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章大鍊鋼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章大鍊鋼鐵

有了田豐的加入,老劉的陣營也有了一個基本的雛形,現在有關文書等事,老劉都不再管了,而是由田豐去處理,細作的培養也主要由田豐來負責。

老劉每天都在城外的莊院中,和顏良等人訓練親衛隊,比試武藝,有了陪練的對手,幾個人的武功在短時間內,都有了很大提高。

親衛隊的士兵們在經過了十天的體能訓練後,已經能很輕鬆的完成每天的訓練任務,身體素質上有了很大改善。

現在,甄姜已經基本掌握了拼音的讀法和意思,而田豐在瞭解了拼音的基本原理之後,也大為讚賞,覺得確實是用來傳遞情報的最佳方法。

在大家基本掌握了拼音的使用方法之後,老劉又提出了如何進行加密、解密的方法,尤其是加密的密碼定期更換,使得傳遞情報的保密性更強,沒有自己的密碼,即使知道拼音的拼寫方法,也一樣解不了自己的情報內容,看來自己的主公真是天才,自己雖然被譽為學識過人,但與主公比起來,那是遠遠的不及了。

做好雙層床後,魯奇帶著眾木匠,按照老劉的圖紙,做好了那些訓練用的器械,並在老劉的指導下安裝完畢。

老劉安排眾人每天在完成前期的那些俯臥撐、蛙跳、游泳訓練後,再進行單槓、雙槓的訓練,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在老劉的示範下,士兵們很容易就可以在單槓上做引體向上,身體貼槓迴環等動作;在雙槓上做分腿上槓、槓上支撐,前滾翻等動作,由於有了器械,大家都紛紛搶著上去練,老劉只好讓魯奇他們又做了幾套單雙槓,來滿足士兵的要求。

水車也已經按照老劉的圖紙做出來了,為了減少長時間水流衝擊對水車的磨損,老劉給水車增加了一個升降裝置,使用時,把水車降下來,下部進入水中,在水流的衝擊下旋轉工作,不用的時候,就升到水面上,這樣可以使水車的壽命大大延長。

在工匠們的努力下,鼓風機也做好了,透過幾個木製齒輪、傳動軸,把水車和鼓風機連線了起來,由於有老劉設計的凸輪結構,水車旋轉的動力,已經可以轉化成鼓風機的推拉動力,透過幾次試驗,改進了一些不足之處,現在,已經能夠帶動鼓風機正常工作了。

知道這些都是老劉設計的,又令田豐唏噓不已。

鍊鐵高爐在歐鵬的帶領下,已經搭建完成,前兩天,老劉在甄家磚窯定製的幾千塊耐火磚也運來了,工匠們把這些耐火磚,砌到高爐的最裡面,形成了最內層的耐火層。

歐鵬已經把接鐵水的坩堝、炒鋼用的炒鋼爐準備好,其他鐵匠鋪的裝置,也都已經就緒,就等著鐵礦石了。

這天,甄家的運輸隊終於運來了幾萬斤的鐵礦石,木炭、石灰和硫磺早已備好,按照歐鵬的指點,鐵匠們把鐵礦石、木炭、硫磺還有一些石灰石,依次從爐頂加到高爐中。

今天老劉把甄逸等人都請到了莊院,並由甄逸宣佈點火。

隨著甄逸的一聲令下,工匠把火種投入爐中,同時水車沉入水中,鼓風機開始工作,很快,鍊鐵爐內就燃起了熊熊烈火。

老劉和歐鵬知道,要煉好這一爐鐵,最少也要一天一夜,所以到下午,就讓甄逸等人回去了,而歐鵬和老劉,則一直守在鍊鐵爐旁,透過設定在爐上的觀察孔,觀察爐內的燃燒情況。

歐鵬對老劉道:“少爺的鼓風機果然好用,比我當年和我爹鍊鐵時,用十人拉動的風箱吹出的風大多了,現在這這爐內的溫度也高多了,看來我就要實現我爹未竟的願望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兩人算算這爐鐵已經煉了足足一天一夜,老劉不知道時間是否夠了,就讓歐鵬從觀察孔反覆的看了幾次,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歐鵬道:“少爺,時間應該夠了,我看爐內的木炭也燒的差不多了,可以放鐵水了。”

