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私人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五章 參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七五章 參觀

一番升級改造下來,陳正的元素操控能力又升了一級。

不過,陳正沒有想到的是,李瑛植入靈魂種子之後,變得更加工作狂起來。她決定重點發展公司的航天事業,盡力讓正大集團成為第一個殖民外太空的企業。

陳正也由得她去了,反正她植入了靈魂種子之後,正處於精力爆發的時期。

只可惜的是,靈魂種子還是只製造出一枚來,李嬸還是不能植入靈魂種子。連著兩次靈魂種子都只是意外製造出來的,這讓陳正覺得有點可惜,還是無法自如的製造靈魂種子。

李瑛一使力,正大集團的在航天領域就開始發力,中京市的郊外,一座巨在的工廠裡面,一艘宇宙飛船已經成形。工人正加緊對它進行最後的施工,內部裝置安裝與除錯,以期望在公司要求的最後時間來臨之後,完成宇宙飛船的最後工序。

李瑛正戴著一頂完全帽,在一群人的陪伴下,視察著飛船的施工。

“鄭總工,這艘飛船,能不能在新慶日前,完成最後的施工?”李瑛問身邊一個同樣戴安全帽,年紀不小的人問話。

“李總,你放心,我們的進度是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的,完全可以保證小瑛號按期發射升空!”鄭總工的信心倒是十足。

鄭總工也是個人精,他一下子就聽出了李瑛的言外之意,於是他連連擺手說道:“李總,可不敢這麼說!這艘飛船被命名為小瑛號,是理所應當的。”

“小瑛號是一艘偉大的飛船,它最長處為三百六十七米,最高處為七十米,最寬處為一百三十米。它配有三臺效能強勁的聚變反應堆,引擎為粒子推進器,最大可提供一千萬噸的推力。”

“有如此強勁的引擎,加上效能優秀的反應堆,小瑛號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三分之二,它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為最偉大的造物!”

“如此偉大造物,卻是換任何一個人來也可以設計並製造出來,因為陳工提供了設計所要的一切基礎資料,我所做的事情,只是在陳工提供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

李瑛當然知道陳正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但她就是看不慣陳正平時什麼也不做的樣子!

“你們吶!對了,宇航員們的訓練現在怎麼樣了?”為了讓飛船如期的升空,公司選拔的宇航員們,就在製造飛船的工廠裡面進行模擬訓練。

“應該很不錯,老杜與他們一起訓練,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鄭總工所說的老杜,全名杜若,起著一個女性化的名字,杜若卻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大漢,沒有辦法,誰讓他的老子喜歡中藥,就給他起了一個中藥的名字呢。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陳工弄的這個全擬真摸擬器,真是好用,我進去試過一次,就跟身臨其境一樣,他們現在可是天天盼著小瑛號升空,好讓他們的所學有用武之地!”

陳正弄出一來專門有來訓練宇航員的虛擬裝置,真的是這個世界上獨一套,其他的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東西存在。

這套虛擬裝置,李瑛也知道,她也在裡面試過,成績是撞毀了十艘飛船之後,被陳正強制從虛擬裝置中拽了出來,因為他怕李瑛再這麼繼續下去,她會創造一個後人無法超越的記錄,最多墜毀記錄!

“這就好,我們去飛船裡面看一看吧!”

“好的李總!”

鄭總工帶著李瑛,透過安全通道,來到了飛船的內部。小瑛號的內部,此時也有大量的工人正在裡面忙碌著,大量機器人運用,讓工人們的體力工作大大的減少,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裝置運進來之後,負責指揮各式各樣的機器人進行安裝,然後在安裝完成之後,進行裝置測試。

不是所有的測試,都會在起飛之前進行測試,有些測試是必須要到太空中,到宇宙深空中才可以進行測試,比如雷達系統,比如引擎系統等等系統,這些系統如果在地面進行測試,所造成的破壞,肯定不亞於一次小型戰爭所造成的破壞。

飛船內部的結構,有些類似於航空母艦一類大型的軍艦內部的造型,但也有自己的特色。這是因為鄭總工以前就是一位船舶設計師,而且還是軍艦的。

宇宙飛船誰也沒有設計過,也不可能有參考。至於蒼穹星上的那些外星人飛船,說實話對人類來說連參考的價值都幾乎沒有。不管是黑暗精靈,還是東海的那個外星人基地裡的外星人飛船,根本就不是為人類而設計的!

在人類的科技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前,人類的科學家即使想要參考,也無從下手。

人類現有的參照物,就只有那些在海洋中航行的船隻了,好在鄭總工沒有完全照搬那些設計,而是做出了大膽的創新。比如,小瑛號的外形,可以大體看成橢圓形,真正說起來,它與潛艇有些相似。

“李總,因為是第一次設計宇宙飛船,所以我們的一些設計其實是很保守的。不過,我可以保證小瑛號將是人類最為先進的,外形最為優美的飛船。因為我們有一套人工重力系統!”

說起人工重力系統,鄭總工就是一陣的佩服,每次向陳正請教問題的時候,他都是用拜訪神的心情去的。人工重力系統,可以說了解放了宇宙飛船外形的限制,讓鄭總工可以隨心的設計飛船的外形,進而可以讓飛船內部盡可以的容納最大的人員裝置還有物資。

“我知道,陳正說過,建造飛船的最佳地方,其實是太空中,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的限制,飛船就可以做的儘可能的大,成本之類也可以得到控制。”

“如果太空採礦行業可以發展起來的話,我們絕對可以製造出長達幾公裡的飛船,人類移民外星人也不在是夢想,而是事實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瑛的話,引起了鄭總工的極大共鳴,他用激昂的語氣說:“李總你說的沒有錯!太空中才是人類建造宇宙飛船的最佳地方,只是我們現在無法達到這種水平!要不然的話,光憑陳工提供的引擎還有能源系統,我完全可以設計出比小瑛號更大,更快,更先進的飛船。”

“可惜,受星球本身的限制,還有技術的限制,現在我們只能建造出這麼大的飛船!”

