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3章 宋神宗變法開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3章 宋神宗變法開邊

宋朝秦州以西是吐蕃諸部,各部不相統一。邈川城主溫納支是吐蕃的一支強族,勢力足以力敵董氈。董氈與西夏結親,遣兵送親迎親必經邈川地。

溫納支素與董氈為仇,當他得知西夏和董氈和親,自己被孤立在中間,必被董氈和西夏攻襲,立即遣使到西夏。

邈川使者對梁太後道:“貴國與董氈結親,我主必投宋朝。請皇太后深思,當取消親事。”

梁太後打定了主意,不管溫納支說什麼,與董氈這門親事結定了。於是對邈川使者道:“兒女婚姻是大事,訂婚後豈能悔婚?這親事與大首領沒有關係,請貴使轉告你族大首領好自為之。”

宋神宗是一位想有作為的皇帝,處理了囉兀城責任官員,總在想:大宋為什麼連西夏這等小國都不能取勝?如何改變這種積貧積弱的國情?他想起王安石所上的萬言書中有這樣的言語:

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

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

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

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

可用之才,社稷之託,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

憂乎?願監苟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於當世之變。

宋神宗問王安石:“管理國家何為先?”

王安石回答:“擇術為先。”

宋神宗問:“唐太宗如何?”

王安石回奏:“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唐太宗為哉?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但末世學者不能通知,以為高不及爾。”

宋神宗授予王安石參知政事,對他道:“人皆不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注1),不曉世務(注2)。”

王安石回答:“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後世所謂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為經術不可施於世術爾。”

宋神宗問:“那麼愛卿所要做的當以何為先?”

王安石奏道:“變風俗,立法度,乃當今之所急。”

宋神宗認為王安石的議論和主張,符合自己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想法,遂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推行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方田、農田水利等新法,頒佈天下。經幾年的施行,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當時有一位叫王韶的人,字子純,江州德安人(今江西省德安縣)。進士及第,任新安主簿,調建昌軍司理參軍。參加制科考試不中,遊歷陝西,採訪邊事。於是給宋神宗上《平戎策》三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宋神宗看到這篇二千多字的奏章,饒有興趣地御覽,當讀到:“西夏可取。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夏人比年攻青唐,不能克,萬一克之,必並兵南向,大掠秦、渭之間,牧馬於蘭、會,斷古渭境,盡服南山生羌,西築武勝,遣兵時掠洮、河,則隴、蜀諸郡當盡驚擾,瞎徵兄弟其能自保邪?今唃氏子孫,唯董氈粗能自立,瞎徵、欺巴溫之徒,文法所及,各不過一二百裡,其勢豈能與西人抗哉!幸今諸羌瓜分,莫相統一,此正可併合而兼撫之時也。諸種既服,唃氏敢不歸?唃氏歸則河西李氏在吾鼓掌中矣。為漢有肘腋之助,且使夏人無所連結,策之上也。”

“好,說得好。”宋神宗看到王韶的主張很驚奇,便將他召到朝中探討河湟方略。

王韶稟奏:“西蕃雖遣使朝貢,朝廷也賜封官職,但非大宋國土。陛下欲大有作為,當西取河湟,開邊擴土。”

王韶的話說到宋神宗的心裡,立即授其為秦鳳經略司機宜文字,負責河湟開邊事宜。

邈川城使者在西夏碰了一鼻子灰,回稟溫納支,氣得他渾身顫抖。立即遣人到熙河經略司王韶處投訴其事。王韶正要收復河湟地區,深怕董氈和西夏聯合,對宋軍不利,於是上表朝廷:

臣聞西夏與董氈和親,不利朝廷開邊西境。請陛下下詔董氈,以

利害明示,令其與夏國絕婚。

宋神宗接到王韶的奏章,立即遣使,帶著聖旨去見董氈,命他與夏國斷絕親事。董氈陽奉陰違,嘴上說遵旨,暗中和親。

王韶後來聽說了,大為惱火,怨恨董氈,意欲攻伐。

吐蕃另一個大首領俞龍珂,在河湟地區勢力最大,渭源地區的羌族和西夏都想籠絡他,以壯大勢力。

宋朝的邊將主張以武力征討,王韶認為武力征討不能收復其心,決定招降。於是,王韶帶領數騎直抵俞龍珂的大帳。對其曉以利害,分析成敗的後果,勸他歸順朝廷。為表示誠意,王韶於當晚留宿在俞龍珂的營帳裡。俞龍珂大為感動。

次日清晨,王韶告辭。俞龍珂為表誠意,派部下酋長跟隨王韶而去。其後不久,俞龍珂率部族十二萬人歸順宋朝。

在渭源至秦州之間有一萬多畝閒田。王韶上奏章,建議開墾閒田,設定市易司管理,召商賈經營,讓利於商賈,以其利養其田。

秦州經略使李師中得知,上奏反對,認為王韶的建議是侵佔邊地弓箭手的土地,想移市易司到古渭寨,恐秦州自此滋生事端,而所得不補所亡,此乃得不償失之舉。

王安石對宋神宗稟奏:“王韶之議乃利國利民之舉,臣認為可行。”

宋神宗也覺得王韶的建議是利國利民之舉,就接受王安石的提議,下詔王韶實行,升任其為著作左郎,命專門管理河湟諸事,並罷免了李師中。

宋神宗有志收復河、隴之地,命王韶維修古渭寨,在此設定通遠軍,命王韶為知軍。王韶引兵駐守渭源堡和乞神平。

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王韶率軍向西,進攻蒙羅角和抹耳水巴等吐蕃族。吐蕃軍佔據抹邦山有利地形,對抗宋軍。諸將認為應該在平地佈陣,等待吐蕃軍下山決戰。

王韶道:“如果吐蕃軍不放棄有利地形來戰鬥,我軍只能撤軍。現在,我軍已進入險地,應當利用險地為我軍所用。”

王韶遂命進軍抹邦山,在山腳下佈陣。下令:“大敵當前,敢言退者斬!”

