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法蘭西17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7章 發動戰爭的不得已理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7章 發動戰爭的不得已理由

事實上,安德魯在波旁宮的就職演說並無新意,不過是重複他在“共和國勝利日”上的發言。由於普魯士大使等多國外交使節在場,所以他略去了亡國的波蘭,藉助外交辭令將其描述為“被壓迫民族”。

在所謂的“邪惡軸心國”中,安德魯依然將老對手英國和奧地利兩國拉出來批鬥,卻選擇性遺忘了遙遠聖彼得堡的那位俄國女沙皇,以及跟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諸侯國。

儘管俄羅斯與法國兩國嘴炮不斷,然而反法同盟成立3年多來,俄國士兵從未真正參戰。雖說聖彼得堡的軍事干涉方案一個接一個,可每當“臨門一腳”之際,總有“各種意外發生”,而不得不中止出兵法國的計劃。

顯然,上述這些不過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在懲罰英國與瑞典的軍事結盟,妄圖於波羅的海遏制俄羅斯帝國最重要的出海通道。

此外,法國特使在聖彼得堡煽風點火,明裡暗地施展的陰謀,雖然被女沙皇一眼看穿,但她不能公然的全盤加以否定。

那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本人,也不得不屈服於“大斯拉夫主義”的宏偉理想,半推半就的承認了俄羅斯帝國(東斯拉夫為主的民族)在合併波蘭(西斯拉夫人)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位於巴爾幹半島之上的,那些長期被奧斯曼土耳其欺辱壓迫的南斯拉夫“骨肉同胞”。

另一方面,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百忙之中,於夏宮召見了奧地利駐聖彼得堡大使,不厭其煩的解釋了俄國沙皇與樞密院對於巴爾幹半島的一系列政治和領土的訴求,絕不會影響到俄奧同盟的關係。

不僅如此,一名高階別的俄國特使還攜帶女沙皇的親筆書信和再三囑託,千里迢迢趕往維也納的美泉宮。

在信中,放低了姿態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弗蘭茨二世保證: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所有軍事行動都將與奧地利保持一致,不會損害盟友的利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簡單來說,就是俄國在巴爾幹半島開展一切軍事行動之前,都將主動得到維也納方面的理解與支援。

然而,對於奧地利最希望俄羅斯帝國出兵萊茵河與阿爾卑斯山區的請求,葉卡捷琳娜二世一如既往的“左右而言他”,不給予任何的公開承諾。

當安德魯和他領導的法國革-命政-府宣稱要幫助波蘭復國的時候,聖彼得堡只是將其稱之為“荒謬的,可恥的行為”。

等到安德魯在他的就職演說稿裡,在“邪惡軸心國”的列表中刪掉了俄羅斯,隨即法俄兩國的嘴炮也就告一段落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此外,安德魯的就職演說也沒有再提及德意志諸侯國,那是在法軍20萬大軍狂攻美因茨之際,與法國僅有一河之隔的巴登與符騰堡等多位德意志藩屬國迫於法國-軍隊的強大威懾力,不顧神羅皇帝弗蘭茲二世與帝國議會的警告,先後派出特使前往巴黎,乞求和平。

負責共和國外交事務的勒貝爾執政官,在第一時間接見了上述各國的外交特使,多方在原則上很快就達成了一攬子和平協議。

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承認了法蘭西對萊茵河左岸地區(萊茵蘭)的所有權,以換取法國不再針對巴登、符騰堡、魯爾等國,採取(掠奪性)的軍事行動。

需要說明的,那個不知何時成立的魯爾公國儘管沒有獲得帝國議會的批准,繼而在神聖羅馬獲得諸侯國的地位。然而,這個魯爾公國依然作為獨立的德意志邦國,成功加入到與法國的和平談判中。

與此同時,法國政-府也做出了保證,未來一到兩年內,會將位於萊茵河右岸,法軍佔領下的一部分德意志領土,移交給與法國達成和平協定的巴登、符登堡與魯爾等國,作為他們失去萊茵蘭領地的一種補償。

