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明爭暗鬥(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9章明爭暗鬥(二)

旁邊的老劉又接著對公孫康與公孫恭道:“二位公子,你們可願意到幽州書院來學習,這裡不光能學到各種學識,我義父槍神童淵與我師叔王越都在薊縣,擔任我幽州軍隊的總教習,所以你們要是到了薊縣,我還可以讓他們來教你們武功,這可是難得的機會,衝著你們父親的面子,我可以讓你們直接進入書院學習,你們可願意?”

一聽說不但可以學到各種知識,另外還有大漢最具傳奇色彩的兩個武學大師教授自己武功,公孫康與公孫恭心裡早就願意了,可是他們一直很怕自己的父親,任何事情都要由父親來做主,所以二人也不敢馬上回答老劉,而是轉過頭去,用一種乞求的眼神看著他們的父親。

公孫度何嘗不知道老劉的目的,他就是想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弄到幽州書院去學習,而其中真正的目的,便是兩個兒子到了人家的手中,自己就無法再與幽州官府做對了,否則人家要是拿自己的兩個兒子來要挾自己,自己還不得乖乖的就範,所以公孫度沉吟半晌,沒有答話。

老劉看到公孫度不說話,知道他是猜透了自己的想法,於是他也不急著逼他,而是繼續對公孫康與公孫恭道:“二位公子,你們可是名門之後,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我看二位公子正如文皓所言,將來肯定會出人頭地,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公孫先生難道捨不得他們離開自己,還是怕我會對他們不利嗎?”

老劉的一番話,更是令公孫度左右為難,想想自己的兩個兒子雖然不是上上之資,但是也算得上是可造之材,只是自己苦於找不到名師來指點他們,另外如果他們離開了遼東,自然便會與那些富家的紈絝子弟不再終日廝混,這對他們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雖然自己為了兒子的前程,說不得要答應劉備的一些條件,但是家族的將來才是最重要的,而家族的將來也是要靠著自己的兒子去維持的,另外從他聽到的和看到的,他也相信老劉絕不是無言無信的小人,因此最後公孫度一狠心,對著老劉道:“多謝刺史大人抬愛,我的這兩個兒子能得到大人的垂青,是他們的福氣,既然大人願意收留他們去書院學習,我怎麼會不放心呢,康兒恭兒,你們還不過來謝過刺史大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到父親答應了,公孫康與公孫恭大喜過望,以後能到幽州書院學習,並且有機會在武功上得到童淵與王越兩位武學大師的指點,那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二人急忙跑到老劉面前,跪倒在地行大禮參見,同時口中連說多謝大人。

公孫度也起身對老劉道:“刺史大人,今後我的兩個兒子可就交給大人了,他們一向頑劣,還望大人多多擔待,能入幽州書院學習,得到眾位名師大儒的指點,實是我父子心中早有的願望,今日蒙大人垂青,在下不勝感激,再次謝過大人的厚愛。”說完,公孫度對老劉深施一禮。

“公孫先生太客氣了,我只是覺得二位公子乃是可造之材,只要稍加指點,他日必可成為我大漢的棟梁之才,我還得感謝公孫先生如此深明大義,使我大漢又有了兩個前途不可限量的人才。”老劉看到目的達到了,心中高興,便繼續給他戴高帽子。

公孫康與公孫恭去幽州書院上學的事情定下來之後,眾人接著又開始閒聊,只是老劉幾人隻字不提遼東官府買地之事,讓公孫度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猜不透老劉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

眼看時間已近中午,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於是公孫度便向老劉客氣了一下道:“刺史大人如果不嫌在下家中簡陋,就在我家中吃頓午飯如何?”

老劉正等著他這句話呢,於是馬上道:“公孫先生要是不嫌麻煩,那備就叨擾了,我可是能吃能喝,還望公孫先生不要笑我是酒囊飯袋才好。”

公孫度連稱不敢,於是老劉等人便在公孫度家中蹭了一頓午飯,吃飯之時,眾人聊的都是些老劉以往的英雄事跡,看到老劉的酒量,把公孫度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而且老劉等人到現在也沒說找他來到底是為了什麼事,只是說久聞自己的大名,專程來拜會自己,向自己討教一番,現在是兩個兒子到被他給討去了,也沒見他向自己討教別的東西。

吃罷午飯,公孫度帶著家人將老劉送到了大門外,眾人告別之後,老劉等人又是大張旗鼓的返回了遼東太守府,而且到了第二天,在襄平的世家大族中便傳出了一個訊息,公孫家族的族長公孫度已經答應了刺史大人,把公孫家在襄平周圍的良田大部分都賣給官府,而且也不再去開墾周圍的荒地,公孫度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刺史大人答應他了:把他的兩個兒子送到幽州書院去學習,將來也為他們謀個好前程。

