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豐臣遺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六七章 大略既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六七章 大略既定

“光本家就是一百八十萬石,難不成其他與力加起來只有近江派的一半?”小宮山晴勝瞪大雙眼,根本不願相信藤堂高虎的推斷。

“小宮山大人不信麼?”藤堂高虎知道會是在這個結果,倒也感到不意外,恭敬地說道:“那就讓在下替您好好算一算吧。”

“到目前為止,能堅定支援本家的勢力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太閣的嫡系大名,也就是尾張派,不過諸位要小心,在下所指的尾張派,並不是豐臣系的全部,而是堅決站在本家一方的豐臣系大名,這裡姑且稱之為‘豐臣嫡系大和派’,主要成員有加藤主計清正(肥後熊本二十五萬石)、福島侍從正則(上野箕輪二十八萬石)、池田參議輝政(上野館林二十二萬石)、加藤左馬助嘉明(伊予松前十萬石)、田中兵部吉政(三河岡崎五萬七千石)、中村式部一氏(駿河駿府十四萬石)、山內對馬守一豐(遠江掛川六萬石),加上零零散散的一些小大名,應該有一百五十萬;而還有一部分大名,他們表面上是豐臣系,實際上卻早已倒向了江戶,這部分權且稱作‘豐臣嫡系江戶派’,包括黑田甲斐守長政(筑前馬之嶽十二萬石)、堀侍從秀治(越後春日山四十五萬石)、森侍從忠政(美濃金山七萬石)、細川幽齋父子(丹後、下總二十二萬石)等強力大名,總知行應該也有一百萬石;還有一小部分大名目前看來是擁護秀賴少主但又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可以稱之為‘豐臣嫡系大阪派’,主要是阿波國的蜂須賀父子以及播磨的木下一族,這部分勢力最多不過五十萬,可以忽略不計。”

“這麼說,就豐臣家大名的向背而言,本家和江戶內府可以說是平分秋色了?”小宮山晴勝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藤堂高虎點了點頭:“準確說來,還是能稍佔上風的。至於本家的第二股支援勢力,便是和本家有姻親關係的大名,這股勢力也是潛力無窮的。

首先,便是駒姬夫人的父親,坐擁出羽三十二萬石的最上侍從義光;其次,便是主公的義弟,同時也是和雪千代少主訂有婚約的蒲生家,雖說遭受了削封,但仍是擁有下野、信濃兩地二十三萬石的大名,同樣不容小覷;第三支勢力,乃是櫻姬夫人的本家,擁有甲斐一國的淺野家,二十四萬的知行加上五奉行之一的地位,不論是軍師還是政治上都能助本家一臂之力;最後,便是主公的妹夫,長門十六萬石的出芸宰相(毛利秀元),不過請恕臣直言,將他列入其中,恐怕有些不妥。”

秀保點了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秀元畢竟是毛利家的一員,況且身處西國,想將他吸納進來確實有些困難,暫時可以不管這些,單單將其他三家加起來,也就是八十萬石吧?”

“沒錯,若是考慮這三家對周邊大名的拉攏和震懾,應該也能達到一百二十萬,加上方才所說‘豐臣嫡系大和派’的一百五十萬,以及本家的一百八十萬,最終可以確切掌控的知行應該有四百五十萬。”藤堂高虎言之鑿鑿,根本容不得眾人質疑,就連秀保也深以為是,頻頻點頭稱讚。

“那德川內府呢,照您這麼算,內府能調動的勢力有多少?”秀保問道。

只見藤堂高虎伸出四個手指,鄭重地說道:“至多四百萬,這還是和本家聯合的情況下,若是單槍匹馬對付治部,而本家不參與,那絕不會超過三百萬。”

秀保思忖片刻,微微頷首道:“這也就是為什麼本家要和德川家聯手吧?治部能調動五六百萬,本家能調動四百五十萬,內府能調動四百萬,再加上太閣藏入地二百萬,總共也不過一千五百五十萬,全日本石高合計一千八百萬,這多出的二百五十萬…”

“這多出的二百五十萬,便是隔岸觀火或者見機行事的外樣大名,其中更是以奧州巖出山的伊達家(五十八萬石),薩摩鹿兒島的島津家(六十萬石)以及加賀金澤的前田家(八十三萬石)為主,他們倒向哪一方,對另外兩方來說都是致命的。”

“都不是好對付的角色啊。”秀保不禁嘖嘖感慨道,“伊達政宗的臉皮比天還高比地還厚,當年的小田原征伐、葛西大崎一揆便可窺見一斑,此人志在天下,想讓他聽命於本家恐怕很難啊。”

“相對而言,島津家就容易應付得多。”藤堂高虎建議道,“島津家做夢都想一統九州,本家日後可以拿日向一國來拉攏他,想必不會有什麼麻煩,臣與島津義弘還有些交情,如果主公放心,可讓臣前去調略。”

秀保卻擺了擺手,不以為然道:“拉攏是必要的,但沒必要急於一時,日向也是大國,豈能說給就給,此事暫且擱置,目前最主要的還是想辦法獲取加賀大納言的信任和支援,他畢竟是名望僅次於內府的角色啊。”

“臣明白了,”藤堂高虎躬身回答道,“既然您已決定與內府聯合,那是不是該採取些必要的行動向他示好呢?”

“那是自然,不過我剛為了主持葬禮之事和內府起了衝突,為避免閒言閒語,這段時間還是以靜制動吧。”說完,秀保站起身,環視一週,望著眾人臉上複雜的表情,堅決地說道:“諸位皆是本家賴以為繼的重臣,今日所定之方案,不僅是日後行動的基礎,更是本家興衰的關鍵,為保萬全,不經我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將今天所論之事宣揚出去,如有違抗者,立斬不饒。”

“吼吼!”重家臣瞬時拜服下去,鼓足力氣齊聲喝道:“臣等謹遵主命,為保本家武運長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就在秀保等人群情激昂地商討著今後戰略的同時,伏見德川家康屋敷,五大老之首的江戶內府,正在好酒好茶招待著一位從伊賀請來的貴客。

“伊賀守,老夫聽松倉大人(即《松倉狀》的撰寫者,松倉重政)說,三年前您將居城由上野遷往了他所在的福地,不知是何緣由啊?”觥籌交錯間,德川家康笑眯眯地對面前那位表高二十萬,實高卻只有十二萬的筒井家當主筒井定次詢問道。

自從被秀保趕往福地城,這個假和尚就始終耿耿於懷,如今德川家康舊事重提,更是羞憤難當,毫無遮掩地埋怨起來:“實不相瞞,這都是託右府殿下的福啊,當初他以修路為名,強行在上野城附近興建了和江城,之後更是在西伊賀修建了五座城砦,活活將伊賀一國四分之三的領地奪了過去,卑職地位卑微,鬥不過右府,只好眼睜睜看著他任命家臣將三郡納入囊中,為保安全,卑職只好退往更東面的福地城。”

“是這樣啊,”德川家康抹了一把鬍子,先是同情地點了點頭,之後又親切地說道:“伊賀守所言,老夫感同身受,如今有一計可助您拿回伊賀,不知閣下是否願意一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