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諸天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邙山鬼王造的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六章 邙山鬼王造的孽

“十龍十象之力只是個形容,實際上也就千斤巨力而已,最多不過萬斤。”楊浩笑笑,說:“降龍十八掌,倒是真能打幾丈遠,但那得功力足夠高才行。至於《俠客行》神功,世人只知道李白是詩仙,卻不知道他其實也是劍仙。”

言外之意,就是那“劍氣縱橫三萬裡”,是真的。

“太不可思議了!”九叔感慨道。

他是真的震驚了!雖然道法也有神奇之處,甚至還在武學之上,但對修行者自身的改變,卻非常的小,哪怕以他林九的修為,也不過是很少生病罷了,力氣不比普通人大,跳得也不比普通人高。

甚至因為年邁,他前些日子上個桌子,都還得兩個徒弟抬。

可以說,除了能看風水,會點法術能捉鬼外,其它方面他跟普通人就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武功卻不一樣。

雖然只看了書頁上的介紹,沒有翻看具體內容,但他也發現,那玩意兒可以輕易飛簷走壁,練到深處甚至能凌空一躍好幾丈。力氣也奇大,加上一種名為“內力”的東西,更是能夠肉掌碎鐵石。

而且,更神奇的是,這名為“武功”的東西,竟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強,而不是變弱。

只要練到一定境界,甚至可以在年過花甲之後,依舊保持水準。

這讓九叔感到非常的神奇。

當然,一門武功的深淺,以及學了之後能不能練好,這個被他直接忽略了——楊浩收藏的都是高深武學,普通武學不是用來合成高階武學,就是直接扔了,他根本看不到,並不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武功,上了年紀都會衰退。

另外,九叔自己也不是一般人,當初學道法的時候,就只有學不到,而沒有學不會。

因此他認為,武學也是這樣,用心練總會好起來。

這倒不是九叔太飄,而是事實,就是這個樣子:任何東西,只要用心學,都能夠有所成就。至於成就的高低,雖然被天賦限制了,但是很抱歉,這跟九叔沒有關係。

年輕時候的他,也是一個聰明伶俐,什麼都一學就會,還很帥氣的少年。

“武功出自先秦煉氣一道,雖然幾經演變,已經自成體系,卻依舊跟道法有著緊密的聯絡。”楊浩道:“比如說,單純的武功很難修煉到高深境界,但配合高深的道法,就很容易到達。”

純武功到達“神通”境界的,整個天龍世界歷史上,都沒有幾個。

但是佛、道、儒三者,特別是佛門和道門,幾乎每個時代都有,直到張三丰之後武學式微,才不再出現。

可以想象,純武道有多難走。

不過,楊浩提到這些,倒不是想說明純武道的難度,而是想要告訴九叔:武學跟道法可以相輔相成,一同修煉更容易取得成果,且發揮出來的威力也會更大。

“這些書,我可以看嗎?”九叔問。

“當然可以。”楊浩笑道:“書籍本來就是用來給人看的,如果不讓別人看,我還收集這些書幹什麼?不過,道不可輕傳,我這諸天書館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想要拿走一本書,首先得編寫一本書放進來。”

聞言,九叔不由得一愣。

接著他點頭,說道:“天道迴圈在於平衡,想要得到確實得先付出,否則必將產生混亂。”

“不錯。”楊浩點頭。

九叔說的是什麼道理,他不知道,他只知道,這“一本換一本”的規矩,九叔是認可了。

“可是,我身上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茅山道術了。那都是師門不傳之秘,外傳有違組訓不說,也會給你招惹麻煩。”九叔為難道:“畢竟,現在的茅山派,跟以前已經不大一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聞言,楊浩立刻在心裡組織語言,準備勸說九叔。

但是不等他開口,九叔就道:“不過,如果你答應我一件事,並且保證以後不在人前顯露茅山道術,也不讓別人知道你這裡有茅山道術,我就將它寫成書給你。不僅如此,我還可以幫你收集其它門派的法術。”

楊浩一愣。

在不在人前顯露,給不給別人看,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

茅山道術雖然捉鬼厲害,但鬥法的話,遠不如諸葛亮的玄學奇術。

以此為條件,跟自己換武功秘籍,倒也正常。

答應九叔一件事,也沒什麼,只要不是太難的,他也不介意順手做了。

只是,他很好奇,九叔究竟會拜託自己什麼事兒?另外,最重要的是,什麼事情,能夠讓九叔放下原則,連“收集其它門派法術”都願意?

要知道,以九叔的為人,奪取他人法術的事兒,可是萬萬不會幹的。

“你需要我做什麼事?”他問。

感覺上,這件事絕對不會簡單,但應該也不是迫切需要做的。

“很簡單,舉手之勞而已。”九叔說:“我剛剛悄悄推演了一下,發現你命運奇特,竟然不受‘末法大劫’影響。如果可以安穩度過‘末法大劫’,還請你將我今日留下的道法,傳給大劫之後的茅山後人。”

“末法大劫?”楊浩立刻來了興趣。

他倒不是在意什麼大劫不大劫的,這玩意很多世界都有,並不新鮮。

他想要的,是從這“大劫”之中,找到剩下兩個世界的蹤跡。

畢竟,有兩個世界未知,不清楚武力值和價值到底怎麼樣,這種感覺並不怎麼好。

“這件事,說起來話就長了。”九叔道:“還得從當初邙山鬼王發現輪迴可逆,干涉輪迴,從中撈取鬼魂補充陰兵開始說起。天地有著自己的秩序,功德、惡業、陰陽、輪迴,一切都是不可以亂的。然而邙山鬼王,他卻肆意干涉輪迴,導致中原氣運衰竭,以至於引發了蒙古人進中原,以及清兵入關。”

楊浩聞言一愣。

這在說修行界的事情,怎麼扯到歷史了?

“好在,不管是蒙古,還是滿清,在得了中原之後,都迅速融入其中,花費巨大代價修復中原氣運,以保護自己的王朝。”九叔又道:“可只要邙山鬼王還在,中原的氣運就沒法修復。所以,明朝初年,一代奇人劉伯溫‘斬龍脈’,想要以‘天地末法’的方式,跟邙山鬼王同歸於盡。”

“結果呢?”楊浩問。

雖然年代對不上號,但是這些劇情,有可能是“片頭”也說不定。

就像麻衣門那邊,鬼王娶親和初一、十五兩個道士消滅鬼王,中間跨度足足有兩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