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7章 宋金同盟攻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7章 宋金同盟攻遼

“察哥搞的鳥名堂?”劉仲武看了多時,不知是何物,對种師道和劉延慶道:“過去看看。”

二人隨著劉仲武趨馬向前,來到繡品三丈開外,勒住戰馬,注目觀看:

劉仲武帥座:

青山綠水,野蒲飄馨。香霧嫋嫋,戰鼓震震。大帥神武,宋軍驍

勇。未敢面辭,乘勝回師。來日方長,後會有期。

白高大夏國都統軍 晉王 察哥拜上

“察哥,黃口小兒,老夫等著你!”劉仲武氣得滿臉青紫,鬍鬚亂顫。

劉延慶道:“稟大帥,察哥不能走遠,末將願領輕騎追趕,將他擒來獻與大帥。”

哈哈哈。劉仲武仰面大笑。

劉延慶一愣:“大帥何故大笑。”

劉仲武看著劉延慶和种師道,自信地言道:“察哥給本帥留下之言,乃是激將法,誘我大軍前往,他設伏再襲擊我軍。哈哈,老夫豈能進他的圈套。”

“大帥料敵如神。”劉延慶如夢方醒,“大帥,我軍現在作何打算?”

劉仲武大手一揮:“修築震武城,增軍駐守。”

宋軍新築的城寨,遍野荒蕪,是西夏不爭之地。宋朝為了戍守,運送糧草和輜重,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使國庫空虛,留下無窮後患。正如察哥之言。

察哥領軍退兵,回到興慶府,向李乾順建議:“臣稟皇上,我大夏依仗茶山鹽鐵之利,及橫山勁勇善戰的諸族,以對抗宋朝。自童貫遣六路大軍進犯,佔據數州之地,修築軍壘,修建寨堡,我已失去險要。雖兩敗宋軍,但兵勢衰弱,國庫窘迫。以臣之見,當趁勝請和。”

李乾順道:“宋朝盡得山界諸州,兵勢強盛,豈能許和?”

察哥道:“可以遼國名義請和,勝算在握。”

李乾順想想道:“准奏,試試看吧。”

宋宣和元年、夏元德元年(公元1119年)六月,夏使來到延州,送達請和表章。劉延慶接待了夏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將道:“這是西夏使詐,迷惑我們疏於防範,乘機進攻。”

劉延慶擺擺手:“宋夏多年交戰,我國尚感不支,何況西夏小邦。他們近年屢敗,其軍疲憊,害怕我軍再進兵,故納表請和,以圖安定自保。”

此時,童貫已調入朝中,任太傅。劉延慶派人將西夏請表送往京師。

宋徽宗見到西夏請和上表大喜,正籌劃著聯合金國進攻遼國,收復燕雲十六

州,為避免兩面受敵,遂下詔同意。

李乾順得到宋徽宗的詔書,故意拖延,過了兩個多月,見宋朝罷兵不再進攻,才於八月遣使上誓表。宋朝以誓詔授予西夏,夏使卻不接受。

童貫對夏使道:“拒接誓詔,難道要重新開戰嗎?!”

夏使聞言,心中驚懼,只得接受。回到夏宋邊境,夏使向宋境看了看,輕蔑地一笑,隨手便將誓詔丟棄在宋境的路上。

有百姓撿到誓詔,交給延州官府。劉延慶見到誓詔吃了一驚,不敢怠慢,十萬火急送到朝廷。童貫見到誓詔十分惱怒,羞慚不已。

“臣啟皇上,西夏丟棄誓詔,是藐視我大宋天朝。”童貫高舉笏板,朗聲啟奏:“微臣願再赴西界,領兵討伐西夏。”

“大政已定,先不要理會西夏。”宋徽宗躊躇滿志:“朕命趙良嗣與王瓌出使金國,商議進攻遼國事宜。”

童貫豎著耳朵聽到皇上的玉言,躬身道:“臣遵旨。”

