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法蘭西17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安德魯也是化學家?(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章 安德魯也是化學家?(上)

安德魯介紹說:“以半張開狀態放置在氣球吊籃的外面,傘衣底下帶有傘繩,系在人的身上,如果氣球失事,即乘降落傘落地。”

只不過,發明者亞布是一名立場堅定的保王黨人,死於1792年的“九月大屠殺”。於是他的發明也被束之高閣,直到幾個月前,安德魯從亞布公寓廢棄的馬廄裡,很是幸運的翻了出來。

這一切,都要感謝隸屬於警察總局管理的地下檔案室,從路易十五到大革-命期間,一百多年來的檔案管理員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遇到的、看到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儲存下來。

安德魯最後說道:“兩個降落傘器具及其配套工具我已打包好,東西就放在警察總局隔壁,誇尼飯點的地下室裡,明天可以派人去拿。”

對此,庫泰勒及時的表示了一份感謝。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儘管“創業號”氫氣球始終是繩索拖拽方式固定於地面,並不是隨著信風搞什麼自由飛翔,所以安全係數比較高。可一旦有了意外,掛著的兩個降落傘好歹也是個不錯的保險。

另一方面,安德魯之所以不願意登上氫氣球,那是他自身的恐高症在作怪。後世的穿越者絕對沒有這種心理疾病,但附身安德魯之後,麻煩就來了。

即便穿越者知道藉助臨床心理學中的“脫敏療法”,來醫治自己的恐高症。

然而時至今日,安德魯心理所能承受的最大高度,最多也只是4層樓那般高,而且還必須依託於堅固建築物的地板。

至於呆在距離地面兩三百多高,而且還是搖晃不定的氫氣球的吊籃裡,談的不談。

至少是在安德魯沒能爬到十層樓的高度(30米)之前,他是不願意去做任何冒險的……

當安德魯再度停下腳步時,他面對的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築。如果說的具體一點,這座氫氣反應爐,就是由磚石修築的兩座大小不一的窯爐,中間再由幾根較粗的鑄鐵管道與一窪清水池聯絡。

而在反應爐的上方,是十多根支柱支撐著的瓦片棚,用於遮陽避雨。四面是沒有牆體的,應該是為了保持通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旁負責解說的洛芒中尉介紹說:

“建造這座反應爐,通常需要5到7天的時間。此外,剛出來的氫氣是熱騰騰的,需要等到冷下來氣體收縮,注滿的氣球會癟下去,於是還要補充充氣數次。整個充氣過程需要36到40小時。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所以,一旦遇到戰場轉移,我們就來不及在前沿陣地搭建反應爐,必須讓20名士兵連拉帶拽充好的氣球,繼而在曠野上做徒步行軍。好在氫氣球本身就是懸浮的,不怎麼費勁,只是擔心風力的大小,以及實施襲擾與偵察的敵方騎兵……”

聽到這裡時,安德魯還想著詢問為什麼不適用鋼瓶運載氫氣的方式,在工廠內部先將氫氣液化之後裝鋼瓶,等到戰場後再給氣球充上氫氣。

但轉眼之間,穿越者想到零下253攝氏度才是氫氣的正常沸點。以目前的科技而言,其難度已經不亞於製造出一臺合格的內燃發動機了。

搞個偵察氫氣球還這般麻煩,安德魯多少有點灰心失望,也難怪氣球連隊在成立10多年後,就被拿破崙下令解散了。

想到這裡,穿越者還不如主動請纓,去申請接管卡爾諾組建的來復槍營。

當然,這也只是安德魯想想罷了。

事實上,那個來復槍營也是花花架子,法國的軍官和士兵都集體拒絕這種射速極慢,操作複雜的舶來品步槍,以至於士兵都難以招募整齊。

不得已,卡爾諾只能下令將一批政治立場傾向於大革-命的阿爾卑斯山獵人,納入到法軍的來復槍營之中。

至於對方到底是法國人、瑞士人、意大利人,還是德國人都無所謂了,只需對方能對著紅白藍三色旗,高呼一句“共和國萬歲!”,那就屬於自己人了。

看到安德魯少校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庫泰勒與洛芒相視一眼,兩人決定立刻結束這種枯燥乏味的技術性介紹,準備好為安德魯長官的接風晚宴,怎料畫風突變。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哦,你們是焦炭為基本原料,在與水蒸氣在高溫時反應而得氫氣的。”安德魯一邊敘述著他聽到的,一邊又撿起根樹杈,在沙地上胡亂比劃起來。

一開始庫泰勒還不以為然,等到他看到洛芒一臉驚愕的模樣,他也趕緊迎上前去檢視。

地上畫出來的,是一行看似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C+H2O→高溫→CO+H2;

這正是拉瓦錫為氣球連隊所做的實驗結果。因為屬高度軍事機密,目前能完成寫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人屈指可數。

至於庫泰勒和洛芒二人的想法,是身為政治部警長的安德魯少校同樣是化學的愛好者,曾在監獄中“拜訪”過拉瓦錫,瞭解、學習或是研究過上述方程式。

此外,兩個方程式也有不同之處,H2O應該是H0,而H2為H。所以,拉瓦錫方程式為:C+HO→高溫→CO+H;

對於角標下資料的“小錯誤”,那倒無關緊要。

對此,安德魯也不會主動解釋這種方式的孰對孰錯,不是理論太複雜,而是現如今的實驗儀器太不精確,而且C12還不是國際公認1摩爾的原子標準。

事實已經證明,拉瓦錫的方程式的確可以合成廉價混合氫氣(水煤氣),但存在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焦炭與水蒸氣找高溫環境下,發生反應後,除了生成60-70%以上的氫氣,還同時還伴隨有兩種碳元素與氧元素的化合物。

上述碳氧化合物就是數年之後,由蘇格蘭化學家克魯克尚克才給予正式命名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至於其中的二氧化碳目前已經能夠解決,只需再將含有雜質的氣體重新壓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就能溶掉絕大部分的CO2;而對於CO,後世方式通常是藉助一類叫做“含氨乙酸亞銅溶液”的廉價催化劑來解決。

而在眼下,即便是拉瓦錫並不贊同法國化學家拉索納的說法,將CO視為“一種性質極怪異的可燃空氣-氫氣”,但由於身處監牢之中,當代最偉大的化學家未能對CO進行過多的研究。

事實上,安德魯的初中化學常識也僅限於此,但其知識量也足夠令氫氣連隊的兩位指揮官刮目相看了。

基於心中已對安德魯打上了“化學愛好者”的新標籤,使得庫泰勒也慢慢減輕了對密探出身新上司的高度警惕。

安德魯最後說道:“可以肯定的是,氫氣中含有一種可以致命的雜質氣體,很可能會對氣球連隊官兵的健康造成極大損害。”

洛芒接過話題說:“是的,曾有兩名士兵因為在室內吸入了還有雜質的氫氣,一個不幸身亡,另一個僥倖逃生,但身心受到極大傷害,不得不提前退役。事後,上尉曾請教了拉瓦錫院士,在後者的建議下,我們將氫氣反應爐重新修建在一片空曠地帶,僅在頭頂搭建一片防雨棚,撤掉了四面牆,最大可能的保持空氣流通。不過,這種解決方案並不完美。”

說著,洛芒看了身旁的庫泰勒一眼,後者心領神會接著說道:“的確,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我們必須剔除掉氫氣中的有害雜質,不僅僅是針對官兵的健康,也是要提升氫氣質量,因為那種雜質氣體僅比空氣輕一點,升空效率遠不如氫氣。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