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揚帆起航最新章節列表 > 四五四章 劉繇敗走 陸家族會議未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五四章 劉繇敗走 陸家族會議未來

孫邵少年成名,然,卻是多有磨難,先從孔融,拜為功曹,正欲大展才華之際,卻被曹操給鳩佔鵲巢,孔融一著不慎丟了青州之地,孔融欲投楊帆,孫邵不肯,隨後帶著孔融的推薦信,隻身南下揚州,後得劉繇賞識,拜為揚州別駕,而劉繇此時,實際掌控的土地,也不過九江一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地只有一郡,將不過四員,但孫邵卻能一展所長,或許是命裡必有一劫。此時的孫邵,唯有臉色蒼白,滿眼驚駭的看著那越來越近的自然之力。

當初楊帆水淹黃巾,一戰成名,被世人傳為佳話,孫邵一直嗤之以鼻,今日親眼見到如此盛景,這才讓孫邵幡然醒悟,暗道,自己才是那只井底之蛙,如此滔天巨浪,豈是人力所能抗衡。

在大自然的面前,孫邵縱使有百般計謀,多智如妖,亦是無可奈何,此時他能做的,便是眼睜睜的看著那滾滾河水流入城中。

猶豫良久,沉默半晌,孫邵立於城牆之上,看著城內哀嚎遍地的軍民,最終於心不忍,朝一旁的是儀,淡淡的說道:“子羽,讓樊能開城投降吧!”

是儀聞言大驚,連忙勸道:“長緒,我等肩負主公信任,怎能開城投降呢?”

孫邵苦笑道:“難道你想看著城中的百姓,就這樣被淹死嗎?”

“這....”

無奈之下,是儀與樊能等人商議片刻後,決定遵從孫邵的命令,開啟合肥四門,讓河水流淌出去,為城中的百姓爭取一絲活命之機。

孫策採用周瑜計策,如願以償的拿下了合肥城,就連劉繇的班子,也被他打包俘虜。

劉繇與陸康交好,陸康又與袁術交好,而陸康之子-陸儁,也在劉繇麾下任職九江都尉。得知孫邵戰敗後,劉繇便聽從陸儁之言,帶著家眷連夜出了陰陵趕往廬江,投奔陸康而去,打算藉助陸康的關係,東山再起。

說起這陸康,在這江東一帶也算是個名人,他的家族亦是江東大族,陸康年輕時就有義烈之名,執政一方後,更是深得民心,於光和元年(178年)升任武陵太守,後來又轉任桂陽、樂安兩地,所到之處都得到百姓稱讚。

後有黃穰在廬江聚眾起事,人數多達十餘萬人,破城四座,朝廷隨即任命陸康為廬江太守,陸康到任後,擊破了黃穰,其它殘餘勢力紛紛望風而降。

隨著陸康在廬江紮根後,其家族成員陸陸續續的聚集到了廬江,至今,已有十餘年。

陸家在廬江樹大根深,孫策也不敢冒然興兵來犯,這才成了劉繇的避難之所。

這日,劉繇匆忙的趕到舒縣,向陸康訴說了孫策已經攻下九江郡,即將兵犯廬江的訊息。

如今陸康已是六十有七,雖年邁,但身體還算硬朗,突然聽到九江的戰事後,陸康訝然道:“正禮啊,你偌大一個九江郡,還有長江天險阻隔,怎會在數日內,就敗了呢?難道孫策的人馬,全都是長得三頭六臂不成?”

劉繇汗顏道:“陸公

有所不知,孫策從徐州借道,抄了我部將陳橫的後路,兩面夾擊之下,這才敗得一塌糊塗。”

陸康聞言後,有些惱怒的朝陸儁責問道:“伯紀,你身為九江都尉,沒有領軍出征?”

陸儁連忙回道:“孫策軍中有一將,喚作徐盛,此人十分了得,借道徐州,抄襲陳橫後路的便是此人,隨後這徐盛又於次日戰敗從阜陵趕來馳援的張英所部,一天一夜,只帶著數千兵馬,就連續作戰數場,同時奪得歷陽、阜陵、全椒三座城池,速度之快,著實令人為之驚歎,別駕孫邵帶八千兵馬南下合肥,準備死守合肥城,為我等募兵爭取時日,然,那周瑜卻用水淹之計,在短短數日內,就攻破了合肥城,別駕不忍城中百姓受苦,這才開啟城門投降,至此,劉太守麾下已無兵馬,孩兒這才會建議劉太守避禍廬江。”

陸康聞言後,驚訝道:“常聽人言,這孫策有霸王之資,他得楊帆資助的五千匹戰馬,本就戰力彪悍,如今又有徐盛、周瑜輔佐,此子的未來,不可限量啊!”

劉繇苦笑道:“陸公,我知陸公與袁術有舊,陸公可否為在下牽橋搭線,讓袁術資助我一些兵馬,好讓我奪回領地,事成之後,繇,必有厚報!”

