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0章水軍南下(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0章水軍南下(二)

其實陳宮目前看到的,也並不是邪馬臺國全部的兵力。在倭島上的四國之中,邪馬臺國的國力最強,軍隊數量也最多。為了保持對其他三國的壓力,邪馬臺國的軍隊總數如今已經接近了二十萬人。除了在與三國交界的地方各安置了五萬大軍之外,在宇都宮城內也有三萬多倭兵常駐。這次跟隨竹下登參與聯軍行動的,不過是常駐在宇都宮內的守軍以及臨時抽調回來的一些鎮守邊境的倭兵。而在聯軍離開宇都宮之後,邪馬臺女王卑彌呼為了讓倭面土國與倭奴國的兩位國王放心,便將守在邊界的剩餘的七萬多倭兵全都調回了宇都宮。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水軍士兵才會在倭面土國與邪馬臺國的邊境處沒費多少周折,便將兩國邊境處的兩座大城輕鬆地攻佔。而且從那以後,前往宇都宮的沿途也沒有再遇到一個倭兵。

其實卑彌呼這樣做,還有兩個目的:一是一旦聯軍在與漢人的交戰中受挫,自己手裡的七萬多大軍至少還可以保住宇都宮的安全。宇都宮城的規模完全是仿照大漢的城池設計建造的,只是倭人尚不會燒磚,因此只能用石塊來修建。有了周圍高大堅固的城牆和七萬多大軍,卑彌呼相信漢人絕不可能攻佔自己的王城。

二是卑彌呼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一旦聯軍獲勝,她便可以在其他兩國的軍隊返回自己的國內,途徑宇都宮的時候,用自己的大軍將他們一舉殲滅。如此一來,倭島上除了自己還有大量的軍隊之外,其他幾國都已經成了空城,到時候只能任自己宰割。如此一來,她便可以輕鬆的完成自己父輩一直未能完成的夙願,實現統一倭島的目的。

觀察了半天之後,陳宮才對周泰蔣欽二人道:“二位將軍,看來我們想攻打宇都宮的目的是無法實現了。”

“為什麼陳大人,難道這座小小的城池就可以擋住我們嗎?請陳大人放心,雖然我們水軍沒有進行過專門的攻城訓練,但是這些士兵加入水軍前也都是幽州的精銳士兵,攻城掠寨對於他們來說都很熟悉。這城外有的是高大的樹木,我們可以就地取材,製造一些雲梯和撞木,只要我們全力猛攻,不出一天,宇都宮城必會落入我們手中。還請陳大人三思。”周泰聽陳宮的意思是要放棄攻城,還以為是他不相信水軍士兵的戰鬥力,因此便急忙對陳宮表白道。

“幼平你誤會我的意思了,這座城池的城牆你們已經看到了,絕對是易守難攻。另外你們認為城內會有多少倭兵呢?”陳宮看到周泰誤會自己的意思,急忙向他們解釋道。

“我們現在看到的,不過是守衛城門和城牆的幾千倭兵。即便軍營中還有一些,撐死了也就一兩萬人,咱們手中有可以遠距離攻擊倭人的連弩,因此我有信心在一天之內攻下此城,否則願以軍法從事。”周泰為了讓陳宮相信自己,便要當面立軍令狀,從而使陳宮同意讓水軍士兵攻打宇都宮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旁邊的蔣欽與周泰的看法一樣,也在附和周泰,請陳宮同意他們攻打宇都宮。

陳宮對兩人道:“你們且看軍營中的炊煙,還有他們抬出來的那些食物,我斷定軍營中的倭兵至少有五六萬人。以我們手中不到一萬兩千人去攻打佔據守城之利的五六萬倭人,兩位將軍可有勝算?”

此時倭人已經做好了早飯,正在將熱氣騰騰的稀飯用大鐵鍋盛著抬到了伙房之外。陳宮大概的清點了一下,便斷定軍營內的倭兵至少有五六萬人之多。而水軍士兵在山形城留下了一千人,到了兩國交界的兩座城市又各留下了五百人,因此現在他們手中的士兵已經不足一萬兩千人了。

聽了陳宮的問話,周泰和蔣欽還是有些不信。畢竟他們沒有親眼看到城內到底有多少倭兵。雖然兩人對陳宮的能力深信不疑,但是這次兩人還是有些懷疑,憑什麼陳宮僅憑他們看到的那些倭人抬出的食物,便可斷定倭人軍營中有五六萬倭兵。

可是隨後發生的一幕,令兩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軍營中的倭兵開始從營房內出來吃早飯,看著軍營中絡繹不絕的倭兵,周泰和蔣欽不由得瞪大了雙眼。他們帶兵多年,因此很快便發現陳宮所說的數量只少不多,軍營中的倭兵足有六萬多人。

看來陳宮說的沒錯,如今他們手裡只有一萬兩千人,即便是手中有連弩,但是前去攻打宇都宮也只能是自找沒趣。因此兩人不由得對陳宮更加佩服,連忙向陳宮道歉。並問起陳宮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陳宮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情,看到兩人問起,於是陳宮答道:“二位將軍,根據我們得到的訊息,倭人聯軍前去攻打主公他們已經有些日子了,也不知道那邊的戰事進展如何。我看不如我們先繞過宇都宮,直接前去南方尋找主公他們。如果主公他們仍在與倭人聯軍對戰,我們從倭人身後出現,到時候咱們兩路大軍南北夾攻,必可大破倭兵。你們二位以為如何?”

