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5章二樸伏誅(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5章二樸伏誅(二)

於是樸成性揮動著手中的大刀,率領身後的幾員馬韓部落首領衝下了山頂,順著城牆向漢軍殺了過去,有他們的身先士卒,倒也令苦苦支撐的馬韓士兵士氣大增,憑藉著山勢和人數上的優勢,竟然把太史慈等人的攻勢暫時給擋住了。

太史慈看到正要到手的要塞,竟然被馬韓士兵給全力擋住了,不由得心中大怒,手中長槍一掃,便把城牆上的七八名馬韓士兵扔出了城牆之外,掉到山下去了,他也看到了後邊指揮馬韓士兵的幾員馬韓將官,尤其是那個拿著一把大刀,正在向自己等人衝過來的似乎是這些馬韓人的領頭之人,於是太史慈手上加力,長槍左突右刺,直奔著樸成性而去,他身邊的師長李奇和幾個團長也緊緊跟在他的身後,後邊的輕騎兵也都用連弩繼續向天空拋射,射殺著那些馬韓士兵的生命。

剛此憑著一股血性擋住了漢軍的進攻,可是如今被激怒了的太史慈幾人便如下山猛虎一般,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馬韓新兵如何抵擋得了,還有膽子大的上前阻擋他們,但是便如蚍蜉撼樹一般,轉眼便被幾員漢將奪去了生命,而那些膽小的和見機快的馬韓士兵則遠遠的躲開他們,開始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這樣一來,太史慈幾人很快便殺到了樸成性等人面前,由於樸成性不像他大哥樸長銀一樣會說漢話,所以雙方互相問了幾句都不明白對方說的是什麼意思,於是索性也都不再問了,各舉兵器打在了一起。

樸成性原以為自己的功夫雖然不如大哥,但在馬韓之中也算武功高強之人,可是如今太史慈僅僅用了一槍,便要了他的性命,他手中的大刀距離太史慈的頭頂還有不到二寸的距離,但是太史慈那突如其來的一槍已經刺穿了他身上的鐵甲,正好刺進了他的心窩。

太史慈槍身一縮,一股血箭從樸成性的胸口噴出,而嘴裡噴血的樸成性瞪著無神的雙眼,心有不甘的歪倒在了地上,跟著他剛剛辭世的大哥一起,到陰曹地府找閻羅王報到去了。

看到樸成性已死,剩下的馬韓士兵更是沒了主心骨,而幾位馬韓部落首領也根本約束不住這些士兵,所以在幾員首領也成了太史慈李奇等人的槍下之鬼以後,要塞內的馬韓士兵大都扔下手中的兵器,開始向要塞的南邊逃去。

太史慈看到大局已定,本來也不想繼續屠殺這些馬韓士兵了,於是便開始招降馬韓士兵,但是他喊了半天投降不殺,可是這些馬韓士兵沒有懂得漢語的,所以他說了也是白說,有些漢軍還以為是馬韓士兵拒不投降,也不能就這樣放跑了他們,因此太史慈只好帶著輕騎兵繼續追殺馬韓士兵。

好在這個時候在要塞的山頂之上,出現了一個雙方都認識的人,便是精通漢語和馬韓語的金亨善,他剛才一直躲在要塞的堡壘內,怕自己出來被馬韓人當做叛徒給殺了,如今一看大局已定,而馬韓人又聽不懂漢軍讓他們投降不殺的話,因此為了讓自己的同胞少死些人,金亨善便從堡壘中鑽了出來,站到山頂上衝著那些四散逃竄的馬韓士兵用韓語向他們喊話,告訴他們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漢軍是不會殺他們的。

不少馬韓士兵都認識金亨善,知道他現在是大王子身邊的紅人,如今他竟然幫著漢人,要自己這些人投降,而且只要投降便可保住性命,令要塞內外的馬韓士兵將信將疑,不過有些馬韓士兵一看跑也跑不過漢軍,再撐下去只有死路一條,而家裡還有父母妻兒要靠自己養活,因此便有人扔下兵器,跪倒在地,舉起雙手向漢軍投降。

漢軍果然不再為難那些投降的馬韓士兵,而是繼續追殺仍在逃跑的馬韓人,看來金亨善說的沒錯,於是越來越多的馬韓士兵拋下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舉手投降。

很快,要塞內外的戰鬥慢慢都停止了,而馬韓俘虜也被漢軍押到了要塞內的那片開闊地上集中了起來,留下幾千名陷陣兵在這裡看押俘虜,其他的漢軍則開始清理要塞內外的戰場,同時還有一些輕騎兵衝過了要塞,騎馬去追殺那些已經逃離了要塞的馬韓士兵。

高順與鍾繇、太史慈都到了要塞中馬韓人修建的議事廳中,雖然浪費了十幾天的時間,不過終於攻破了北漢山要塞,也可以說基本上把馬韓人的命運攥在了漢軍的手中,三人都很高興,三人邊說邊等著這次的戰報。