另一方面,法軍未來的行動方向,依然集中於美因茨主教區、法蘭克福主教區、科隆主教區、普法爾茨選候國、萊寧根公國、菲爾滕貝格公國,瑞屬東弗裡西亞,以及漢諾威等國。

法國人先是要掠奪這些德意志諸侯的財富,然後再將已經刮地三尺的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差不多一貧如洗的居民,給予巴登、符登堡和魯爾等國。

此外,這些與法國簽訂了和平協定的德意志諸侯,不得與法國的敵人,奧地利與英國結盟,其領土既不得駐紮任何的外國-軍隊,也不能接受法國的貴族流亡分子。

換言之,巴登、符登堡和魯爾等國即便日後不與法國締結軍事同盟,但也必須保持絕對的中立立場。

……

在共和4年的第一次外出活動,法蘭西第一執政官就放在了自己的出生地,斯特拉斯堡。

10月21日清晨,也就是督政-府的五位執政官在波旁宮,正式宣誓就職的第二天,安德魯就在騎兵衛隊的陪同下,啟程前往巴黎北部,數十公裡外的莫頓莊園。

午後,等到埃爾隆伯爵夫人及他們的雙胞胎兒子登上馬車,安德魯隨即下令改道,朝東北方的阿爾薩斯大區前進。

安德魯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藉口去斯特拉斯堡會見自己的老同學梅特涅的時機,接見那些跟隨在梅特涅夫婦身後的各國外交官,以及一位重量級的大人物。

而這,也將是德意志諸侯們在1795年的最後一次和平機會。因為兩個月之後,五個野戰軍團的四十多萬法國-軍隊,將會向萊茵河的左岸及阿爾卑斯山的東側,發動排山倒海的進攻,繼而徹底打垮奧地利及其僕從諸侯國,粉碎至1792年建立起來的反法同盟勢力。

而在1年前,安德魯的戰略意圖只是延續另一時空的歷史,讓拿破崙指揮的“偏師”義大利軍團,在北義大利半島所向披靡,呼風喚雨。

至於北方的瑞士軍團、萊茵軍團、美因茨軍團與摩澤爾軍團等這些威風凜凜的主力軍團不過是配合演出,目的在於吸引奧地利及德意志諸侯聯軍的注意力罷了。

然而,國內外的幾個重大事件促使安德魯不得不改變了原有的戰略規劃,決定盡最大努力,徹底解除來自奧地利和德意志諸侯的軍事威脅。

至於最低的目標,也是需要將維也納打趴在地,繼而簽訂一個割地賠款條約,讓它在3年內無法再度糾結一支德意志聯軍,對萊茵河方向的法國形成軍事威脅。

今年下半年的時候,外交部與軍情局分別從不同途徑加以證實,小皮特和他的內閣已成功說服了英國下院與國王喬治三世,繼續支援歐洲大陸的反法同盟作戰。

為此3年內,英格蘭銀行將向奧地利、瑞典、瑞士等盟友,以及貴族流亡勢力,提供不低於五百萬英鎊的軍事援助。而在另一時空裡,英國人的軍事援助也不過三百萬英鎊。

這倒也罷了,英國人錢多這是事實。

下一個問題,是聖路易斯安娜總督府那邊向巴黎的中-央政-府發來了多個求援資訊。因為最近有種種跡象表明,英國部署於北美洲及加勒比的海軍艦隊,準備向新奧爾良發動進攻,傳聞要一舉摧毀法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最大城市。

如今用法國海軍與英國艦隊拼比海上武裝力量,顯然是以卵擊石的做法,除了裡舍裡和敘爾庫夫的私掠艦隊偶爾能給英國海軍製造一點小麻煩外,法國海軍的大部分時間裡,似乎只能躲在有海防要塞保護的土倫、布雷斯特、瑟堡等海軍基地裡。

基於此,安德魯針對英國的反制手段,當下就只有一個,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片領土,漢諾威公國。

當攻下美因茨之後,法軍在萊茵河的戰略重心將放在漢諾威公國方向,從而迫使英國艦隊放棄襲擾新奧爾良與聖路易斯安娜。

為此,安德魯已代表督政-府藉助第三國外交官,向英國內閣發出了最強硬的警告,一旦英國入侵聖路易安娜,並炮擊新奧爾良,那麼督政-府就將派遣30萬法國-軍隊全力攻打漢諾威公國,並將那裡的所有英國人,以及聽從英軍指令的漢諾威官兵,統統趕到波羅的海裡餵魚。

