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40印第安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202 【布林中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2 【布林中學】

“什麼條件?”

馬哨:“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留在這裡長期擔任教師,為來自阿帕奇的學生講課。”

布林聽了,先是猶豫了一下。

雖然他確實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但他最想做的工作並不是當老師,而是鑽研數學。

不論是經營學校,還是授課,都只不過是他謀生的手段,他終究希望有一天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可以無拘無束地投入到學術當中。

而馬哨的意思,是希望他“長期”擔任教師,這難免讓他產生猶豫。

不過他也清楚現在自己沒什麼選擇,母親要贍養,父親更是重病,如果馬哨真能出一個不錯的價格,無疑是雪中送炭了。

事實上馬哨也沒什麼選擇。

想找到一個讓他滿意的中學老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為止也就只有喬治·布林一人而已。

他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一般的中學老師,能力顯然是不夠的。

而像開爾文這樣的人,能力倒是足夠,但卻不適合當中學老師,也不可能去當。

只有喬治·布林,學術水平夠硬,又常年為中學生授課,堪稱中學教師裡的戰鬥機。

所以馬哨肯定會拿出一個讓布林滿意的價格。

幾天之後。

“年輕紳士寄宿學校”搬到了新的場地。

新場地曾是一個農場主的莊園,已經荒廢了一段時間,因此看上去半新不舊的,好在足夠寬敞,而且價格便宜。

總面積大概十五公頃,只賣三千五百英鎊。

雖然建築風格仍不太像學校,但相較之前那個旅館似的小樓,至少氣派了許多,而且可以騰出一大塊地方作為操場。

實際上之前那座小樓也是布林的家,他既要在那裡管理學校、給學生上課,也要在那裡生活起居、照顧病重的父親,實在是侷促。

學校的名字也一併改了。

新的校門上赫然寫著:布林中學。

看著這個名字,布林不禁轉頭問道:“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用我的姓?我覺得你的名氣比我大很多。”

“你可能不知道我都收過什麼信。”馬哨說道,“學術界們對我還算友好——至少物理學界是這樣,但在英國民間,至今把我看作野蠻人的可不止一個兩個。”

“如果學校的名字是‘馬哨中學’之類在英國人眼中拗口且顯眼的名字,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有人往校門上扔爛番茄了。”停頓了一下,他又說,“所以,為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名義上這所學校仍然是你的,事實上它的一部分也確實是你的。”

出於類似的考慮以及為了保持布林的工作積極性,馬哨並沒有完全買下學校,而只是成為了大股東。

新場地需要修整一番才能投入使用,在此期間,馬哨和布林的工作主要是招聘。

阿帕奇以後會持續派遣留學生來英國,布林中學的規模自然也會越來越大,只靠布林本人和助手遠遠不夠。

招聘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能力,二是觀念。

能力方面主要由布林負責考察,所有前來應聘的老師,知識功底和教學能力必須得到布林的認可才能入職。

布林是個數學老師,但作為一個依靠自學在鄉下環境掌握微積分和五門外語的狠人,考察其他科目的老師也完全沒問題。而且按照計劃,布林學校本就以語言和理科為主。

觀念方面則完全由馬哨親自審查,畢竟這所學校是他給阿帕奇學生準備的,如果老師是白人極端種族主義者之類的玩意,那就是自找麻煩了,誰知道以後會鬧出什麼么蛾子。

至於較輕微的種族主義者,馬哨思前想去,最終決定還是招收。

畢竟完全沒有種族主義觀念的人,實在是太難找了,比逆向民族主義的人還少得多,甚至可以說根本不可能。

有點偏見也無妨,就當是給年輕的學生打疫苗了。

馬哨給教師開的工資比較高,事實上他開工資一向大方,所以前來應聘的老師非常多,足夠他挑挑揀揀。

他也不擔心會虧損,甚至有信心把布林中學打造成一所名校,不僅能為阿帕奇留學生發揮好“預科班”的作用,還能吸收有錢的白人學生,順便把錢掙了。

也是西方缺乏做題家的風氣,也沒有全國統一高考之類的東西,否則馬哨很快就可以讓全英國人體會到升學的殘酷。

空閒的時候,馬哨會和布林討論數學問題。

鑑於布林已經簽了協議要為馬哨長期打工,所以馬哨也大方了許多,經常在交談中暗示一些未來的東西,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布林精神恍惚。

布林本來以為自己以後可能沒有多少機會搞學術了,現在他卻驚訝地意識到,搞學術的最佳途徑或許是……跟著馬哨混。

馬哨著實忙了一陣。

讓他沒想到的是,儘管他已經跑到了鄉下,還是不免被人登門拜訪。

好在這次拜訪他的不是什麼煩人的傢伙,而是中學課本上的一位常客——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

也就是阿伏伽德羅常數那位。

他的理論被後世認可並發展,但在當下,反對他的聲音卻很多。

正所謂知音難覓,馬哨在劍橋大學公開支援他的分子假說,後續又發論文詳細闡述,讓這位年過古稀的義大利科學家竟不遠千里地跑到英國,親自拜訪,表達相見恨晚之情。

“……《聖問》裡的那些猜想我都看過,雖然它涉及的領域如此之廣,很多我都不能理解,但還是能感受到深刻的物理洞見。”阿伏伽德羅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但看上去精神矍鑠,他熱情地說到。

馬哨:“阿伏伽德羅先生,你覺得那些猜想要多久才能全部解決?”

阿伏伽德羅想了想:“五十年?”

馬哨笑了笑:“我也希望是五十年,但更可能是一百年甚至兩百年。”

《聖問》裡的猜想和疑問,大部分直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解決,就算馬哨全力推動這個世界的科學,五十年的時間也是絕對不夠的。

“也許吧。”阿伏伽德羅似乎很樂觀。

他話鋒一轉:“不久之後將有一場為高斯舉行的慶祝活動,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參加,我想你應該能在那認識很多出色的學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有機會的話。”馬哨有些猶豫。

他可能沒必要去參加這個活動,甚至不必再和任何科學家刻意打交道,畢竟他早就得到了學術界的門票,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所以你不打算去歐洲嗎?”阿伏伽德羅說。

馬哨搖頭:“我肯定會去歐陸,但卻不是為了學術交流。”

——————

ps:關於這章出現的金錢問題。歷史上達爾文買的莊園,帶個七公頃的花園,兩千多英鎊(達爾文真有錢)。至於主角給了布林多少錢……我也不知道給多少算合適,可能幾百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