中軍官很快便把今天戰事的情況統計上來了,然後馬上向高順與鍾繇做了稟報:今天的大戰漢軍一共消滅了馬韓士兵三萬多人,俘虜了一萬多人,經過金亨善的辨認,馬韓大王樸宗萬的兩個兒子樸長銀與樸成性都已經被殺了,活著逃走的馬韓士兵估計不會過百。

至於漢軍的傷亡情況,戰死的漢軍士兵人數是兩千三百二十人,傷員七百三十人,其中有八十六人是重傷員,都已經讓隨軍軍醫前去診治了。

為了讓大軍儘快南下,在樸宗萬得到北漢山要塞失守的訊息之前將他帶領的馬韓軍隊消滅,高順與鍾繇商議了一下,決定今晚大軍在北漢山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太史慈便帶著輕騎兵軍先行出發,前去攻擊樸宗萬駐紮在鳥山的軍隊,而高順則帶著一個步兵師同時離開北漢山,儘快趕往鳥山,鍾繇帶著剩下的那個人員不整的步兵師打掃好北漢山戰場,讓馬韓俘虜把戰死士兵的屍體都深埋了,然後他們就在這裡駐紮,等著高順和周泰的捷報。

當高順與太史慈的隊伍離開北漢山要塞後,為了搶在鳥山的樸宗萬率領的馬韓大軍得到訊息之前趕到那裡,因此大軍以急行軍的速度向鳥山而去,太史慈帶著的輕騎兵隊伍在當天晚上便趕到了鳥山的馬韓大營附近,為了不驚動馬韓人,太史慈命令大軍在離鳥山三十裡的地方紮下營寨,而高順帶著的步兵師也星夜兼程,於第二天的下午,趕到了輕騎兵的大營之中,然後二人讓士兵先休息了一晚,等明天再做打算。

而此時的馬韓大營中,樸宗萬與崔勝男正在設宴,款待前來增援他們的辰韓與弁韓的幾位首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接到了樸宗萬的求援信後,弁韓與辰韓的兩位國王分別找自己手下的部落首領們商議了一下,眾人都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發兵前去增援馬韓,雖然馬韓也經常欺負自己,但是畢竟都是三韓人,而大漢如果佔據了馬韓,那麼接下來他們肯定會把辰韓與弁韓同樣滅掉,所以兩位國王最後都決定馬上派兵前往馬韓的鳥山,配合馬韓軍隊與漢軍交戰,由於他們都只有兩萬多士兵的軍隊,因此還連夜發出告示,緊急募兵,結果老兵新兵加到一起,辰韓與弁韓各派出了三萬名士兵來到了鳥山的馬韓大營,然後加入到了抵抗漢軍的三韓聯軍之中。

看到一下子增加了六萬名士兵,樸宗萬的心裡也算踏實了,畢竟目前在鳥山南邊的漢軍大營中,只有不到一萬名漢軍士兵,眼下自己的鳥山大營可是有是十一萬多的士兵,時漢軍的十倍以上,因此今天他與崔勝男在大營中擺下酒席,為幾位帶兵前來相助的辰韓與弁韓的統領和部落首領接風,同時自己也把目前與漢軍交戰的情況通報給他們,再商議一下下一步如何與漢軍進行交鋒。

辰韓的領兵首領,乃是目前辰韓國王李萬成的大兒子,也是目前辰韓的大王子李明虎,今年二十五歲,有些勇力,與他同來的還有辰韓屬下最大部落的首領,也是目前辰韓的軍師,名叫尹正西,另外還有一些中小部落的首領,也跟隨李明虎一同前來,可以說這次為了援助馬韓,辰韓國王李萬成也是下了血本,因為他明白只有保住馬韓,辰韓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則用不了多久,大漢的軍隊佔領了馬韓之地後,便會接著殺到自己的地盤,如果馬韓都無法抵擋漢軍的進攻,那自己將來就只有俯首稱臣的下場了。

至於弁韓此次帶兵的,乃是弁韓國王金龍大的弟弟,名叫金龍羽,說起來這金龍羽無論武功還是智謀,都在其兄金龍大之上,只是由於金龍大是長子,因此做了弁韓的國王,這次收到樸宗萬的求援信,金龍大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便把弟弟和幾位部落首領找來,問他們該怎麼辦才好,金龍羽一看樸宗萬的信,知道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一向根本不拿正眼瞧自己哥哥的樸宗萬絕不會如此低三下四的來向弁韓求援,看來馬韓肯定是被漢軍逼得沒辦法了,可是如果不去救援,一旦馬韓被漢軍攻佔,那麼接下來漢軍肯定會繼續向辰韓與弁韓發兵,所以金龍羽急忙建議大哥馬上派兵,前往馬韓參戰,這樣一是幫助了樸宗萬,讓他記得欠弁韓一個人情,二是保住馬韓,也就等於保住了弁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