在宇宙空間中執行任務,尿急的時候可以騰出手來開啟安裝在尿袋中的抽吸裝置,然後放心的一邊工作一邊噓噓,尿袋內的抽吸裝置會自行將尿液全都吸進袋子裡。這裡有一個秘密只有參加這次登月行動的宇航員才知道,那就是尿袋中的抽吸裝置在吸尿的時候,套在命根子上的軟管會不停地膨脹和收縮,那種感覺比美女的雙唇還要爽快。蕭子顯在設計排尿裝置的時候,很自然的借鑑了充氣娃娃的設計,別看這種設計很猥瑣,在緊張的宇宙環境中他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唯一能夠讓宇航員們放鬆精神的娛樂活動,可以讓宇航員們隱秘而自然的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是其它任何方法都無法替代的。要知道宇宙是真空的,你要是不戴著蕭子顯設計的排尿裝置打飛機,那些排出的白色液體將會在真空中變成一粒粒小圓球,在船艙中到處亂飛,被旁人發現了將會非常的尷尬。

當然如果你要丟大便的話,那就只能事先在飛船內解決乾淨了,宇航服是全密閉的,出了飛船你就只能拉自己褲襠裡了。

另外蕭子顯在行動式生命保障包裡裝了一個香菸盒大小的液體包,液體包內裝的是營養液,可以提神止渴、抑制飢餓。營養液的量雖然很少,但足以保證一名宇航員在太空中正常的工作十個小時。

眾人在幫助那些大兵們穿宇航服的時候,蕭子顯和柳智博也在助手的幫助下,很輕鬆的將宇航服套在了自己身上。戴上頭盔助手用儀器確認宇航服的密閉性沒有問題後,兩人才邁著輕鬆的步子走進了飛船的貨倉內。(未完待續。。)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