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899大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南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九章 南北

第九十九章南北

對於陳誠的提議,高永昌在思考了一陣之後,還是無奈地同意了。他自然知道陳誠將他扔到海外的島嶼上去是沒安什麼好心,可是現在他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了。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很容易就得出的結論。

於是,漢軍的這次出征便虎頭蛇尾地結束了。在收攏了數萬渤海遺民之後,陳誠帶著數千大軍踏上了回朝鮮的道路。金兵在佔領了遼陽之後,花了一段時間來安排各種事物。饒是他們現在處理事情都很是雷厲風行,等到他們騰出手來,想要再派人去和高永昌這個皇帝聯絡的時候,就愕然地發現,這個他們必得之而後快的麻煩人物已經消失不見了。

不但是高永昌消失不見了,連那些散落在外的渤海人也跟著跑的乾乾淨淨。大地上茫茫的一片,真個乾淨。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著漢人,奚人,甚至是契丹人都泡乾淨了。

在東北流傳這金兵都是青面獠牙,喜歡吃人內臟的謠言。那些和女真人有仇的契丹百姓自然是跑了個乾淨,被嚇唬到了的其他各族百姓也都有跑錄的。只有那些本地的豪強,世家之類的,抱著僥倖的心裡,還是留了下來。

雖然留了下來,不過也有趁亂擴充勢力的動作。在現在的東北大地上,有兵就是草頭王。散落在鄉野之間的潰兵不少,不掌握一些武力,是沒法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生存下去的。

陳誠對這次的出征還算是滿意,女真人是佔據了遼陽城,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他得到的那些人口也不算是太差。投入這麼小的成本,就能收穫數萬人口,已經是超乎他的意料了。

而且,就算是奪取了遼陽城,那又能怎麼樣呢?靠著這些才訓練了一年多,精銳不過萬人的部隊去和契丹人,女真人拼消耗?

分兵駐守絕對是個不靠譜的主意,分兵則遼陽和朝鮮的兵力都不足,只會給敵人各個擊破。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如果他有三萬精銳的話,是可以那麼幹。但是他手上的能拉出去野戰的也不過就是一萬多人罷了。

而且,從遼陽到朝鮮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了,一邊被攻擊,另一邊很難再短時間內做出反應,這次無疾而終的救援行動就證明了這一點。現在東北還沒被完全開發,除了那幾座大城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基本上處於蠻荒狀態,幾十裡也見不到一個人影。

嘖,道朝鮮開分基地的行為,似乎就是一個好主意了。看著地圖上面大塊的空白部分,陳誠搖了搖頭,對在一邊奮筆疾書批改公文的無花道:“你說,我們在朝鮮這邊,就算是能夠稱王稱霸,大概也是沒什麼意思的吧?”

無花分心二用,一邊批閱著各地的公文,一邊道:“聖帝大人還沒放棄入主中原的想法嗎?”

“嘿,我既然定下了那樣的目標,當然就要好好地去完成,而不會在中途就放棄了。”陳誠道:“吾道若曲,則必遭蒼天唾棄!”

“.......”,無花手上一頓,隨即又若無其事地拿起下一份公文,“那是要先和金國開戰,還是先和遼國開戰?”

“現在金國雖然還在上升期,卻還沒有到它最強盛的時候。遼國則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打死老虎有什麼樂趣可言?”陳誠用右拳撐住面頰,笑道:“反正現在打過去也不方便,就再等幾年好了。”

“等什麼?”

“當然是等大風了。”陳誠道:“只有在能夠掀翻世界的狂風之中,大鵬才能夠一飛沖天!”

“.....是因為道路的問題?”

“哈哈,被你發現了!”陳誠大笑,道:“走陸路進攻太麻煩,太不方便了,我決定換一種進攻方式。”

“是要走海上進攻?”無花暫時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道:“但是我們貌似沒有足夠的大船,也不清楚航路,冒然行事,說不定會在海上遇到大風浪。”

“唔,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陳誠用很有把握的語氣道:“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大船會有的,海圖也會有的。”

“........卻不知從何而來。”

“自然會有人送過來的。”

“送過來?”無花不明白,但是也不用明白,不想明白。

“不錯,算算時間,現在大概都已經在路上了。”

無花微笑,將一大疊的我公文收起,放到了陳誠身前的案几上,道:“這些都是需要陛下您簽字用章的。”

看到這些公文,陳誠的眼皮子跳了跳,似乎很久以前,自己有一直在跟這些東西打交道似的。而且,那絕對不是什麼好的體驗來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北方的遼國發生了鉅變的時候,南方的大宋也沒閒著。早在幾年之前,童貫用兵河湟,小有勝利,在與西夏較量中也略佔上風,便打起了遼國的主意,主動要求出使遼朝打探虛實。

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童貫為副。童貫以宦官使遼,大為遼朝君臣不齒,指笑曰:“南朝乏才如此!”宋朝內部也對派遣童貫略有微詞,宋徽宗只得聲稱是遼國聽說了童貫用兵西夏的功績,因此想要一見其人。

在使遼時,燕人馬植結識了童貫。馬植本為遼國大族,官至遼國光祿卿,他在遼國看見遼國皇帝昏庸暴虐,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給遼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覺得遼國前途灰暗,危在旦夕,便有了投靠歸順宋朝的想法。

他與童貫一拍即合,暗中往來。政和二年(據《宋史紀事本末》說在元年冬十月)馬植入於宋朝,先改姓為李,名良嗣,秘藏於童貫府中,又時時論遼人事宜以動朝廷,朝廷之中對此議論紛紛,徽宗大為意動。又據《封氏編年》良嗣在政和五年,密遣蠟彈於童貫,說遼國民罹塗炭,宗社傾危指日可待邇,宋朝可以乘機發兵。

而徽宗在讓蔡京和童貫討論,認為事有可為後,才允許李良嗣入境,其時應在五年夏四月庚子朔夜,徽宗讚賞他的投靠,賜以國姓,更名為趙良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