“這個你比我懂,你就看著辦吧。”

歐鵬指揮鐵匠們,把坩堝放到出鐵口下,用特製的工具將出鐵口開啟,只見一道紅色熾熱的鐵水,順著鐵水溝流入坩堝。

整整一個時辰後,鐵水終於流完了,鐵匠們又用一種叫泥炮的工具,將出鐵口封住,以便下一次繼續使用。

待鐵水冷卻成型後,歐鵬仔細的檢查了半天,激動的對老劉道:“少爺,我們成功了,我們煉出了您需要的那種純鐵。”

老劉也很激動,有了純鐵,自己就可以繼續煉出好鋼來,這樣就有了製造上好兵器的原料,他當然高興了。

老劉又讓歐鵬算算,這一爐煉出了多少斤純鐵。

過了一會兒,歐鵬回來道:“我們稱過了,大概是兩千斤。”

兩千斤,那就是一噸了,看來自己的努力沒白費,下一步,就是要想辦法找到煤,這樣用煤焦來鍊鐵,會得到質量更好的鐵和鋼。

後邊的工作,就是歐鵬和鐵匠們去做了,鐵匠們先是用炒鋼爐,把純鐵透過加熱熔化再攪拌,終於得到了上好的鋼材。

親衛隊的兵器老劉早就想好了,也畫好了圖紙,現在,就讓歐鵬他們按照圖紙的樣子,慢慢打造就行了。

他為親衛隊設計的,是每人一把斬馬刀,刀柄長一尺五寸,刀身長三尺,刀刃寬一寸三分,厚二分,按現在的長度,整個刀長差不多有一米二長,再配上花梨木的刀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又為每個隊員配備五把標槍,老劉還想為他們每人配備一支連弩,但現在自己還沒設計完,等設計完了,再讓工匠們生產吧。

這些兵器,都是用剛剛生產出來的好鋼打造的,但二百套兵器全部打造完成,估計至少還要半個月的時間,好在老劉現在還沒教他們使用兵器,所以時間還來得及。

由於有了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現在,歐鵬他們幾乎兩天,就可以生產出一噸純鐵,然後經過炒鋼,最後得到八百公斤的精鋼。

有了兵器,當然還要有護具,讓歐鵬為每名親衛隊員打造一隻鋼製頭盔,一套連環鎖子甲,護腕、護膝,反正現在老劉有原料,有錢,有工匠,只是這些護具的打造,更費時間,以工匠們現在的打造度,估計給現在的軍官和士兵都配上,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老劉一算,正好三個月以後,自己的特訓就算完成了,所以也就沒再催工匠們。

當木匠們沒事的時候,老劉終於把自己的又一項明投入了生產,那就是椅子,同時,也把現在的餐桌和議事用的辦公桌加高,以便和椅子配套,

至於軍營當中,老劉設計出了更為簡單的長條凳,把飯桌同樣加高,士兵們吃飯時,果然覺得舒服多了,紛紛從內心感激老劉,處處為他們著想,坐著舒服,吃的也多了,訓練的熱情更加高漲,效果更為明顯。

老劉的房間中,有了辦公桌和椅子,坐在椅子上,老劉的感覺那就一個字:爽!

又專門設了一間房屋,作為會議室,中間擺了一張長三米、寬一米五的會議桌,周圍擺放了十張椅子,這樣老劉和大家開會的時候,就不用再跪坐在地上,親身體會到了這種椅子的好處,田豐大感驚奇,連呼“主公真是神人,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至於甄逸,收到老劉送來的椅子,現果然是好東西,跟老劉商量了一下,馬上指示甄儼,招收更多的木匠,專門生產新式桌椅,然後透過甄家的商業網,向洛陽等大城市銷售,很快第一批貨被搶購一空,也讓甄家大大的賺了一筆,當然現在甄家的就是老劉的。

