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悠閒鄉土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近鄉怯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近鄉怯景

第二天一大早劉彥軍就到了車站等候,人雖然還在浙省,心已經回到皖省家鄉了。

雖然自己的家鄉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地鐵飛機,交通也不好,經濟也不發達,可那承載了自己童年回憶。

那個偏僻的小山村承載了自己快樂的回憶,那是能讓自己靜下心想留下下來的地方。

坐了八個小時的汽車,終於回到了家鄉的小縣城。

走出車站已經快認不出來了,記得自己讀高中之時,縣城最高的樓只有六層,現在已經有幾分大城市的樣子了,十幾二十層的高樓已經隨處可見。

不過看著兩邊熟系的小吃攤,熱鬧的人群,卻感覺,還是熟系的環境,自己曾經呆了三年的老地方。

家鄉的味道讓人回味,出門在外,最想的就是吃一口家鄉的味道。

左邊是一個賣涼粉的攤位,不知道價格有沒有漲,當年吃一碗只要一塊五毛錢。

涼粉是一種和豬蹄粽類似的小吃,用紅薯粉做成的,晶瑩剔透吃著口感像果凍。

涼粉有兩種,一種用紅薯粉做的,一種用土豆粉做的,不過紅薯粉的比較好吃一些。

紅薯也就是北方的紅芋,南方的紅薯,也有人稱呼地瓜的。

拿起一塊涼粉,不用刀切,只用一根線劃幾下,就可以分割好,放進碗裡加點香菜蒜苗,紅油蒜汁,再加點白醋,一碗涼粉就做好了。

一口下去酸辣可口,涼粉入口即化,吃著比較涼爽,很適合夏天胃口不好的時候吃。

涼粉後面是賣涼皮的,當年貴一點要兩塊錢一碗。

涼皮是涼粉的另外一種形態,也是紅薯粉做成的,不過也有土豆粉做的,我個人比較喜歡紅薯粉的,土豆粉的吃著有點嗔牙。

涼粉和涼皮是紅薯做出來的兩種小吃,就像豆腐和豆皮一樣,涼粉就像豆腐是成塊的,涼皮就像豆皮成張,一張一張的,不過涼粉和涼皮都是透明的。

涼皮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做頓菜做成條狀。像東北的豬肉燉粉條,皖省的大盤雞都要用到,因為吸收了肉的湯汁,粉條吃著比較軟嫩濃香。

一種是直接涼拌,用水泡開,和調涼粉一樣,加上香菜等配菜,加點紅油蒜汁,白醋直接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涼拌著吃比較勁道,吃著有彈性,口感好一點,只有調料的味道,沒有其他的雜味。

右邊前面是賣肉夾饃的,後面是賣白吉饃的。

肉夾饃是一種餅加菜的小吃,饃用的是像大餅形狀的饃,拿刀分開,裡面加上滷好的豬肉,一片生菜,再加上各種醬料。

醬料有很多樣式,有黃豆醬,芝麻醬,沙拉醬,甜麵醬等等

每一種醬料,吃著都是不同的口味,一口下去既有生菜的新鮮,又有醬料的香甜,還有滷肉的濃厚肉香。

有點像西式的漢堡,不過更加好吃一些。

反正百吃不厭,上學時最想的就是吃兩個肉夾饃,可惜那時候家裡沒錢,每星期錢都沒多的,一直到上大學都沒吃幾次,反而是白吉饃吃的多一點。

白吉饃和肉夾饃差不多,不過是夾的土豆絲,可以加一個煎蛋,或者加一根火腿腸,只要一塊錢就夠了。

想想那時候雖然錢不多,但真的挺幸福的,每天都很充實,知道自己的目標。

錢雖然少卻過得很快樂,每星期二十五塊錢的生活費,一天五塊完全沒有多的,到星期天想坐車回家還要留三塊錢,要三天早上不吃早飯省出來。

縣城到劉彥軍家的小山村有幾十裡山路,走著還是有點遠的,記得有一次走回去,一下午才走到家。

早上五毛錢兩個大包子,五毛錢一碗撒湯,吃的飽飽的。

撒湯是一種特色小吃,是雞蛋打散加上一點紫菜一點蔥花,直接兌上滾燙的高湯做出來的,在家裡不要嘗試嗷,高湯溫度不夠很容易雞蛋不熟的。

中午一個白吉饃,或者一碗豆麵條,也只要一塊錢,就可以吃飽。

晚上可以吃點好的,一碗牛肉拉麵或板面,或者羊肉拉麵或板面,只要三塊錢,還是大碗還能加一個滷蛋,吃不飽可以加一碗面不另外加錢。

(說一下,拉麵是細的圓的麵條,板面是寬的扁的麵條。這是他們的區別。)

或者去吃一碗餃子,也只要三塊錢,還是大碗的,小碗的只要兩塊。

那時候的小碗就和現在飯店裡盛湯的湯碗差不多,大碗要再大一個檔次。

現在想想那時候還挺能吃的,吃拉麵都能吃完,再加面,現在讓自己吃可能還吃不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那時候錢真的挺值錢的,到大城市生活,才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每月光吃就要好幾千。

早上不吃很好一碗麵條,就要二十塊,麵條還很少根本就吃不飽。

中午隨便吃一點,就吃一個快餐都要二十五元一位。

快餐就和學校的食堂差不多,多少錢幾個菜,飯不要錢,味道就不要想多好了,頂多是吃飽。

晚上要吃好一點,兩個人就買著做,隨便買一點菜也要幾十塊錢。

一天吃了當初上高中時候一個月的生活費,感覺還沒有那時候吃的舒服,錢花了完全沒有享受的感覺。

走到賣肉夾饃的攤前,向老闆問到:“老闆,多少錢一個?”

