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大宋小後媽最新章節列表 > 078 詩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78 詩經

江嵋趕緊起身,低著頭對楊紀行禮:“大人有事,奴家先退下。”

“你莫走!卿娘,今日,你嫂嫂在此,便讓她教教你,閨閣裡女兒家說那些對是不對。”

“呃?”江嵋看著父女兩個,不曉得說什麼好。楊卿兒的事情,她是不想cha手的,可是楊紀發話,又不得不留,今天她出門一定沒看黃曆,才正好撞上這倒黴催的小姑子,遇見她就沒有好事過。

瞧著一臉茫然的江嵋,楊紀解釋:“方才卿娘得知楊大郎求娶,竟然來和我說,讓她嫁此人便是!這叫什麼話!”

楊紀顯然氣的不行,底下跪著的楊卿兒偏偏敢頂嘴,還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什麼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話!我母……四娘說這門親事再好不過。媒人又有本地的父母官,爹還有什麼不同意的。難道非bi我嫁給殺人的莽夫。他若是給判了死罪,我是不是還得嫁給他牌位,給他守一輩子。”

江嵋都有些聽不下去,楊卿兒滿嘴亂冒的什麼昏言昏語。可憐天下父母心,楊紀明顯沒料到楊卿兒這麼說,臉色變的很難看。他對著楊卿兒一拂袖子:“說!是哪個混帳東西在你面前嚼舌根的!你表哥哪兒來的殺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趙德峰一事,楊紀一直在壓著,雖然是兇殺案,可是死的人是個奴婢,而殺人的,又是他親侄子,是以楊紀想著保趙德峰一命。但連自己女兒都口口聲聲的討伐著趙德峰,豈不是說自己這個要營救趙德峰的,逆眾而營,德行有虧,將來必定落個千夫所指的下場。

況且女孩兒家不知羞恥,為了還沒見過的外男,跪在地上說非嫁不可,這又算演的哪一出!世上好兒郎千千萬萬,楊紀在楊卿兒跪下那一刻,心中就在孫潮安名字上打了個紅叉,這還沒娶姑娘,就引動的她如此,娶走後可怎麼辦?

“爹你別騙我!表哥殺人,可是他親口承認的,我都曉得!我前頭冤枉小嫂嫂,可是也是為找出真兇,不然平白無故,怎會死人,難道水芝是自己掐死自己的不成。小嫂嫂,你就是再恨我,也講句公道話。”

江嵋看楊卿兒面對自己,那雙大眼睛眨呀眨的,一副我很可愛我很純潔的樣子,心中就升起陣陣厭惡。孫潮安真不是東西,再和這個極品小姑子結為連理,沆瀣一氣,往後楊家還有人過的日子麼。他倆的婚事,江嵋絕對會全力阻止。

“小姑說的,我都沒聽說過。小姑這麼靈秀,肯定讀過《詩經》,裡頭有首《氓》,想來你知道。那詩便是勸我們女子,嫁人不能憑著自己一時衝動,還是要聽爹媽安排,不然難保結果如何。”

楊卿兒朝著江嵋蔑然一笑:“想不到你還讀過《詩經》,那你知不知道《江有汜》,念來我聽聽?”

江嵋對這詩稍微有些印象,似乎讀過,可是裡面講的什麼,卻記不起來。她正尷尬,那邊楊紀一拍桌子,抖著雙手憤怒不已:“好啊!你當自己是何人,孫大郎離了你便不能活麼?既然你愛上進,就把《蝃蝀》抄上一千遍,再滾來見我!”

明顯,楊卿兒有些愕然,過會兒眉目低垂,可還是不起身,顯然要和楊紀耗上。江嵋眼看自己勸人不行,好不容易引經據典一次,還被反駁回去,就又要告辭。後面父女兩人說的江有汜也罷,蝃蝀也罷,她都沒念過。但是楊卿兒拿定心思要嫁給孫潮安,江嵋覺得拿詩詞勸是勸不好的,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則,打一頓興許能.asxs.作用。

楊紀看江嵋再三告辭,知道她不想cha手楊卿兒婚事。楊卿兒和江嵋那幾次交鋒,雖然並未原原本本傳到楊紀耳朵裡,可是他也少有耳聞。這些年楊卿兒作為,他都看在眼裡,不過想著女兒在家呆不了多久,所以睜只眼閉只眼,沒有管她,想不到現在竟然做出來這種貽笑大方的事情。

對這個女兒,楊紀實在是沒有法子。只能怪老年得女,她小時候自己太過寵溺,才養成這樣旁若無人的霸道性格。加上那時候他鬼迷心竅,答應四娘將孩子養在她身邊,而不是抱去給大娘,也更加助長了楊卿兒的狂妄。她跟著四娘這麼多年,別的沒學會,耍心機倒是很得真傳。

好在女兒是給別人家的,養得好了到時候反倒心疼,楊紀不止一次這麼勸自己。一家人能夠相處和睦,必須要先學會糊塗。是以自從楊卿兒跟何氏掌家後,他連後院都不常去,落個眼不見心靜。

好在江嵋來到家裡,兒子也快要回來。有些楊卿兒做的太過的事情,是時候讓她改過來。譬如那些偽造的賬簿和錢財來往,譬如何氏名下暗地裡有多少莊子地契……還有更多他不知道的,類似紫朱的存在一樣的事情。

瞧著江嵋走出門,終於被照壁擋住的身影,再對比眼前跪著的女兒,楊紀忽然覺得,自己的確是老了。老人家,總是心慈手軟,而新婦江嵋,她一再這麼忍讓,又是為什麼呢?楊紀深深嘆口氣,往後堂走去,路過楊卿兒身邊時,朝她瞥去一眼,並不說讓她起來還是繼續跪著。

楊卿兒瞧著父親忽然變的有些陌生的深邃眼神,心下惴惴不安,急忙叫了聲爹。楊紀的背影卻連頓都不頓,直接隱沒進屏風後,去了後院。

江嵋到家,就翻箱倒櫃,要找《詩經》。她記得楊漁之有一本,被她帶過來壽春。翻開一看,裡面密密麻麻,許多字她都不認識,翻看好幾頁,才瞧見那首《江有汜》,讀著也朗朗上口,什麼江有汜,子之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但就是弄不懂寫的什麼意思。若是楊漁之在就好了,他肯定會一句句翻譯成大白話,給她講明白。若是那詩詞有什麼背景和小故事,抑或什麼典故,楊漁之也會毫無遺漏的講出來。

聽著楊漁之溫柔的嗓音講詩,江嵋就對那些拗口的文字多出許多喜愛。她在開封的時候,本已經在他的教導下,背會《古詩十九首》,只是到壽春後再也沒時時溫習朗誦,竟然忘了部分,到時候楊漁之回來,八成要抽查。沒學會新的,還可以賴說他不在身邊,沒人教。若是以往學會的也忘了,楊漁之是會懲罰的。

想到楊漁之的”懲罰“,江嵋就臉上燒上兩團紅雲,縱然身邊沒人,也拿手捂住臉龐,羞的不行。江嵋小女兒態一會兒,又自己做哀怨狀,拿手摁住胸口,喃喃自語:“你啊,人一天沒回來,我心就一天不在自己身上。怪不得人都說夫妻是冤家!冤家,冤家!我這輩子都離不開的冤家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