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太玄劍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太玄劍氣

那本《俠客行》,開篇正是李白親筆所寫的詩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但在第一頁之後,卻用特殊字型,一頁一個字,又將這首詩寫了一遍。

這些字,每一個都蘊含著武道至理,看似筆畫奇怪,卻另有一番韻味,且渾然天成不顯得絲毫突兀。如果是不會武功的人看,這就是一篇純粹的書法藝術,但在習武之人看來,這卻是一本武功秘籍。

沒有具體招式,也沒有內力執行路線,但觀看者,卻能夠從裡面領悟出任何武學。

因為大道至簡,一切武學,都被涵蓋在了其中。

“這是不是石破天練成的‘太玄經’呢?”楊浩在心裡想。

但很快,他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測,因為太玄經是刻在石壁上的,而且雕刻者另有其人,並非李白原著。要是在看到這本《俠客行》之前,楊浩也認為太玄經是別人假借李白詩句,所留下的武功。

但是現在,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太玄經》只是別人從《俠客行》裡領悟的武學。

或許它很接近《俠客行》,本質上卻完全不同。

因為型別不一樣,以楊浩的武學修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俠客行》是超越了普通武功的“神通”級別武學,甚至超越神通,到達了“武道”的層次。

但它卻非佛門武功,也不是道家武學,更不是《太玄經》那種純粹的武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楊浩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儒家武學!

在金書裡,原著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佛法、道法,列如掃地僧說佛門武功要以佛學為根基,黃裳的《九陰真經》領悟自道藏等等。

總而言之,但凡最頂尖的高手,基本上都兼修佛法或者道法。

這也算是一種隱藏的設定了。

而儒家,作為跟道、佛等同,甚至將二者壓制兩千餘年的龐然大物,有沒有武功呢?

當然有!

孔子的君子六藝,就包括了騎射,孔子本人甚至終生劍不離身,要說不會武功怎麼可能?

事實上,在早期還沒有變質的儒家裡,劍是一個讀書人的標配!

武能上馬安天下,文能執筆定乾坤——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華夏文明炎黃子孫裡真正的精英,士農工商“四民”排在第一位的“士”!

至於宋、元、明、清時期已經變質的讀書人,除了會放嘴炮以外,基本上都沒什麼真本事。

他們只是個識字的人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士!

跟這四個朝代完全不一樣,盛唐時期的文人,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士”,不僅文采風流,而且能騎馬,能射箭,會使劍法,絕對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也不是百無一用,因為君子六藝裡有“數術”,算賬都比一般人厲害。

如果不是能人所不能,怎麼能叫做士?

能人所不能,又怎麼會百無一用?

或許整體文人的武功都不高,因為他們要做學問,要治理天下,沒那個功夫練武,但其中個別人,武功卻絕對不比江湖上的高手差,李白就是其中典型。

在真實歷史上,他是唐朝文采第一,武功第二之人。

論劍術,僅次於“劍聖”裴旻。

但這是金書世界,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小說《俠客行》影響,李白的劍法從唐朝第二,變成了第一。而裴旻,他的劍法依舊高超,卻也只跟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等武學同層次,並沒有觸碰到“神通”。

可這《俠客行》不一樣,這是儒家武學,也直達神通。

它跟少林武功、逍遙神功同層次,甚至因為武功中帶有藝術,蘊含文采,價值遠在那兩者之上,收錄後的書點高達“十萬”,是楊浩見過的武功秘籍裡,最高的,沒有之一。

縱觀書館所有藏書,也只有《孔子》原本,價值跟其相當。

當然,這不是單純的武學價值,而是結合了名氣、文采等東西之後,而生成的最終價值。

單純的武功,價值只有三萬。

但就算如此,這也是天龍世界所有武學裡,最高的。

“也不知道這武功,會有多厲害呢?”楊浩心裡想著,看開秘籍,想要參悟。

然而,真正開始看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從裡面看到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逍遙神功、少林七十二絕技……什麼都有,卻唯獨沒有李白的功法。

