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3章 倭寇作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3章 倭寇作亂

當楊彪等人看到從京城來的大人物原來是老劉時,幾人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雖然楊彪如今是新州刺史,但是畢竟老劉還是王爺的身份,因此楊彪急忙帶著眾人給老劉行禮,歡迎老劉來到新州。

小太監李強此時也過來了,畢竟真正傳旨的欽差乃是他。不過看到老劉跟這些新州的官員如此親近,這小太監也很會來事,便沒有往裡摻和。只是老劉看到他過來了,便急忙把他介紹給了楊彪等人。

由於傳遞聖旨基本都是由宮中的太監來完成,因此楊彪等人雖然知道眼前的李強不過是個官位不大的小太監,但是畢竟他是朝廷派來宣旨的,因此眾人便也在楊彪的帶領下向他行禮。

待眾人都互相見過禮之後,楊彪這才引著老劉等人進了襄平城。城內的館驛之中同樣有足夠的房間供御林軍和親衛隊員休息,因此這次整個隊伍便也全部進入了襄平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一下子出來這麼多人迎接自己,老劉也感覺很奇怪,便向楊彪問起其中的緣故。

原來前幾天韓郡太守鍾繇給新州刺史楊彪送來急報:如今在韓郡南端的沿海一帶,經常有倭國的強盜上岸到百姓家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是每次等高順的步兵師前去追剿他們時,他們卻早已乘船逃到海上去了,等步兵師撤走之後,他們又上岸騷擾。沿海的百姓如今是苦不堪言,因此鍾繇請求刺史楊彪將水軍派過去,從而攔住這些倭國強盜逃跑的退路,把他們全部消滅。

今天楊彪便召集眾人在刺史府中商議此事。如今的新州雖然楊彪身為一州刺史,但是很多事情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委,而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新州刺史是如何當上的,因此他也並不多問。像原來幽州的水軍在兩州分開之後,並沒有歸任何一州所有,而是直接被派往耽羅島去了。只是為了做做樣子,戲志才與荀攸和田豐商議之後,給幽州留下了十幾艘貨船和幾艘小型戰船。而新州則除了得到大部分的貨船和客船之外,戰船也留下了兩艘,另外還有操縱這兩艘戰船的水軍士兵一千人。

楊彪雖然在處理政務上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對於軍事他可就差得遠了。因此如今新州的所有軍務幾乎都由戲志才負責,而楊彪只是偶爾問問,他也並不過多插手,所以今天他們討論關於如何對付那些倭國強盜之事,實際上主要是由戲志才來拿主意。

戲志才早就知道老劉對於倭國的看法,也知道主公一旦騰出手來,肯定會發兵出海,將大漢東邊的這個島國平定。所以當楊彪把鍾繇的告急文書給大家看了之後,眾人都把目光望向了戲志才。

戲志才考慮了一下,覺得為了韓郡百姓著想,應該派兵前去協助高順消滅這些倭國強盜。可是如果只把如今新州的那支一千人的水軍隊伍派過去,肯定達不到徹底消滅對手的目的。可是要是真的把周泰蔣欽帶著的大隊水軍人馬都調動過去,那麼這支水軍隊伍的情況便會被別人知道。儘管楊彪也不算是外人,但是畢竟這件事不好對他明說。所以戲志才沉吟再三,覺得還是先讓高順加強對韓郡海岸線的警戒,反正如今新州的步兵由於裝備的精良和訓練得法,因此戰力應該遠高於那些來自倭國的烏合之眾,只要打好幾個伏擊戰,多消滅一些倭國強盜,這些倭國強盜肯定會攝於新州軍隊的威力而有所收斂。至於說到最後治本的方法,那就還是要採用主公的主意,發兵東征將倭國徹底平定。

於是戲志才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雖然在座的幾人也覺得戲志才此法雖然能解得了眼下的燃眉之急,但是並不是長治久安之計。所以遼東太守嚴綱便向戲志才建議,是否可以向朝廷提議,直接發兵倭國,將他們徹底打敗以絕後患。

沒想到嚴綱還真挺有頭腦,戲志才便把如今新州水軍的情況告訴了他,同時戲志才也把自己以前跟隨老劉之時,老劉早就說起將來一定要滅倭的事情告訴了大家,所以戲志才請眾人不要著急,等老劉從幾國出使歸來之後,他肯定會向靈帝奏明此事,到那時有平北王出頭,再組織大軍平定倭國也為時不晚。

也就在他們商量到這個時候,城門官派來送信的士兵也到了刺史府。聽說好像是有一支來自洛陽的隊伍到了襄平城外,眾人都把目光再次聚集在了戲志才的身上,他們都在懷疑城外的這支隊伍是不是就是平北王大人回來了,而戲志才剛才如此說,莫不是他早已得到了王爺回來的訊息不成?

