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1章疏勒遇敵(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1章疏勒遇敵(二)

張晏安排好了長史府中的一切,在自己護送王爺和使團離開的這段時間裡,長史府的公事由長史府丞暫時代理,而長史都尉也沒有隨著他帶兵離開而是繼續留在它乾城,監視各地屬國的動向,張晏帶著領兵的,乃是一名屯長。

當使團離開它乾城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下旬(農曆)了,因此天氣已經到了秋末,尤其是西域的早晚都已經很涼了,還好這裡如今大部分時間白天都是晴天,因此太陽照在眾人身上還是很暖和的,只是越往西走,道路便越發破舊不堪,多虧當初離開洛陽時沒有為幾位文官準備馬車,否則這裡的好多地方馬車根本就過不去。

只是王允等人一路下來,也確實非常的辛苦,好在他們終於在它乾城休息了幾日,才讓他們幾人緩過勁來了,相比較之下,倒是烏雲和紅昌還沒什麼大礙,烏雲本是自幼便在馬背上長大,而紅昌也經常練功,因此身子骨倒還結實,再加上每天晚上小妮子挨著老劉,睡得更是十分的香甜,只是苦了老劉,雖然每天晚上是左擁右抱,美人在懷,但是不僅對紅昌他不敢輕舉妄動,因為怕驚醒了紅昌,老劉跟烏雲如今也是不敢有實質性的動作,只能互相撫慰一番,過過乾癮罷了。

從它乾城出來之後,張晏帶著老劉等人一直向正西方向前進,路邊是一條河水咆哮奔湧的大河,張晏告訴老劉這條河被稱作於闐河,乃是從於闐國方向流過來的。而道路的另一邊則遠遠的可以看到一片連綿不斷的山巒,老劉知道那便是祁連山脈,好在天公作美,他們離開它乾城後,一連十幾天都是晴天,也讓眾人在秋日的戈壁上享受到了難得的溫暖。

十幾天之後,他們已經經過了姑墨國的領地,開始進入疏勒國的地盤,之前老劉並沒有讓大家過分緊張,但是到了這裡之後,為了眾人的安全,老劉傳令讓御林軍、親衛隊和張晏帶來的一百名長史府的士兵都提高警惕,同時讓擔任前鋒的文丑多派一些探子出去,探查周圍的疏勒人的情況,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定要馬上把訊息傳回來。

跟著御林軍和親衛隊走在一起,西域長史府的一百名士兵除了胯下的戰馬與他們不相上下之外,其它的不管是兵器還是身上的盔甲,都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比,只是老劉從這些人的身上看到的,卻是身經百戰的士兵才會有的那種感覺,估計與御林軍相比,他們稍處下風,與親衛隊員比起來更是有些差距,但是如果為他們配上親衛隊員的裝備和武器,那麼他們的戰力恐怕絕不在親衛隊員之下。

有了這五百人的軍隊,如果在平原之中,對方便是有一萬人,老劉相信憑藉連弩的威力,再加上自己和幾員大將的神勇,自己這方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如果遭遇到埋伏,敵人直接衝到自己隊伍的面前,雙方近身搏鬥,那麼打到最後,肯定是人多的一方佔上風,所以他才會派出了很多探子去查明周圍的情況,只要不被疏勒人伏擊,自己就不怕他們前來送死。

疏勒國都城楨中城位於疏勒國的東部,也就是從姑墨國西行不到兩千裡的地方,這裡也是一處水草豐美的草原之地,因此疏勒人善於放牧,蓄養牛羊馬匹,而他們的都城楨中城也是整個疏勒國內最大的一座城池,其餘的小城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用黃土夯制的土城,且規模很小,唯有楨中城的城牆是用磚木和黃土混合修成,城牆又高又寬,而且楨中城周圍還有他們引來疏勒河水圍繞的護城河,所以才會令張晏所帶的三萬人攻打了四十餘天,最後也只能無功而返。

如今老劉他們制定的路線是不從楨中城附近走,而是從南方繞過楨中城,等過了楨中城之後,他們在轉向西南方向,前往那裡的無雷國,因為過了無雷國的地盤,便可以越過蔥嶺,進入貴霜帝國的領地。

按照後漢書《西域傳》中的記載,“疏勒國去長史所居五千裡,去洛陽萬三百裡。領戶二萬一千,勝兵三萬餘人。”

如果按照一戶四到五人計算,那麼整個疏勒國人口不過八到十萬人,可是他們的軍隊數量竟然是三萬多人,可見這個國家也是除了婦孺老人之外,幾乎所有的青壯年男子都是士兵,一路上老劉也和陳宮郭嘉一直在商議如果將來真的兵發西域,那麼這場仗該怎麼打,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當然郭嘉只說了一句話,便是“攻心為上”,老劉和陳宮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畢竟如今的西域各國之中,願意臣服大漢的佔了大多數,那麼只要把這些國家首先招撫了,剩下的少數幾個強硬的妄想脫離大漢控制的國家對付起來便容易的多了。

