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年代:我成了農家小錦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時機還沒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1章 時機還沒到

張支書在民勤大隊當了幾十年支書,擁有相當大的威信,一番話駁得劉青正和林素珍啞口無言,母子倆雖然心裡不服氣,卻不敢反駁張支書,縮著脖子打算退到人群後面去。

張支書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這對母子,今天這筆賬必須得算。

對著站在人群中的隊長和會計便了個眼色,三人共事多年默契十分,根本不用張支書開口,就帶著幾個民兵上來圍住林素珍母子。

“哎,你們幹什麼?”突然被人圍住而且肩膀上搭了兩隻強有力的手,劉青正頓時慌了。

林素珍倒是沒人抓她,但是被兩個民兵貼身夾在中間,一樣動彈不得,只能隨著兩個民兵的腳步往外走,同樣慌得直嚷嚷。

鄉親們對林素珍和劉青正向來沒什麼好印象,就算有極少數的人想替他們求情,看到張支書隊長會計嚴肅的臉,也各自閉上了嘴。

沒必要為了這對母子得罪大隊幹部,於是鄉親們紛紛讓開路,林素珍母子被帶去了大隊部。

張支書十分滿意鄉親們的表現,目送劉家大房的其他人跟著去了大隊部,這才大聲告訴鄉親們晚上將會有重大訊息宣佈,現在還是各自先去忙地裡的活,別為了看熱鬧誤了農事。

剛才大家都看到了劉欣雨在院子裡勸阻安撫陳招娣,顯然劉欣雨根本不存在劉家大房那對母子所說的情況,書記和縣長也絕對不是來抓劉欣雨的,既然張支書說晚上會有重大訊息公佈,那就聽張支書的勸,先去忙活地裡的活。

看熱鬧的人漸漸散去,在地裡耕田的劉厚興和劉青山夫婦也終於趕回來了。

當他們得知林素珍和劉青正又在鄉親們面前詆譭汙衊劉欣雨,也是被氣得不輕,擼起袖子要去大房說個高低,被張支書瞪了一眼之後,乖乖地先把這口氣先嚥下了。

來日方長,總有一天要把這口惡氣給出了!

林素珍的聲音又尖又高,只要帶著耳朵,當然都聽到了。

書記縣長自持身份不屑問,兩位領導的秘書也不方便問,宣傳口子的兩位同志就無所顧忌了。

他們對劉欣雨是真的十分好奇。

小小年紀就考上了京大,而且還為廣電錄製教材,為了家人過上好日子,拆巨資從京城拖回來這麼多的零部件自己組裝機器準備辦廠,這樣的人面對他人潑來汙水,居然可以面不改色。

這份從容澹定的氣度,到底是如何養成的?

今天書記和縣長既然帶他們出來,就是想透過他們的筆桿子說好宣傳。

既然要宣傳,當然就要多問多採訪,於是就那位年輕的女同志就問出了口:“那兩位是什麼人,與你家有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欣雨不好意思地苦笑了笑:“仇倒是沒有,幾十年的怨應該積了不少。女的是我大奶奶,男的是我堂叔,他們是母子。”

這麼一說,大家也就明白了,劉欣雨不過是被妯裡不合波及。

看雜物間的零部件,又試了試劉欣雨組裝的縫紉機和鎖邊機,書記和縣長相視一眼,都微微點了點頭,顯然兩人對劉家辦廠一事已經有了默契。

一行人在堂屋裡坐下,這次是縣長提問,劉欣雨回答。

縣長問的問題很是有些尖銳,特別是之前劉欣雨曾經提過的政策。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局長會議精神早兩個月前就已經傳達到縣,確實有允許“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個體勞動”這一條。

出臺這條政策主要為了緩解回城的知青就業難帶來的一系列難題。

把這條用在農村私人辦廠略有些牽強,甚至有斷章取義之嫌。

劉欣雨一本正經地與縣長討論這個問題,有些論點曾經向王司長討教過,此時拿出來倒是說得有理有據。

說到最後劉欣雨狡黠一笑道:“雖然田地全部包幹到戶,但是我們這裡山多地少,像我奶我二嬸,除了農忙平時多有空閒。她們應該算是閒散勞動力吧。

我們想要辦的包服廠,雖然有縫紉機鎖邊機,依然應該算是手工業。

我覺得哪條都符合政策,希望縣領導多考慮農家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照顧。

廠子辦起來以後,該上交多少稅,一定按時交清,絕不拖延含湖。”

可惜的是無論縣長還是書記都沒有給劉欣雨準話,只說需要回來研究研究。

不過縣長書記臨走還是肯定了劉欣雨的商業眼光,讓她先把機器組裝起來,人員培訓起來。

劉欣雨心裡多少有些失落,看來以個人名義辦廠的時機還沒到。

這些機器最終很可能作價賣給大隊,然後以大隊的名義集體廠辦。

雖然心裡難免失落,但是正如陳招娣所說,把這批零部件組裝起來賣出去,她也能賺不少錢。

想通了心情自然也就沒那麼沉重,送走縣長和書記,乾脆也不等縣裡的迴音,劉欣雨直接與張支書商量村裡集體辦廠的事。

張支書當然十分高興,帶著劉欣雨去大隊部,先借題發揮狠狠地罵了林素珍母子一頓,罰母子二人打掃村裡主要街道一個月。

把劉家大房的人打發走之後,大家坐下來商討辦廠的事。

一番商議之後,劉欣雨以總價四千元將運回來的零部件和配件賣給大隊,她負責組裝和工人培訓,甚至還要幫忙聯絡原材料的貨源。

本以為大隊付不出那麼多錢,劉欣雨已經做好與大隊商量如何分期付款的準備,結果讓劉欣雨大迭眼鏡,大隊居然打算一次性付清四千元。

儘管劉欣雨也想一次性收款,想了想還是提醒道:“辦廠光有縫紉機鎖邊機可不行,還得採購原材料輔料,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可以分兩期或者三期付款給我,大隊不賴我的賬就行。”

張支書朗朗一笑道:“放心,大隊有錢,五六十臺機器只收四千,大隊已經賺了大便宜了。你還得幫忙組裝、人員培訓甚至還要幫忙聯絡貨源,再不把錢付給你就太虧心了。”

既然如此,劉欣雨也不再推辭,錢嘛當然是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