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鄉村中醫李茂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7章:李大夫,你有這個心願參與這項偉業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7章:李大夫,你有這個心願參與這項偉業嗎?

六人在包廂間坐定,巴德樂傳統涮上來了。

湯底鮮美,麻、辣、鮮、香、嫩、醇,六味俱全,湯濃醇厚,口感舒適,回味綿長。

食材主打北疆省特色的草原羊肉,鮮羊肉卷鮮嫩可口,在六味俱全的湯底裡一滾,等色澤由紅白鮮色一變為老紅和老白即可撈起食用!

再蘸點其他調料,肥美的肉香和各種麻辣味在口腔中爆開,滾燙著從食道裡順滑滾下,滑進胃裡還是滾滾燙燙的,各種滋味和一股暖流在全身再次爆開,一瞬間躥遍五臟六腑,讓人在不由得閉下眼,呲一下牙中盡享其美味!

巴德樂傳統涮這連鎖店難怪能在青城走紅,果然受用!

不過李茂陽這頓飯註定吃不安生,不時得看顧一下陳妙竹兩個客人的情況,尤其要注意喬果果的微表情啊。

這丫頭前面和他站在臺階上等待陳妙竹兩人時說的那些話,在他心中警鍾長鳴!

此時他想把話題儘量往李雪彥的身上引導,以便把喬果果的注意力也儘量引導到李雪彥身上。

何況他此時對李雪彥真的產生了些興趣。

一番邊吃邊聊中,他才搞清楚,這個李雪彥,竟然是一個傳聞中的博士後!

博士這個物種在李茂陽眼中已經不算多新鮮了,可博士後這個物種,他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

並且,他也第一次新鮮地發現,博士後竟然也算一種學歷。

這個博士後一般兩年畢業,畢業要比博士研究生畢業容易得多。

目前李雪彥已經讀了近一年半,也就只剩下最後半年多了。

平時其實就是在京都中醫藥研究所駐站工作,繼續給導師充當助手。

“你們平時都研究什麼?”李茂陽看著李雪彥很好奇地問。

“也就一些中醫理論研究、學術訪談、實踐經驗的整理研究等……”李雪彥說了一下。

給李茂陽的感覺,好像這李雪彥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幫助合作導師整理經驗和幫忙出版著作的,然後順便就傳承合作導師的衣缽。

對他們學習和繼承的要求,那就是傳承要有深度,研究要有高度。

上面也希望透過這樣一種模式,培養造就一批高層次中醫藥傳承人才。

“那很好啊。”聽李雪彥說完,李茂陽含湖地說了一句。

他對這種形式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不瞭解,也就說不出什麼具體的誇讚來。

“李師兄其實不僅僅是研究和傳承他的合作導師的醫學思想了,他在京都拜訪過很多國醫大師和名老中醫,他的終生的最大目標,是寫出一本能統攬中醫各派思想,去偽存真的一本真正醫學著作來!”

陳妙竹在一邊道。

“哈,這志向不小!”李茂陽給李雪彥豎了一個大拇指。

中醫沿承幾千年,由於各代醫學家所處時空各異,醫學思想也不盡相同從而誕生出各種流派來。

傳統中常見的有八大流派。

1,以張仲景為創派祖師的傷寒派(經方派),辨證依據為六經辨證。

代表著作有《傷寒雜病論》,後世被分為《傷寒論》和《金貴要略》。

張仲景在中醫界地位堪稱至高無上,被稱為醫聖。

代表名方有傷寒論總計112個方,其中桂枝湯被稱為祖方。

這一流派影響最為深遠,後世的郭生白、李可、倪海廈都是這一流派的中堅力量。

可惜該門派目前已無旗手人物,發展呈嚴重萎縮狀態。

2,以藥王孫思邈為創派祖師的千金派(養生派)。

代表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代表名方有葦莖湯(時至今日,仍是中醫非手術治療危重肺病的重要方劑)。

千金派對於高尚醫德的追求,堪稱中醫史上的頂點。

3,宋朝創派的局方派。

代表著作是《太平惠民合劑局方》。

代表名方有藿香正氣散、逍遙丸、參苓白術散。

4,以李東垣和張景嶽為創派祖師的溫補派。

代表著作有李東垣《脾胃論》和張景嶽的《景嶽全書》。

代表名方有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和張景嶽的右歸丸,左歸丸。

5,創派祖師為張子和的攻邪派。

代表著作是《儒門事親》,代表名方是禹功散,同時該派擅長使用八法中的汗、吐、下三法,治療手段較為勐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6,以劉完素為創派祖師的溫病派。

同時該派曾出現過吳又可、葉天士、吳鞠通、薛一瓢、王孟英等高手。

代表著作有《宣明方論》、《三消論》《溫病條辨》、《臨證指南醫桉》、《瘟疫論》等。

該派的主要觀點,人體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所以用藥多寒涼。

(和傷寒派的觀點比較對立,這也是被倪海廈一度勐烈攻擊的原因。)

代表名方有銀翹散、桑菊飲、安宮牛黃丸、防風通聖丸。

溫病派當代門徒較多,以南方居多,尤其瘟疫流行時,多採用該派藥方。

7,以鄭欽安為創派祖師的火神派。

(其實這一門派,個人認為是傷寒派的一個特殊分支。)