至於鋼鐵,甄逸原來也打算進行銷售,但老劉不同意,現在自己生產的這些鋼鐵,只能用來武裝自己的部隊,現在是二百人,但很快就會是五百人、五千人、上萬人,所以,這些鋼鐵都用來打造兵器。

知道老劉的意思以後,甄逸也就同意了,反正自己全家,現在已經是老劉陣營的一份子,而且老劉還答應自己,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東西明出來,保證能賺更多的錢,甄逸也就安心的做他的後臺老闆了。

老劉又讓甄儼派人到幷州的雁門一帶,尋找一種埋在地下的,易於燃燒的黑色石頭,雖然不知道老劉怎麼知道那地方有這種東西,甄儼還是馬上派人去做了。

很快,派去廣平尋找沮授、魏郡尋找審配的人都回來了,說這二人都不在家,好像是出去做官了,老劉感嘆了一聲,看來自己和他們無緣,也就放下不提了。

終於喝到了向往已久的二鍋頭,田豐也相信文丑的話了,這種酒簡直就是極品,可老劉就剩了一瓶,被他和文丑一

人一半給喝光了,再找主公要,老劉確實沒有了,搞得田豐再喝以前覺得很好喝的酒時,彷彿一點酒味都沒有了。

看到田豐和文丑每次喝酒時看自己的眼神,老劉沒辦法,只好又帶著田豐,去了躺甄家在城中的酒坊,利用羊腸、陶罐等物,做了一套簡易的蒸餾裝置,再將原來的白酒透過加熱,冷凝等過程,終於得到了四十度的白酒。

雖然味道還趕不上二鍋頭,但畢竟已經能讓田豐文丑滿意了,而且現在這種酒有的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老劉還是為二人定了規矩,每次最多喝半斤,而且只能是晚上喝,如果有夜間行動,那是一滴都不能沾的,二人自當遵從。

這白酒馬上又成了甄家的又一大主打產品,老劉命名為河北二鍋頭,又讓甄家著實大賺了一筆。

現在騎馬,騎手只能靠韁繩和雙腿來控制馬匹,而打仗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去控制韁繩,所以老劉把自己記憶中的馬鞍、馬鐙的圖紙畫了出來,讓工匠做了出來,配在馬上。

為了讓大家看到有沒有這兩樣東西的區別,老劉讓顏良和文丑當場試驗,平時他們二人對練,基本是旗鼓相當,今天,顏良騎上配好馬鞍馬鐙的戰馬,先適應了一會兒,繞著操場跑了幾圈,然後,與仍然騎著光板馬的文丑在操場上開始了比拼,原來二人是顏良的招式勝過文丑,但文丑的力量比顏良大,所以才能打個平手,但今天顏良有了馬鞍馬鐙,在馬上使出的力量,自然比以前大了許多,而文丑仍然和以前一樣,結果沒打五十回合,文丑就被顏良打下馬來。

文丑不服,二人又比試了幾次,結果都以文丑的失敗告終。

老劉又讓二人交換了馬匹,文丑也先適應了一下,然後再比。

這回結果又不一樣了,換成了顏良被動,雖然堅持的時間比文丑長,但最後還是輸了。

終於體會到了中間的好處,眾人異常興奮,有了這兩樣東西,幾個人的武功自然又有了提高,只是老劉讓大家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絕對不能讓外人看到。

田豐這回也高興了,他雖然也會騎馬,但畢竟是文人,以前騎光板馬一天下來,磨的大腿根處又紅又腫,有時還會破皮,現在有了這兩樣東西,騎上去輕鬆多了,真是太感謝自己的主公了。

在後來招來的工匠當中,老劉現改了一個名叫馬均的年輕人,別人不知道,老劉可知道,這馬均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大明家,曾經明了百戲木偶、翻水車等,不過現在,自己的水車已經先於他明了,那就讓他再搞些別的吧。