趙良嗣乃童貫出使遼國帶回的名為馬植的

人。回到朝廷,童貫將其改名為李良嗣,推薦給宋徽宗。

李良嗣遂獻取燕雲之策:“女真人恨遼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萊涉海,結好女真,與之相約攻遼,其國可圖也。”

群臣聽到李良嗣的建議,紛紛啟奏,認為自先帝創業以來,雖然希望收復燕雲之地,但其地連線諸蕃,商賈舟船皆不能通行,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一旦開戰,恐怕對朝廷沒有利益。

童貫連忙啟奏:“金國興起,正對遼國攻城拔寨,勢不可擋。約金攻遼,其兩面受攻,遼必亡,收復燕雲,宏圖可成。”

童貫之言正合宋徽宗心意,他看看李良嗣,問道:“卿本燕人,世為遼國大族,官至光祿卿,為何來到大宋朝獻滅遼之策?”

李良嗣回道:“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治伐亂,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萬一女真得志,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事不謀矣。”

宋徽宗好大喜功,一心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先帝的夙願。童貫和李良嗣的言語說到他的心裡去了。他微笑著道:“愛卿所言甚嘉,朕賜你國姓,授予秘書丞。”

“臣趙良嗣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趙良嗣跪倒丹墀,三叩九拜,敬頌不已。

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二月,趙良嗣奉旨出使金國,商議聯金夾攻遼國、求燕地以及歲幣等事。他先來到登州,會合副使王瓌,一起乘船出海,向北浮海而行。

時值仲春,天氣晴朗。海天一色,蔚藍、明淨。天邊飄動著朵朵白雲,海風吹拂,海面銀光閃爍。浩瀚的大海上,無數掛著白帆的漁船隨風飄蕩,可見漁民撒網捕魚。遠處點點白帆,猶如碧空白雲。

趙良嗣站在船頭,心潮澎湃,心胸像大海一樣寬廣。他躊躇滿志,欲建豐功偉績,青史留名。

阿骨打接見了趙良嗣一行。趙良嗣稟告了宋朝聯金攻遼之意,呈上宋徽宗的御筆書信。信中說:“據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若許復舊,將自來與遼國銀絹轉交,可往計議,雖無國書,諒不妄言。”

聯金攻遼之策是最高機密,宋朝沒有使用國書,而是以宋徽宗的親筆信的方式與金國交往。

金國的大臣們多數反對以燕京之地換取宋朝的銀絹,認為燕京之地有險可守,也有貢賦可取,若交還宋朝,金國只得退險據守,恐有不虞。

阿骨打雄才大略,深謀遠慮。看完宋徽宗的信,微微一笑,對群臣道:“燕雲十六州是當年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宋朝皇上的信中只提‘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而沒有提燕雲十六州,是自縛手腳,這便是其中的玄機。我們就答應他,一城一地換取五十萬兩銀絹是值得的。而且,一城一地之得失,豈能改變我大金與宋朝的大勢。”

趙良嗣也沒想到宋徽宗所要的只是燕京及所屬之地,這與他所上燕雲之策相距甚遠。於是,他在與金人的談判中極力擴大其範圍,將西京大同府與平州(注1)、營州(注2)都包括在內,即恢復長城以南一切漢地。金人以不屬於燕京所轄為由斷然拒絕。經過唇槍舌戰,最後雙方約定:金攻取遼國中京大定府,宋攻取燕京一帶,歸宋所有,宋給金歲賜五十萬兩。

趙良嗣回來覆命,詳細說明情況,朝廷才知道御筆作繭自縛,急忙派馬政再次使金,商談西京之事,並在國書中將燕雲十六州一一註明。金國君臣看罷圖冊,一致反對,態度強硬。

馬政稟道:“燕雲十六州原為漢地,是後晉石敬瑭割讓遼國的,世人都知曉,也是我皇盟約所取之地

,而非燕京一地。”

