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蒙古軍大舉攻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章 蒙古軍大舉攻夏

成吉思汗即皇帝位後,制定各種制度,進一步統一蒙古各部,開始了征伐的軍事行動。為避免引起金國的警覺,成吉思汗向金國進貢歲幣。金章宗派遣衛紹王完顏允濟在靜州受貢。

衛紹王身高須美,文質彬彬。曠野中成長起來的成吉思汗,瞧不起這樣的人。見到衛紹王,不以禮相待。

衛紹王心中不滿,回朝後向金章宗稟報,請兵討伐成吉思汗。此時,金章宗得病,不久崩殂。衛紹王即位,遣使到蒙古下詔。

成吉思汗問金使:“新君為何人?”

金使回:“衛紹王也。”

“他?”成吉思汗立即對著南面唾了一口唾沫:“我以為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跪拜!”

說完,跨上戰馬,揚鞭而去。

金使回報,衛紹王更加惱怒,揚言等成吉思汗再進貢,定砍下他的腦袋。成吉思汗得知,遂與金國絕交,嚴兵為備。

成吉思汗得到李安全廢主自立的資訊,決定遣兵進攻。蒙古軍一舉攻陷斡羅孩城。隨後,在此駐軍,蒙古軍四處侵掠。

李安全得報,調集右廂諸路抗拒。成吉思汗見夏軍兵勢強盛,不敢冒進。兩軍對壘,相持五個月,蒙古軍糧草漸缺,成吉思汗下令退軍。

夏軍望著蒙古大軍撤退,不敢追趕。

金將李澡、田廣明歸降蒙古,勸成吉思汗伐金。成吉思汗恐西夏聯合金國,從背方進攻,兩面受敵,決定先進攻西夏。

南宋嘉定二年、夏應天四年(公元1209年)三月,蒙古大軍出黑水城北,躍過狼山,由兀刺海關口南下,進入夏國河西之地。

李安全派世子李承禎為帥,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元帥,領軍五萬向北疾馳,在順化渡以西的黃河西岸遭遇蒙古軍。兩軍列陣對峙。

第二天,東方露出一抹嫣紅,遠處的黃河發出轟鳴。

兩軍搖旗吶喊,殺向對方。新興崛起的蒙古騎兵,英勇異常。夏軍騎兵彪悍勇猛,毫無遜色。兩軍大戰,殺得天昏地暗,煙塵滾滾,山河震顫。

成吉思汗騎著白馬領一軍在遠處觀陣,見兩軍殺得難解難分,不分勝負,心中讚歎夏軍之勇。

察罕對成吉思汗道:“大汗,小將願領一軍助戰。”

成吉思汗看著這位長大成人的勇武過人牧羊娃,胸有成竹地下令:“察罕,朕命你帶五千軍衝殺夏軍。”

“遵命。”察罕揮舞寶刀,對身後的大軍高呼:“跟我來。”

五千蒙古生力軍如猛虎衝進兩軍中,彎刀砍向夏軍。頑強廝殺的夏軍被突如其來的衝殺擊退,蒙古軍趁勢猛攻,夏軍潰敗。高逸身負重傷被俘,李承禎見高逸被俘,沒有了主心骨,不敢反擊,領殘軍逃跑。

成吉思汗來人勸降高逸,其堅貞不屈。成吉思汗見高逸不降,遂將其殺害。

四月,蒙古大軍將兀刺海城包圍。

豐州人謝睦對城守太傅西壁氏道:“蒙古大軍兵勢強盛,剛剛戰勝我軍,兀刺海城牆矮糧草不足,為保百姓平安,請出城請降。”

西壁氏喝道:“敵軍來了應當迎戰,哪有不戰而

降的道理。”

於是,西壁氏領軍在城上堅守。蒙古軍發起攻城,夏軍英勇抵抗,打退蒙古大軍一次次攻城。兩天過去了,蒙古大軍多次攻上城頭,都被西壁氏領軍殺退。夏軍傷亡慘重。

成吉思汗望著兀刺海城不高的城牆,對大軍下達死令:“這次攻城務必將城攻克。”

蒙古大軍再次攻上城頭,與夏軍短兵相接,後續部隊瘋狂登上城頭。夏軍不敵,退到城下。西壁氏帶領夏軍與蒙古軍展開巷戰。夏軍面對數倍於己的蒙古軍頑強反擊。巷戰進行了一個夜晚,夏軍寡不敵眾,西壁氏被俘,兀刺海城陷落。

蒙古大軍在兀刺海城休整,補充糧草和輜重。

李安全得報兀刺海城陷落大驚,知蒙過軍必南下,遂命嵬名令公率軍五萬馳奔克夷門駐守。

克夷門南距中興府二百餘裡,是國都的北大門。其地地勢險要,兩山對峙,中間山谷只有一條路,兩側是懸崖絕壁。西夏歷代都在此駐軍防守,曾在此地血戰遼軍。

嵬名令公領大軍到達克夷門城,分兩萬駐守城池,三萬大軍紮營在城北兩面山上,等待蒙古軍。

是年七月,蒙古大軍南下。

成吉思汗見兩山夾一路,地勢險要,乃設伏之地。遂對身邊諸將道:“夏軍必在此設伏以待我軍。”

木華黎道:“願領一軍探視夏軍虛實。”

“好,命你領五千軍進入山谷,記住,如遇夏軍,虛戰返回。”

“是。”木華黎對本部人馬道:“隨我來。”

