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揚帆起航最新章節列表 > 五五九章 野心驅使 丘力居兵出遼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五九章 野心驅使 丘力居兵出遼西

數日內,噩耗不斷,袁譚早已變成了驚弓之鳥,楊家軍的戰力,實在太過強勁,簡直是摧枯拉朽之勢,不給袁譚半分反應的時間。

無奈之下,辛評建議道:“主公,楊家軍勢大,非我軍一家之敵,依在下之見,當請外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譚苦笑道:“如今在這河北之地,到哪去請外援?襄平的公孫度嗎?”

辛評搖頭應道:“不是!”

袁譚被辛評的話給弄得一愣,當下問道:“仲治,我被你這話給弄糊塗了!”

辛評笑道:“只公孫度一家,自然抵不過楊家軍的攻勢,但是,主公你難道忘了,我軍當初是如何拿下幽州的了嗎?”

說到此處,辛評便不再言語,但是,他那表情,無疑是在告訴袁譚,他心中此時的想法。

“什麼?”

袁譚聞言大驚,一臉錯愕的問道:“你是讓我去聯合烏垣人?可是......”

辛評點頭回道:“不錯,先主在位時,就曾大肆封賞過各烏垣部落的頭人,主公你能拿下幽州,烏垣人從中也出了不少力,而且那護烏垣校尉閻柔,素來與烏垣人親善,此人乃是重情重義之輩,他受過先主厚恩,只要主公你書信一封,送至閻柔處,那他必會說動上谷郡的難樓部落,讓其出兵相助,還有在遼西郡盤踞的丘力居,其麾下人馬也有數萬,主公你何不派出使者,遊說丘力居,讓其出兵西進,與我軍共同剿滅楊家軍呢?”

韓珩聞言一驚,急聲勸道:“主公,萬萬不可啊,此事萬萬不可啊!如今我軍只有不到三萬人,而這兩個部落的人馬,比之我軍,人數更甚,若是引他們為外援的話,即便是打敗了楊家軍,也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到時候,在這幽州地界上,是主公你做主,還是烏垣人做主?若是他們想取而代之,我軍又該如何應對?稍有不慎,便會淪為百姓口中的叛國之賊啊!俗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些野性難馴的蠻人,又豈會放棄這大好時機,而再度返回苦寒疾苦的駐故地?”

“哼!”袁譚面色頗冷,若不是韓珩等人,起初一直讓他出兵救援代郡,袁譚在此事上,浪費了許多時日,那他這合圍之計,早就用到了楊帆的身上,現如今,合圍呂布而不成,值此危急時刻,韓珩還要出言阻撓,實在是令袁譚心生厭惡,原先對韓珩的欣賞,變成了現在的憎惡。

只見袁譚冷聲道:“若不是你韓子佩當初一直勸阻,本將早就合圍五阮關前的楊帆了,哪會有今日的涿縣之敗,現在,你居然還不知悔改,再次阻攔,你倒是說說,不讓本將聯合烏垣人,有什麼方法可以破敵?若是你有方法破敵的話,那本將不聯合烏垣人也成!若是沒有,就少在這裡大放厥詞!”

韓珩苦苦勸道:“主公啊!如今的楊家軍主力,皆在幽州,我軍大可與兗州的曹操取得聯系,讓其進攻冀州,吸引楊家軍的目光!到時候,我軍再趁機奪回涿郡,也未嘗不可啊!”

辛評冷笑道:“說得倒是好聽,此地相距兗州,千里之遙,即便是曹操答應出兵,那也是數個月後的事情,而我軍,還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嗎?況且,楊家軍進攻冀州之初,曹操就曾引兵渡過黃河北上,還不是被楊帆給攆了回去,現在的洛陽城,有黃忠的數萬兵馬駐紮,曹操焉會出兵相助我軍!”

韓珩辯解道:“烏垣人是異族,我軍豈能引狼入室?難道仲治兄,你就不怕被天下人痛罵嗎?”

