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4章 安息之旅(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4章 安息之旅(二)

公元前141年,安息軍隊攻佔了塞琉古在兩河流域最重要的城市底格里斯河上的塞琉西亞,巴比倫尼亞亦歸入安息版圖。密特里達特一世又從大夏手上取得了木鹿城等重要城市,在他的晚年,安息國已經成為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龐大帝國。

趁著塞琉古王朝內部混亂之際,米特裡達梯一世繼續蠶食它的東方行省,包括米底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大約在公元前141年或140年,米特裡達梯一世侵入巴比倫,驅逐塞琉古王朝總督,宣佈自己為巴比倫國王。

公元前19年,安息軍隊在戰鬥中俘獲敘利亞國王德米特裡二世。米特裡達梯一世進而征服埃裡邁達、培爾西達和巴克特裡亞,後者當時正遭到大月氏人的入侵。連亞美尼亞也處於米特裡達梯一世的統治之下。由於米特裡達梯一世的東征西討,使得安息帝國迅速崛起,這時帝國西以幼發拉底河為界,與西方最強的羅馬帝國對峙;東北與康居和大月氏相接;東南佔有坎大哈,遠抵身毒國邊境。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幾個頭等大國之一。

公元前10年,塞琉古王安條克七世破釜沉舟,集中全國的兵力攻打安息,戰爭開始時塞琉古軍隊曾攻入米底,然而好景不長,到了第二年安條克七世於米底被起義的人民所殺,米底及兩河流域重新歸入安息版圖。

在之後的密特里達特二世統治初期,東方的塞種人西進,安息帝國阻擋了他們前進的腳步,並迫使他們南下到了錫斯坦等地。

安息於公元前115年全部佔領了木鹿綠州,使得安息東方的邊界一直達到阿姆河西岸。到了公元前一世紀初,安息帝國的大軍再次向西北擴充套件,直至亞美尼亞。至此,塞琉古帝國只剩下敘利亞一地,夾在西面的羅馬及東面的安息之間苟延殘喘。

安息建國後,隨著國土的不斷擴張,其都城也屢次搬遷。公元前147年遷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90年遷都至如今的安息都城泰西封。

大約在公元前6年,羅馬帝國最終消滅了塞琉古帝國,在那裡建立了敘利亞省及猶太省,邊界直接與安息接壤,從此安息便開始直接面對滿懷敵意的羅馬帝國。公元前5年,羅馬統帥克拉蘇率領五萬大軍強行渡過兩國的邊界幼發拉底河,向安息帝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結果在安息人的巧妙安排下,克拉蘇輕敵冒進,最後在卡爾萊大敗,羅馬大軍全軍覆沒,而克拉蘇更是被安息人活捉之後,安息人恨其貪婪,便將溶化後的金水灌入其喉嚨之中將其殺死。在此後的數百年間,充滿仇恨的兩國戰爭不斷,龐大的戰爭開銷也因此大大削弱了兩國的實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公元一世紀,安息帝國東方的貴霜帝國出現,迫使安息的東北國境退出了阿姆河西岸。而在帝國的西面,羅馬皇帝圖拉真於公元114-116年率軍親征,大敗安息,佔領了亞美尼亞及兩河流域,並在那裡設立了羅馬帝國的行省。公元117年,圖拉真逝世,他的者哈德良竟然放棄了這些行省。公元161年,安息軍隊大舉入侵羅馬統治下的敘利亞,形勢一度逆轉,但隨後羅馬人展開反擊,很快便重新奪走了亞美尼亞,並於公元1165年再次佔領兩河流域,但很快又被安息奪回,雙方始終未能守住勝利。此後安息仍然不斷與羅馬開戰,使得本就捉襟見肘的國力更是日漸衰落,而貴霜內部由於並不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帝國,因此很多小國看到安息帝國已經成了昨日黃花,便也開始鬧起了獨立。而更糟糕的是王室內部為了王位之事,亦經常產生糾紛,也就在這個時候,安玄大師與安世高王子離開了安息前往大漢,此後安息的情況由於兩國路途遙遠,消息閉塞,因此安玄大師也無從知道了。

安玄大師說到這裡,心裡似乎也有了一絲感傷,畢竟一個強大的帝國到了外有強敵壓境、內部卻又分崩離析的時候,那種有心無力的感覺也是使得安世高和安玄遁入空門的理由之一,這些年他們在大漢親眼見識到了大漢的強盛,而安玄大師更是感嘆大漢的文明程度更是遠在自己的祖國安息之上。因此兩人也下定決心,即使此生終老大漢,也要讓佛學在大漢得到發揚光大,也好完成自己的平生夙願。