阿骨打對馬政道:“如宋朝如此要求,只得解約。”

面對侵城略地的金國,天祚帝遣太傅習泥烈為使,帶著國書前往金國議和,冊封阿骨打為東懷國皇帝,企圖安撫了事。

阿骨打不滿,遣烏林答贊謨使遼,指責冊文沒有“兄事”之語,不言“大金”而云“東懷”,乃小邦懷其德之義,且冊文語言輕侮。

天祚帝見金國不同意議和,為平息事態,只得按照金國群臣給阿骨打所上尊號“大聖”,冊其為“大聖皇帝”,再遣習泥烈為使,到金國協商議和。

阿骨打惱怒,拒絕遼國議和,將習泥烈扣留。

阿骨打對群臣道:“遼人屢敗,遣使求和,說的好聽,以為緩兵之計,當議進兵征討。朕令鹹州路統軍司整頓軍旅,修器械,準備完畢彙報於朕,擇日起兵。”

就在此時,趙良嗣再次奉旨使金,到達薊州關下。正值金國出師進攻遼國上京府。

阿骨打下旨:“遼使、宋使隨朕同行。”

宋宣和二年、金天輔四年(公元1120年)五月,金國三路大軍號角齊鳴,戰鼓擂動,旌旗蔽日,浩浩蕩蕩殺向遼國上京臨潢府。

遼國上京臨潢府位於上京道東南,是遼國修建的第一座京城,遼神冊三年(公元918年)築成,名為皇都。遼天顯十三年(公元939年),更名上京,因城南臨潢水,故名“臨潢”。本為漢代遼東郡西安平之地。臨潢府城幅員廣闊,氣勢雄偉。分為二城:北城為皇城,也稱內城,城牆高三丈,周圍十里,設有敵樓,皇族與契丹人居住;南城為漢城,也稱外城,城牆高二丈,周圍十七裡,不設敵樓,漢人居住。

阿骨打命侄子謀良虎為前鋒,領軍先行,路上遇遼兵五千阻擊,隨即迎戰。三軍趕到,大破遼軍。遂進軍上京。

阿骨打命遼國降將馬乙持詔書進城,宣諭官民:

遼主失道,上下同怨。朕興兵以來,所過城邑負固不服者即攻拔之,

降者撫卹之,汝等必聞之矣。今爾國和好之事,反覆見欺,朕不欲天下

生靈久罹塗炭,遂決策進討。重以吊伐之義,不欲殘民,故開示明詔,

諭以禍福,其審圖之。

臨潢府軍民依仗著城牆堅固和豐厚的儲備,拒絕招降,堅決固守。

清晨,一輪紅日懸在群山頂上,半天紅霞,映照得山河無比絢爛。

阿骨打騎著雪白的駿馬來到臨潢府城前,望著雄偉的城池,意氣風發,激昂地下達命令:“攻城!”

戰鼓擂響,號炮震天,旌旗搖動,殺聲如雷,三軍將士鼓譟而進。

阿骨打看看身旁的遼使習泥烈和宋使趙良嗣,微笑道:“你等可觀吾用兵,以選擇去留。”

鼓噪聲中,金軍弓箭手向城上射箭,步兵頂著盾牌,冒著利箭,土添城濠,繼而推著雲梯進攻外城。遼軍在城上防守,兩軍在城頭廝殺。

攻城已經兩個時辰了,殺得天昏地暗。巳時時分,阿骨打異母弟、鹹州路副統闍母率部下殺上城頭,金兵隨後登上外城,殺敗遼軍。遼軍外城留守撻不野無力反攻,率眾出城投降。

習泥烈見遼軍戰敗,心中黯然神傷。

趙良嗣高舉酒杯,對阿骨打讚頌道:“皇上神武,萬歲,萬萬歲。”

注1 平州:治所在盧龍,今河北省盧龍北。

注2 營州:治所在廣寧,今河北省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