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血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三千獨木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三千獨木橋

牟利眼睜睜看著村民一個接一個死在他面前,他聲嘶力竭,仰天無助。

他帶著智深離開了村子,村子旁邊哪知還有一個村子,另外一個村子裡的人也開始感染麻風。

當村裡人知道牟利從麻風村逃出來,便要燒死牟利,說牟利是傳染者,他是惡魔的化身。村民患病不加治療,反而祭祀神仙,祈求神仙來救助他們,原諒他們。

牟利說他可以救治麻風病,村民不信,牟利不願智深陪他一起死,便求村民放過智深,村民哪肯。

這時,當時西洲太守周繕下手一名周武將路過,他認得牟利,便派人將牟利保護下來,周武將為防止麻風病繼續傳播,便下殺手。

頓時,哀嚎四起,牟利不忍,便勸周武將不要殺人,他說他可以救助村民。

斬草除根,周武將乃狠辣之人,村民性命宛如野草,已經殺了大半村民,便不肯停手。牟利再次感覺到無力,他便感嘆道:“殺戮不止,和尚不死。”

這一聲感嘆,便可以看出牟利和尚心中是多麼的無奈。

於是,牟利就地打坐,古井無波,唸經超度眾生,至此牟利臉上再難見人間情緒,正是牟利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一幕也感動官兵,他們放下屠刀,聆聽牟利真經。

智深說完,唐傑久久不語,牟利身上的獨特氣質,是歷經鮮血洗禮,看淡人世的一種超脫之感,是一種對生死大徹大悟的無力感。

興許,牟利活著,卻比那些死了的人更加難受。

“世間苦難千萬,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原來,這才是牟利的大道。興許他以為,要不是他,村民便不會死,他這是在自救,亦是一種變相的救贖。

智深聽完,亦不再言語,神色凝重,默默驅車。

唐傑心裡觸動,他能想象到牟利為何面對屠刀不躲不離,他以為自己是罪孽的化身。

世間上的殺戮不止,他的罪孽便不會消失,反而越加深重,殺戮不止,和尚不死,世間殺戮停止,和尚才會死去,不過他的心又何嘗活著。

望向打坐的牟利,唐傑多了一絲欽佩,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大德高僧。

行走半天路程,終於到了五臺山。

原本還以為五臺山跟後世景區類似,不求石梯登頂,好歹也有康莊大道吧。

然而並非唐傑想象那般,到了中午,五臺山依舊雲霧繚繞,前行的道路崎嶇不平,多為青石板,稍不注意便會摔跤。

牟利和尚年過古稀,容貌清秀,遠處觀看,跟二十多歲的青年相差無幾。

只有近處觀量,才能看清他臉上皺紋,似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修生養息,身子骨依舊硬朗,行走山路毫不遜色。

柯兮本就女子,行走在崎嶇的小道上有著困難,卻依舊咬牙堅持,這等毅力,讓唐傑自愧不如。

對比之中,他彷彿看到那些高貴的品質正在消失殆盡,曾經他也是毅力十足的人,可在繁花似錦的都市中逐漸迷失自我。

那些原本屬於他的天性,因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最終不斷挑戰他底線,底線一在降低。

唐傑是萬千普通人中的一個,無論閱歷如何,他依舊只是紅旗下的普通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唐傑不知,他正在用一生書寫,增益其所不能。

馬克思曾說,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一個人改變,群眾才是歷史走向的主導者。

然而,唐傑自認為,在浩浩湯湯的歷史車輪中,個人英雄才是驅車人。縱觀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個人英雄主義為主,群眾為輔。

是的,一個人可以改變歷史!

五臺山不高,山頂平整,在山頂有座廟,廟裡加上牟利,一共只有四個和尚。

剛到山門口,唐傑便看見廟門口有一個掃地的老和尚,地上樹葉偏多,老和尚面無表情,不緊不慢打掃,竹枝條做的掃把,在地上沙沙響動。

“牟牛師伯,我們回來啦。”

老和尚朝著這邊望了望,便繼續掃地,彷彿這一切在他看來,不如地上的樹葉重要。

雪兒不憤道:“小姐,這五臺山的和尚怎麼都一個模樣?”

柯兮聞言,拉住雪兒道:“雪兒不準無禮,能入五臺山智廟的人,又且是凡夫俗子。”

唐傑暗想,這山裡的和尚整日板著臉,活的好累,看那智慧小和尚多說幾句便被訓斥,這以後得日子可就難過了。

牟利等人停在廟門口,唐傑也不好行走,這一停頓便是一炷香時間。終於,等待老和尚打掃乾淨。

智深便走了過來,說道:“唐施主,咱們智廟有一個規矩,要想進山門得到招待,需經過兩位主持的考校,方可進廟求道。”

唐傑懵逼了,牟利和尚說他殺氣重,要幫他淨化殺氣,如今又來了這麼一出,不知故意刁難,還是怎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了五臺山,他唐傑身後再無退路,況且牟利連天花都能治,料想區區眼疾,定然不成問題。

“請師傅考校便是。”

老和尚率先走了過來,他放下手中掃把,開口便問道:“先人曾說,天圓地方,不過老朽認為,人的一生有限,說這話的人定未走遍天下,他又如何知道天圓地方。所以老朽的問題是,施主這天究竟是圓還是方的?”

怎麼證明?不曾行遍天下,哪知天圓地方?

柯兮眉頭緊皺,她深知問題的難度,見唐傑沉默,便喪氣道:“連先賢聖人都不曾知曉的問題,唐公子又如何得知?”

旁邊智慧小和尚摸了摸光溜溜的額頭,便拉著智深問道:“師兄師兄,這個問題不是困擾師伯十幾年了嗎?他怎麼還在問。”

智深一陣臉紅,及時掩蓋,便說道:“施主,倘若不知,還有一次機會,只是智廟裡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難,三道關卡,施主只需過一道便可。”

柯兮反問:“敢問高僧,可曾有人入過智廟?”

智深回答:“智廟有兩種規格接待客人,一種遠方來客,智廟供茶水招待本人,不供住所。另外一種便是攜家屬來客,需過智廟考校,來客所求,智廟需一一供應。三十年來,唯有一人入智廟而。”

柯兮心裡這才好受,繼續問道“敢問參加者多少?”

稚嫩的智慧回答:“師傅曾說過,有三千大儒得到師傅提問,就當今太尉車大將軍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