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宅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程家莊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 程家莊子

兩人圍著赤兔,又是順氣又是按摩的折騰了許久,赤兔這才顫巍巍的站起來,正撒著歡跑著,突然被勒住了脖頸,一岔氣好懸沒過去。

站起來悄悄的往小程身邊挪了兩步,離那個大魔王能遠一點是一點。

看著有點鬧小脾氣的赤兔,李承陽只得上去好好撫慰了一番,在許下了眾多小母馬後,赤兔這才不情不願的又讓李承陽上了他的馬背。

但是再也不願意跑起來了,最多就是小跑,一邊跑還一邊回頭看著李承陽,但凡李承陽的手往它脖子上一搭,它就立馬剎車,一動也不敢動,讓李承陽苦笑不已。

萬不得已之下,和小程換了坐騎,上了小程的“黑炭”,原本他想叫烏雲踏雪來著,後來讓老程聽了說了句你也配?就換成了黑炭這個名字,看外貌確實和黑炭比較像,一水的黑,從頭黑到尾巴。

赤兔原本是不讓人坐到背上的,李世民折騰了那麼久都沒能成功的馴服這匹馬,現在小程輕輕鬆鬆便做了上來,看赤兔的樣子,怎麼還有點高興?

一切回覆正軌,小程在李承陽旁邊細細指導,李承陽憑著一身蠻力也學了個七七八八,技巧都明白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練習了,得益於他的蠻力,雙腿緊緊的夾著馬腹,從頭到尾他都沒掉下來過。

時間過得飛快,當他能在馬上控制著馬開始小跑的時候,程家莊子到了,沒有想象中的繁華,當然也沒有想象中的困苦,就是平平常常的樣子。

小程介紹到:“這裡封給我家做封地也沒幾年,家裡人也不長來,租子也是用的以前的租子,到是比上一任低了不少,我爹說打算把這裡放些馬匹進來,讓農戶們幫忙養著,每年給免了租子,這地方有個不小的馬場,一會咱倆就去那裡接著練”。

李承陽到沒有注意小程再說什麼,他被路邊幾個農夫吸引了眼光,只見這在田裡一個年級大的帶著三個年級小的,正在擺弄田地。

大唐一個男丁能分到一百畝田地,其中二十畝永業田,就是無論死活,這二十畝田地都是屬於這家人的,後世在唐朝什麼關於奪人田產之類的事情,奪的就是這一代代留下來的永業田,其餘的田地屬於大唐,借給地主們膽子他們也不敢。

一個人一百畝,這四個男丁足足有四百畝田地,田地的邊緣有專門的官員定下的界樁,把每家的田地分出來。

四百畝地啊,抬眼看不到頭,就要靠這四個人來侍弄,最多也就加個幾個女眷,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能照顧的過來的,他好奇很久了。

下馬轉悠了一圈,看著滿地的青苗不知道如何下手,領頭的老漢發現來了兩個貴人,上前仔細一看才發現這是主家的小少爺來了,連忙從地裡出來,從旁邊放著的冰塊上面取下來一壺冰水,給小程遞了過來。

老漢正是這程家莊子的裡正,莊子裡百餘戶人家都歸他管,也沒少去程府裡問個安交個租子什麼的,所以對小程也不是很陌生。

和裡正聊了一會,李承陽也明白了大唐的農戶們是怎麼做到一人負責一百畝地的,每人負責二十畝永業

田,其餘的地方草草的把種子撒下去就不再管了,憑天收,就算是這樣,一天也沒時間閒下來,單單除草就是除了一輪又一輪,這樣的日子一直到秋收才停。

關中土地肥沃,也不用把良田壞田分得清,聽老漢說有的地方就不一樣了,辛辛苦苦走關係花銀子還不一定能分到好的田地,一百畝裡能挑出來十畝左右的良田那就了不得了。

而他們脫了陛下的福,不僅分到了上好的良田,更是攤上了程家這樣的好主家,長安周圍的莊子多為各部大臣的封地,上個封地的主子還是隋朝那會的,不是什麼好人,這莊子裡也就被搞得民不聊生。

現在有了好主家,農戶們的日子就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說道動情處老漢叫過家裡幾個小夥子還要給小程行大禮,又聽小程介紹另一位就是造出冰來的秦王殿下,這下更不得了,裡正一聲活菩薩就喊了出來,嘴裡喊著救苦救難好王爺就要給李承陽跪下來個感恩的大禮。

自然也不敢受了這一禮,急忙把裡正攔住,好說歹說的才把人勸正常,無緣無故的接人家老人的一禮,那是要折壽的,老漢看行禮不成,又拉著二人回到他家,眼看著日頭就到了中午,老漢吩咐家眷準備點酒菜伺候二人吃個午飯,貴人們一天三頓飯,可不能耽誤了。

