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7章遼東公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7章遼東公孫

又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於是老劉接著與馬鈞出了公事廳,前去船塢看看那些正在建造的大船。

路上,老劉便把自己要加快幽州水軍建設速度的想法告訴了馬鈞,希望他能儘量縮短造船的時間,好讓水軍能擁有更多的戰船,如果有什麼需要他可以提出來,自己一定會滿足他的要求的。

馬鈞連忙點頭答應,現在的幽州造船廠可以說人力物力都很充足,既然主公需要,那麼自己就加快造船的進度,畢竟現在造船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了,很多船廠的工匠也都掌握了造船的工藝,所以現在只要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造出一艘巨型戰船來。

又與戲志才等人參觀了一下造船廠的情況,然後老劉便告別了馬鈞,讓他不要每天光是沉湎於發明製造當中,也要適當注意休息才行,看到主公如此關心自己,馬鈞大為感動,急忙想老劉致謝,同時讓老劉放心,自己會注意休息的。

隨後老劉等人又向周泰蔣欽二人告別,老劉叮囑他們一定要加快水軍的訓練進度,同時也加緊水軍擴軍的速度,爭取使水軍規模在短期內得到擴張,好儘快東渡倭國,消滅那些殘暴下流的倭人。

眾人隨後便上了從旅順前往遼東治所襄平的官道,一路上眾人欣賞著路邊的美景,今年幽州的年景好,道路兩旁的莊稼大部分都已經收穫了,比起青州那些荒蕪的農田來說,當真有天壤之別。

當晚眾人到了平郭縣城過夜,縣令知道是刺史大人到了,急忙把老劉等人接進了城中,並安排他們到了館驛住下,然後又跑前跑後的給老劉等人張羅飯菜,一直忙到老劉等人回房中休息,縣令才擦著腦門上的汗水,回家睡覺去了。

第二天老劉也沒有驚動縣令,而是一大早便把眾人叫了起來,然後吃罷早飯,便出城趕路去了,今天他們還要趕到襄平,路上還有近二百裡的距離,所以一定要早點出發,當天才能趕到襄平。

又是一天的長途跋涉,一直到了天黑之後,老劉等人才終於趕到了襄平城外,此時的城門已經關了,於是老劉只好派文丑前去叫門。

聽到城外的將軍說是刺史大人到了,城牆上的守門士兵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前往太守府去給石太守和麴都尉送信,同時讓老劉等人稍等片刻,畢竟他們都不認識城外的這些人,所以不能放他們進城。

看來麴義對郡國兵的訓練還是很有成效的,雖然文丑自報是刺史大人到了,但是守城的郡國兵並沒有因此便開啟城門,而是派人去找認識自己的石韜與麴義二人,儘管吃了閉門羹的眾人心中有些不快,但是老劉知道這些郡國兵的做法是對的,所以老劉也沒有責怪那些守門的士兵,而是與眾人靜靜的在城門外等著,估計用不了多久,石韜與麴義二人便會前來迎接自己。

果然時候不長,城牆上便出現了石韜和麴義二人的身影,他們藉著城牆上的燈光,仔細的辨認了一下,城外果然是刺史大人與他的那些隨行,於是石韜急忙讓郡國兵放下吊橋、開啟城門,自己與麴義也下了城牆,迎接老劉等人進了襄平城。

等眾人在館驛之中安頓好了之後,老劉才把自己這次來襄平的主要目的向石韜與麴義二人說了。

原來上次與他們在旅順會面時,二人曾說起遼東的世家大族不願配合官府的行動,所以老劉在與戲志才商議後,才決定這次返回薊縣時不走水路了,而是走陸路,然後到襄平看看情況究竟如何?再幫他們出出主意,以便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免得將來幽州也出現豪門割據的局面。

能得到主公與軍師的幫助,令石韜與麴義二人大為高興,陪著眾人吃過晚飯之後,兩人才返回家中,同時約好了明天二人吃完早飯後,便會來館驛把老劉與戲志才二人接到太守府,然後再具體商量如何對付這些遼東的世家大族之事。

第二天,在遼東太守府的公事廳中,老劉與戲志才、簡雍、石韜和麴義等人分頭坐定,開始商議如何處理遼東境內的世家大族的問題。

遼東的士族觀念歷來比較強,因此世家大族在遼東有這很強的勢力,根據石韜的明察暗訪,目前僅在襄平城中,就有望門大族數十家,其中尤以公孫家族、李姓家族以及吳姓家族三家為甚,而三家之中,其餘兩家又以公孫家族的馬首是瞻。

