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899大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醫院的護士穿的是白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醫院的護士穿的是白絲

第二十七章醫院的護士穿的是白絲

作為整個北中國實際上的霸主,在太原建立幕府而遙制朝廷的西北鎮守府,他們選在京城的據點當然會是最高額度位置。王府井中很大的一塊地皮就是西北鎮守府劃歸己有的,然後再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上建立了自己的辦事處。

說是辦事處,西北方面也是將之當作是軍事據點來修築的。永久火力點,重機槍,望樓,大炮,一樣不少。雖然在段祺瑞和王士珍的抗議下,西北方面最終還是將那一個155榴彈炮連給撤了出去,但是還是保留了一個四門制75mm速射炮炮兵連的編制。

這種火力,加上永久化的防禦設施,就能夠讓在這裡工作的人員稍微堅持那麼幾天時間。一點情況有變化,他們就可以憑著這些東西堅持到救援軍隊的到來。

光從這點來看,西北方面就沒怎麼相信北京的中央政府,隨時做好了翻臉的準備。段祺瑞和王士珍對此心知肚明,不過他們就對此也是無可奈何。誰讓他們北洋打敗仗了呢?失敗者就要有失敗者的覺悟。

不過王士珍是真的認命了,沒想著再從軍政上跟西北鎮守府一較短長。要是現在

段祺瑞則還是有些不服氣,認為當初她他沒有親自上場,就不算是他打了敗仗。就算是戰敗了,那也是老頭子瞎搞亂搞葬送了大好形勢來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當初是反對開戰,認為與其進攻邯鄲,還不如囤積部隊了一波打出去,將俄國人趕走再說。現在的情況下,他所能控制的軍隊比之少了不少,算上所有可以拉出來的部隊,包括在北京和天津的一部分警察部隊,總共不過一萬對人,還不到兩萬人。

重武器,包括所有100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都被收繳了。現在段祺瑞手上的這只微型軍隊,雖說是勉強編成了一個步兵師,實際上叫做步槍師會更好。

靠著這些殘兵敗將,段祺瑞可沒想著要去挑釁如日中天的西北鎮守府。不過他不這麼想,其他人卻未必了。

像是他的心腹愛將徐樹錚,就一直在上串下跳,經常和各國的公使,大使,武官還有情報人員密謀,想要建立一個反對西北鎮守府的包圍網。

不少的外國友人對此很感興趣,像是俄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德國人多時或明或暗地表示了對這個包圍網的支援,也就美國人不置可否。這不是因為美國人是中國人的老朋友,而是美國現在還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中,根本沒有多少投放兵力的實力。

要說美國人願意的話,也不是不能拼湊出個萬把人來進行遠征,再多就出不起了。可是出兵道中國來有什麼好處呢?前年的列強聯軍就用他們的失敗證明了,在這個東方古國的海岸線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逼迫它簽下各種不平等條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美國人對此興趣缺缺,不過他們也樂得於中國陷入戰亂之中,對此表示了有限的支援。只要是不要他們出兵,稍微出一點錢,搭橋牽線還是可以做一做的。

而在這些人中,對這個計劃最感興趣的是一個叫做青木宣純的日本人。

這似乎很奇怪,伊藤博文,大山岩等人在日本的御前會議上早就已經確定了,日本現在最大的敵人是俄國。要是俄國人越過鴨綠江,將整個朝鮮半島收入囊中的話,那就是將匕首頂到了日本的肚皮上。

對日,日本的許多有識之士,已經在叫囂著要對俄國開戰,將俄國人從東北三省趕出去了。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個世界裡面還有不少的日本人認為,聯合中國人,一起對俄國宣戰,將會更有把握。

但同時也有一些日本人指出,一個統一強大起來的中國,將會是一個比俄國人更加可怕的怪物。對日本來說,最好是讓俄國人陷入到和中國人的戰爭中去,這樣他們日本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了。

青木宣純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在中國展開工作的,他收到的命令是這樣的,最好的就是讓俄國陷入到和中國的戰爭中。如果俄國人佔了上風,他就哦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供一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如果這種最好的情況達不到,那就要讓俄國和中國的關係儘量惡化,然後日本政府視情況看要不要和中國人聯手將俄國人從東北三省趕出去。

青木宣純對來自東京的命令很是認同,現在的北中國,就已經有了自保的力量。哪怕他們的海軍幾乎為零,但是就算是現在的日本,也不願意深入到中國的腹地去和中國人拼命。

青木宣純的履歷,也和中國很有關。他本是日本宮崎縣人,佐土原藩士青木新藏的長子。自幼愛讀《三國志》,後來對中國發生興趣也源於此書。1875年考入陸軍幼年學校,1877年5月考入陸軍士官學校舊期。1879年(明治1年)1月,授炮兵少尉軍銜,翌年1月畢業。

1881年(明治14年)4月,山炮兵第大隊付,陸士教官,參謀本部出仕,1884年被任命為駐參謀本部人員,熱心鑽研中國問題。當時,與同期生柴五郎、小澤豁郎三人,都是矢志終身研究東亞的人物,1884年月到1887年1月被派往中國廣州。“至此,軍部內才誕生了第一個‘中國通’。”他原來學的是北京官話,到廣東後無法開展工作,於是下苦功夫學成一口流利的廣東話,順利的完成了情報搜集工作。1887年他和同學柴五郎受命繪製北京地區周圍的地圖,當時日本參謀部的北京地圖非常簡略,經過他們兩人的勘測繪製,為軍部提供了一份非常詳盡的北京地圖。1888年(明治1年)月,近衛炮兵聯隊付,歷任陸士教官,晉升大尉,參謀本部第局副,比利時留學,1894年8月甲午戰爭的時候調回,任第1軍山縣有朋的少佐參謀。

1895年8月,就任參謀本部第局(情報部)職員,1897年10月到1900年月第一次清國公使館武官。在此後的八年中,除了一度回國擔任聯隊長,他幾乎都在北京渡過。他在北京設立特務機關,對外則以“青木公館”的名義,廣泛結交中國官紳人士。其最為得意之舉莫過於取得宜隸按察史袁世凱的信賴。定當時負責督練新建陸軍,多有借重青木之處,二人遂結為至交,?當袁出任山東巡撫時,特邀青木前往濟南協助編練新軍,袁世凱經常對同僚講;青木是“唯一可靠的日本人”。1900年青木前往濟南,途中適逢義和團起事,被迫滯留天津。青木在天津糾集日租界的僑民組成“義勇隊”,抵抗義和團的進攻,不久八國聯軍入侵,青木積極協同聯軍作戰;攻陷天津城後,佔領天津之後,設立軍事管制機構——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後更名天津地區臨時政府,青木自始至終參於其事,擔任軍政委員,大肆搜捕殺害義和團民。

不過好景不長,袁世凱下野,出洋考察,先後去了德國法國,因果等歐洲國家,青木宣純在中國也呆不下去了,只能回到了日本。

等到徐樹錚開始組建反西北包圍網的時候,兒玉源太郎就將青木宣純又派回了中國,組建負責情報工作的“青木機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