第三個,是來自退役老兵的問題。

從1794年的10月開始,前期的軍委會,以及後來的總參謀部和陸軍部,都在致力於做一件事,那就是藉助建立預備役制與國內軍區制的方式,大幅度的裁減共和國現有的百萬大軍,繼而讓龐大的軍費開銷降下來,緩解國內財政壓力。

等到1795年9月下旬的這一年裡,共和國正規軍的總兵力,已從高峰時期的105萬人,成功下降到80萬左右。

由此看來,節省軍費目的的確達到了。只是那些參與過戰爭的二十五萬退伍老兵在回到故鄉之後,很多人表現出各種的不適應,接著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是各種惡性案件。

作為穿越者,他當然知道這是退役士兵患上了“創傷性應激障礙”,一種在20世紀七十年代才被正式命名的重大心理疾病。

等到出現這種障礙之後,便不能夠正常的生活。因為退役的士兵大多在戰場上都經歷過戰友生離死別的場景,根本沒有辦法忘卻那些痛苦。一旦因為這些事產生了重大的精神疾病之後,常常會是一種醉生夢死的狀態。

各種不好情況的連續出現,使得各省的官員們不斷的致信來自本省的國家議員,以及督政-府的執政官們,抱怨退役老兵在家鄉的種種胡作非為。以至於一貫鼓吹削減法軍總兵力的議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不再吭聲,免得被本省的老鄉痛罵。

對此,安德魯在與其他執政官商議過後,拿出了一攬子的解決方式:

首先,讓那些為國獻身的傷殘軍人入駐榮軍院或是軍人莊園。所謂的軍人莊園,專門負責收納那些肢體健全但精神嚴重傷殘,家人拒絕收留的退伍老兵。至於其治療手段,不提也罷,至少不會危及到普通人;

其次,將大部分身心健全的老兵們,組建若干個半軍事化的建設兵團,並在現役軍官與土木工程師的指揮下,專門從事建造鐵路、公路、橋樑、煤鐵礦井與大型工廠等一系列國家級的重大工程。

最後一點,安德魯不得不放棄了這兩年的大裁軍的計劃。既然軍人的使命與榮譽都存在於戰場,那就繼續發動戰爭吧。

至於軍費問題,大部分就只能依靠掠奪佔領區的財富資源,反正安德魯也不打算將德意志、瑞士和義大利併入法國。

另一時空的義大利軍團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就為督政-府,貢獻了價值一億裡弗爾的鉅額財富;

瑞士那邊,雖然窮一點,但軍情局的調查得知,瑞士聯邦的國庫裡面也有不少黃金,包括英國人的援助;

至於奧地利,差不多就是個歐洲的狗大戶,一旦成功拿下維也納後,再向弗蘭茨二世勒索一兩億裡弗爾,也應該不在話下。

再算上那些弱小的德意志諸侯國,上述的東方戰爭所得應該不會少於3億裡弗爾,足夠支援50萬野戰部隊繼續打上3年。

既然50萬大軍的軍費,一旦不屬於現實難題,那麼戰爭的繼續發展,反而還可以促進法國-軍事工業的大發展。

尤其是這一階段,雷汞火帽(發射藥)與米尼彈相結合的新式線膛步槍,不僅射程更遠、精度更高,而且發射速度可以達到一分鐘3到5發,所謂的4到5發,屬於在不清理槍管的前提下。

這種超越半個多世紀的致命武器,再結合實驗中的6磅與12磅的“安德魯火炮”(另一時空的拿破崙大炮),即將顛覆18世紀晚期的歐洲戰爭格局。

此外,還有一個好消息,那是在經過一年的研發後,富爾頓主持建造的螺旋槳式蒸汽船,總算可以磕磕絆絆在內河之上,不間斷的航行五、六個小時,其後就需要停船維護30分鐘。

儘管這距離蒸汽鐵甲艦,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但航行於內河的蒸汽船可以充當運輸船隻,為友軍送去增援部隊和軍需補給。

在理論上,只要有適應航行的河流,即便是孤軍深入的法軍也不用過於擔心後勤保障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