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楊氏崛起之啃孫成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十六章 法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十六章 法祖

陽曆四百六十三年,楊家在設定了秩比兩千石的四安將軍後。

再設秩兩千石的四鎮將軍,青綬銀印,由道境修士擔任。

各郡郡尉乃是主一郡治安,負責各鎮、縣修士聚集之地的安穩,不受域外修士侵擾,輔助郡守治民。

四安將軍則是負責清剿涼、玉、鑌三州荒野之地的域外修士,安定四方荒野之地。

四鎮將軍則是駐守四方關隘,鎮西將軍駐西玉關,鎮南將軍駐南玉關。

東北兩面雖無長城,楊家也是在冰郡北面邊界、銅郡東邊邊界各自建造了一座關隘,同喚玉門關。

鎮東、鎮北兩將各駐東玉、北玉兩關,至於修煉界對此的反應。

靈、‎​​‎​‏‎‏​‎‏​‏‏‏芳兩位使君都各牧一州了,再來鎮東、鎮北二將有什麼區別,何況還能增加本州的防守力量。

不管修煉界如何猜想,經過楊弘遠數百年謀劃,楊家已是實際上掌控了鑌、玉、涼三州之地。

即便鑌、涼六家的真實身份暴漏出來,大勢煌煌之下,除非普元夢中驚醒,否則無人可擋。

當然為防萬一,也是為了避免驚嚇到修煉界,能不暴露還是不暴露,能晚暴露還是晚暴露。

再過個百多年,待得自己踏破仙門,就是普元醒了也是不能對楊家如何。

如此諸事已完,自己在雷劫境積累良久,也該更進一步了。

修為再行突破,以自己的底蘊根基應是勉強可以引動本命仙術種子。

待得補上了葬天墟中的窟窿,任他天地風雲如何變幻,楊家卻能穩守三州之地壯大己身。

到時候,就該設定秩中兩千石的四徵將軍領兵出塞了!

隨著玉、鑌、涼三州安定下來,諸多道境修士或是外出尋找機緣,或是閉關苦修,修煉界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諸多道境修士不出,修煉界各家勢力的真人境修士卻是開始攪動風雲。

這三年來楊家大動作不斷,可卻跟楊君山等小輩關系不大。

畢竟他們真人境的修為還太低,根本看不到那麼多的東西。而三年來楊君山九人遊歷修煉界,如今可是聲名赫赫,並稱為玉京九曜。

自從當初的四州之亂完結之後,三年來習州卻是顯得頗為安靜,

不過近日卻是再次熱鬧了起來,因為習州三百年一開啟一次的荒古絕地將要再次開啟了。

楊君山等人此世可不是那個困守瑜郡的小家族之地,而是佔據一州的第一世家的子弟。

一道黃色的遁光從天邊飛來,靈光逸散間顯露出一位面容忠厚看似老實的修士,正是楊君山。

而其來到的這個地方不是別處,正是其後世來過的觀瀾宗在沙郡的駐地翡翠湖。

楊君山身為陣法大師,對於觀瀾宗翡翠湖產出的特‎​​‎​‏‎‏​‎‏​‏‏‏產翡翠蚌自然垂涎三尺。

雖說家族之中貌似從觀瀾宗交換去了一些翡翠蚌豢養,可數量極其稀少。

哪怕楊君山身為繼楊弘遠之後的第二位陣靈大師也是分不了多少,當然過手的倒也不算少。

可那些都是家族讓其用來佈陣的,屬於他自己的就比較少了,此次卻是看看能能從觀瀾宗交換一些出來。

卻是在楊家顯露實力後,透過韋家的關係,從觀瀾宗交換了一些翡翠蚌。

當然水靈峰上楊家如今的道階老蚌都不止十隻,只是這是楊弘遠當初從觀瀾宗順來的,卻是不能輕易顯露。

不然楊弘遠的一世英名,可要毀於一旦。

如今有了從觀瀾宗交換來的這些,待得百十年過去,楊家的一些蚌也能漸漸顯露人前,過了明路。

至於楊家以後培育出比觀瀾宗還好品階還高的翡翠蚌,自然是楊家培育有方。

畢竟楊家的實力背景可比此時的觀瀾宗強上太多了。

不過楊君山想要交換到翡翠珠的過程顯然比之當初的楊弘遠還要艱難,畢竟三百年前翡翠湖的高階翡翠蚌幾乎被洗劫一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花費了三百年苦工後,觀瀾宗才重新培育了一隻五百年的道階老蚌並十餘隻寶階的翡翠蚌。

以致於楊君山折騰了好幾天,不過到手了五顆法階翡翠珠。

數次碰壁之後,不甘心的楊君山卻是如同當初的楊弘遠一般將主意打到了翡翠湖的翡翠玉蚌身上。

在一番小心的探查之後他的心便火熱了起來,整座翡翠湖連同下面的大型水脈雖然都被一座陣法圍攏著,而卻奈何不得他楊君山。

當初楊弘遠不過玄罡境的修為都能趁亂進入此陣,別說被楊弘遠精心調教過有著太罡境修為的楊君山。

楊君山嘿嘿一笑,這可怪不得我,誰讓你們有好東西還藏著掖著不交換,非得逼得小爺自己動手,那我可就不客氣啦!

利用手中的陣竊秘術楊君山卻是在不打擾觀瀾宗的情況下,悄無聲息的潛入了翡翠湖底。

看著一方靈玉‎​​‎​‏‎‏​‎‏​‏‏‏池中的翡翠蚌心頭火熱,想來這些就是寶階的翡翠蚌了。

青金色的靈光橫掃,臉盆大小的翡翠蚌紛紛落入早先準備好盛有靈水的玉桶之中。

與此同時靈識已是完全魂化的楊君山卻是發現了異常,將那處玉池擊穿,之後卻是發現裡面還有一隻磨盤一般大的翡翠蚌。

這怕不是道階的老蚌,楊君山心中一時間難以抉擇,這要是被發現了。。。。

最終楊君山一不做二不休,實在捨不得這道階的老蚌,萬一被發現就讓老祖收拾爛攤子去吧。

說來自己修行六十多年還沒闖過禍,這麼乖的後輩子弟哪找去,老祖,你們偷著樂吧!

楊君山心中有了決斷,青金色的靈光掠過,當即將那老蚌收入玉桶之中。

唉,既然做了,一道金色的霞光掃過,卻是將百餘隻尺許的靈階翡翠蚌也是盡數收走。

到底楊家多年的教養門風起了作用,楊君山只收走了三分之二的法階翡翠蚌,沒有一鍋端了。

隨即楊君山不敢多留,轉身潛出湖底,旁若無人的等待著荒古絕地的開啟。

可憐觀瀾宗辛辛苦苦培育了千餘年的翡翠蚌,卻是被楊弘遠、楊君山這祖孫兩人先後拿了個乾淨。

只有百餘隻法階的翡翠蚌依舊悠哉悠哉的吐著泡泡。【Ps:存稿耗盡,沒有時間寫了,稍微灌點水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