陸康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淡淡的回道:“正禮啊,不是老夫不肯幫你,只是,你當初坐擁兩萬兵馬,短短數日就丟了九江郡,即便老夫舍下這張老臉,為你向袁術求援,你要讓人家派多少兵馬給你?”

劉繇不甘的說道:“那就這樣讓孫策佔了我的九江郡不成?孫策狼子野心,他兵分兩路,一路進攻九江,二路讓程普四將進攻會稽郡,待會稽郡一下,孫策就坐擁揚州四郡之地,到那時,陸公的廬江郡,也是危在旦夕之間啊!”

陸康冷冷笑道:“這,就不勞煩正禮操心了,正禮一路舟車勞頓,下去休息吧!待來日,老夫為你在這廬江謀一職位,以後,你就在廬江吧!”

劉繇無奈,只好躬身告退。

待劉繇走後,陸康這才讓陸儁召集家中的一些子弟議事。

陸康生有二子,長子喚作陸儁,次子喚作陸績,還有族子陸俊,乃是陸康兄長的孩子,這陸俊不出名,但他那兒子,在後世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便是東吳丞相,陸遜。

不多時,屋內就聚集了七八人,皆是陸家二代、三代的領軍人物。

陸儁剛把孫策攻破九江的訊息向大家說了後,大家夥皆是面帶驚色,其中便以陸績最甚,他也是陸家二代中,才智最為出色的人物。

見陸績面帶異色,陸康隨之問道:“公紀,你為何如此這般驚慌?”

陸績苦笑數聲後,連忙起身,朝陸康拜道:“父親,我陸家危已!”

陸紆軍武出身,性格直爽,當下問道:“公紀,你為何這般說?難道我人才濟濟的陸家,還怕了他孫策不成?老夫雖年邁,但也還能提槍上陣,你身為我陸家子弟,不能只漲他人志氣,而滅我陸家的威風!”

見陸紆發話了,陸績心中一驚,暗道,自己這位大伯可是出了名的嚴厲。當下不敢怠慢,連忙躬身回道:“大伯,北方袁紹與公孫瓚的戰爭才剛剛結束,這吳郡的孫策就急不可耐的露出獠牙,由此可見,當今這天下,就快要亂了,我陸家人才濟濟,是不假,卻未出人主之才啊,不管是北邊的袁術,還是現在的孫策,他們都想吞併我陸家,以此來壯大自身的勢力,為今之計,我陸家該何去何從,是不是也該商討一下了。”

陸康為人正直,然,亂世當道,即便他有心匡扶漢室,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又聽到兒子陸績的話後,更是讓他的心中五味雜瓶,不知該如何處之。

陸紆聞言後,覺得陸績所言有理,當下轉頭看向陸康,問道:“二弟,公紀所言不錯,我們陸家,是該好好考慮一下了,畢竟,這可是涉及我陸家上下數百口人的性命啊!”

陸康為難的回道:“大兄,那你以為我陸家該選擇投靠誰?”

對於這些事情,陸紆一向是以陸康馬首是瞻,畢竟,人各有所長,即便陸紆年長,但在一些事情上,陸康的見識才是正確的。只見陸紆哈哈笑道:“二弟,你是家主,此事該你來定,你選擇誰,大兄都絕無二話,鼎力支持!”

陸康無奈的瞥了眼陸紆後,又朝屋內眾人問道:“你們覺得,我陸家該投靠誰?畢竟,我與大兄都老了,未來的陸家,還是你們這些小子說了算!”

陸儁善武,腦子也不活絡,當下轉頭看向陸績,似是詢問他的意思,而陸俊身為陸紆一脈,在家族中勢單力孤,也不敢妄言,只顧低頭不語。

然,那年紀只不過八九歲的陸遜,卻是率先說道:“那還用選嗎?當然是孫策了!”

此話一出,眾人為之一驚,陸俊更是嚇得面色微變,連忙拉住陸遜,低聲喝道:“胡鬧,這是商議大事,讓你旁聽都不錯了,你小子還敢胡言亂語。”

陸遜被父親責罵後,委屈的憋著嘴,嘀咕道:“我說有錯嗎?這都要罵我!”

陸紆見狀後哈哈大笑,道:“季才,遜兒還小,正所謂童言無忌,你罵他作甚?來,遜兒過來。”

有陸紆為其撐腰,陸遜朝父親陸俊做了個鬼臉後,一蹦一跳的鑽進陸紆的懷中。

陸紆寵溺的摸著陸遜的額頭,笑問道:“遜兒,你說說,我們為何非要選擇孫策?難道那豫州的袁術不好嗎?人家可是出身四世三公,比那孫策,身份不知高貴了多少!”

陸遜弱弱的看了眼一旁的陸康,似乎是在等陸康的話,可見,這小子年歲不大,但也知道如今的陸家,是誰說了算。

陸康見狀後,暗道,這小子還真是鬼精鬼精的。當著眾人的面,他也不好駁了陸紆的面子,當下笑道:“你小子,看著二爺爺作甚?想說什麼,便說。”

得到陸康的答覆後,陸遜這才扳著手指,分析道:“那我就說了啊,你們看啊,那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