辛評眼中閃爍著寒芒,冷笑道:“都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還何必在乎那些名聲?若是再抵擋不住楊家軍的攻勢,我軍覆滅在即,人家的兵刃,都指著我們的鼻尖了,誰還會在乎那麼多?依在下之見,先打敗了楊家軍再說!”

袁譚起初也很猶豫,畢竟那烏垣人是外族,時常侵犯邊地,與幽州軍民有著血海深仇,若是冒然讓其入境,搞不好還會弄得軍中譁變,百姓叛離,然,在聽到辛評的話後,袁譚也覺得此言有理,畢竟,他們都到了這種時候,當以保命為先,誰還會在乎那麼多,考慮那麼多,先打敗了楊家軍再說。

當下,袁譚咬牙道:“仲治所言不錯,我軍值此危急時刻,當引入外援,而我軍素來與烏垣人親善,當引他們入境,替我軍驅逐楊家軍,待楊家軍撤退後,再來說剩下的事情,也不遲!”

最終,袁譚還是採用了辛評的建議,朝閻柔與丘力居分別派出信使,向其透露他袁譚有意與之聯合的意思,同時,又廣派使者,前往各處諸侯領地,商談結盟一事,打算大海撈針。

因閻志之故,閻柔選擇投靠了楊帆,而楊帆許下的重諾,難樓實在難以拒絕,經過短暫的協商,難樓決定出兵兩萬,支援楊帆一統幽州;而遼西郡的丘力居,也垂涎富饒的漢地許久,同意袁譚的聯合,出兵西

進,越過長城,朝著薊縣趕來。

然,就在這時,閻柔收到了袁譚的書信,楊帆得知後,便決定將計就計,先讓難樓部落的兩萬騎兵趕往薊縣,假意與袁譚結盟,待兩軍交戰之時,再臨陣倒戈,打袁譚一個措手不及。

而袁譚聯合烏垣人的舉動,也讓楊帆對其生出了殺心,畢竟,五胡亂華,乃是晉朝的恥辱,亦是漢人的恥辱,如此賣國之賊,人人得而誅之。

隨著諦聽營的散風,幽州各地的百姓,皆知袁譚引烏垣人為外援,進入到了幽州地界,抵禦朝廷天軍的事情,百姓們一下子就倒向了楊帆這頭,就連一些世家,也看出了其中端倪,紛紛閉門不出,不再資助袁譚擴軍,選擇與袁譚劃清界限。

袁軍中也是流言蜚語滿天飛,導致軍心不定,士氣不穩。

這時,袁譚正處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一邊是世人的口誅筆伐,一邊是盟友的撤資,讓他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就像是賭桌上的賭徒,在輸紅了眼後,無所不用其極,決定採用一切他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個絕地翻盤。

袁譚也知曉,此時的他,已經無路可退,要麼戰勝楊帆,以勝利者的姿態,來重新改寫歷史,要麼掉進那無底深淵,從此在恥辱柱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曹操本有心染指冀州,然而,在袁譚放烏垣人入關後,他就不再敢輕舉妄動,生怕惹火上身。

這日,許縣城中。

曹操在聽完探子的彙報後,氣得差點暈過去,隨後大罵道:“袁譚那個笨蛋,本將以為袁紹就夠蠢的了,沒想到他的兒子,比他更蠢!本將還有心救他一番,現在看來,這袁家小子,不過是在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罷了!”

劉曄擔心道:“主公,袁譚敗亡,已成事實,楊驃騎就快要一統北方,我軍也當早作部署,謀劃荊州才是!”

“唉!”曹操嘆息道:“劉備那個白眼狼,如今就在荊州,孫策那小子,也在江東磨刀霍霍,我軍若是西取荊州,恐會被其給趁虛而入啊!”

劉曄笑道:“那主公,你何不約上孫策,一同攻打荊州呢?劉表與孫策有殺父之仇,主公你若派出使者前去遊說,孫策定沒有拒絕的理由!”

“呵呵!”曹操眼中閃過一絲神采,笑罵道:“這可奇了怪了,本將在想什麼,你劉子揚怎麼全都知道?你莫非有讀心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