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揚帆起航最新章節列表 > 655章 科舉制度 楊博文再出重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55章 科舉制度 楊博文再出重拳

建安十六年一月十五即公元207年。

楊帆代表天子頒佈了一條新的政令,那就是朝廷決定在今年啟用科舉制度選拔天下人才,凡是大漢之百姓,十八歲至三十歲之間,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人,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分文試、武試,由六部一同主持,分作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縣考,開始時間是二月初二,成績前一百名者可參加郡考;第二階段,郡考,開始時間是四月初二,成績前一百名者可以參加州考;第三階段,州考,開始時間是六月初二,成績前一百名者可以前往晉陽參加國考;第四階段,國考,開始時間是十月初二,成績前一百名者可以參加殿試;第五階段,殿試,開始時間是十二月初二,那便是在天子面前考試。

殿試成績第一者稱作金科狀元,成績第二者稱作榜眼,成績第三者稱作探花。只要能進殿試前三,便可為吏部官員,出任地方,餘者九十七人,吏部會對應考察,合適者,亦可成為吏部官員,會外派,或留用。縣考、郡考、州考成績優異者,地方可上報吏部,待獲得吏部批准後方可為吏,吏雖然也可為官,但需要透過吏部的考核,其難度不亞於國考。每個部門的人數都是在吏部報備過的,若是沒有特殊情況,人數編制不會增加,只會空缺,每一個吏的產生,就表明了將會有另外一個吏的離職,而離開的吏,肯定是吏部考核評分最低的那個,雖然制度新建,許多地方的位置都是空缺,最近數年內,官吏的位置都不會滿編,但是,待各部門人員滿編以後,這一條制度便會成為每個地方官吏的督促鞭子,讓他們時刻保持著為民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敷衍了事、貪贓枉法、得過且過。

除了兵部可直接指定人才外,其餘四部,皆要有吏部的批文,才能吸收人才。

此舉是為選拔人才,培養官員儲備,給了天下學子一個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晉升平臺,不管你是豪門望族,還是寒門子弟,要想當官,唯有科舉這一條路可走,餘者皆行不通。

然,凡事都有好壞,為了防止有人作弊,楊帆也作出了相應的決定,縣考、郡考、州考是一年一次,都讓地方自行安排,自己出卷,自己批改;待到了三年一次的國考,就由吏部統一安排,國考內所有考生,吏部從最後一名到第一名都會作出評分,連續兩次評分最低的那個州,刺史、別駕、治中這三位州一級

別的主官,皆要官降一級,州內負責文化、教育等各級部門的主官,亦是官降一級。

當然了,為了考試的公正性,國考前,吏部會分別從各地隨機抽調品行優良的官員或是大才來共同出題,每人只能出一題,試卷共有一百題,試卷出好後,這些人得一直在封閉的房屋內,等到國考結束,期間由兵部與刑部派人守衛,防止有人提前洩露題目,一但發現,官員革除職位,永不錄用,地方大才發配邊疆,充軍三年。

這一對考生評分與相關官員降級的制度不只適用於國考,也適用於郡考、州考。也相對避免了一些走後門的人會透過當地主官,獲得考試名額或直接透過考試,畢竟,有人的地方,避免不了人情世故,有些官吏會適當放水,而這一制度,卻是有效的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只要哪個官員敢放水,一經查明,楊帆就會擼他的官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初,尚書令荀彧與太尉戲忠都覺得這讓地方官員降級有些不妥,但楊帆卻是力排眾議,當眾說‘若是連續兩次國考都排全國倒數第一的話,那就說明這個州的治理有問題,雖然朝廷對各州的開發有先後,有傾斜,但這並不是他們能連續兩次國考都倒數第一的理由!在教育上,朝廷一視同仁,每個州內,都會創辦最好的學府,這樣都還上不去的話,那這個州的刺史也就別幹了!讓他官降一級都算好的了!’

聽了楊帆的話後,所有人這才閉上了嘴,在他們看來,楊帆這是要以一己之力,挑戰全天下世家的權威與地位。作為楊帆的忠實追隨者與堅定擁護者,荀彧、戲忠、賈詡等人皆站在了楊帆的這一邊,畢竟,這個制度還是很不錯的,最少,給了那些寒門子弟一個機會。

科舉制度的誕生,廢除了楊帆創辦的書院特權,宣稱人人平等的同時,也給地方官員的肩上,加重了擔子。

隨著科舉制度的頒佈,楊帆的聲望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天下大多數學子,皆成為了楊帆新的擁護者,科舉可以從十八歲考到三十歲,也就是說,每個學子的這一生中,最少都有幾次參加國考的機會,哪怕是參加等級較低的縣考、郡考,也有機會成為吏。

隨著縣考、郡考、州考結束後,許多才華不俗,能力不錯的學子也漸漸浮出水面,補充了空缺極大的地方基層,一些大才子就更是鋒芒畢露,比如司馬懿、諸葛亮、曹丕等一干年齡合適且又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而學子

們奔赴考場,也讓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機,比如取名為一帆風順的車行,喚作金榜題名的客棧、酒肆等等。

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晉陽,文軒殿。

楊帆欣慰地看著大殿之中的百名學子,感嘆道:“我大漢有了你們,才有了延續的希望,大漢民族才會崛起得更快,今日,你們能站在這文軒殿中,那便說明,你們這群年輕人,都是我大漢各地的青年才俊,亦是我大漢的棟梁之才!今日,本王有幸能代表天子為你們宣讀考試的題目,倍感榮幸!”

文軒殿內的百名學子,皆是一臉崇拜的看著楊帆,然,還是有個別人對楊帆或懷有敵意,或平靜冷淡,或不加理會,這些,楊帆都看在眼中,也不點破,他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楊帆堅信,終有一天,他們會找到自己路,會認為楊帆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大漢百姓,過得更好一點,讓大漢,恢復往日的榮耀。

“恩!我們閒話就不說了,”楊帆高聲道:“今日殿試,考試題目為‘棟梁之才’,題材不限,可以用文章,用詩句,舉例子等等都可以,時間為三個時辰,現在,你們可以揮毫舞墨了!”

楊帆的目光在司馬懿、諸葛亮、曹丕三人身上劃過之後,笑道:“希望你們盡情發揮,別讓本王失望!”

楊帆離開了文軒殿後,負責監考的御史大夫賈詡就隨之走進了大殿,隨他一同而來的還有數十名眼神銳利,氣勢不凡的甲士。

見眾學子有的已經開始寫作,有的卻還是在閉目沉思,有的是小聲呢喃,似是被楊帆的這個題目給難住了。

學子們見賈詡帶著人走進文軒殿後,皆是一愣,都不約而同的朝賈詡看去。

賈詡則是呵呵笑道:“本官賈詡,現任御史大夫,負責此次殿試的監考!期間,你們若是有想上廁所的,想吃飯的,想出去透氣的都可以舉手示意,本官都可以讓龍虎衛將士陪同你們前去!不過,你們的時間只有三個時辰,而且已經開始考試了!就抓緊時間做題吧!”

“我等見過賈大人!”

聽到賈詡自報家門後,學子們皆是一驚,紛紛起身朝賈詡拜道。

“哎!趕緊做題吧!”賈詡讓人搬來一張椅子,自顧坐上去後,就懶洋洋地說道:“若是有需要幫助的就舉手示意,其他時間,禁止說話,禁止交頭接耳,禁止作弊,一但發現!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