這就是所有科學家的通病?李瑛看著陷入某種瘋狂的鄭總工,不由的心中暗自吐槽著。

鄭總工只是陷入了一時的瘋狂,然後很快就清醒過來,“抱歉了李總,一時沒有控制住。我們繼續參觀吧!這裡是整艘飛船的大腦所在地,飛船的主控計算機機房所在的地方。”

“主控計算機已經安裝完畢,工程師們正在除錯計算機,預計可以半個月內完成這項任務。至於計算機的效能,這就不需要我講了,李總你知道的很清楚!”

“嗯,主控計算機是公司生產的,這個我當然清楚了,它應該是人類的第一臺光計算機了!它一臺計算機的能力,完全可以抵得上其它所有的計算機了!”

李瑛這是不清楚這個世界上隱藏起來的那些組織的實力了,或許人家的計算機水平不如陳正研究出來的,但也不會相差太遠。最起碼世安局,還有劉易,就有差不了陳正多少的計算機存在。

鄭總工也不太清楚這個,不過他倒是知道,這個世界上隱藏起來水平,起碼比現在市面上的水平要高出不少。

帶著李瑛,鄭總工繼續在飛船內部前行。

“這裡是能源室,三臺聚變反應堆是第一時間安裝到位的。不要看這三臺反應堆的體積小,但是它們所能提供的能源卻足以讓整艘飛船使用了。這麼說吧,就是一臺反應堆,就可以讓整個中京市以最大的負荷使用十年的時間!”說起這個,鄭總工又有點瘋顛的樣子了。

“這個我也清楚,它是陳正的實驗室製造出來的!”

“啊!”鄭總工拍了下頭,“你看我又忘了這事!能源和引擎都是陳工的實驗室生產的!它們的效能,李總你肯定是知道的,我只是對於反應堆的效能,非常的吃驚!”

“帶我到未完工的地方吧,我想看下這方面的進度!”李瑛覺得,該看的他都已經看了,再看下未完工的地方,她就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好的李總!”

飛船上未完工的地方,其實並不多了,要不然鄭總也不會保證可以在新慶日來臨前,完成飛船的所有施工專案與測度專案。

“目前小瑛號未完工的地方,最多的就是一線管線的施工。所有重要的裝置,其實都已經安裝到位,並在有序的測度當中。目前為最為大頭的工作,其實是把物資運到飛船裡,這可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很快,李瑛和鄭總工就來到了艦橋,也就是指揮室。

“其實,以現在的技術來講,我們完全可以把艦橋放到飛船的中央,這也是最為安全的做法,至於獲取外界的資訊,現在的虛擬全息技術,完全可以摸擬出飛船外面的實際星空。”

“不過呢,為了照顧人類的生理習慣,我們就把艦橋設計到了飛船的最前端。雖然這樣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不過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措施來解決這些隱患。”

“李總你看,艦橋四面的玻璃,其實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厚達十米的特種玻璃,它其中的一項效能抗衝擊性,就可以讓它抵擋直徑十米的隕石撞擊而安然無恙。”

“同時,它外面還有一層隱藏起來的三米厚的裝甲,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保護整個艦橋。同時,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這些裝甲也是要放下來的!”

艦橋其實已經完成了施工,這裡只有幾人個工人在進行最後的清尾工作。比如蓋上保護膜,清掃整個艦橋等等。艦橋在沒有投入使有的時候,其實沒有任何的參觀的價值,從外表上來看,它就像是個三層的中空建築,最頂層有一圈高透明度的玻璃。

因此,李瑛在艦橋四處看了下,就離開了此處。

李瑛很快就回到了公司。

“李,阿里,陳正在不在實驗室?”一回到公司,李瑛就問大廈裡面的兩個人工智慧陳正的行蹤。

“先生正在實驗室,要我通知他嗎?”

“告訴他,我馬上去實驗室,讓他放下手頭的事情吧!我有事找他商量!”

“好的!”

很快,李瑛就來到了頂層的實驗室,陳正已經在外面等她了。

“你不是去參觀飛船的建造進度去了嗎?這麼快就回來了,難不成那裡去現問題了?”陳正想來,如果沒有問題,李瑛不會如此快的返回公司。

李瑛哼了下,然後說:“飛船那裡並沒有出現問題,它的進展與計劃是一樣,完全可以在預定的時間進行發射,我是有其它的問題!”

陳正不解:“其它的問題?進展都很順利了,你還有什麼問題!?”

“我找鄭總工聊了聊,他告訴我,小瑛號飛船的效能,其實非常的出色,它的首航不僅僅可以進行航行測試,還可以執行其它的任務,比如建立一個小的殖民點,或者是一個採礦點。”

這個,陳正算是明白了李瑛的意思。小瑛號的效能,其實陳正一直是心中有底的,只要工廠那邊嚴格按照施工工藝來進行建造,那麼飛船的首航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但陳正有信心,不代表著其他的人也有信心,海洋上航行的船在正式入列的時候,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測試,就更不用說要進入到對人類來說還是陌生之地的太空了。

李瑛沒有參觀小瑛號之前,對它的認識更多的是書面上的,因為工廠那裡每天都會向她進行彙報,這樣很難形成一種直觀的印象。

參觀完小瑛號之後,李瑛才對它的強大有了一種直觀的印象,所以她的心也就變得更加的大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