戲志才急忙攤了攤手對大家道:“各位可不要誤會,我之所以說王爺會對倭國動兵,乃是我經常跟隨王爺左右時聽王爺說的,至於城外來的是不是王爺,我也真的不知道,不如咱們大家一道去城外看看,到底是京城的何人來我新州公幹。若真的是王爺來了,我估計既然有軍隊跟隨王爺一同前來,那麼肯定是王爺已經拿到了平倭的聖旨了,楊大人您覺得如何?”

楊彪聽到戲志才問起自己的意見,便急忙對戲志才道:“不管城外來的是不是平北王大人,既然是朝中來的官員,我們理應出城迎接才是,咱們這就去西門看看。要是真如文皓所說是王爺來了,那我們眼前的難題也就很好解決了,你們說是也不是?”

眾人答應一聲,於是大家便起身離開了刺史府,為了儘快趕到西門,楊彪讓下人牽來幾匹戰馬,大家一道騎馬出城。

結果還真如大家料想的一般,果然是老劉陪著傳旨太監一道來新州了。雖然眾人還不知道老劉來新州的目的,但是只要老劉到了,那麼按照戲志才的說法,估計倭國剩下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於是楊彪與老劉在前邊並馬而行,其他人則興高采烈的跟在二人的身後進了襄平城,龔都負責把御林軍士兵和親衛隊員送往城中的館驛。其餘人則跟著楊彪來到了刺史府中。

路上楊彪知道了老劉是陪著太監李強來傳旨之後,便在進了刺史府公事大廳後,擺好香案,然後楊彪帶著新州的一干官員在下邊跪好,恭迎李強宣讀聖旨。

太監李強看到眾人都已經準備好了,這才從懷中掏出聖旨,然後開啟,尖著嗓子對下邊的楊彪等人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揚我大漢國威,特命新州刺史楊彪籌劃對倭國出兵之事,並由耽羅王劉備擔任監軍之職,以儘快達成消滅倭國之目的。欽此。新州刺史楊彪接旨謝恩。”

楊彪急忙叩首道:“新州刺史楊彪接旨,下官必定竭盡全力,配合耽羅王完成陛下的重託。”楊彪說完,從李強手中接過聖旨,然後供奉在香案之上。

小太監李強早已看出老劉等人都很熟絡,如今似乎只有自己一個外人,他倒也知趣,便馬上對老劉道:“王爺,您看我的事已經完了,接下來如何平定倭國就是王爺和楊大人的事了。這一路上我可累壞了,還請楊大人找人送我先去歇歇如何?”

楊彪看了看老劉,老劉急忙道:“這一路上確實讓李公公受累了,就讓文先(楊彪字)兄給您找個地方您先歇著,等吃晚飯的時候再派人去叫您如何?”

“好好好,就按王爺說的辦。”李強急忙應道。

楊彪急忙讓府中的管事送李強去客房中休息,而他則與新州的一干官員開始與老劉敘舊,並且問起了老劉怎麼如今又成了耽羅王。

老劉便把自己離開幽州後的經歷給大家講了一遍,眾人聽後也是都為老劉感到有些不平。不過好在靈帝並沒有完全聽信袁槐等人的主意,只是把老劉的封號變更了一下,其他的沒有任何的變化,因此老劉也才能跟著李強來到幽州傳旨,並且還謀得個監軍的差事。

等老劉把自己的經歷講完了之後,楊彪這才向老劉說起今天他們所議的有關倭寇騷擾沿海百姓一事。聽完之後老劉不由得心頭火起,心說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估計是因為以前自己在青州重創過那些同樣前去燒殺搶掠的倭寇,所以如今他們不敢再去青州為害,便把目光轉向了眼下更為富庶的新州沿海了。看來自己請求靈帝准許自己東征滅倭的主意還算及時,從而可以避免新州百姓遭受更大的傷害。

既然楊彪等人也在商議此事,老劉便問他們是否有了結果。楊彪便讓戲志才把剛才他們商議的情況向老劉說明一下。

戲志才於是便把自己所說的主意講給了老劉,老劉聽完便知道戲志才這樣做的原因。一是因為現在周泰和蔣欽已經把原來幽州的水軍包括大部分戰船全都帶到耽羅島去了。二是他知道老劉一直有心滅倭,因此他為了讓自己能親手完成這個心願,才決定把消滅倭國的差事留給自己親手去做。

老劉感激的看了戲志才一眼,然後才對眾人道:“既然倭國強盜敢犯我大漢天威,我們作為大漢的臣子決不能坐視不管,而他們這樣做也正好可以讓我們名正言順的向倭國宣戰。我看今天咱們也不用急著決定如何攻打倭國之事了,畢竟我與諸位可是有日子不見了,今天咱們就敘敘舊,晚上一起吃飯喝酒。這頓酒可是要由文先兄來請的,畢竟如今你是新州的主人。還有便是今天晚上文先兄把盧老、楊大人和書院的幾位先生也都一併請來,我也好借這個機會拜見他們,聆聽他們的教誨,文先兄意下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