李承陽被半強迫的帶進了裡正的家,本來他還想著下地幹會活體驗一下,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過地,自然想體會一下種地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也幸好他們下地,萬一他要是把莊家當成野草給一起除了,這要傳開了那問題就大了去了。

進了裡正家的院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擺放在正門一邊的奇怪的物件,之所以說奇怪,是李承陽從來沒見過這麼稀奇的物件,整件物件呈現一個丁字型,一條小腿粗的大梁橫在最上面,從大梁中間伸出來一根差不多粗的木棍子直直的怵在地上,近地的一面還帶著一塊鐵做的鐵皮。

怎麼看也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偷偷問了問小程,得到一個震驚的答案。

“這個東西就是耕犁?怎麼是個這樣子?”李承陽驚訝的叫了出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直轅犁?就是兩根棍子被簡單的拼接了一下,怎麼就能犁地了?怪不得說曲轅犁的出現意味著農耕方面的重大變革,就眼前這個犁來看,李承陽覺得就是他拿個鐵鍬翻地也比這個玩意來得快。

裡正聽到了李承陽的驚呼,回頭頗為自豪的解釋:“是,這就是咱們用的犁杖,還是咱們程府特意給送過來了,一家一個,都是用的最好的木料,幹起活來也快了不少,這十裡八鄉的沒有不羨慕的”。

得,就著玩意看樣子還是萬里挑一的那種,不知道平常無依無靠的人家們都是用的什麼玩意兒?官府裡有專門向農戶們出租的犁杖,之前在奏摺裡看到過,估計和眼前的犁杖差不多,全大唐都在用這種犁,怪不得年產量上不去呢。

看了犁,裡正發現李承陽對一些農家活計頗為有趣,又帶著二人去了旁邊的牛棚裡,也都是程家買來放在莊子裡,讓莊戶們使用的,看數量差不多有個二三十頭,每頭牛身邊都有個七八歲的小

孩跟著給牛撓癢癢,時不時的還拔點青草塞進牛嘴裡,然後看著牛反芻,嘴巴跟著一起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牛在大唐比人可金貴多了,打掃的乾乾淨淨的牛棚,看起來比人住的地方都乾淨,一個個的跟大爺一樣被伺候著,各個膘肥體壯。

裡正滿意的看了看被養的皮子上都泛著油光的牛們,低頭一看牛喝水的水槽空了,大呼小叫的要負責這個事的人過來,要找人算賬。

“裡正爺爺,哥哥說水井裡沒水了,他去遠處的水井裡挑去了,去了好久,現在應該快回來了”有小孩說了原因。

現在天氣熱的出奇,最近又沒有下雨,人們的用水量一直都居高不下,這口打在高處的水井裡沒有水是正常現象。

裡正聞言點點頭,當初建牛棚的時候就怕地勢太低,萬一有個什麼事情不方便,特意把牛棚建在了高處,為了方便全村人出力打了這口井,水是出來了,但是也經常遇到沒水的時候,他也就沒當回事。

李承陽就沒那麼輕鬆了,從水井他想到了旱災,又想到了李世民的倒黴的貞觀二十三年,這二十三年,大唐幾乎就沒遇到過什麼和平的年景,水災旱災頻發,蝗災地震也會偶爾肆虐,史書上是說李世民是遭了天譴,但他是肯定不信了,最多是李世民倒黴遇到了這麼個年景。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還能把大唐發展成了欣欣向榮的模樣,要是沒有這些災害,怕是也不會把世家留下交給武則天小姐姐去解決了吧。

在裡正家草草的吃了點飯,又找了個清涼的地方小睡了一會,李承陽就在樹下面思考起來。

有機會一定要把曲轅犁做出來,現在早就過了春耕的季節,離明年純種還早,也不用太過著急,不過做肯定是要做的,不說曲轅犁有多高的速度,就是單憑能比直轅犁少用一頭牛來算,那也能提高至少一倍的耕地速度,這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然翻倍是不可能的,頂多是農戶們從一年精耕細作二十畝擴張到四十畝地,產量也可能會增加個三成左右,這對大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至於水車也是要做的,而且是要首先就要做出來,這玩意太大了,構造也頗為複雜,要想普及開來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倒是曲轅犁個子小,隨便一個木匠就能做的出來,不用太著急,回去就準備準備把水車的圖樣畫出來,若能把水車普及開,那對大唐就是質一般的影響了。

腦袋裡裝著事情,練習騎馬的事自然也就不再那麼認真,現在都搞不明白,為什麼他會主動去想著去做這些事情,明明出來是為了玩的,結果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也許是因為長孫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是李世民毫不遮掩的袒護?亦或者是單純的看著老農頂著炎炎夏日還在田裡忙碌?

現在的他說不上為什麼,就是腦海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我想幹,那他就幹了,很多時候都沒有考慮到後果,報表是這樣,新演算法也是這樣,他感覺與其是說為大唐做貢獻,不如說他想讓現在生活的環境更加貼近現代一些,為了這些,他甘願放棄死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