吐蕃軍見宋軍在山腳下列陣,乘高而下,進攻宋軍。宋軍不敵,往後敗退。王韶身穿甲冑,揮舞寶劍,英勇向前。宋軍見主帥不畏死,士氣大震,奮勇殺敵,吐蕃軍大敗。宋軍乘勝追擊,焚燬諸蕃廬帳而還,洮河以西大震。

王韶率軍向西挺近。吐蕃首領瞎徵領軍渡過洮河,增援羌軍,收拾敗退的殘軍,欲與宋軍決戰。

王韶得到探馬的情報,命德順軍知軍景思立引一軍在竹牛嶺大造聲勢,親率一軍奔向武勝,正遇瞎徵的部下瞎藥,揮軍進攻。吐蕃軍大敗。宋軍佔領武勝城,設立鎮洮軍。王韶領軍進攻瞎徵,瞎徵大敗而逃,其部二萬餘人投降。在鎮洮駐守

的夏軍,見宋軍出其不意來攻,倉卒迎戰,大敗。王韶更名鎮洮為熙州,以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和通遠軍為一路。

宋神宗得到王韶的捷報大喜,授予王韶龍圖閣待制、熙州知州。

王韶命景思立向西進軍,攻破香子城、當川堡、珂諾城。王韶率軍穿行露骨山,進入洮州境內。山路狹隘,將士們下馬步行。

瞎徵留軍守河州,自己領軍尾隨宋軍,想伺機將宋軍殲滅。王韶知其用意,將瞎徵引進埋伏,一戰告捷,瞎徵在十數名親軍保護下逃走。宋軍連拔宕州、岷州。疊州城和臨洮城的吐蕃投降。洮州遂平。

此次宋軍進軍五十四天,行程一千八百裡,收復五州,殺敵數千,獲牛羊馬數以萬計。

宋神宗授予王韶左諫議大夫、端明殿學士,隨後召入朝中,又加資政殿學士,賜與府邸崇仁坊。

王韶啟奏宋神宗:“臣稟陛下,微臣能取得河湟大捷,有賴德順軍知軍景思立,其人忠勇,遇敵力戰,功不可沒。”

“好,有功者當獎賞。”宋神宗點點頭,擢升景思立東上閣門使,河州刺史,賜繡旗、朱甲。

王韶又奏:“景思立為國征戰,老母沒有官舍安養。”

宋神宗下詔,命景思立弟景思誼為秦州判官,以贍養其母。

瞎徵聽說王韶調進京城,派遣部下首領青宜結鬼章襲殺伐木宋軍,斬殺七名校尉,又給景思立下書,言詞不遜,故意挑起事端。

景思立不能忍受其辱,率兵六千進攻踏白城。命韓存寶和魏奇為先鋒,王存為左軍,賈翊為右軍,自為中軍。青宜結鬼章領軍二萬,分三寨抗拒宋軍。兩軍戰數十回合,吐蕃大軍從山下圍困宋軍。宋將王寧、李元凱戰沒於亂軍中。

景思立和魏存寶突圍,眾將大都負傷。見天將黑,移兵東崗固守。後隊遭到吐蕃軍追殺,頓時大亂,前隊宋軍見狀紛紛潰逃。

景思立且戰且退,對眾將道:“我曾以百騎戰敗羌人數千,而無援軍。今戰敗,當自剄以謝朝廷。”

眾將力勸:“將軍不可,我等護衛將軍突圍。”

景思立與眾將再戰,皆戰死,宋軍全部戰亡。

宋軍踏白城之敗,吐蕃恢復其勢,兵圍河州。宋朝得報,大臣震驚,宋神宗心中憂慮,飯都吃不下。群臣相勸,很晚了才勉強用膳。

王韶對宋神宗道:“臣啟陛下,臣再回熙州,定收復河湟。”

宋神宗道:“有勞愛卿,回熙州當持重勿出。”

王韶星夜馳奔熙州,選兵二萬,與眾將商議兵向何處。部下認為河州被圍當救援河州。

王韶道:“吐蕃所以兵圍河州,是依仗外援。現在知道我軍救兵來了,必設伏待我,而且他們剛剛取得勝利,士氣旺盛,我軍不可與爭。當出其不意,以攻其外援,此所謂‘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注3)者也。”

王韶下令直取珂諾城。宋軍奮勇攻城,吐蕃軍見宋軍英勇,抵擋不住。宋軍遂攻佔珂諾城,再進攻香子城,分兵南山圍攻瞎徵。

瞎徵見援兵已絕,拔寨倉皇逃去。正行間,突見前方旌旗招展,殺聲震天。瞎徵慌忙勒住戰馬,仰天長嘆:“長生天,為何絕我……”

(注1 經術:經學,儒術。)

(注2 世務:即時務,當世有關的國計民生的大事。)

(注3 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