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回1990當首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埋伏營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一章 埋伏營銷

“這個絕對沒有問題。”杜博志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這次來找杜博志的,都是江東的本土企業。

江東地處內陸,本來就不太好吸引外資。

李興文的這個條件,對他們來說問題不大。

李興文繼續說他的條件,“第二點,那就是純粹的國企不能進來。”

杜博志早就聽說過,李興文對國企並不怎麼感冒。

今天一看,他對於這一點還得低估了。

杜博志這下有點為難了,這個條件可不好答應。

“李總,還有嗎?”杜博志小心翼翼的問道。

李興文微微一笑,“第三個很簡單,大家平時互通有無,遇到糾紛協商解決,關鍵時候抱團對外。”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杜博志直接答應了下來。

眼下,就剩下第二個條件了。

這恰恰是最難辦的,杜博志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興文,這第二個條件,我暫時不能回覆你。”

李興文說:“杜大哥沒辦法做這個主?”

“實不相瞞,這次的人當中,有很多都是國企的人。”杜博志沒有隱瞞。

李興文沒有說話,他知道這是必然的情況。

現在的華夏,正在推行國退民進。

真實情況就是,國企在華夏施行了幾十年的時間,哪是這麼容易說退就退的。

在很多地方,國企還是最厲害的企業。

就拿江東來說,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

至於民營企業的話,大規模的沒幾家。

李興文的第二個條件一出,那能參加的就沒幾家了。

這對於杜博志來說,自然是不敢答應的。

昌東商會牽頭的那幾家,基本都是國企。

不讓國企參加,那能進這個商會的企業,真沒幾家了。

李興文說:“杜大哥,我就這三個條件。”

能不能夠達成,就要看杜博志的了。

“興文,這件事情我需要跟他們商量一下。”杜博志說。

這個昌東會,不是杜博志一個人搞出來的。

具體要怎麼做,還得回去商量。

李興文沒有生氣,“條件我已經說好了,等你的訊息。”

“好。”

關於商會的事情,李興文之前倒是真沒想過。

今天杜博志主動提出來,李興文覺得倒是一個機會。

民族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李興文剛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幫一下他們。

想要幫到所有的人,這是不現實的。

李興文能做的,那就是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只要昌東的企業能夠有一,兩家發展起來,成為大企業,這就足夠了。

飛龍現在發展的不錯了,就應該伸出援手,幫助一下其他的企業。

李興文清楚的知道,光靠飛龍一家企業,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只有讓大部分的華夏企業,一起盈利發展,這才能更好的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關於李興文的建議,杜博志很快就傳達了過去。

提議的眾人沒有想到,李興文會帶來這麼三個條件。

其實第一和第三個,他們完全可以理解。

唯獨這第二個,讓他們有點難以接受。

這次提議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

如果真按照李興文的條件去辦,那就意味著這個商會跟他們沒關係了。

經過他們的商量之後,他們認為這樣的條件無法答應。

他們希望李興文,能夠換一個他們能夠接受的條件。

對於這個回答,杜博志十分的失望。

李興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杜志博可以說非常的清楚。

兩個人認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接觸過不少次。

李興文這個人胸懷大志,又非常的有能力。

他一旦做了決定的話,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李興文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沒有答應,這個商會他自然是不會進的。

帶著失望之情,杜博志再次找到了李興文。

“興文,要不你再考慮一下?”杜博志還想再挽救一下。

李興文笑著搖了搖頭,“沒有這個必要,道不同不相為謀。”

杜博這已經猜到,李興文最後的回答肯定是這個。

想要讓李興文委曲求全,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杜博志有一點失望,這件事情終究不能如他預期那樣。

如果能夠跟李興文成為一個商會的成員,那未來對他的好處可太多了。

現如今的話,恐怕只能這樣了。

強求李興文,這可不是杜博志敢做的。

“興文,這實在是太可惜了。”杜博志忍不住道。

李興文微微一笑,“杜大哥,對這個商會很在乎?”