老闆放下手中的活,抬起頭說到:“六塊一個,現在物價都漲了,肉夾饃也漲一塊,不然連本都不夠。”

劉彥軍拿出錢包買了一個,邊走邊吃,才漲一塊,看來老闆也是良心商家了,要是在大城市,非要十塊還差不多。

又走到涼皮攤前買了一碗涼皮,花了三塊錢,也是只漲了一塊,看來家鄉的物價還沒有開始瘋長,在家鄉還是可以輕鬆生存下去的。

不過也是經濟不發達,人均收入不高,物價瘋長的話,人們就不好生活了。

嗯!過癮了。

想了好幾年了,每次急匆匆的回來急匆匆的走,完全沒靜下心來品嚐一下家鄉的美食。

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裡,劉彥軍找到去青峰鎮的公交車,坐到車上等司機發車。

縣城到青峰鎮是半小時一班車,無論有沒有人,到點司機就會走。

而青峰鎮到靠山村則是一天只有兩班車,早上八點一班,晚上五點一班,方便學生回家,而從靠山村到青峰鎮則是早上七點,和下午一點。

劉彥軍是早上六點半坐的車,經過八小時高速,到小縣城已經快下午兩點多快三點了,不知道趕不趕得及趕上末班車。

不過來不及也沒事,可以先去姐姐家,姐姐家就在青峰鎮。

劉彥軍的姐姐叫劉翠,比他大三歲,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了,過年回家的時候,相親認識了姐夫,兩人都同意就結婚了。

劉彥軍從小是姐姐帶大的,小時候跟著姐姐屁股後面,姐姐去哪他去哪。

小時候頑皮沒少被姐姐揍,不過姐姐很疼她,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給他。

跟著姐姐玩,他們一批人都比自己大,自己比較小,也不讓別人欺負他,有人欺負他姐姐總是把別打的老老實實。

劉翠的性格比較潑辣,心直口快,再加上天資可能不錯,小時候還學了一點武藝,從小就是大姐大,是村裡的大姐頭,一直到結婚有了孩子性子才溫柔起來,沒有那麼大的脾氣。

劉彥軍和姐姐關係很好,他心裡也很尊敬姐姐,一直到上大學姐姐還一直支援著他的學費,上大學的學費姐姐出了大半,私下裡還給他零花錢。

姐夫馮文章是一個中學老師,長的文文面面,看上去很有書生意氣。人不錯,沒有什麼性子,很顧家,在家裡姐姐說什麼就是什麼,沒什麼話語權。

坐在公交車上,車子在環山工路上緩緩行駛,看著熟系的山路,熟系的風景,劉彥軍心裡思慮萬千,不知是不是近鄉怯景,心裡有些小激動,也有些小憂愁。

不知道小外甥多高了?自己大學畢業時候才三四歲,剛剛記事,不知道還記不記得自己。

小外甥女多大了?自己回來時也只是匆匆見了一次,那時候還很小,抱在懷裡只有幾斤,和一個大貓一樣重。

姐姐肯定很怪自己吧,丟下父母長輩陪女朋友去了城裡。

父母長輩肯定很想自己吧,在外工作三年,只回來兩次,還都不是過年回來的。

過年加班工資高劉彥軍沒舍得回來,只是把假期贊著,其他時間帶薪休假一個星期,回來幾天。

每次父母都說別掛念家裡,家裡一切都好,每次都把自己送上車,看著車子不見了蹤影才捨得離開。

現在想想自己真是混蛋,父母只是不想被自己掛念,不想成為負擔才那麼說,自己竟然當真了,忙起來幾個月才打一次電話,三年才回來兩次,自己是有多蠢才會信以為真。

到頭來才發現自己忙那麼狠有什麼用,父母已經慢慢老去,自己卻沒有盡到一點子女的孝道,掙的錢給誰花。

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養大,又供自己上了大學,自己回報給了父母什麼,每個月兩千塊錢的工資,有什麼用呢,父母也不捨得花。

現在經濟好一點了,一年到頭可以剩個一兩萬了,以前呢,自己上學的時候呢?

起早貪黑照顧十多畝地,年年不剩錢,還要借一點才夠。

自己太混蛋了,完全沒想著回報一下父母,希望現在醒悟還不算晚。

哎,想著劉彥軍眼角溼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