有人把李可也歸於這一派。

代表著作有《醫理真傳》、《醫法圓通》。

注重陽氣,擅用附子,起死回生效果較大。

代表方劑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和白通湯。

(本人覺得李可的破格救心湯,或許也可以歸屬於這一派。)

(該派其實不但注重扶陽,其實也注重滋陰清熱。)

目前該派在養生保健的市場上倒是比較紅火。

8,匯通派。特點,強調中西醫結合。

(其實是衷中參西。)

以唐宗海(即倪海廈特別推崇的唐容川)、張錫純、朱沛文、惲鐵樵四人為創派祖師。

代表著作有《血證論》、《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方劑較多,知名的不多。

但現在被廣泛的應用到全世界的製藥行業裡,不光有的中成藥裡摻西藥,西藥裡也多少的摻了些中藥的成分。

還有從中藥搖身一變為西藥的,比如那個治療瘧疾的青蒿素。

(以上,是中醫八大門派的一種分類法。)

……

中醫這麼多的門派,其中各具優劣,甚至彼此醫學觀點還有一些互相牴觸的地方(比如傷寒派和溫病派的某些觀點就比較牴觸),而李茂陽聽陳妙竹說李雪彥竟然想要寫出一本能統攬中醫各派思想,去偽存真的一本真正醫學著作來!

這怎能不讓他驚歎!

所以,他對李雪彥豎的那個大拇指是真心的!

不管最終能不能完成這個目標,單單能有這種想法就極其的難能可貴!

這算是為往聖繼絕學了!

“沒有沒有!”李雪彥臉騰地一下子紅了,一邊用力地擺著手,“我是有這個想法,可不是想獨立來完成這麼大的一項偉業!

現在我想做的,就是尋找全國各地的有志於此的高手,大家聯起手來,共同來完成這項偉業!”

李雪彥這麼說著,目光緊盯著李茂陽!

他這次和陳妙竹來見李茂陽的目的,此時遽然展現了出來!

“李大夫,你有這個心願參與這項偉業嗎?”

他直接地問道!

“啊?”李茂陽微愣一下停下快子,沉吟了一下搖搖頭,“暫時沒有。”

寫醫學著作那是需要拿出非常嚴謹獨到的東西的!

他心裡雖然也有將來寫本醫學著作的想法,但那必須是等他擁有了海量的診療實踐後,並且精讀吃通了所有中醫經典,從而有了自己縝密而獨到的醫學思想之後的事了。

目前的他,老實說,如果沒有系統的扶持和背書,還真稱不上多麼強大的醫學高手。

所以,他自然不會有現在就參與什麼寫醫書的念頭來。

“李大夫,我也不是說現在就和人合作寫大部頭的醫學著作,可以先寫一些小短篇累積啊。”李雪彥不甘心地道,“我聽妙竹說,你不是還想建立一家醫院,並且以此為依託搞一個中醫傳承基地嗎?”

“這和寫書沒啥關係吧?”李茂陽笑道。

“搞醫學傳承基地,你不需要有自己基地的醫學傳承思想嗎?”

“現在先繼承中醫前輩們的思想就好了啊,能把前輩的思想繼承下來,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話不是這麼說。”李雪彥搖搖頭,“中醫流派眾多,那你主要是要繼承誰的醫學思想啊?”

“誰的實用就繼承誰的唄?”李茂陽笑道,“就像溫補派和火神派強調人體陰常有餘,陽常不足,強調補陽。

溫病派強調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強調補陰清熱。

這醫學觀點貌似衝突牴觸,但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那多半只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地域和時代不同造成的不同的觀點。

到咱手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扶陽扶陽,該補陰清熱補陰清熱啊。”

李雪彥笑道:“縱然你李大夫能分辨得清,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你將來建立起來的傳承基地中的其他人能分得清嗎?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嗎?

這可不是一句話的問題!

太多人讀了許多經典,反而把自己給搞湖塗了,不知道該聽誰的話!

到時候,你每天片片片地給一個個人講解嗎?

那多費事啊!

你不需要經常寫一些自己的醫學觀點,供他們閱讀參考學習啊?”

李茂陽聽了李雪彥的話歪歪腦袋,貌似這傢伙說得也有些道理?

經常寫些自己的醫學領悟和觀點,發給大家看,好像真的能省好多事啊。

“那這些醫學領悟和觀點寫下來,累積得夠一篇論文的份量了,就可以發表出去,供大家參考借鑑和評判啊?”李雪彥又道,“李大夫你不會有敝帚自珍的思想吧?抱著自己的醫學思想不想傳播,只想自己在看病中使用吧?”

李茂陽搖頭:“那不會啊,我從來沒有這些封閉的思想的。

只是,這寫論文太麻煩了吧?”

“一點兒也不麻煩!”李雪彥搖頭道,“你要嫌麻煩,可以發給我,我給你修改發表,大不了尾巴上綴我一個名字。哈哈。”

李茂陽笑著看向李雪彥:“可你會看病嗎?不會看病,你怎麼會認定那些思想對不對?瞎發表不怕誤人子弟啊?”

他這麼一說,李雪彥立即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樣沮喪了起來,道:“我確實,嗯,不怎麼會給人看病……”

一邊的陳妙竹道:“李師兄其實也會給人看病的,而且也已經拿到醫師資格證了,不過他給人看病的確少一些。

沒辦法,他搞學術太忙了!”

……

然後直到一頓傳統涮吃完,李雪彥也沒再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