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899大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羅斯福帶領的美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羅斯福帶領的美國

第八十章羅斯福帶領的美國

在民族主義的浪潮興起之後,人民戰爭就是帝國主義者和殖民主義者最為害怕的事情....之一。在北美獨立戰爭時期,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在布林戰爭時期,在.....在無數個戰場上,民族主義都證明了它強大的力量。

精神原子彈不是萬能的,但是有精神的加持,就讓軍隊和百姓能夠承受更高的傷亡。像是沙俄帝國和某個世界裡面的KMT,你說它腐敗不腐敗?肯定是腐敗的,這兩個勢力的上層都快爛透了。

就是這麼腐朽的勢力,在得到了民族主義的加持之後,照樣能夠橫行一方。當然,光有精神也是不夠的,物資和精神,兩手都要硬,兩手都要抓。

從北方吹起來的這股抵制美國人的浪潮一路南下,席捲了整個中國,給了在中國的美國商人以沉重的打擊。南方是英法的勢力範圍,特別是長江流域,更是被英國人視為禁臠。美國人好不容易才靠著“門戶開放”,“列強一致”等東西開啟一條裂縫,將觸角深了進來,現在是一下子就被打回了原形。

以楊洪森為首的江浙系趁著這個良機,一下子就將美國人的勢力完全的排擠了出去。其他的財團和勢力也都跟在江浙系後面落盡下石,這個年頭,什麼都比不上賺錢來的有說服力。

伸向南方的手被砍斷了,已經開啟的北方市場也丟的七七八八,美國國內立刻就吵翻了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的中央集權程度並不高,各個州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軍隊和律法,他們可不管政府怎麼解釋,只知道因為政府的某些舉動,使他們的錢包遭受了損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些一時間沒有事情可以做的不明真相的群眾在別有用心之人的唆使下,在很多的地方開始了散步。對這個美國政府還是不怕的,鎮壓人民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來著,但是這些工人和農場主背後那些人就很要命了。

要是應對的不好,民主黨的那些人就要搞出一些事情來了。這個時候正是西奧多*羅斯福的第一個任期才過了一半的時候,他還想著要連任來著,可不想因為處置不當而被大財團們拋棄。

說到底,《排華法案》針對的都是底層的華人,也只有那些苦哈哈的愛爾蘭移民和窮的叮噹響的牛仔們們才會為了這個歡呼。上流社會的那些富人們,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西奧多*羅斯福是個很有見識也很有魄力的人物,他是在前任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後以副總統身份出任總統的。當時他剛四十二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

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歷史上,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對外奉行門羅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干涉美洲事務。羅斯福因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

當然,我們都知道諾貝爾和平獎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位羅斯福總統在任上所做的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事情,就是後來的剩餘庚子賠款退還給中國,用來支援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的事情。

美分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培養出來的,在那之前,美國在中國的影響力是遠遠不能和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列強相比的,就是連日本它都比不過。

作為一名有左翼傾向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早就想要對國內的那些大托拉斯動手了,奈何一直找不到什麼好的機會,也只能透過《反壟斷法案》將一個個的大財團告上法庭。現在一下子出了這麼一個事情,羅斯福就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隨著美國國內政壇的變動,世界的局勢也慢慢的開始有了新的變化。“昭昭天命”的美國人像是被人抽了一鞭子似的,開始走向了擴充軍備和向外擴張的道路。雖然他們之前也已經在菲律賓這裡顯示過肌肉了。

十九世紀末的時候,美國就已經為了這個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力量,和德國法國俄國等列強一起成了第二梯隊的一員,就只在英國之下。壟斷資本財團迫切需要開闢新的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於是各種宣傳機器大造對外擴張的輿論。但是正當美國準備向海外擴張時,整個世界已為老牌殖民大國瓜分完畢。

美國人滿世界的仔細找了一遍,就西班牙現在佔著大塊的膏腴之地又實力低下了。正好菲律賓又爆發了民族起義,美國人便趁這個機會將菲律賓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但是民族主義的浪潮不是那麼好鎮壓下去的,就是到了190年的時候,菲律賓還經常的爆發各種奇異,牽扯了美國人很大的精力。

不過這些事情暫時的和中國都還沒有太多的關係,隔著一整個太平洋,沒有強大的艦隊,最多也就只能是在經濟上做些文章了。這也是陳誠毫不在乎美國人的反應,藉著《排華法案》就將美國人踢出去了原因之一。

要是換了英國人,他就得多考慮考慮了。別的不說,光是英國人的亞洲分艦隊,就足以將西北鎮守府麾下的那幾艘小炮艇碾成齏粉,然後就能將他們建立在青島的那個造船廠轟成碎片了。

這個時空裡面,沒有了庚子賠款,沒有了留美基金,美國人想要擴大在華的影響力,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了。在《排華法案》廢除之前,中國這個市場他們是不用想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除了美國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很滿意。便是日本,雖然得了美國的大筆貸款,也只是在報紙上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要理性地對待事情”,然後就興高采烈地跟著一起參加到瓜分美國人留下來的市場份額中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