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1章漫漫長路(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1章漫漫長路(一)

看來呂布不僅要把原來屬於幷州的土地要回去,似乎對於這次能夠佔據的其他地方的土地也很感興趣,老劉和戲志才在出兵之前,和荀攸、田豐商量過這個問題,幾人都覺得等幽州大軍平定了這些地方之後,便先由幽州代管,然後再上報給朝廷,由皇上和朝廷來決定這些地方的歸屬,畢竟大漢北部邊陲的幽州、幷州、涼州和西域長史府都與這些地方接壤,因此將來不外乎一是將這些地方分別劃到幾州之下,成為這幾州的下屬郡縣;二是重新建立一個或幾個州,由朝廷另行委派官員來進行管理。

只是不管朝廷如何決定,幽州都將是這次戰役最大的贏家,如果將這些地方劃分給幽、並、涼三州和西域長史府,那麼幽州的北邊是東部鮮卑、中部鮮卑、高句麗、扶余、三韓、穢貊等地,繼續向北則延伸到丁零、挹婁和沃沮幾地,那麼按照相鄰的地方就近劃分的原則,幽州的面積將大大增加,而幷州只與西部鮮卑接壤,至於涼州,則與幷州一樣,也只與西部鮮卑相鄰,剩下的便是西域長史府北接西部鮮卑和匈奴兩地,西鄰烏孫,所以那裡倒是會增加一些屬地。

要是朝廷打算在這些地方重新建立幾個新州,那麼老劉等人也早就想好了對策,把與幽州相鄰之地的百姓大量遷往幽州,反正幽州現在是地廣人稀,再接納上百萬人也沒有問題,有老劉帶來的幾種作物和各種礦產的開採、港口和商貿的開發,都會給幽州官府帶來大量的糧食和財政收入,因此養活這些百姓也綽綽有餘,而有了足夠的勞力和兵源,又可使幽州的實力大大增強,用不了幾年,幽州就可成為大漢綜合實力最強大的一州。

聽到呂布發問之後,老劉便把之前商量好的對策告訴了呂布,看到老劉早有打算,呂布也就沒再多問,其實他之所以會問這些問題,也是在他離開晉陽城時,丁原囑咐他在與幽州的軍隊北伐成功後,除了把原來屬於幷州的那些土地要回來,還要多撈些好處,能要到更多的土地當然最好,同時還要多蒐集戰利品和金銀珠寶等物,這一年多來幷州的財政收入幾乎都投入到組建幷州騎兵上去了,如今的並州府庫空虛,如果不增加收入,恐怕今年的財政就會入不敷出了。

因此在攻下的兩座城池之中,呂布讓幷州士兵抄了一些鮮卑大將的家,也得到了不少的金銀珠寶,只是看來想從老劉手裡多要些土地的事情是辦不成了,不過呂布想想老劉說的沒錯,這種事不是他們所能決定得了的,必須要由朝廷和皇上來決定。

只是接下來隨著進入鮮卑的縱深之地,還會有不少的惡戰等著他們,因此呂布不再提有關將來的土地歸屬的問題,而是開始和老劉聊起用兵之事,畢竟到現在為止,幽州輕騎兵的傷亡很小,所以呂布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而老劉也一直想勸他對敵人不要趕盡殺絕,這樣往往會把敵人逼急了與你拼命,幷州騎兵在九原城校場中與鮮卑人的那場戰鬥,便是因為他們不接受鮮卑士兵的請降,最後逼得他們無奈,只能豁出命來與幷州騎兵廝殺,要是早就允許他們投降,那麼不僅可以抓到不少俘虜,幷州騎兵的傷亡也會大大降低。

至於抓到的這些俘虜的用途,老劉只是簡單的告訴呂布這些人除了可以挑出一些精裝之士從軍之外,剩下的都可以派做民夫,畢竟幽州需要勞力的地方很多,因此有多少人現在都不多,可是幷州與幽州的情況不同,官府沒有多餘的錢財用來修路、採礦或修建各類設施,所以呂布想來想去,自己抓了俘虜之後,只能讓他們繼續當兵,這樣可以使自己隊伍的士兵數量越來越多,也算是增加了幷州的兵源,所以從這次與老劉談話之後,呂布也開始要求自己的隊伍不再屠殺降兵,從而也使得幷州騎兵有了抓到俘虜的機會。

接下來的兩天之中,漢軍從當地補充了足夠的給養,畢竟離開九原城之後,到宴荔遊部落駐紮的扎達有上千里的路程,其中還有些沙漠之地,因此帶足糧食尤其是飲用水才能保證大軍順利穿過沙漠,趕到扎達,以達到儘快消滅宴荔遊部落的目的。