“談不上在乎,只是如果你加入的話,這個商會以後肯定會很出名的。”杜志博說。

杜志博在整個昌東,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商人。

一旦出了昌東,那他就不算什麼了。

到了杜志博這個程度的商人,他現在在乎的無非就是名和利。

利的話,杜博志知道近幾年時間內,想要快速增長是沒啥可能的。

杜博志手底下企業的發展速度,他是最清楚的。

現在杜博志最想要的,那就是名氣。

這個念頭,在杜博志認識李興文之後,就更加的強烈了。

能夠跟李興文搭上關係,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揚名機會。

在認識李興文之後,杜博志就在找機會,看能不能跟飛龍合作。

可惜的是,一直沒有找到什麼好的機會。

再加上飛龍最近有不少的新專案,這更讓杜博志沒有開口的機會。

杜志博在聽到商會這件事情後,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下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杜志博想到了李興文。

如果這個商會有李興文的加入,這絕對是一件很轟動的事情。

只從李興文成名以來,有不少商業組織都邀請過他。

李興文的回答只有兩個字,那就是不去。

現在李興文要是加入了一個商會,這帶來的影響自然不用多說。

到時候商會的會長職位,肯定是李興文的。

杜博志跟李興文的關係不一般,到時候混一個副會長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如此一來的話,杜博志在整個昌東的影響力將會大大增強。

不僅如此,甚至能夠蔓延到整個江東去。

杜博志之所以如此熱衷這件事情,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

可惜的是,李興文的條件最終讓這件事情變成了泡沫。

李興文提議道:“我覺得杜大哥你和我可以發起這件事情,條件不就可以由你和我來定嗎?”

聽到李興文這樣說,杜博志一臉的狂喜。

“興文,你是說真的嗎?”杜博志忍不住問道。

李興文說:“自然是真的,我覺得創辦這個商會,對江東經濟的未來是有好處的。”

杜博志聽了心裡十分的佩服,沒想到李興文創辦商會的目的是這個。

要知道杜博志創辦商會,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整合資源,還有揚名。

李興文的出發點,是為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光是這個出發點,就足以證明杜博志和李興文之間的差距了。

“興文你這麼一個想法,讓我實在是太慚愧了。”杜博志慚愧道。

李興文微微一笑,“俗話說得好,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我們這些做商人的,總該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

“你都這樣說了,我還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加入。”杜博志立馬表態。

李興文開玩笑道:“杜大哥,有件事情我要先跟你說好,這個商會我只會當甩手掌櫃,具體事務讓你來做。”

聽到李興文說的如此直白,杜博志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只要你願意出來當這個牽頭人,其餘的事情交給我來辦。”

對於杜博志而言,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這麼一個帶頭人。

還是那句話,杜博志在昌東,算是一個有名氣的人。

可是出了昌東,那就不算什麼了。

如果這個商會由杜博志出面組織的話,想必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會參加。

李興文出面就不一樣了,肯定會吸引到很多的人。

對於杜博志而言,李興文能夠出一個名字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相信李興文這個名字一出現,絕對能夠一呼百應,

那些民族企業,絕對非常願意加入到這個商會當中。

李興文現如今在整個民族企業當中,是非常有名望的。

能夠把一個小小的飛龍做到如今這個規模,李興文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偶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有機會能夠跟李興文認識,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杜博志十分的相信,未來這個商會在整個江東都會十分的出名。

思考了一會後,杜博志認為他想的還是有點錯誤的。

這個商會未來不僅會在江東出名,甚至會在全國出名。

李興文這個人,總是會給大家帶來奇蹟。

說不定這次成立的商會,會給所有人帶來驚喜。

“那我們就這麼說好了。”李興文直接道。

杜博志十分的開心,立馬就應了下來。

“興文,這件事情前期還需要你的幫忙。”杜博志說。

杜博志所說的幫忙很簡單,那就是讓李興文出面說明這件事情。

只有這樣,這個商會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加入。

加入的人越多,不管是對李興文還是杜博志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李興文既然決定要做了,自然不會再拖拖拉拉,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有了李興文這個承諾,杜博志沒有任何的猶豫,趕緊開始操辦這件事情。

杜博志首先要做的,那就是向外宣佈這件事情。

等到訊息傳出去之後,李興文再出面回應就好了。

如此一來,這個商會的名頭就算徹底打出去了。

關於商會的名字,李興文提了一個建議,就叫復興會。

名字的意義很簡單,那就是要復興江東經濟。

當然,這是李興文給杜博志的解釋。

李興文的真實意圖,是想為復興華夏經濟做點貢獻。

之所以不說出來,是怕嚇到了杜博志。

以後有機會,再來說一下這件事情。

由此可見,李興文對於這個商會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對於這麼一個名字,杜博志自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相信復興會這三個字,以後肯定能夠名震華夏。

