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揚帆起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魂入漢末夢初始,黃巾起義初揚名 第十二章:聚眾議事,饅頭立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魂入漢末夢初始,黃巾起義初揚名 第十二章:聚眾議事,饅頭立功

“願聞其詳。”

“牛頭山雖險,但若是從內部擊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戰可下。”

“還請細細道來。”

“雲長初投主公,名聲不顯,山賊不知,可著雲長裝作流民投靠牛頭山,以縣裡開倉放糧為誘餌,定能把這夥強盜誘下山來,到那時我軍可擇一處險地以逸待勞,待動手時,雲長先削其賊首,以寒其軍心,我軍再乘勢殺入,縱使他人再多,也必敗無疑。”

“這夥強盜能盤踞牛頭山數年,其當家的必定生性謹慎,如何能騙下山來?”

“馬邑守軍不過三百餘,而牛頭山人馬近千餘人,再加上雲長的武勇,若我是那當家的,也會冒險一試,況且山賊攻破縣城,搶掠搶糧,在幷州也不是首例,州府軍力空虛,最後也只會不了了之,那賊首定會上當。”

楊帆與張遼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事情說得清晰了起來,楊帆也覺得此計可行,既能為地方除害,又能繳獲錢物,何樂而不為,正好也要提前感受下戰爭的氣氛,不然等黃巾起義上了戰場後尿了褲子可就貽笑大方了。

“恩,此計可行與否全看雲長,不知雲長能否說動賊首下山?”

楊帆思慮了一番,扭頭朝關羽問道。

“羽,定完成使命。”

關羽直接起身抱拳道。

“好,全拜託雲長了,仲雲可從府庫調撥一百金讓雲長帶走,以作晉身之資。”

楊帆隨即朝高順吩咐道。

“諾!”

“事不宜遲,雲長拿了金子後立馬動身,馬闖派幾位心腹軍士跟著雲長一道,到時方便聯絡。”

楊帆是個行動派,既然認定了的事情,就會立馬去做,絕不拖延。

“諾!”

關羽、高順、馬闖三人隨即領命而去。

“雲長之能,數日內定會傳來訊息,諸位要做好戰前準備,伏擊之地文遠可選好了?”

楊帆再次問向張遼。

“馬邑城北邊六十裡處有一座村莊,喚作山林村,因四周林木茂密故而得名,此地山高林密,正好適合我軍藏身,也是牛頭山賊寇的必經之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恩,即日起,文遠進駐馬闖軍營,接管軍伍,待雲長訊息傳來後,我們立馬動身。”

楊帆想了想,說道。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主公怎可輕易冒險?”

一旁的蘇雙急忙開口說道。

“此戰乃本官初戰,自當親自到場,激勵士卒。”

楊帆的目的自然不能讓蘇雙知道。

“那主公可選數十軍士以作親衛。”

張遼本也想開口勸說楊帆,但見楊帆主意已定,只好退而求其次。

“此戰雙方軍力本就懸殊,怎可再為了本官分兵?諸位放心,到時我會讓仲雲跟著我,仲雲的武藝文遠還不放心?”

張遼是好意,但楊帆卻不能接受,縣裡軍力本就稀缺,再分數十人,那仗還怎麼打?

“那好吧。”

楊帆如此堅決,張遼只好作罷。

“開倉放糧,安撫流民一事還需你二人來操辦。”

此事已定,楊帆頓時朝蘇雙、張世平二人說道。

“不知主公打算招收多少流民?流民每日口糧幾何?這樣雙也好算出府庫的存糧能堅持多久。”

蘇雙二人先是抱拳領命,隨後問道。

“先收留五萬,以青壯為主,有一技之長的人優先考慮,先在城外圈劃一地用作流民棲身之處,府庫存糧有九千二百石黍米左右。”

不是楊帆心狠,他也想救濟所有人,但打鐵還需自身硬,馬邑現在就這點實力,多了反而還會引起民變。

“每日兩頓,按十人每頓一斗黍米來算,五萬人一日就能消耗一千石左右的黍米,幷州連年災害,流民多不勝數,集齊五萬流民只需十餘日,主公能否降低流民數量?”

蘇雙滿臉冷汗,楊帆此舉甚是不妥,一著不慎定會引來民變,隨即連忙出言道。

“這...”

楊帆也被蘇雙算出的資料嚇了一跳,暗道怪不得歷來官府都不敢輕易開倉放糧,其中曲折還需把握得當才是。

“不知可有饅頭這種食物?”

楊帆低頭苦思,隨即想到一物,問道。

“饅頭為何物?雙常年走南闖北,也不識得。”

蘇雙一愣,隨即說道。

“走,咱們去廚房,帆為諸位展示一番。”

前世楊帆就做過饅頭,麵糰不用酵母也可以發酵,片刻後,眾人跟隨著楊帆來到廚房,楊帆先是取來一點黍米,再細細的磨成麵粉,隨後按照步驟,一個時辰後,新鮮出爐的大饅頭就展現在了眾人眼前。

“來來來,都嚐嚐。”

楊帆率先拿起一個饅頭吃了起來,入口微甜,雖然不夠細膩,但味道不錯。

“此物不錯,一個就可飽腹。”

張世平拿起一個饅頭快速的吃了下去後,驚奇的說道。

“現在再重新計算九千二百石黍米能夠五萬人幾日口糧?”

楊帆當然自信滿滿,饅頭的出世最起碼能讓時日再翻上數倍。

“一斗黍米大概能做成三十個這樣的饅頭,一石就能做三百個,按照一人一頓一個來算的話,一日只需耗糧三百餘石,再參配些稀粥,支撐一個半月問題不大。”

蘇雙低頭默算,片刻後就給出了答案。

“一個半月嗎?足夠了,幷州盜賊四起,本官搞不好要為地方除害了。”

楊帆眼睛一眯,冷聲道。

只要能堅持到黃巾起義,到那時楊帆再搞些大動作,糧食之危自然迎刃而解。

隨後楊帆把饅頭的做法寫了下來交於蘇雙,縣衙裡僅剩的那幾名文吏也被楊帆調派給了蘇雙二人,事情已定,眾人均告辭離開。

‘不當家還真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

眾人離開後,楊帆呆呆的看著院中的那棵老樹,獨自謀劃著未來的路子。

‘看來還得幫手,這些瑣事著實讓人頭痛。’

片刻後,楊帆摁著頭,轉身朝書房走去,打算規劃一下馬邑的未來。

自從招收流民的公告貼出去以後,數日間奔向馬邑的流民就有數千,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城外的難民營可謂是人滿為患,馬闖與高順也順利的招募到了士兵。一切事態正向楊帆的預想發展,關羽那邊也在第六天晚上傳來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