蒙古軍前部進入山谷。嵬名令公早就得報,傳令夏軍準備出擊。蒙古軍全部進入山谷。嵬名令公一聲令下,夏軍從兩面山坡突起,吶喊著殺下山來。

木華黎大呼:“不要慌,迎戰。”

兩軍廝殺。蒙古軍長途行軍到此,未等休息即作戰,遂不敵夏軍。

木華黎見狀,下令撤軍。蒙古騎兵回轉身,殺出包圍,衝出山口。蒙古大軍在此待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嵬名令公領軍追殺,遠遠望見山口大軍列陣,急令收兵。夏軍得勝返回,依然駐紮在兩山坡上,色鹿角障礙,以阻止蒙古軍。

成吉思汗知夏軍重兵扼守山谷,大軍無法透過,下令大軍紮營。諸將請命,願領軍死戰,突破埋伏開啟通道。

成吉思汗對諸將道:“我軍在此紮營,長期對敵。夏軍久駐山林荒野,定生病減員,守備鬆弛。我軍將士世代荒野為家,地當床天當房,天人合一。待夏軍疲憊,一舉可破。”

遂下令堅強守備,以防夏軍偷襲大營。

兩軍相持兩月,成吉思汗對諸將面授機宜,蒙古軍開始撤退。

嵬名令公得報蒙古軍撤退,心中暗喜,準備追殺。等待了幾天,見山口蒙古軍不足萬人,正在拔營起寨,立即下令追殺。

夏軍殺向山口,蒙古軍見夏軍殺來,丟下輜重,慌忙奔逃。嵬名令公率夏軍呼喊著追殺,蒙古軍倉皇逃竄,夏軍緊緊追擊。只聽三聲炮響,逃跑的蒙古軍突然調轉馬頭,衝殺過來,夏軍頓時大亂。蒙古大軍從四面殺來,將夏軍團團包圍。嵬名令公領夏軍逆戰,全軍戰死的戰死,被俘的被俘。嵬名令公也被俘。夏軍全

軍覆滅。

蒙古大軍隨後透過山谷,進軍克夷門城下,將城攻陷。大軍休整旬日,長驅直下,到達中興府。

敗兵逃回中興府。李安全大驚,親自督促將士登城守禦。蒙古大軍數次攻城而不能破。李安全趁夜色派出使臣偷偷出城,到金國求援。

金國大臣紛紛啟奏:

“西夏若亡,蒙古必來侵我,不如與西夏首尾夾攻,可以進取而退守。”

“夏弱則蒙古強,蒙古強,於金為患,是唇亡齒寒也。”

衛紹王聽到臣子們的話,得意地一笑,捋著鬍鬚道:“眾卿所言,不覺得錯了嗎?蒙古與我國為敵,夏國與其相攻,乃我國之福,何來患焉?”

金國朝儀不出兵。夏使無奈,含淚而回。

秋天來臨,西北風瑟瑟地挾著寒意刮來。天空陰雲密布,大雨如注,細密的雨絲猶如千萬支利箭射下來。平地成河,河水暴漲。

成吉思汗命築堤攔水以灌城。此時的中興城中已是一片汪洋,有人溺死。河水久灌,城牆將坍塌。城中軍民驚恐萬分。

天無絕人之路。堤壩決口,大水漫延。

成吉思汗下令撤圍,將大軍轉移高處,遣太傅訛答入城,招降李安全。李安全毫無辦法,只得送女請和。蒙古大軍遂撤軍。

嵬名令公和太傅西壁氏被蒙古軍押回,西壁氏病死,嵬名令公被關在土屋中。成吉思汗派人數次勸降,不為所動。蓬首垢面,食惟粗糲,志不稍屈。

李安全請和後,得知嵬名令公沒有死,遣使請成吉思汗放還。成吉思汗敬佩其人,遂命與夏使一同返回。

李安全怨恨金國見死不救,伺機報復。有臣下稟報:“金國隴外十州地,介於宋夏之間,素無重兵戍守,可乘隙以兵。”

“好。”李安全立即遣一萬騎兵,進攻葭州,大掠而回。

夏軍剛剛凱旋,就傳來一個讓李安全渾身顫抖的訊息——黑韃靼來侵。

韃靼為突厥統制下的一個部落,突厥衰亡後,韃靼逐漸強大。漠北的韃靼被稱為黑韃靼,漠南的韃靼被稱為白韃靼。

黑韃靼國逐漸強盛,兼併周圍諸族。國王白廝波於南宋嘉定四年、夏皇建二年(公元1211年)五月,領兵進攻西夏河西州郡。

李安全雖然懼怕黑韃靼,腦海裡想起李純佑的被廢,只得硬著頭皮,親率大軍拒戰。兩軍大戰,夏軍不敵黑韃靼軍。李安全只得送公主請和,遣使請以臣禮事之。

白廝波得到西夏公主,於是退兵。

李安全數戰皆敗,以女兒討好敵國,稱臣辱國,國勢越來越衰弱,西夏朝野生怨。羅太后見李安全有失所望,於是與大臣們密議,於七月,立齊王李遵頊為帝。

李遵頊時年四十九歲,改皇建二年為光定元年。

一個月後,李安全死去,年四十二。諡號敬穆皇帝,廟號襄宗,墓號康陵。

李遵頊即位後,躍躍欲試,要施展治國之才,像先祖那樣馳騁沙場,光大社稷。這時,他得到一個令他振奮的資訊,高聲喝道:“來人,傳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