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揚帆起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戰將至 婦人之仁不可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戰將至 婦人之仁不可取

定襄郡,定襄城中。

楊帆朝戲忠說道:“定襄郡太小,我欲把雲中、定襄兩郡合併為一郡,你怎麼看?”

戲忠笑著回道:“忠本還想建議主公把雲中、定襄二郡合二為一,卻不知主公已經考慮到了。”

郭嘉說道:“主公,定襄郡不過四五個縣,若為其設一太守,不智!”

張遼說道:“當初朝廷劃分定襄郡,也是因為朔方、五原、雲中大部被外族侵佔,如今主公收復故地,當讓定襄郡歸為雲中。”

楊帆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這麼定了,志才你擬文發給顧雍,就說這定襄郡各縣從今以後便劃歸進雲中郡治下,取消定襄郡。”

戲忠隨即應諾。

這時,賈詡拿著一封書信從門外走了進來,朝楊帆拜道:“主公,這是雁門郡傳來的訊息,詡認為非常重要。”

楊帆連忙接過書信仔細閱讀起來,片刻後,楊帆把信遞給戲忠,沉聲道:“沒想到那馬家還真有幾分魄力,這下可難辦了。”

楊帆在定襄城按兵不動,本來是打算以勢壓人,讓雁門太守來降,哪成想,那馬家竟然趁機統一了雁門郡的勢力,短短數日,竟然讓他們拉起了一支八萬人的軍隊。

戲忠看完後,皺眉道:“看來我等小看天下英雄了。”

不多時,屋內眾人皆知道了信上的內容,所有人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表情。

賈詡低聲道:“主公,馬家雖然趁機崛起,勢力龐大,但其內部派系雜亂,成軍時日尚短,戰力不高,我軍未必就沒有一戰之力。”

楊帆苦笑道:“區區八萬倉促組建的雜兵,我還不放在眼裡,只是這人多勢眾,打起來難免自損不少,可恨,早知今日,當初我就該直接揮軍東進,拿下雁門。”

戲忠說道:“主公,馬家謀取了雁門各縣世家的家資,若他死守陰館的話,我軍還真一時拿他不下。”

楊帆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般考慮,不知諸位誰有妙計破敵?”

諸位謀臣皆是低頭苦思,唯賈詡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只見他說道:“主公,詡有一計,可破陰館!”

楊帆聞言後,連忙問道:“計將安出?還請文和道來。”

賈詡走到沙盤前

,指著陰館城說道:“主公你看,此河喚作治水,從陰館城西面流進,東面流出,城中之人皆靠此河生活,如今正值水盛的季節,我軍何不斷了治水,然後水淹陰館城,不出數日,陰館可破。”

賈詡的計謀不可謂不歹毒,其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完全不顧城中二三十萬人的生死,當真的鐵血毒辣。

楊帆臉色微微一變,說道:“如此一來,城中百姓豈不是也要跟著遭殃?”

賈詡回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陰館,何必還要徒增傷亡攻城呢?況且主公乃是朝廷新封的並州牧,先是那馬濤不尊主公號令,此時主公起兵伐他,天下人又豈會說主公的不是?”

戲忠反駁道:“文和此計好是好,但要搭上一二十萬無辜百姓的性命,豈不是違背了我軍一貫的作風?這要是傳揚出去,主公辛辛苦苦攢下的名望將淡然無存。”

郭嘉說道:“嘉贊同文和的計策,正所謂無毒不丈夫,還有數月就到秋收,留給我軍的時日不多了,若拖拖拉拉,豈不是白白延誤了我軍發展之機?”

黃忠抱拳說道:“主公,末將贊同文和的計策,如今乃是戰時,豈能有婦人之仁?”

關羽說道:“主公,大戰將至,雙方都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水淹之計乃是絕妙之策,棄用豈不可惜?”

趙雲征戰數年,身上已漸漸有了殺伐之氣,只見他說道:“主公,陰館百姓常年居住河邊,想來識得水性之人不在少數,我軍水淹陰館之後,再速速救治百姓,料想不會有太多百姓受此苦難。”

賈詡說道:“主公,秦之白起,長平之戰時坑殺趙國降卒四十餘萬,卻被天下百姓傳為戰神,主公乃當時名將,當效仿之。”

古之戰爭,雙方均不會為百姓考慮半分,也正是應了李世民的那句名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楊帆此刻的內心也是十分掙扎,在他看來,有人才會有希望,沒有人,空有地盤,與那死寂沙漠、浩瀚海洋有何區別?

糾結了半晌,楊帆咬牙說道:“有人才有希望,善待百姓,以民為主,這是我軍一貫的理念,作風,這並不是我楊帆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是我楊帆一直的追求,任何殘害百姓的計策,我都不會採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賈詡焦急的勸道:“主公,只要我軍處置得當,百姓不會傷亡多少的。”

楊帆依然搖頭,道:“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爾等再想其他計策!”

郭嘉反問道:“主公,就算我軍攻入城中,百姓們還不是一樣會有傷亡?”

楊帆辯解道:“那不一樣,人禍豈能與天災想比?”

郭嘉再次問道:“主公出道之時,也不是在遼河水淹黃巾嗎?”

楊帆解釋道:“那時兩軍交戰,我軍人數太少,故而才會用水淹之計,況且我淹的也是黃巾亂兵。”

郭嘉問道:“當時黃巾賊裹挾數十萬百姓於遼河兩岸,主公一計,不知多少百姓遭殃,那時主公都能狠下心來,為何這時又不行?”

楊帆面色一變,朝郭嘉喝道:“郭奉孝,你到底想說什麼?”

面對楊帆的質問,郭嘉面不改色的回道:“嘉只是要告訴主公,若我軍佔據雁門後,雁門郡百姓都將受益,馬濤狼子野心,連自己的盟友都能全部殺害,此等狠心之輩,其對待普通百姓會是何種手段?”

郭嘉的話頓時說到了楊帆的心坎間,只見他在那糾結無比。

戲忠突然想到一計,連忙開口說道:“主公,忠有一策,可破陰館。”

楊帆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面對郭嘉的緊緊逼問,饒他舌燦蓮花,也不得不繳械投降,此時聽見戲忠的話,楊帆連忙問道:“志才快快說來!”

戲忠說道:“此計也是從文和的計策中衍生出來的,我軍可只斷不淹,陰館城中的人多是靠此河生活,想必不會有多少人家中有水井,馬濤麾下八萬人馬,每天人吃馬嚼都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況且是吃的水,只要我軍斷了治水,不出數日,馬濤軍中必將有人譁變,到時我軍再趁機而入,定能一舉攻破陰館。”

戲忠的話頓時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賈詡思慮了一番後,點頭贊同道:“志才的計策定能破敵,詡贊同!”

郭嘉跟著說道:“不錯,此計甚妙,定能破敵!”

楊帆獨自思考了下其中利弊,隨即開口說道:“既然諸位都贊同此計,那本將就要下命令了!”

眾將聞言後,紛紛轉頭看向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