當天晚上,老劉帶著眾人在河邊找了個空曠之地扎下營寨,因為這裡離疏勒國的都城楨中城已經很近了,明天他們便會從楨中城城南三十裡的地方繞過去,然後繼續向正西的方向前進,等到了路上的官道折向西北方向時,他們在轉向西南方向的無雷國前進。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便離開了宿營地,收拾好營帳後繼續前進,這次是由張晏帶來的一百名西域長史府的士兵和文丑帶著的一百名御林軍充當前鋒,走在隊伍的最前邊,而後邊是淳於瓊帶領的一百名御林軍負責斷後,中軍的兩側則分別是太史慈和張飛帶領的一百名親衛隊員和一百名御林軍,而老劉則帶著幾位文官和趙雲居中,當然烏雲和紅昌也都跟他們在一起。

為了儘快繞過楨中城,隊伍中午的時候都沒有下馬休息,而是在馬上吃了幾口乾糧,喝了幾口水來充飢,這樣整個隊伍便在下午未時剛過,便繞過了楨中城。

眾人松了一口氣,但是老劉仍然沒讓隊伍停歇,而是繼續向西前進,一定要離開楨中城越遠才會安全。

然而就在他們剛向前走出不遠,繞過了一大片樹林之後,走在隊伍最前邊的文丑等人便得到了前方探子的回報,就在前邊不遠處的一片開闊地上,竟然有數千名騎兵擺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馬上騎兵的手中都拿著一把長刀,背上也揹著長弓,腰間掛著皮製的箭囊,似乎正在等著老劉等人的到來。

文丑一聽這種情況,急忙派了一名士兵去中軍向老劉報告,他自己也急忙傳令手下的二百名士兵壓住陣腳,御林軍準備好連弩,而西域長史府的士兵也準備好弓箭,以防止前邊的那些騎兵突然發動進攻。

得到前邊出現大量騎兵的訊息後,老劉急忙傳令後軍的淳於瓊馬上把後軍帶過來,負責保護中軍的幾位文官,而他自己則傳令兩翼的太史慈、張飛帶著隊伍馬上趕到前邊與文丑會合,這樣除了淳於瓊帶著一百名御林軍士兵在後邊保護文官外,剩下的四百名士兵都已經到了文丑周圍,而老劉此時也帶著趙雲趕到了隊伍的前方,去看看對面的騎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然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等老劉趕到了隊伍的前邊之後,對面的騎兵並沒有採取什麼行動,而是在那裡饒有興趣的看著漢軍往來調動,似乎他們已經成了對方的獵物一般,就等著他們前來送死了。

根據長史府士兵的觀察,對面的騎兵正式疏勒國的士兵,看來他們是發現了使團的蹤跡,因此才會派人前來阻截。看到敵人並沒有設下埋伏對自己等人進行偷襲,老劉松了一口氣,他又仔細的看了看前方那支騎兵隊的人數,似乎有三千人左右,如此一來,老劉懸著的一顆心也放下了,對方只派了三千人來對付自己的五百人,明顯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隊伍的實力,因此老劉急忙傳令幾位大將將前邊二百名御林軍士兵和一百名親衛隊員排成五排,每排的人數是六十人,而一百名西域長史府的士兵則退回中軍,負責保護後邊的文官和隊伍中那些馱著各類物資的馬匹,因為老劉也擔心敵人不止前邊的這三千人,如果他們再派人從後方偷襲自己,腹背受敵自己應付起來就很難了,因此後方有了一百名御林軍和一百名長史府的士兵,即使真的有敵人從後方攻擊,他們也可以暫時擋住敵人的攻擊,這樣自己前方的隊伍便可迅速消滅眼前的這支騎兵隊伍,然後再去增援後隊。

當老劉的部署剛剛完成,對面的騎兵隊也開始行動了,看著敵人高舉著手中的彎刀衝向了自己,老劉急忙傳令大家準備好連弩,只要敵人進入連弩的射程,便開始用連弩向敵人發動立體攻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對面蜂擁而來的那些疏勒騎兵,老劉等人毫不擔心,畢竟以自己裝備了連弩的三百精騎對上三千名只穿著簡易皮甲,頭上連任何頭盔都沒有的疏勒騎兵,勝負的天平可以說早就偏向了老劉一邊,尤其是對面的疏勒騎兵對於自己所面對的這支漢軍根本就沒有什麼瞭解,還以為和自己以前遇到的漢軍一樣,戰鬥力與疏勒騎兵相差不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