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3章 宋夏屠城相互報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3章 宋夏屠城相互報復

宋政和六年、夏雍寧三年(公元1116年)二月,童貫命劉法集結熙河、秦鳳之師十萬人,進攻西夏仁多泉城。守將費聽訛喃探到宋軍的行動,立即遣人馳奔興慶府求救。李乾順命察哥救援。

劉法命大軍將仁多泉城包圍,遂即攻城。夏軍依靠城池英勇反擊,擊退宋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三天過去了,宋軍仍然沒有攻克。

劉法甚是惱怒,責罵部將攻城不利,下令道:“守城夏軍不過三千人,我大軍十萬,當以多勝少。今夜起日夜攻城,不使夏軍休息,定將城池攻破。”

部將得令,指揮宋軍輪番攻城。費聽訛喃見宋軍日夜不停地攻城,將夏軍分成兩撥,一撥作戰,一撥休息。夜以繼日,拼死堅守。

費聽訛喃在城頭上看見城下宋軍中有一員戰將,威風凜凜,騎在馬上向城上射箭,箭無虛發。其人身旁有一面大旗,旗上一斗大的“何”字。他聽說宋軍中有一武選登第者,姓何名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氏。其人勇冠三軍,箭法高超,連遼國將士都敬服。

費聽訛喃心想定是何灌,遂將城中的兩座旋風炮集中在一起,同時向何灌開炮。飛石擊中何灌,墜下馬來。幾名宋軍慌忙架起他,一瘸一拐地撤下。

察哥率輕騎三萬馳援仁多泉城,離城三十裡,細作來報:“稟都統軍,宋軍十萬圍攻仁多泉城。領軍大帥是劉法。”

“知道了,再探。”察哥聞聽是劉法領軍十萬,心中思忖:敵眾我寡,是以卵擊石,難以取勝,三萬將士不能白白送死。他騎在馬上,向仁多泉城方向遙望,心中難過,嘆道:“本帥對不起你們了。”含淚下令大軍停止前進。

仁多泉城夏軍已經堅守一月有餘,殺死宋軍近萬人,將士戰死一千多人,日日夜夜血戰在城頭。援兵久盼不至,糧草斷絕,所剩二千將士人人身上帶傷,實在難以抵抗宋軍的進攻。費聽訛喃為儲存二千軍兵和一千多蕃漢百姓的性命,派人出城請降。

劉法見夏軍請降,忍著心中怒氣,對來使道:“本帥應準你們投降,放下刀槍,廣場集合受降。”

城上的夏軍有的將刀槍扔到城外,有的將刀槍放在城上,走下城頭。城門慢慢地開啟,兩隊徒手的夏軍站在門兩側。宋軍將士們握著刀槍,瞪著眼睛看著城裡。

劉法命一隊宋軍進城觀察動靜。一千宋軍手持刀槍進入仁多泉城,見夏軍都在城中府衙前集合,出城稟報。

劉法騎在馬上微微一笑,帶領部分宋軍進城,其餘宋軍仍然將城團團包圍。

費聽訛喃見劉法來到,一瘸一拐地走到馬頭前,雙膝跪倒,雙手扶地,叩頭道:“西夏仁多泉城守將費聽訛喃,領夏軍二千人,向大宋天生神將熙河經略使劉太尉請降。望太尉大人保全仁多泉城軍民。”

說完,費聽訛喃又磕了三個頭。

劉法在馬上看看集中在一起的夏軍,殘兵敗將,人人帶傷,冷酷地一笑:“你領夏軍殺死我近萬名將士,難道他們不是生命嗎?!”

費聽訛喃一愣,剛要說話,就聽劉法大喝:“給我屠城!”