下一個月,即將迎來世界盃。

這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機會。

飛龍同樣如此,袁紹林為此提前做了不少準備。

可惜的是,世界盃的贊助並沒有那麼容易拿到手。

在彙報這件事情後,袁紹林一臉的羞愧。

“李總,這件事情是我沒做好。”袁紹林直接道。

其實這件事情說到底,跟袁紹林沒有太大的關係。

現如今飛龍在國外的名聲,僅限於VCD和DVD。

至於其他產品的話,那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更為重要的是,飛龍在國外是沒有任何工廠的。

正是因為這一點,世界盃委員會那邊並沒有接受袁紹林的合作。

他們認為飛龍這一家公司,規模還是太小了。

儘管飛龍在華夏發展的不錯,並不代表它在國外同樣發展的好。

世界盃是面對全球人類的,並不是華夏一個國家。

那麼與世界盃合作的,必須是世界級的企業。

一個規模還沒有達到世界級的企業,自然是沒有資格跟世界盃合作的。

袁紹林願意出的贊助費還是相當高的,然而對方根本就看不上。

現在袁紹林親自道歉,那是因為他覺得辜負了李興文的信任。

自從袁紹林上任之後,不管他做什麼樣的決定,李興文基本上都不怎麼阻擋。

除非是決策方向上出了錯誤,李興文才會出聲提醒。

其他時候,宣傳部的事情都是由袁紹林親自決定的。

李興文能夠如此放權,在其他企業是完全看不到的。

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讓袁紹林感受到莫大的信任。

在李興文的信任之下,袁紹林想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定要把廣告部的事情做好。

這一次世界盃的廣告宣傳工作,袁紹林並沒有完美的完成。

袁紹林認為他拿這麼一個結果,是對不起李興文的。

李興文微微一笑,“你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現在的飛龍確實在國外名聲不行。”

當初DVD剛上市的時候,飛龍在國外確實火爆過一陣子。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飛龍一直沒有新產品,這種火爆在持續的消退。

世界盃委員會瞧不上飛龍,這完全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袁紹林搖了搖頭,“說到底還是我工作沒有做好,如果我能夠再提前一段時間,說不定合作就能談下來。”

看到袁紹林如此自責,李興文無奈地搖了搖頭。

袁紹林這個人,工作能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唯獨就是性格方面,有點優柔寡斷。

再加上有時候做錯事情了,容易陷入到自責當中。

如果能夠改掉這兩點的話,那麼袁紹林就能跟羅陽華一樣,放在其他部門,李興文都能放心了。

現如今的話,袁紹林掌管廣告部一個部門就已經足夠了。

其他部門的話,李興文還真有點不放心。

一個部門的事情,就已經讓袁紹林如此憂慮。

如果再加一個部門,李興文還真不知道他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就算世界盃不讓我們成為贊助商,我們也有其他辦法去蹭它的熱度。”李興文說。

袁紹林一臉的好奇,“李總,蹭熱度是什麼意思?”李興文愣了一下,這才想起來,現在還沒有蹭熱度這個詞。

“我們不能作為他們的贊助商,但是可以利用世界盃的熱度為我們做宣傳。”

袁紹林皺眉想了一會兒,隨後有點擔心道:“李總,這樣做會不會被世界盃委員會告上法庭?”

“你想太多了,我們可以埋伏營銷。”

李興文口裡一會兒冒出一個新名詞,讓袁紹林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不管是蹭熱度還是埋伏營銷,這都是袁紹林第一次聽到。

李興文看到袁紹林一臉的不解,便開始給他解釋了起來。

所謂的埋伏營銷,就是去埋伏例如世界盃這些大型賽事。

企業偷偷的跟賽事扯上關係,以達到宣傳自身產品的效果。

官方的那種商標名字,自然不會出現在廣告當中。

但是飛龍可以找一些合法的方式,去蹭世界盃的熱度。

世界盃比賽熱度太高了,只要找到一點類似的元素,就可以有足夠好的宣傳效果。

一旦找到這些類似的元素,就容易讓消費者跟大賽產生聯想。

如此一來的話,儘管飛龍不是世界盃的合作伙伴,還是能藉助世界盃本身,為自家的產品帶來一定的流量。

比如說今年的米國世界盃,那麼飛龍完全可以籤幾個相關的球星。

到時候廣告片這麼一拍,大家肯定會立馬聯想到世界盃。

在絕一點,完全可以籤一個球隊下來。

相信消費者看到這麼一個廣告後,絕對不會不相信飛龍跟世界盃沒有關係。

只要消費者有這麼一個觀念,那麼飛龍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

現如今國內的廣告法律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完善。

李興文要真要宣傳,誰都拿他沒辦法。

現在李興文做的,那全都是在規制之內做的。

如果破壞規制的話,對飛龍來說不是好消息。

袁紹林聽完之後,整個人驚的是目瞪口呆。

他怎麼都沒想到,李興文竟然還有這樣的宣傳辦法。

“李總,你這個辦法真的是太……太……”

太了半天,袁紹林一直想不出什麼形容詞來形容。

李興文微微一笑,開玩笑的接了一句,“覺得有點下作?”

