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1章鮮卑之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1章鮮卑之亂

老劉則和陳宮一起,邊喝酒邊聊著老劉這次出巡的事情,知道了主公這次的目的之後,陳宮非常高興,對老劉道:“主公,我這幾個月已經多次派探子進入東部鮮卑的地盤,探查那裡的情況,看來是天助主公,現在的鮮卑內部四分五裂,而且實力因為上次入侵我幽州之後,俱遭大損,只要我們按照主公的想法,儘快派出一支精兵北伐鮮卑,中部和西部鮮卑那邊我不敢說,但是東部鮮卑如今必定無法抵擋我幽州大軍的進攻,則東部鮮卑一戰可定,如今已經到了秋天,相信只要我們在今年做好備戰事宜,待來年開春後兵發鮮卑,到那時鮮卑內部還會遭遇糧食不足的局面,我們的北伐定可成功,主公以為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來雖然把陳宮放在了一郡之地,但他畢竟不是等閒之輩,知道自己將來的打算,所以才會暗中收集東部鮮卑的情況,將來等有了合適的人選,自己也要把陳宮調回薊縣,好與戲志才他們一道為自己出謀劃策。

旁邊的戲志才又問了陳宮一些鮮卑內部的情況,原來自打今年五月鮮卑大軍應張角之約,出動大軍進攻幽、並二州之後,被幽州戍邊軍與郡國兵迎頭痛擊,使得他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令其各部實力大損,如今的東部鮮卑加上後來徵招的士兵,到現在士兵的總數也不過三萬多人,而且大多都是剛剛入伍的新兵,根本沒有什麼作戰經驗,而東部鮮卑的大人闕機還惦著鮮卑大王之位,因此他現在到處徵兵,並非為了抵抗漢軍的北伐,他現在根本不知道老劉的想法,而是準備積蓄力量,等自己的實力足夠了,便可以自號鮮卑大王,把和連趕下王位,畢竟和連沒有兌現大家同意推舉他為鮮卑大王的承諾,所以自己稱王也不算毀約。

而中部鮮卑的大人柯最、西部鮮卑的大人置鞬落羅也都有稱王之心,所以他們也都在暗中積蓄力量,目前只有西部鮮卑的另外一位大人日律推演對和連還算忠心,一直幫助他暫時佔據了彈漢山王庭的王位。

看看時間已經很晚了,陳宮知道老劉他們今天趕了很遠的路,肯定都很累了,於是便讓他們早點休息,自己與褚燕告辭回太守府去了,等明天眾人再去太守府中,商議公事。

等他們二人走了之後,老劉又把自己將來想把陳宮調回薊縣的打算告訴了戲志才,戲志才當然也願意這樣做,以陳宮之才,讓他擔任一郡太守實在是屈才,另外戲志才還多老劉還建議如果有可能,把褚燕也調回薊縣的輕騎兵中任職,另外委派一名將官前來昌黎擔任都尉,畢竟如今的褚燕已經大有進步,而現在老劉軍中的中級軍官已經不少了,可以從那些黃巾軍的降將中選一個來頂替褚燕之職。

第二天在昌黎郡太守府的公事廳中,老劉與戲志才、簡雍、陳宮和褚燕等人坐在其中,商議昌黎郡的政事。

先是由陳宮把一年多來,昌黎郡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成績向老劉做了彙報,而褚燕也把昌黎郡的軍事建設敘述了一番。

按理說昌黎郡處在右北平、遼西與遼東之間,雖然地域甚廣,但是由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因此這裡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只是在農業生產上的收益較大,如果將來種上玉米紅薯等作物,肯定會成為幽州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而老劉之所以把陳宮與褚燕兩人放到昌黎,主要是因為整個昌黎的北方與東部鮮卑交界,是處於戰略要地的原因,如今鮮卑實力大損,而幽州的大軍又在老劉與戲志才等人的籌劃下,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北伐之事,所以一旦將來平定了北方的各個民族,昌黎將不再是幽州的門戶,而是會變成沒有外敵覬覦的內地,所以老劉才會和戲志才想到把陳宮和褚燕二人調回薊縣,另外派人來接替他們的職位。

於是老劉便把自己與戲志才商議過的打算告訴了他們二人,二人在昌黎呆了一年多了,比起周圍各郡的長足發展,他們在這裡實在是沒有什麼業績可言,所以聽說老劉打算把他們調回薊縣任職,二人都非常高興,到了薊縣之後,他們才能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尤其是陳宮,才會有機會為幽州的發展出言獻策,他也一直再等這樣的機會,所以雖然擔任太守之職,他也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得很好,而且還收集了大量東部鮮卑的軍政訊息,為將來幽州大軍北伐提供可靠的依據。