“陳大人高見,既然陳大人已經有了主意,那我們還是儘快出發吧。畢竟主公他們要對抗十五萬倭兵。我們早點兒過去,也好給主公他們解圍。”周泰與蔣欽急忙對陳宮道。

三人又在山坡上觀察了一會兒。結果與陳宮預料的不差,城內的倭兵足有六七萬人。周泰與蔣欽更是非常惋惜錯過了這個立大功的機會,不住的在那裡跺腳罵娘。

看看時候也不早了,三人才下山返回了軍營。為了儘早找到老劉帶領的隊伍,他們也沒有耽擱。水軍士兵立刻拔營啟程,他們在嚮導的帶領下,遠遠的繞過宇都宮城,向著南方的古屋城方向而去。

水軍隊伍在離開紮營的地方之後,先向西走出了十多裡遠,然後才轉向南方,這樣便可以繞過邪馬臺國的王城宇都宮,免得被城內的倭人發現。

離開了大路,水軍行軍的速度自然便慢了一些。嚮導雖然熟悉倭島的地形,但是他們以前也都是沿著大路走的,今天離開了大路之後,隊伍中的幾名嚮導也和漢軍一樣分不清他們現在到底身在何方。

好在今天是個大晴天,因此陳宮根據自己從老劉那裡學到的知識,帶領著大家一直朝著西南方向前進。隊伍從出發之後一直走了將近三個時辰,陳宮估計隊伍至少向西南方向前行了近七十裡路,早已經繞過了宇都宮城,看到士兵已經很累了,於是他便讓隊伍先停下來休息一下,同時陳宮也派出了一些探子前往周圍打探一番,以免附近還有倭人的軍隊駐紮。

很快探子們便回到了隊伍中間,周圍幾里遠的地方都沒有倭人,他們也找到了前往古屋城的大路,就在隊伍歇腳的地方向東走不到十里遠的地方。

既然有大路可走,當然要比在雜草叢生的荒地中行軍方便多了。如今隊伍已經遠離了宇都宮城,因此陳宮也不再擔心會被倭人發現,於是大軍在休息了一刻鍾,水軍士兵都吃了些隨身攜帶的乾糧之後,便繼續向大路的方向而去。

沒用半個時辰,大軍便來到了大路上。儘管倭島上的大路與大漢相比,只能用鄉村小道來形容,但是走在上邊畢竟不用在費力的辨別方向。只要沿著大路繼續向南前進,便肯定可以到達邪馬臺國在邊境的古屋城,從而幫助老劉帶領的漢軍擊敗進攻他們的倭人聯軍。

當天晚上,陳宮選了一處距離大路不遠的地方,指揮水軍士兵安營紮寨。隊伍中的伙頭兵也抓緊時間埋鍋造飯,讓大家好好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一大早,隊伍便繼續向前趕路。由於這次是沿著大路行軍,因此隊伍前進的速度比起昨天要快了許多。一個時辰之後,他們已經走出了將近三十裡的路程。

在大軍的前邊,是一支由十幾名探子組成的小分隊。他們的任務便是打探隊伍前方的情況,看到沒有什麼異常便向跟在身後幾里遠的大部隊發出信號,大部隊便會跟著他們繼續前進。

離開宇都宮一百多裡路之後,前邊便不再是平原,而是進入了山巒起伏的山區。道路在山間穿行,因此大軍行軍的速度又慢了下來,雖然不擔心會有倭兵在此埋伏,但是探子們還是小心翼翼的偵查著前邊的情況,然後引導大軍繼續前進。

然而就在幾名探子來到一座山腳下的時候,突然聽到從這座山的前邊傳來一陣喊殺之聲。其中既有倭人的叫喊,似乎還有漢人的呼喊之聲。

幾名探子大感驚奇。之時聽到有漢人的聲音,他們連忙加速奔到了山頂之上,然後藏身在山頂的叢林之中,把腦袋探了出去,觀看山下的情況。

此時在山前的一片空地上,正有一支漢軍的輕騎兵被倭人圍攻。輕騎兵的人數不過百人上下。而圍攻他們的倭兵足有兩三千人之多,而且也都是騎兵。最令幾名探子感到奇怪的,是倭人的騎兵之中竟然有不少人都騎著跟輕騎兵一樣的高頭大馬,穿戴著輕騎兵的盔甲,就連手裡的斬馬刀看上去也與輕騎兵的武器完全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