石韜專門派人調查過公孫家族的情況,這公孫家族發家於幾十年前的公孫延,也就是公孫度的父親,利當時用家中人丁興旺的優勢,公孫延與外族進行馬匹牲畜的交易,同時也做些買賣私鹽的勾當,所以只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使得公孫家族成為遼東當地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同時這公孫延利用自己賺到的金錢,大肆購買房屋耕地,使得公孫家族在襄平城外的良田就有數萬畝之多,而家中的商鋪酒店更是佔據了襄平的主要市場,令公孫家成了日進斗金的暴發戶。

而公孫延的兒子公孫度更是個人物,由於家中有錢,因此他便得以與那些官員家中的子弟經常往來,尤其是當時的玄莬郡太守公孫琙的兒子公孫豹與他關係最好,經常帶他回家中,也使得他能夠與公孫琙經常相見。

公孫琙在與他交談之後,發現公孫度雖然也是富家子弟,但是頗有學識,而且不像其他的世家子弟那樣不學無術,只靠著家中的錢財每日花天酒地的揮霍,流連於青樓妓院之中,所以公孫琙對公孫度非常賞識,專門把他送到遼東最有名的名師門下學習,甚至還幫他選了一門親事,到了最後,還保舉他為“有道”,這應該與當時的“舉孝廉、茂才”很相似,也是當時的年輕人走上仕途的出路,而公孫度也很爭氣,此後不久便被朝廷任命為尚書郎。

隨後,利用家中的錢財,公孫度又平步青雲,當上了冀州刺史,可以說是仕途坦蕩,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事與願違,可能是公孫度的仕途太順了,也使他變得有些得意忘形起來,很快便養成了唯我獨尊、剛愎自用的脾氣,在冀州府內得罪了不少下屬和同僚,結果後來被人告發,說他有**瀆職等行為,結果被朝廷革職查辦,多虧他又花了些錢財,上下打點了幾位太監,才算是逃脫了朝廷的處罰,只是自此之後,還不到三十歲的公孫度便回到了老家襄平,此時他的父親公孫延已經過世,他便理所當然的當上了公孫家的族長,從此專心經商,倒也收穫頗豐,將公孫家族經營的有聲有色,很快便成為遼東的第一大家族。

由於遼東原來被烏桓蘇僕延部落控制了大半,因此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犯,襄平的世家大族都養有大量的私兵,而每次遇到烏桓或是鮮卑人前來騷擾時,這些世家大族的私兵也經常登上城牆,協助郡國兵守城,確實也對抵禦外族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也使得這些世家大族更是以襄平的救世主自居,根本不把當時的遼東太守放在眼中,直到後來老劉來到幽州之後,才開始整頓幽州的吏治,最早來遼東擔任太守的,是才能出眾的田豐,而都尉當時是顏良,雖然後來因為局勢發展的需要,老劉把田豐顏良二人都調回了薊縣,但是接任的石韜與麴義二人也非常稱職,把遼東的政事與軍事治理的非常出色,同時在蘇僕延部落被平定後,石韜根據老劉的建議,非常注重轄下的民族融合問題,也使得眼下遼東郡的形式一派大好,只是因為世家大族不願意出讓大城市周圍的良田,才使得遼東的屯田軍發展一事受到了一些影響。

眼下已經是初秋了,接下來便會是幽州漫長的冬天,因此石韜與麴義在旅順港得到老劉和戲志才的授意後,已經開始把屯田軍大量開赴到人煙稀少的地方,讓他們開墾荒地,然後明年開春之後,便可以在新開肯的耕地上種植老劉帶來的那幾種新作物,同時他們還把官府的告示的貼到了屬下各個縣城之中,鼓勵百姓自行開發荒地,頭三年官府不收取任何的稅金,等三年以後才酌情收取少量的稅金,而且由於稅金基本上是象徵性的,因此與租種那些大戶人家的土地相比,幾乎就是白送的,正因為有了這些措施,已經令好多農民利用現在秋收後的空閒時間,也跑到野外開荒去了,一時間在遼東興起了大規模的開荒運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遼東的那些世家大族當然也看到了官府的公告,他們也明白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拒絕將手中的良田賣給官府,所以官府採取的針對他們的行動,於是他們也私下聚集在一起,商議如何應對官府的這一舉措,結果還是公孫度想出了辦法,官府不是允許百姓開荒嗎,那他們也都派家中的私兵和家丁去開荒,他們人多勢眾,開墾出的荒地也最多,這樣到了最後,他們不僅沒受什麼損失,反而會憑空增加出許多耕地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