待安玄大師講完之後,老劉對於安息軍隊竟然能輕易的打敗由克拉蘇統帥的羅馬軍團的事情很感興趣,於是便向安玄大師問起了安息軍隊的情況。

根據安玄大師的記憶,安息的軍隊分為重騎兵、輕騎兵與徒步弓兵,其中騎兵佔了絕大部份。重騎兵全部都由貴族子弟擔任,人數最少。而這些貴族的部下及部下的族人充當輕騎兵,是安息軍隊中最典型的軍種,人數也最多。貴族領地內的自由民和奴隸為徒步弓箭兵,數量也不少。

重騎兵的人數很少,幾乎全部由貴族組成,貴族騎士與戰馬身上均披戴著銅製或鐵製的鎧甲,花得起錢的貴族,人馬所使用的裝備就比較齊全,有錢的騎士除了穿戴一般胸甲與頭盔外,還會再加上額外的鐵手套、鐵護腿或頭飾,所騎乘的戰馬會增配鐵面簾與護頸。至於位階比較低或比較缺錢的貴族,則人馬受鎧甲保護的部位會比較少。

所有重騎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支大約一丈兩尺長的騎槍,使用時必須雙手握持,這時騎士以雙膝控制戰馬的行進方向。重騎兵的其他武器還有長劍、鐵錘、戰斧或弓矢。戰鬥時,安息重騎兵以密集的隊型衝向敵軍側翼或後背,執行毀滅式的衝鋒。

數量眾多的安息輕騎兵構成安息軍隊的主要部份,他們極少穿戴盔甲,從而提高戰馬的奔跑速度。輕騎兵使用復合弓為主要武器,這種被稱為帕提亞復合弓的長弓弓身由木材、獸骨與皮革膠合而成,而且是力量更大的反曲弓,因此其射程可以達到百步以上,比大漢和北方的匈奴使用的長弓射程還要遠。

帕提亞輕騎兵在戰鬥過程中,最擅長的便是採用中亞遊牧民族的打帶跑騎射戰術,也就是安息輕騎兵在與敵人交戰時,首先會詐敗佯退,趁著敵人追來之際,在馬背上扭腰轉身張弓回射追兵,這就是在卡爾萊會戰中最出名的安息人戰術。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戰術,才使得安息人先是用弓箭射殺了大量的羅馬士兵,然後利用重騎兵的衝擊,最後打敗了輕敵冒進的的羅馬軍團。

聽完安玄大師的描述,老劉這才知道原來此時不僅羅馬帝國有重灌騎兵,便是安息帝國也早已經配備了同樣的重騎兵。相比之下,大漢的騎兵雖然不少,但是至今尚未出現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看來自己回去之後在這方面要加快重騎兵的開發進度了。如今自己在新州有數量足夠用的上好精鋼,重量比起鐵或銅都要輕許多,而手藝精湛的工匠也有不少,因此只要自己把設計好的圖紙交給馬鈞,他肯定便會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裝備的製造,而有了重灌騎兵,才可以在幽州的武器裝備流散出去之後,繼續保持自己的騎兵對於其他各地騎兵的優勢。

大漢使團在幾名安息士兵的帶領下,從安息與貴霜的邊界向安息內地的赫拉德城前進,由於這條路線乃是大漢與安息帝國之間的唯一通道,因此路上來往的各國商人倒也不少。到了中午的時候,使團在沿途經過的一處不大的村鎮上休息吃午飯的時候,竟然還遇到了幾位來自大漢的客商。

當這些客商知道他們遇到的乃是大漢出使安息的使團時,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因此這些客商都很激動。這些大漢的商人拋家舍業的來到安息做生意,圖的便是每次從安息帶回去的貨物,都能在大漢賣出很好的價錢,他們也能得到很高的利潤。但是這一路上也並不是很太平,在安息和貴霜境內都有一些山賊強盜,大漢的西域一帶也是如此。這些強盜經常搶劫小股的行商,因此他們這次見到使團有四百多人,於是便派人出面,請求老劉能帶上他們同行,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因為遇到山賊而破財甚至丟命。

既然是來自大漢的商人,老劉當然沒有不同意之理,正好這幾名商人也都精通安息帝國的語言,有了他們與使團一道,還可以在安玄大師有事的時候讓他們來為使團充當翻譯,而且老劉想的是將來一旦也與安息帝國簽訂了友好條約,那麼大漢朝也需要有一些熟悉安息國情並精通兩國語言的人,將來可以派他們到安息的大漢使館中任職,那麼這些商人將來不都是可以利用的人才嗎。

如今已經是十一月下旬了,使團離開洛陽至今已經兩月有餘,天氣已經是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現在的安息境內,這裡基本是沙漠地區,白天豔陽高照,氣溫倒不是很低,但是據那些來過這裡的大漢商人介紹,等到了晚上氣溫會比白天低很多。好在使團早已經準備好了冬天的衣物,因此雖然天氣冷點兒倒也不至於凍著他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