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從彩禮談崩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40【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0【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你這娃娃,能不能聽點話啊”

眼看陳洋搖頭拒絕,陳德仁兩口子坐不住了,氣不打一處來,別人家的孩子在24歲這個年齡都已經當父親了。

他們家這個倒好,都什麼時候了,別說是結婚生孩子,連個親都不願意相。

有時候是真的能把人氣死。

“你自己不結婚想怎麼浪就怎麼浪,可你能不能也為我和你媽考慮考慮”

陳德仁吃不下飯了,氣的神色難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老兩口只要和陳洋一談及終生大事,總是要被後者氣的吃一肚子氣。

“爸,不是不結,而是不著急結,時代變了,咱們在城裡住了這麼多年你該知道,城裡和農村是不一樣的,遠的不說,隔壁老吳家的二小子比我還大一歲呢,不也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婚的動靜嗎”

陳洋頂著一張笑臉,努力解釋。

他是個正常男人,性取向真沒問題,對女娃也喜歡得很。

要是前世,自己談不到戀愛,家裡如果能給介紹,他求之不得,絕對不會有絲毫推脫,只要女方能看上他,那怎麼著都行。

和紀彩麗結婚就是這麼個道理。

可他現在是重生者。

既然重生了,很多事就得自己掌握主動權。

像前世沒有機會、能力自由戀愛這種事,這一世至少是要避免的。

更重要的是,不管相親也好,自由戀愛也罷,都需要錢。

他現在沒有錢。

事業才剛剛起步,別說是賺大錢了,就是賺第一桶金都需要一定時日。

這種時候,那是真的沒心思去考慮結婚的事。

父母有父母的想法,有他們的負擔,這點陳洋清楚。

可他只能讓老兩口暫時繼續擔著這種負擔了。

“你不說吳家二小子我還不來氣,人家讀完大學又讀研究生,遲一點結婚是正常的,反過來再看看你,一天到晚不知道晃盪什麼”

陳洋的話成功招致了父親的白眼,後者覺得陳洋是真的有臉說,他都沒臉聽。

想當初陳洋和吳家二小子一塊兒上的學,高中也在同一個學校。

可同校卻不同命。

人家高考不但考上了大學,還是一本,在他們家附近這片兒,好好的揚了一把名,算是光宗耀祖了。

可陳洋呢。

別說是考上一本了,他的分數距離三本線還都一大截呢。

住在同一片天地,一個一本,一個三本都沒考上。

他陳德仁怎麼能不氣呢,那段時間,每次大老遠看到吳老大,他都自覺繞著走,真是臉上無光。

這些事,陳洋又不是不知道。

現如今竟然還好意思和人家比起誰後面結婚了,比得著嗎?

在他看來,那是自取其辱。

人家吳家二小子是研究生畢業,將來結婚的物件閉著眼睛去找也不見得能差到哪裡去。

“又來了,又來了”

父親一說當年高考的事,陳洋就忍不住頭大。

每次一不小心提到這個話題,父母總是輪流著對他一陣叨咕,這麼多年,還真就沒變過。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學習這種事兒也講究天賦,我在學習這方面一竅不通,本身就和吳家二小子比不了”

陳洋每次都用這個理由“反駁”。

重生這一世。

他甚至更認可這句話了。

學習這玩意兒就是分人。

同樣7歲開始上一年級,同樣的學校,同樣的代課老師,同樣一門課。

有人一聽就會,有人努力思考一下也能懂。

可有的人你就是給他一個周的時間也搗鼓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這就是最真實的情況。

難道是因為後一個孩子智商有問題嗎?

不見得。

只能說,這就是和天賦有關。

“我沒時間和你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反正你外公給你打聽了一個大女子,你要是不抓住機會,以後打光棍,可別怪我們當父母的”

陳德仁擺了擺手,他不想再和陳洋繼續這個話題了,越說越氣。

話說回來了。

陳洋這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平時也很聽他們兩口子的話,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就是一提到結婚就不行了。

上次和紀彩麗相親,還是他們倆多次催促的結果。

說來說去,這真是一件愁人的事。

兒女談婚論嫁,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當父母必須要完成的一個“任務”。

可是到了他這裡,想要儘快完成任務怎麼就這麼難呢。

陳德仁嘆了一口氣。

也許還是和自己沒錢有關。

兒子陳洋經歷了上次彩禮談崩的事情後,現在越來越排斥相親,這八成就是因為家裡沒錢給鬧的,自尊心受了打擊,面子上過不去。

陳德仁覺得這原因最終還是要歸結到他的身上。

如果不是他當年做生意貪慾太大,也不至於讓這個家這麼多年過去了還無法擺脫負債的囧狀。

“你們倆就別唉聲嘆氣了,我肯定會結婚,也保證抓緊這方面的事兒,看到對眼的姑娘肯定不含糊,爭取第一天就領回來”

陳洋意識到父親又在自責愧疚了,心裡不忍心,所以馬上轉移話題,也說一些好聽的話。

平心而論。

這些年他並沒有因為家窮責怪埋怨過父親。

怎麼說呢。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他們家是有債務,可父親能讓他們家在很多年前就從農村土山溝來到城裡,這已經是很多人一輩子都追不上的事了。

他們家再寒酸。

那也是城裡人。

每天能看到新鮮的事,能做公交車,能吃新鮮的蔬菜,時不時再吃點肉。

這可比住在農村好多了。

他們要是在農村,那陳洋的童年就是在放羊、種地這種“趣事”下長大的。

這難道不艱苦嗎?

顯然還是很艱苦的。

每次想到這些,他不僅不埋怨父親,反而覺得自己已經夠幸福的了。

………

國慶復工以來,陳洋當務之急需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代替齊衡和銀行對接資料,儘快把35萬貸款拿到手。

這是齊衡國慶期間就交待給他的事。

陳洋自己也很上心。

首先是齊衡的事他不能怠慢,其次就是35萬貸款裡面還有他3萬呢。

貸款早一點審批下來,他也就能早一點能拿到錢。

一大早。

陳洋就提著檔案包來到了中國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時下在靜安區有3個支行。

陳洋去的是老城區這邊的那一個。

這個支行歷史最悠久,是靜安區最早的工行。

陳洋也不知道齊衡是怎麼和這個工行的領導搭上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