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九朝元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六六章 馮家喪事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六六章 馮家喪事4

第六六六章 馮家喪事4

1.

春天和許丹來到馮家後就直奔臥室。

臥室裡,有兩位女教師正在一邊唏噓感嘆,一邊安慰著馮術和馮昌喜。

因怕許丹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剛剛春天回去喊許丹的時候,馮術隔著院牆又喊來了左鄰右舍的兩位女教師,這兩位女教師問明情況之後倒也沒推辭,很快都過來了。

其實,馮家發生了這種事情,能幫一把的大家都會幫一把,就是不看馮術的面子,看在去世的劉淑珍的面子上,這個忙鄰居們也會幫的。

這個時候,馮術打電話找的計程車到了門口,春天的下一個任務就是去縣城接馮術的兒子馮小峰。

馮昌喜還是有些不放心,跟著春天出了院子,老人再三叮囑春天說不要嚇著孩子,在路上先不要告訴馮小峰劉淑珍病逝的事情,一切要等孩子回家再說。

春天坐上老劉的“夏利”計程車,風馳電掣般向縣城奔去。

此時,已是晚上八點五分。

2.

春天走後,馮家開始忙碌了起來。

馮術把事先給劉淑珍買好的壽衣鞋帽找了出來,就是壽衣店裡賣的那種大紅大紫繡著花邊的老式棉袍壽衣,一看就讓人瘮得慌,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

因為考慮到馮術的兒子馮小峰還要回來跟劉淑珍見面,許丹提出為了不嚇著孩子,可不可以先不給劉淑珍穿這種大紅大綠的壽衣,而是改穿家常的衣服,壽衣可以等去火葬場火花是時候再穿上。馮昌喜低頭考慮了一會兒,也就點頭答應了許丹的這個提議。

說句實話,這種老式壽衣鞋帽看起來確實有些瘮人,尤其是大晚上的,膽子小的真的能嚇得睡不著覺,馮小峰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這種恐怖的記憶還是不要留在孩子頭腦中才好。

於是,馮術又翻箱倒櫃找了幾件劉淑珍過去很少穿過或者沒穿過的新衣服和新鞋襪,許丹和那兩位女教師就忙活著為劉淑珍更換衣服和鞋襪。

在許丹她們在臥室裡為劉淑珍更換衣帽的時候,馮術和馮昌喜在堂屋裡小聲地商量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按照戶山地區的風俗習慣,人即將去世之前,親人應該先給即將辭世之人穿壽衣,等人嚥氣後,家人要在去世之人的臉上蒙上紙、帛或巾。

據說這個去世之人的蒙面之俗始於春秋時期。帛、巾、白布或紙蒙死人面,其意一是讓死者安息;二是生人不忍看死者之面;三是一些死者面容恐怖,生人不敢看,故以物蒙面。戶山地區的喪葬習俗一般都在浴屍、易衣、徙鋪後,即給死者臉上蒙上一尺見方的冥紙,民間俗稱水紙,即草紙。

穿戴好壽衣和草紙蒙面之後,家人接下來要製作“倒頭飯”,是把半熟的米飯盛進碗裡,壓實,取出來後成一個碗的形狀,倒過來放在碗的口上面,俗稱是“倒頭飯”。

供祭完“倒頭飯”之後,親人還要根據去世之人的歲數(每歲一張)焚燒紙錢,稱為燒“倒頭紙”。根據戶山地區民間的迷信傳說,去世之人赴陰間路上多有小鬼擋道,燒倒頭紙是為親人的靈魂付買路錢。“倒頭紙”點燃之後,孝子孝女要放聲痛哭,也是親人去世穿戴好後的第一次放聲痛哭。

其次,人去世之後,家人要在去世者頭部點“長明燈”,腳下設喪盆(有的地方喪盆也放在死者頭部的前面),還要不時在喪盆內焚化紙錢。舊俗以為死者到陰間去要花錢,將紙箔化成灰即是為死者送錢,為使紙錢不被惡鬼搶去必須在瓦制喪盆中燒化。“喪盆”,在戶山地區亦稱“送老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馮昌喜和馮術正在商量的就是這些舊習俗的事情,既然劉淑珍連壽衣都沒穿,爺倆商量著其他的程式能省也就省了,一切等劉淑珍的屍體火花和骨灰盒送回石門溝子村之後再按照村裡的喪葬習俗按部就班的進行即可。

2.

計程車出了戶山鎮拐上去往縣城的公路之後,因是夜間行車,加之公路上車流量大,所以計程車車速就慢了許多,把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春天急得夠嗆。

老劉是個老司機,知道開夜車的危險性,所以,儘管春天在旁邊不斷地催促,可老劉絲毫不為春天的言辭所動,陪著笑臉把車速始終控制在五六十邁左右。

一個多小時之後,計程車穩穩地停在了縣城南郊的英姿小學,馮術的兒子馮小峰正是在這家學校就讀小學四年級。

位於戶縣縣城南郊的英姿小學是一所六年制私立小學,是目前為止戶縣教學條件最好、師資力量最強的一所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的私立小學,學校只有三十多名教師,在校生兩百多人。既然是私立學校,收費自然就高,是戶縣老百姓眼裡的“貴族學校”,學生的食宿費、學雜費加起來一年要四五千塊錢,一般人家的孩子是讀不起的。

按理說以馮家的條件是不該送馮小峰來英姿小學就讀的,可馮術打聽到這所學校的創建人就是他的高中同學,為了兒子的成長和未來,馮術幾次三番厚著臉皮跑去縣城跟這位同學拉關系套近乎,最終順利地以減半收費的標準把兒子馮小峰送進了英姿小學。

馮術勒緊褲腰帶把兒子送到這所價格不菲的“貴族學校”就讀,自有他自己的考慮。

試想想,英姿小學的學生都是非富即貴,都有顯赫的家世,這些學生長大以後在戶縣地界裡混得肯定都差不了,馮術認為自己這麼做等於是給兒子創造了一個利官近貴的機會,等於是在為兒子二十歲以後的個人發展在提前鋪路。

為了讓兒子以後不再跟自己一樣吃苦受罪,為了讓兒子以後不再看他人的眼色過日子,也是為了讓兒子以後在戶縣地界裡能混得開吃得開,只要能達到這個目地,馮術認為自己就是砸鍋賣鐵也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