“啊!”費聽訛喃大驚,猛地躍起,奔向劉法。血光噴濺,費聽訛喃頓時成了血人,怒瞪圓眼,一手指向劉法,身子晃了晃,撲通倒下。

“拼啦!”“拼啦!”夏軍騷動起來,赤手空拳衝向宋軍。

只見刀槍揮動,慘叫聲震動天地,夏軍一片一片地倒下。二千西夏殘軍全部被殺。隨後,宋軍

衝向民房,見人就殺,將城中一千多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

仁多泉城慘絕人寰,成了人間地獄,到處是慘不忍睹的屍體,血流成河,血水順著城門流出城外,竟然匯成一條汩汩血河!慘淡的夕陽懨懨下沉,滿天如血的彤雲,排山倒海般湧動,天上地下一片悽慘的血紅……

种師道攻下洪夏軍城,乘勝進兵,修築了葺平寨。李乾順命李訛哆奪取。李訛哆領軍一萬來到葺平城,見城池修築地勢險峻,無法攻取,遂在其北一處水源地修建大寨,以對抗葺平城宋軍。

葺平城雖險,城內卻無水源,以往到城外取水。而今水源被夏軍佔領,無異於掐住宋軍的咽喉。种師道得報,命渭州都監郭浩進攻夏軍,奪取水源。郭浩挑選精騎六百,殺向夏軍。守寨夏軍見幾百宋軍殺來,輕率迎敵。沒想到宋軍異常英勇,殺敗夏軍。李訛哆得到敗兵的稟報,倉皇出寨迎敵。

郭浩領軍廝殺,一支冷箭射中他的左肋,鮮血頓時流出。郭浩顧不得拔出箭,一邊揮槍一邊對宋軍大呼:“勝敗在此一舉,殺呀——”

宋軍將士見主將受傷仍然拼殺,深受鼓舞,士氣大震,人人勇如猛虎。夏軍潰散。李訛哆無法阻止夏軍敗退,只得棄寨逃走。

夏軍沿著山谷拼命奔逃,突然前方一聲炮響,一對宋軍擋住去路。

“李大人,李訛哆,本府在此等候多時了,快快下馬投降,念在曾投宋,饒你性命。”种師道手中的寶劍指向李訛哆。

李訛哆連忙勒住戰馬,高聲道:“我李訛哆是党項人,雖曾投宋,但心繫大夏。今日我若為大夏戰死,死而不悔。”

說完,李訛哆揮刀殺向种師道。种師道舉劍迎戰。二人戰在一起。宋軍殺向夏軍。就在二人殺得難解難分之時,只聽得李訛哆大叫一聲,跌落馬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來,郭浩殺到,一槍刺中李訛哆肋下。宋軍蜂擁而上,將李訛哆五花大綁。郭浩用槍尖指著李訛哆:“夏軍冷箭射中我的肋下,我還你肋下一槍。”

种師道將李訛哆押進大牢,上報朝廷。宋徽宗和大臣們得報大喜。宋徽宗下詔:誅殺李訛哆。

宋政和六年、夏雍寧三年(公元1116年)七月,种師道將李訛哆押到刑場,開刀問斬。

李訛哆仰頭望著長生天,高呼:“我李訛哆曾經投降宋朝,是我的恥辱。今天,我要為大夏獻身,長生天有眼,給我重做大夏臣子的機會。長生天有眼,長生天有眼啊——”

劉法回軍路過廢棄的古骨龍城,見山巒重疊,丘陵起伏,河水縱橫,地處宋夏邊界,北可拒西涼府,東南可擋卓囉和南軍司,地理位置及其重要,下令在廢棄的城基上修築新城。新城竣工後,童貫上報朝廷,宋徽宗賜名“震武城”。

劉法屠城的訊息震驚了宋夏朝廷和黎民百姓。古語云:殺降不祥。其禍之慘,其罪之甚!宋徽宗和大臣們默默無語,既無人恭賀,也無人言說。文人墨客也不再口誅筆伐西夏的倒行逆施,對此事保持沉默。就連記錄宋朝史實的宋史,在涉及宋徽宗這一年的功績時,這麼重大的事件卻隻字不提。劉法也被世人不恥,大宋能征慣戰的將軍,宋史沒有留下傳記!