囑咐他們繼續做好太守與都尉的工作,等自己回到薊縣之後,再與荀攸等人選派兩名合適的人選來接替他們,他們與繼任者做好交接工作之後,再前往薊縣報道。

在昌黎逗留了兩天,瞭解了一下昌黎郡的情況,老劉等人於第三天告別了陳宮與褚燕二人,離開了昌黎郡,前往下一站右北平的土垠,本來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去過右北平了,但是老劉這次去,是要安排烏延的事情,畢竟自己親自過去了,會讓烏延知道自己還是很重視此事,同時也好交代時風一定要做好此事的保密工作,免得將來被蹋頓知道了,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路上經過柳城的時候,老劉與戲志才等人專門在這裡停留了半天,柳城地處昌黎郡與東部鮮卑接壤的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而且柳城距離東部鮮卑大人闕機所在的白狼城也不是很遠,要是將來出兵之時,可以從右北平的盧龍要塞與柳城同時發兵,便可以很容易的對白狼城形成包圍之勢,也可以切斷闕機逃跑的後路,將其一網打盡。

柳城到右北平的土垠距離可不近,因此眾人在路上又走了三天,才算到達了右北平的治所土垠城,這比起走海路來,遠了好幾倍的距離,眾人到了現在,才算明白了當初老劉為什麼非要在這幾處興建港口碼頭,因為不管是運送貨物,還是運送客商,都會大大縮短運送的時間,將來如果是運送士兵和軍資,那兩者的優劣更是一目瞭然。

太守時風和都尉鄒靖得到訊息之後,急忙到城門處把眾人接到了館驛之中,而老劉在眾人安頓好之後,帶著烏雲與時風一起,去了城中的烏延家中。

烏延已經在兩天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太史慈和張飛將烏延送回家中之後,便去了右北平的太守府中,見到了太守時風與都尉鄒靖,然後把老劉的親筆信給了時風。

時風把老劉的信看了一遍,然後又遞給了鄒靖,二人這才知道原來烏延還活著,並且已經被張飛二人送回了家中,好在這一年多來時風對烏延的家屬給予了不少的照顧,而烏雲現在是刺史夫人,赤延又在突騎兵中擔任軍長之職,所以烏延的家屬過得都很好,尤其是那兩個小妾被赤延帶走了,到令他們家中缺少了以前的爭吵。

烏延的夫人只是因為一直沒有得到夫君烏延的下落,所以經常派人找時風要他幫忙,四處打探烏延的下落,時風雖然也盡力去做了,但是他一直以為烏延在土垠城破時,是去了遼東的蘇僕延部落或上谷的難樓部落了,所以派人出去打探訊息,也是主要以這兩個地方為主,而烏延卻是因為想到這兩個地方早晚也會被漢軍平定,因此他並沒有去那裡,而是在昌黎郡廣袤的草地上找了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住了下來,他只帶了兀突一個人跟著自己,雖然生活清苦了一些,但是卻也逍遙自在,令別人根本無法找到自己。

如今陰差陽錯之下,烏延竟然被老劉他們遇上了,而且還與烏雲相認,被老劉送回了家中,老劉的信中,要求時風與鄒靖二人一定要嚴守烏延還活著的秘密,讓他家中的家人也都不要把這個訊息透露出去,這樣烏延雖然沒有了出頭露面的機會,但能夠與家人一起頤養天年,對他來說也是個不錯的結局了。

於是時風前去烏延府中看望了他一次,兩人也是促膝長談了一夜,從時風的口中,烏延知道了老劉在幽州所做的一切,使得烏延對老劉更是心服口服,看來自己的這個女婿果然不是等閒之輩,不僅平定了幽州境內的烏桓四部,使得整個幽州都歸於大漢的統治之下,而且還在其後打退了鮮卑大軍的進攻,幫助朝廷的其他軍隊一道,平定了大漢境內的黃巾之亂,使得大漢百姓能夠不再受戰亂的影響,過上安定的好日子,而右北平的烏桓人以及整個幽州境內的烏桓人現在也和漢人一樣,過著吃穿不愁的好日子,也沒有受到漢人的歧視和排擠,這也令烏延心中大感欣慰。

而自己的家人都過的很好,也令烏延開心不已,只是有一件事令他不爽,那就是自己寵愛的兩個小妾都被自己的兄弟赤延給帶走了,可是仔細想想沒有了那兩個小妾,自己的夫人對自己反而更好了,而且自己也聽家人說那兩個小妾在自己失蹤後,便馬上勾搭上了赤延,如此薄情寡義的女人,自己不要也罷,免得將來她們還會為自己添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