“我沒有這個意思。”袁紹林趕緊道。

就算他心裡真的這麼想,在李興文面前自然不敢表現出來。

李興文直接道:“你要記住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合理的利用規則,懂嗎?”

“我明白了,李總。”袁紹林立馬就改變了態度。

在商業上,只要你競爭的手段合理合法,那麼就不用害怕什麼。

這個世界上存在規則,那麼必定會存在漏洞。

這個能夠找到漏洞的人,自然能夠享受到不少的好處。

在知道李興文的意思後,袁紹林便趕緊去忙這件事情了。

世界盃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一個非常大的賽事。

飛龍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宣傳的話,效果肯定是不用多說。

奈何袁紹林為了這件事情忙活了許久,卻是一個不好的結果。

今天李興文這個提議,給袁紹林開了一扇新門。

袁紹林實在沒有想到,原來廣告宣傳這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子。

五月底,遠在港省的劉新民,傳回來一個新訊息。

此時劉新民手上的港省聯想股票,已經全部出手了。

收購的物件,自然就是跟柳乘風合作的四大港商。

他們以一塊五的價格,收購了李興文手上全部的港省股票。

當初這些股票購入的時候,價格僅為三毛左右。

李興文透過這筆交易,達到了百分之五百的回報率。

劉新民看到這筆錢的時候,真的有點不敢相信他的眼睛。

當初李興文說買這個股票,是為了從柳乘風手上賺錢。

劉新民多少還有點擔心,李興文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現在錢真的到手了,劉新民才知道是他眼光太短淺了。

李興文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不然的話,李興文不會提前這麼久就在港省開始佈局。

真的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李興文憑著這些股票,就從柳乘風那裡賺來了如此多的錢。

就算劉新民現在說出去,恐怕相信的人都沒有幾個。

關於這次的股票交易,都是在暗中進行的,四位港商和劉新民都沒有直接出面。

正是因為這樣,這件事情在股市上,根本就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在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情況下,這筆交易已經秘密完成了。

有了李興文的配合,港省聯想的股票最近可以說一路下跌。

最終,股價回到了之前的三毛錢,並且還有下降的趨勢。

這麼一個情況,是柳乘風他們最想看到的。

看到股價穩定下來後,柳乘風他們總算松了一口氣。

為了這件事情,柳乘風前前後後忙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李興文的出現,可以說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意外。

現在這個意外總算是結束了,柳乘風徹底放下心來了。

在放心的同時,柳成風對於李興文那是越發的忌憚了。

柳乘風怎麼都沒想到,李興文會在港省給他這麼大一個驚喜。

當初兩人認識的時候,柳乘風還沒怎麼把李興文放在心上。

後面倪星南的事情,讓柳乘風和李興文之間開始交惡。

在此之後,柳乘風有幾次對李興文暗中出過手。

可惜的是,這些暗招都被李興文輕鬆躲過去了。

不僅如此,李興文還藉此反擊,讓柳乘風難受了一陣時間。

這次港省的事情,徹底讓柳乘風亂了陣腳。

如果不是花錢消災的話,柳乘風還真不知道這件事情要怎麼處理。

“李興文……李興文……”

坐在辦公室的柳乘風,嘴裡不停的念著李興文的名字。

實在是這一次,李興文給柳乘風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

面對如此對手,柳乘風認為他應該暫避鋒芒。

現如今對於柳乘風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候。

京城聯想和港省聯想整合的事情,絕對不能出任何的意外。

想到這一點後,柳乘風便主動拿起了電話。

至於他撥打的號碼,自然就是李興文的。

關於這件事情,柳乘風現在還不放心,他需要得到李興文的親口承諾。

在柳乘風看來,這件事情沒有完成之前,是絕對不能暴露出去的。

上一次的通話,就已經讓柳乘風感受到了,李興文似乎知道了一點什麼。

經過一番試探,李興文似乎什麼都不知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柳乘風認為這件事情還是有隱患。

現在柳乘風打這個電話,就是為了試探一下李興文。

同時也想透過這個電話,讓李興文不再參與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