拓跋疆已經安置好了自己的兒子,把他託付給了自己的一個親戚來照料,老劉也讓楊霖和田猛照顧好拓跋疆之子,這樣才能讓拓跋疆死心塌地的為漢軍效力。另外呂布由於從老劉那裡知道了抓到俘虜可以讓他們繼續為自己當兵的事,再一想自己的隊伍現在已經損失了五千多人,於是便在請示了老劉之後,從鮮卑俘虜中挑選了兩千多名精壯士兵,把他們分散補充到了幷州騎兵之中,這樣目前幷州騎兵的人數又增加到了一萬七千人。

九原城中的一切事務在楊霖和田猛的排程下,開始逐漸走上了正常執行的軌道,而漢軍也在九原城休整了兩天之後,於第三天早晨離開了九原城,在拓跋疆的引領下,開始了前往宴荔遊部落的千里征程。

從九原城出發向北走了沒有多遠,大軍便來到了沿著東西走向綿延數千裡的陰山山脈,在陰山山脈中,最主要的山峰便是西端的狼山和九原城外的大青山。陰山山脈是古老的斷塊山,其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一千五百米至兩千三百米之間。

陰山山脈橫亙在如今內蒙古的中部,彷彿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溼氣,也正因為如此,陰山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南麓的雨水較為充沛,加上北臨黃河,適宜發展農業。而北面的山區植被稀疏,僅在東段的陰坡有小片森林,有白樺、山楊、杜松、側柏、油松、山柳等樹種。中段和西段山地散佈有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場,也是以前的匈奴人和如今鮮卑人的主要牧區。

陰山山脈自古以來還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山區本身是農牧交錯地帶。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中有旱作農業,種值春小麥、莜麥等作物,只是在這裡種地,只能靠天吃飯,因此種下去的作物的產量低而且不穩。另外老劉還知道這一帶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大青山的煤礦、白雲鄂博的鐵礦和稀土礦品質都非常好,雖然稀土現在還用不上,但是煤礦和鐵礦可都是現在所急需的,而且這兩處距離很近,到時候便可以在鐵礦的附近建一座鍊鋼廠,有了地利的優勢,便可以生產出更多的鋼鐵,用來打造兵器護具和民用的工具農具。

陰山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非常悠久,也是內地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山脈間寬谷多為南北交往的通途,在漢初的時候,匈奴人被陰山擋在了北邊,因此陰山也成了長城之外的又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後來隨著匈奴的逐漸強大,他們當然不願意一直呆在陰山以北的苦寒之地,便開始逐漸南侵,由於這一帶的漢軍在東漢年間軍力日漸衰落,匈奴鐵騎便慢慢將原來屬於大漢的土地佔為己有,到了最後,他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大,竟然一直把邊界擴張到了長城腳下。

此後烏桓和鮮卑也逐漸開始強盛,他們先是搶奪匈奴人的地盤,把匈奴人趕出了鄰近幽、並二州的地區,後來看到南邊還有更好的地方,便開始慢慢蠶食與他們相鄰的幽、並兩州的大漢土地,尤其是鮮卑人在他們的一代英主檀石槐的帶領下,將匈奴人趕到了邊遠的西北地區。

到了後來,分成四部的烏桓人進入了幽州,幾乎佔據了四郡之地,而鮮卑也將幷州的五原、朔方、雲中和定襄幾郡全部佔領,雖然期間大漢朝廷也幾次發兵,想把烏桓和鮮卑人都從大漢的土地上趕出去,但是由於統帥的指揮失誤,幾次征討都無功而返,還損失了大量的軍隊,最後只能依靠高大的長城,才勉強擋住了鮮卑人繼續南下的腳步,形成了幽並兩州如今的這種格局。

當漢軍從一道寬闊的山谷穿過陰山,到達陰山山脈的北側之後,眾人也才明白為什麼鮮卑人不願意繼續在這裡生活了,這裡不僅氣溫驟然比南側下降了不少,而且常年颳風,向北看去,幾乎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平原,只是雖然也有大片的草場,但是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出現了面積大小不一的沙漠和荒原,尤其是山北的河套地區水量充沛,而這裡則是河流稀少,因給人一派乾旱荒涼的景象,在這裡生活居住的鮮卑人也非常少,幾乎走出了幾十裡路了,也沒有看到一頂鮮卑牧民的帳篷。

呂布看到陰山以北的這種情況之後,心說這種不毛之地,將來即使給了幷州,要這些地方拿來幹什麼?種地估計也沒什麼收成,放牧養馬估計也要經常變換地方,而且這裡野獸很多,大白天的他們就經常可以看到有狼群在荒原上出沒,因此呂布也打定主意,不再跟老劉提打下來的這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之事了,幽州有錢,就讓他們派兵來來這裡駐防吧,這樣幷州的北邊有他們防守,就不用擔心會有外族前來侵擾了。(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