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成為日不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朱標暈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九章 朱標暈倒

除了江夏侯府。

黃子澄,還有太子妃呂氏的弟弟,今晚也睡不好。

前者是和江西的事情有關聯,他家的商隊參與了盜賣和運送。

後者則是和今天外城工具發生故障有關係。

第二天一早,等待上朝的時候,黃子澄頂著黑眼圈,想著打哈欠,但是看到一旁記錄言行舉止的御史,只能強忍著。

朝堂上,黃子澄也一直不在狀態,齊泰見狀,有些好奇。

下朝後問了一句,“黃大人昨晚沒休息好?”

黃子澄點了點頭,說道:“本官昨晚看書一時間忘記了時間。”

這話明顯就是在說謊,不過齊泰也並沒有多問。

隨後,兩人聊起來前段時間秦淮河,兩家商船發生碰撞的事情。

黃子澄擺了擺手說道:“小事而已,這些事,交給下面的人去處理就好了,這朝中誰不知道,我與齊大人關係要好。”

齊泰點了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不過今日朝堂上,皇爺提起來海禁的事情,黃大人怎麼看?”

今天朝堂上,除了處理了一些事情外,重點商量的就是海禁一事。

挑起來這個頭的就是朱元章。

不過,前後商議了幾個時辰,也沒有商量出來個所以然。

氣的朱元章當即把這些官員大罵了一頓,然後氣憤憤的退朝離開。

“自然是不能開!”

“海禁一事,關乎國家安穩。”

“一旦開了海禁,倭寇以及海盜豈不是可以隨意來侵擾我大明的沿海地區?”

“如今皇爺又下令遠征遼東,還一次性是三十萬大軍,看這架勢是想著一戰而定。”

“前段時間和劉大人(劉三吾)聊起此事的時候,劉大人還說陛下要對遼東犁庭掃穴,將其納入我大明的版圖。”

“再加上西北和西南地區又不是很安穩,西南的土司們表面上依附於我大明,誰知道他們暗地裡在打什麼鬼主意,西北地區又和草原上北元的殘存勢力暗中勾結。”

“若是此時再開海禁,東南豈不是又要不安穩,到時候我大明就是四處作戰。”

“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此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黃子澄說起此番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格外的嚴肅,語氣更加沉重。

怎麼聽,都感覺他是在一心為大明著想。

真真是一副大公無私,忠君報國的好臣子!

齊泰聽完後,表面上十分敬佩,說道:“黃大人真乃是一心為國!”

暗地裡面則是十分的不屑,“說這麼多,不同意海禁,不還是因為你家有走私的生意,和那些倭寇以及海盜暗中有聯絡。”

不過,要是黃子澄反過來問他齊泰,他也會這麼大義凜然的說出來這番話來表達自己不同意開海禁。

歸根結底也是他們齊家也在暗中做著這樣的生意。

朝廷上的這些個大臣們,各自都很清楚,也各自都知道各自的家裡都幹了些什麼。

沒辦法,這買賣實在是太賺錢,交易一次,比他這輩子的俸祿都要多。

大明朝官員的工資,可以說是歷朝以來最低。

朱元章覺得,這些俸祿足夠官員們的日常開支和吃穿用。

但是他忘了,官員們還要應酬,還要僱傭人,還要打賞下人。

黃子澄也能猜到齊泰心裡的想法,不過還是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只要是為了我大明好,本官就算是當場死在這裡,又何妨!”

齊泰稱讚道:“黃大人高義!”

兩人說著話,便朝著各自的衙門走去。

東閣。

朱元章將手裡的東西一扔。

“一天天光說一些沒用的屁話。”

“要是我大明真的那般危險,早就全都爆發出來了。”

“哪裡還需要等到今天。”

“能夠有今天的安穩,他們能夠在這裡議論朝政。”

“還不是咱手下的將士們拼死打出來的。”

“乖孫,你覺得他們這些話說的可對?”

朱元章問道。

下了朝後,他便派人把朱允熥叫了過來。

既然要教導,自然要帶在身邊才行。

朱允熥搖了搖頭說道:“孫兒以為,這些都只不過書生之見。”

“聖賢早就說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今天孫兒要說的就是,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誠然他說的這些隱患確實存在,但是我大明又何嘗沒有作為?”

“西北,有幾位王叔以及邊軍在,西南同樣有幾位王叔,以及沐英大伯在。”

“他們所率領的全都是百戰士兵應付宵小之徒輕而易舉。”

“西南方向,自從當年的雲南一戰,徹底的消除了元朝的殘餘勢力,以及當地勾結的土司後,這些年來一直都很安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了,也不能不防,孫兒最近也在思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說是在思考,其實朱允熥早就知道怎麼處理。

把改土歸流拿出來就好。

只不過,眼下還不是機會。

要是剛剛開始展露鋒芒的時候,朱允熥自然會毫不用於的說出來。

但是現在,他接觸的多了,瞭解的多了,自然會想著讓自己說的每一個政策利益最大化,打某些人的臉。

“乖孫有心了!”

朱元章笑的十分欣慰。

他不奢望朱允熥能夠提出來什麼有效的政策。

畢竟,土司政策,存在了不知多少年,這個稱呼是元朝的時候確定。

在唐宋稱作羈縻制度,由中央王朝委任當地首領為府、州、縣的文職土官。

元朝設定宣使、宣撫使、安撫使、招討使、長官司等武職土官。

可以說,土司制度的確定,讓這些土司的權力達到了最大。

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讓皇帝頭疼的問題,為了不讓這些土司叛亂,只能採取安撫、懷柔的政策。

朱元章不是不想解決,而是沒有想到太好的辦法。

太過激的話,容易引起土司叛亂,西南滇、黔、桂、川、湘、鄂等地,多山林,很難平叛。

再加上那邊多是蠻荒之地,朱元章始終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屬於是費力不討好,所以才讓土司制度繼續保留了下來。

至於更加邊緣的高原地區,雖說也納入了明朝的版圖,但是卻沒有設立中央機構,設定羈縻性質的都司、衛所等軍事機構,封授當地僧俗首領擔任官員。

初次之外,實行政教分離原則。

確實推行了一些政策,不過也只是表面管理,朱元章也覺得是費力不討好,沒什麼價值,所以也就沒有太過於較真。

不過,朱元章等人不知道西南和高原地區的寶貴,朱允熥卻知道。

等機會合適的話,他必然會做出一些政策!

“至於西北地區……”

朱允熥剛要說,就發生了意外。

太子朱標,突然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