西夏君臣震怒,百姓義憤填膺。

李乾順下令國內調集精兵八萬,對察哥下旨:“朕命你率精兵八萬,進攻靖夏城,以報仁多泉城之仇。”

察哥回奏:“稟皇上,此時天氣寒冷,是征戰的大

忌。將士行軍和休息都很辛苦,長途運輸糧草十分艱難。臣建議,只帶精騎萬人,行動方便靈活,有益突襲。”

李乾順想想道:“就依御弟,能戰則戰,不能戰即回。此萬人是我大夏的精英,就交給你了。”

察哥跪倒,奏道:“請皇上放心,弟定攻陷靖夏城,為死難的仁多泉城軍民報仇,定保全大軍回師。”

靖夏城原為西夏的席葦平之地,坐落在天都山東麓,自天都山地區被宋軍攻佔而陷落,宋修建此城。自宋紹聖、崇寧年間,宋朝攻佔西夏大片疆土,特別是橫山之南肥沃的土地盡被宋朝佔領,西夏南境僅存五、六千裡。失去土地的蕃、漢百姓被迫逃亡沙漠和山谷間。

宋政和六年、夏雍寧三年(公元1116年)十一月,察哥不顧北國天寒地凍,率領夏軍中挑選的一萬精騎出興慶府,向南進軍。大軍沿葫蘆河谷向東南前進,在韋州休整二日,在折姜會與賞移口之間的荒山中越過邊界,避開宋境內的堡寨和村莊,向南疾馳。傍晚時分,夏軍到達葫蘆河東岸。察哥下令休息。將士們打尖喂馬。

次日清晨,河畔微明。夏軍起程,萬匹戰馬踏過冰封的葫蘆河。

沉重的蒼穹,幾塊黑色的凍雲在天幕上搖搖欲墜,整個天空彷彿要塌落。晦暗的天宇下,靖夏城像個醉漢臥倒在荒蕪的山野間,在颼颼的西北風中艱難地苟延殘喘。久無降雪,使得城外一派倉皇,稀疏的樹木發出颯颯聲響,枯草落葉隨風飄蕩。四周灰濛濛,一片混沌。

城頭上的宋軍蜷縮著身子背風站立,幾面宋軍旗幟慌亂地飄動。城門緊閉,吊橋吊起。靖夏城時刻保持著臨戰狀態。

東方塵埃蕩起,戰馬嘶鳴,萬匹精騎風馳電掣般卷土飛馳,須臾間,奔到靖夏城。

察哥高高地舉起寶刀。部分將士將靖夏城包圍,部分將士依然縱馬飛奔,圍著城池奔跑。戰馬的四蹄踏起塵土,在西北風的吹動下,黃塵飄動,瀰漫四野。不大工夫,靖夏城已不見蹤影。

城上的宋軍大驚,沒想到夏軍突然出現,抖擻精神準備大戰。塵埃中,看不見夏軍的陣勢,更看不見夏軍的人影,只聽得攻城的殺聲震天響,慌得宋軍挺槍舉刀,卻不見夏軍爬上城牆,驚得宋軍不知道在哪面城牆上抵禦。從早到晚,殺聲在四周不斷地響起,宋軍不敢怠慢,時刻警惕著。

夜幕降臨,明亮的圓月高懸空中,清冷的月光照耀著塵埃籠罩的靖夏城。殺聲依然,變換著方向響起。宋軍將士眯著眼睛,盯著城下,準備迎戰,心中卻已懈怠。

清晨來臨,山野從睡夢中醒來,靖夏城從煙塵中驚醒。北面的城牆外燃起大火,火舌吞噬著城牆。其它三面的城牆外,夏軍搭上雲梯開始攻城。宋軍慌忙迎戰,阻止夏軍登城。一個時辰後,攻城守城之戰更加激烈。宋軍全部將士登上城頭,力保城池不破。就在兩軍城頭激戰之時,夏軍突然出現在城內,從背後殺上城頭。宋軍紛紛倒下,莫名其妙地死去,宋軍頓時大亂,紛紛逃竄。

原來,察哥使用調虎離山和暗度陳倉二計,命夏軍馬踏塵埃,在塵埃的掩護下,佯作攻城,調動宋軍在城上守衛,在北牆外點火驅散城上宋軍,暗中挖掘地道入城,出奇制勝,靖夏城陷落。

“屠城,一個活口不留!”察哥騎在馬上咬牙切齒地呼喊:“用宋軍的屍體告慰仁多泉城屈死的亡靈!不是我滅絕人性,實是宋朝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