為首的公孫度都服軟了,別的世家大族哪裡還敢繼續出頭,而這時官府又派人來他們家中商量買地之事,這些豪門馬上答應了官府的要求,結果沒過幾天,襄平城周圍的大片良田就歸了官府所有,而且開墾荒地的事情他們也都保證不再參與了,最後看到自己成了一枝獨秀,公孫度無奈,也只能答應了官府的開價,把自己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賣給了官府,如此一來,困擾石韜與麴義二人多日的大問題也終於得到了解決。

幾天以後的一個早晨,老劉帶著眾人告別了出城送行的石韜、麴義二人,還有公孫度也一直把他們送到了成外,他可不是專程來送老劉的,而是因為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要跟著老劉去幽州書院學習,他是為了送兒子所以才來順便給老劉等人送行的。

怕兒子將來受委屈,公孫度再三拜託老劉一定要關照公孫康與公孫恭二人,老劉答應了他的要求,反正進了書院,所有的學生都會受到平等的對待,至於能否學到東西,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

看到老劉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公孫度才算放心了,他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雖然資質不是特別出眾,但是由於自己的家教很嚴,所以他們雖然也結交了一些富家子弟為友,但是他們二人到沒有整天在外邊給自己惹是生非,將來有了名師指點,應該會對他們的發展帶來好處的。

又叮囑了石韜與麴義幾句,讓他們一定配合水軍的二位統領,做好水軍的擴軍工作,另外就是現在有了大片的良田,明年春天一定要大量種植老劉帶來的那幾種作物,爭取來年獲得一個大豐收。

離開了襄平,眾人開始沿著官道向昌黎郡進發,襄平到昌黎郡的治所昌黎縣城大概有三百多裡的距離,這次又帶上了兩個孩子,再加上太史慈的母親,所以路上眾人沒辦法走的太快,而昌黎郡眼下也是地廣人稀,從遼東進了昌黎郡之後,居然一直到昌黎治所昌黎縣之間都沒有一座城市,因此眾人當天晚上只好在野外紮營過夜。

北方的初秋,夜裡已經很涼了,親衛隊員在紮營之時,發現在他們的不遠處,有一座牧民的帳篷,而且在帳篷外還有幾匹馬,另外還有牛圈羊圈,裡邊養著不少的牛羊。

看起來他們就是在這裡生活的牧民了,親衛隊員不敢大意,還是把附近有人居住的訊息報告給了文丑,而文丑便馬上離開了營地,帶著幾個親衛隊員前去檢視情況。

聽到帳篷外的馬蹄聲,從帳篷裡出來了一名壯漢,身形竟然比文丑還要魁梧,個頭也比文丑高出了半頭,看到來的是名軍官,那名壯漢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警覺的神情,在那裡打量著文丑等人。

看壯漢不說話,文丑心說我也不能就這樣和你幹耗著,於是衝著壯漢喊道:“我說大個子,你們是哪裡人?怎麼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居住,幹嗎不去城裡住,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萬一遇上強盜前來搶劫,你們可如何是好?”

壯漢聽文丑說完,用著生硬的漢語道:“不勞軍爺費心,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裡放牧為生,在城市裡邊還住不習慣,再說了我們也沒什麼錢財,所以也沒有人會跑到這荒郊野外的來搶劫我們,還有一點,就是想搶劫我們,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看來這大塊頭對自己的功夫還挺自信,於是文丑又問道:“大個子,我且問你,這裡離昌黎郡的治所昌黎縣還有多遠?你可知道附近還有什麼大的縣城嗎?”

“這裡離昌黎縣大概還有一百五十多裡,附近百里之內都沒有大的縣城,只有一些小村莊,住著一些種地的農民,軍爺還有什麼要問的嗎?”壯漢答道。

文丑還沒說話呢,壯漢身後的帳篷中有人問道:“兀突,你在和什麼人說話?可是來給我們送糧的農民嗎?”

聽到帳篷中的人問話,壯漢急忙回答道:“不是主人,是幾位軍爺向我打聽道呢。”

帳中人不再說話,壯漢道:“軍爺要是沒事,我就回帳篷了,行嗎軍爺?”

估計帳中也沒有幾人,不會對自己這些人造成威脅,文丑於是對壯漢道:“沒事了,你回去吧,我們這就走了。”說完文丑帶著幾名親衛隊員返回了營地,與大家一起吃晚飯去了。

吃飯之時,文丑便向老劉說起了附近還有一戶牧民居住,而那牧民家中竟然有一名壯漢身材竟然與蹋頓不相上下,一看便是一名力大無比的勇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