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打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7章 丟卒保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7章 丟卒保車

竹下登聽小澤丸所說的話也很有道理,可是王城之危自己決不能坐視不理。因此考慮了半天,竹下登才對小澤丸道:“統帥大人,要不然待今晚天黑之後,咱們在趁著夜色離開大營,這樣對面的漢軍也就不會知道了。大人您看如何?”

聽了竹下登的建議,小澤丸搖了搖頭道:“竹下將軍,我們在夜裡離開,漢軍明天也一樣會發現,因此我在想不如我們只帶著六萬人離開大營,剩下的一萬人繼續與往常一樣,守衛河邊的渡口,在營中生火做飯。如此便可讓漢軍以為我們的隊伍仍在營中。這樣我們才會安全的返回宇都宮。竹下將軍意下如何?”

“大人高見,那我們就今晚行動?”竹下登向小澤丸問道。

“我看咱們不必等到夜裡,咱們的大營距離河邊尚有一段距離,而且大營後邊便是樹林,我們還是儘快動身的好。咱們可以讓隊伍悄悄從大營後邊進入樹林,然後從那邊出去,漢人肯定也看不到。再說了咱們營中還有近萬名士兵和傷兵。有他們在營中迷惑漢人,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平安離開,竹下將軍你說是吧。”小澤丸現在想的是兵貴神速。自己的步兵本來速度便不如漢人的騎兵,早走一天便可以將漢軍甩的更遠,自己也就更安全一些。因此他才大膽決定馬上動身,儘早離開這裡。

竹下登當然也希望越早回去救援王城越好。因此小澤丸說完,他更是連連點頭。兩人便馬上派人把營中的大小軍官找來,然後小澤丸將隊伍馬上要離開大營,回去救援王城的決定通知了眾人。

得知王城被圍,隊伍中邪馬臺國的那些軍官當然著急。於是在小澤丸與竹下登安排好如何撤兵,哪些隊伍留下之後,眾人便都回去準備去了。按照小澤丸的部署。大軍馬上分批行動,從大營後邊的樹林中撤走。等所有人都過了樹林之後,隊伍再集合到一起,向宇都宮方向前進。

於是營中的倭兵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忙碌,六萬大軍終於穿過樹林,來到了樹林後邊的空地上集合完畢。看看人也齊了。小澤丸便傳令隊伍立刻出發,以最快的速度向宇都宮方向前進。

竹下登此時走在隊伍的最前邊。在他們帶出來的六萬士兵之中,還有兩萬多人都是邪馬臺國的士兵。其餘的是倭面土國和倭奴國的士兵。只是如今帶領他們的將軍不是戰死便是還沒有回來,因此現在這兩國的軍隊反倒成了小澤丸的隊伍。

隊伍之中除了小澤丸和竹下登的衛兵之外。其餘的全都是步兵。因此隊伍雖然全速前進,但是速度仍然很慢。這令歸心似箭的竹下登和邪馬臺國的將士更是著急。因此他們的速度越來越快,漸漸與後邊的近四萬人拉開了一段距離。

在河對岸的漢軍大營中,陳宮派來送信的水軍士兵早已遊過了連湖河,來到營中將陳宮的安排告訴了老劉等人。

看來一切都已就緒,就等著倭人上鉤了。因此老劉便派人盯著對岸的倭人大營。一旦發現倭人開始行動,這邊也該早做準備,儘快渡河了。

為了監視對岸倭兵的動向,漢軍早已在河邊搭建了一座高高的瞭望塔。雖然倭人的大營遠離河岸,但是在高塔之上,仍然可以模模糊糊的看到倭人大營內的情況。所以在倭人撤兵之時,雖然他們的動作很隱蔽,但是畢竟六萬多人在營中調動,因此還是被高塔上的漢軍士兵發現了一些苗頭,於是他們急忙給大營中的老劉送信,倭人似乎有什麼行動。

得到訊息之後,老劉帶著郭嘉等人迅速趕到了河邊,幾人一起上了瞭望塔,觀看倭人大營內的情況。

老劉的眼力極佳,馬上便看到倭人是在調動兵力,從大營後邊的樹林離開。因此他馬上告訴了身邊的郭嘉等人。

關羽和徐晃也都大致看清了倭人的行動,郭嘉估計是從小書讀的多了,因此眼力遠遠不如他們幾人。不過知道倭人是在撤兵之後,眾人知道肯定是胡煒和吉光的行動成功了。

看了一會兒之後,老劉發現倭人似乎並沒有全部撤走,營中仍有一些倭兵沒有離開。河邊渡口處的那些倭兵也都仍然留在原地,這部分的倭兵便有四五千人之多。

當老劉把這些情況告訴了郭嘉之後,郭嘉笑了笑對老劉道:“主公,看來這倭人頭目倒也有些頭腦,為了不讓我們發現他已經撤兵,竟然想出個丟卒保車的辦法來迷惑我們。既然陳大人那邊早已做好了準備,我們也不用著急,等倭人全部離開遠去之後,我們再開始渡河也為時不晚。”