這自然不是《俠客行》包括了那些武學,而是楊浩參悟不出來,才看偏了。

他能看到的,是自己所懂得和理解的武學。

“這李白也真是的,武功秘籍好好寫出來不行嗎?非要搞成這樣,生怕後人學會嗎?”楊浩看了好幾遍,發現自己無法學會後,忍不住吐槽道。

哪怕是以他此時的武學修為,竟然也參悟不透。

於是,他花費九萬書點,直接學會了這門武功。

是的,九萬書點,而非三十萬。

他學習的只是李白的武功,而非作詩能力,也不是書法能力,因此不用付出整本《俠客行》的三倍,只付出其中武學價值的三倍書點,就能學會。

“這個武功,有點厲害啊!”楊浩學會之後,立刻愣了。

他用書點學,是直接完全領悟,到達堪比李白的程度。

所以學會之後,他傻眼了:這《俠客行》裡沒有什麼傳說中的“青蓮劍術”,也沒有什麼具體武功,甚至都沒有跟道法、佛法等同的儒法,只有一道真意,和一種特殊內力。

那道真意,名為“俠客真意”,是李白一生行俠仗義,所修煉出來的儒道成果。

類似於浩然正氣,只要真意還在,就能萬法不侵。

當然,只是相對的,總的來說,就相當於掃地僧的“三尺氣牆”,是武功的一種進階狀態,類似於“神通”。

而那特殊內力,則是真正的“神通”:它名為“太玄真氣”,跟石破天練成的“太玄經”有點相似,但卻完全不同,因為威力並不大,同等內力下,只跟“一陽指”差不多,還不如六脈神劍和降龍十八掌。

但是,楊浩學會之後,想也不想,就把自己的“逍遙內力”轉化為了“太玄真氣”。

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

修煉太玄真氣的人,可以釋放出“太玄劍氣”,類似於六脈神劍和一陽指,但速度卻是這兩者n倍,且射程極遠,遠到了一個楊浩都有些傻眼的程度——李白的太玄劍氣,修煉到極致之後能打三萬裡!

是的,不是三米,也不是三萬米,而是三萬裡。

雖然只是理論上能到達,實際上連李白本人也沒做到,可卻不代表楊浩沒有機會做到。

跟其它武學完全不一樣,其它武功的威力,雖然也受內力加成,但始終有個極限,段譽、虛竹幾百年功力,使出來也沒法完爆幾十年功力的掃地僧,因為武學的極限就在那裡。

可“太玄劍氣”沒有。

它分為幾個境界,依次為三尺劍氣、一丈劍氣、十丈劍氣,一裡劍氣……練到李白的層次,也就是楊浩學會之後的境界,只要內力足夠,劍氣的極限距離是三萬裡!

這已經超越了武學的範濤,甚至超過了一般法術,堪比仙法!

當然,倒不是說現在的楊浩,或者李白,他們真的可以釋放出三萬裡劍氣。

因為內力不夠,以楊浩此時的內力,哪怕境界高深,也最多釋放十丈,雖然遠超這個時代所有人,卻也還在武學範濤之內。而李白,他晚年幾十年功力,也最多釋放“十里”劍氣,也就是五千米左右。

匪夷所思,堪比超遠端狙擊槍,但距離三萬裡,還是差了太多太多。

“這武學,就算是帝釋天那種千年功力的老怪物,內力也遠遠不夠用啊!”楊浩感慨。

但更多的還是興奮,因為這“太玄劍氣”,威力真心不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之所以把秘籍寫得深奧,並不是他寫秘籍的水平不高,而是太高了:他直接隔絕了功力不夠的人看到自己秘籍本質的可能性,以此保護那些人,不因為這門武功而受傷。

因為高深武功,一般人看了是要出事的,比如逍遙石壁裡的武功。

接著繼續搬書,同時修煉積累內力,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

這三個月內,他積累了相當於常人十年的功力,雖然依舊不強,卻已經可以釋放出百丈劍氣,就算是再跟掃地僧交手,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還是拜《逍遙神功》所賜,那門武功跟“太玄真氣”並不衝突,吸天地靈氣的效果,可以轉化到太玄真氣上。

實際上,就算楊浩轉修了《俠客行》,身上其它武功,也都有效果。

這是“逍遙神功”無與倫比的兼容性,所造就的情況。

“你道藏看得怎麼樣了?”楊浩找到黃裳問。

此時,擂鼓山大會就要舉行,哪怕黃裳寫不出《九陰真經》,他也要離開了。

“差不多了,我有所感悟,應該已經可以寫出仙長想要的書。”黃裳說著,找楊浩要來紙筆,再次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