老劉把連弩的設想畫了張草圖,然後把馬均叫來,兩個人關在屋中研究了半天。

有些人認為當時諸葛亮明的連弩,是一次同時出十支弩箭,但老劉知道透過

自己那個時代的考證,應該是連續射十支弩箭才對,因為諸葛連弩的上面有箭匣,作用和現在槍的彈匣是一樣的。

老劉設計的,是能裝十二支弩箭的箭匣,利用連桿的原理,很輕易的就可以把弩弦拉開,同時也利用箭匣下壓的力量,壓迫射銷,使其自然上彈,頂出弓弦,達到擊的目的,這就和三八式步槍一樣,拉一次槍栓,擊一次,彈匣打空了,再換上一個就可以繼續射了。

看到老劉的草圖,再聽了老劉的解釋,馬均驚呆了,這種武器在那個時代,那是太前了,看到那精巧的結構,馬均馬上就被吸引住了。

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馬均又向老劉請教連桿的原理,老劉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訴了他,不過老劉希望他造出來的連弩,一定要小,弩箭的尺寸長五寸,整個連弩的尺寸長不過一尺,這樣攜帶方便,另外箭匣最好是可以更換的,這樣用完一個再換上一個,就會更大的提高射的效率。

明白了老劉的意圖,再加上有了老劉的草圖,有眾多鐵匠木匠的配合,三天後,馬均就把第一把樣品帶給了老劉。

仔細的看了看這把連弩,弩臂用最好的黃花梨木製造,而最主要的弓臂,是用歐鵬煉出的最好的精鋼打造,彈性和韌性,都遠遠好於當時的竹子或者木製弓臂,且力量更強,按馬均的說法,這樣的弓在當時,相當於一般的三石弓,也就是拉力為三百斤,沒有幾個人能拉得開。

弓弦用最好的牛筋製造,箭匣在弩臂的中間靠前一點的地方,採用了一個可拆卸的結構,弩機在箭匣後邊,和箭匣做成了一體,按照老劉的要求,整個弩的長度不到一尺。

由於有了弩機,馬均解釋說這把弓的拉力,只要二十多斤就夠了,但由於實際拉力是三百斤,所以弩箭的殺傷距離,是二百步以內,也就是現在的一百五十米左右。

帶著田豐顏良等人來到操場,先站在距離箭靶五十步的地方,老劉單手舉起連弩,瞄準箭靶的紅心,考慮到重力的影響,有稍稍的向上抬了一點,扣動扳機,聲音不大,五寸長的弩箭射了出去,正正的射在紅心的上方。

第一支箭出去,老劉左手馬上拉動連桿,再次瞄準,扣動扳機,第一支箭剛射中箭靶,第二支也出去了,這次,老劉是正對紅心射的,果然沒再偏離,拉連桿、扣扳機,老劉不停的射,轉眼十二支弩箭全部射出,幾乎圈都射在紅心上。

換了一個箭匣,老劉又來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再次將十二支弩箭全部射出,這次老劉仍是瞄準紅心,結果有了一點偏差,都射在紅心的下緣。

到了二百步的地方,老劉又重複一遍剛才的動作,這次向下偏離了紅心大概二寸。

三十六支箭全中箭靶,而且離

靶心那麼近,把田豐等人驚呆了。

顏良等人的箭法都不錯,但如果距離箭靶二百步,十支箭能射中五六支,射中紅心就更難了,而且要連續的射出三十六支箭,恐怕到最後連弓都拉不開了。

主公的武功確實比自己高很多,但箭法一直比自己幾人差遠了,可今天拿了那把叫連弩的武器,比自己幾個人的箭法可又高多了。

老劉又讓眾人試試,知道了怎麼使用,連田豐都能在五十步的地方射中靶心,其他幾人就更不用提了。

吩咐總管賞給馬均一百兩黃金,任命馬均為工匠的管事。然後老劉讓馬均儘快製造連弩,爭取早日把自己的親衛隊每人配一具,另外,再給每人配五個箭匣。

突然又想起一事,老劉對馬均道:“馬管事,還有一件事,你必須做到,我們的連弩今後在戰場上,難免不被敵人得到,你在弩機中做個機關,如果有人要拆卸連弩,那弩機就自行損毀,令他人無法仿造,這樣,即使敵人得到幾支連弩,不知道其中的結構,也就無法去大量生產,這樣我們就不怕了。”

馬均答應一聲,轉身回去安排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