老劉點頭答應了一聲,然後眾人便下了瞭望塔,來到了地面佈置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為了讓那些被騙走的倭人放心的離開,老劉和郭嘉決定步兵在一個時辰之後再開始乘船強行渡河,搶佔對岸的渡口。雖然對岸仍有一些倭兵防守,但是他們人數並不多,而且已經沒有了後援,因此步兵要想從他們手裡把渡口搶佔過來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高順仍然身先士卒,親自帶著第一批步兵乘坐小船過河。李榮和左校兩人當然不甘落後,因此三人都是第一批過河。而指揮步兵進攻的任務,自然便落在了老劉和郭嘉的身上。

半個多時辰之後,營中除了留下五百士兵守營,剩下的步兵士兵全都來到了河邊。整理好隊伍之後,眾人默默的在肅立河邊,等著總攻時刻的到來。

小澤丸走在倭人隊伍的中間,他的身邊是一百名穿戴著輕騎兵盔甲,騎著從漢人手裡搶來的高頭大馬的親兵。由於竹下登帶領的前軍與他們相距甚遠,因此他並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前軍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竹下登帶著的因為都是邪馬臺國的士兵,他們的家大多都在宇都宮,因此他們這些人現在是急於趕回王城。除了竹下登和他的五十名親兵騎馬之外,其他倭兵都是靠著自己的雙腿走路,但是他們的速度卻也不慢。路上餓了他們便吃點兒隨身攜帶的乾糧充飢,渴了便隨便在路旁找個有水的地方趴在那裡飲水解渴。結果到了傍晚紮營的時候,他們竟然在多半天的時間走出了一百多裡的路程。

晚上倭兵也懶得搭建帳篷了,竹下登便在路邊找了一處樹林,倭兵在周圍設了一些崗哨,然後大家便把找了些乾草鋪在身下,早已累的疲憊不堪的倭兵胡亂吃了幾口晚飯之後,便都倒在地上,很快進入了夢鄉。

他們走的太快,後邊的倭兵早已被他們甩下了很遠一段路程。等到了天黑之後,小澤丸帶領的大軍又向前走了一段,還是沒有發現竹下登的前軍。氣的小澤丸直罵竹下登不守軍令,也不知道把隊伍帶到哪裡去了。沒辦法,大軍也不能摸黑趕路,再說身邊的這些倭兵也在一個勁的喊累,於是小澤丸馬上傳令大軍安營紮寨,不必去管前邊的倭兵了。

倭人的一舉一動都在陳宮派出的暗哨監視之中。當他們把倭人現在分成兩部分,前後之間的距離足有二十多裡遠的情況報告給陳宮後,陳宮也很納悶。開始他還以為是倭人故意為之,以防止路上被漢人偷襲。但是隨著暗哨不斷傳來的訊息,兩支倭兵隊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陳宮沉思良久,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看來那支走在前邊的倭人隊伍,應該便是邪馬臺國的軍隊。他們擔心自己的王城受到攻擊,自然要儘早趕回宇都宮。而後邊的隊伍應該是其他幾國的軍隊,因此他們並不著急,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兩支倭人隊伍之間的距離才會越拉越大,估計等到了明天晚上,如果倭兵還都按這個速度前進的話,兩隊之間的距離將會被拉大到六七十裡。

原本陳宮是打算在輕騎兵第一次被圍攻的地方伏擊倭兵。但是現在倭兵自己將隊伍分成了兩隊,陳宮自然便不能在那裡伏擊了。因此陳宮當機立斷,決定把埋伏的地點推後,就定在距離連湖河二百裡左右的地方。那裡便是水軍士兵救了張飛他們的所在。這樣等到了那裡的時候,兩隊倭兵之間的距離至少在五六十裡以上,漢軍便可以在先消滅前邊的倭兵之後,再把戰場清理乾淨,等著後邊的倭兵前來送死。

因此輕騎兵和水軍士兵便立刻離開了最早設伏的地點,迅速趕往陳宮選定的地方。

連湖河南岸的漢軍步兵在倭人大軍撤走一個時辰之後,老劉便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幾百名步兵士兵便開始在高順的親自帶領下,划著幾十只小船向對岸的倭兵發起了猛攻。

留在河邊的倭兵現在還有不到四千人。而且他們都是倭奴國的士兵。對於被小澤丸把他們留下送死,倭人士兵心裡自然滿腹怨言,因此當漢軍向他們發起攻擊之後,岸上的倭兵稍作抵抗之後,便全都一鬨而散。他們也沒有逃往身後的軍營,而是直接向著宇都宮方向而去。這些倭兵現在根本不敢再與漢軍交手,也不是去宇都宮幫助小澤丸攻打那裡的漢軍,而是打算直接逃回他們自己的國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