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高一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3章 殺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3章 殺青

北亰政協會議,張譚參加的時候,只發言了一次。

提了一個《北亰應該舉辦屬於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的方案,這方案倒也不是瞎****扯的,而是張譚根據上輩子記憶中的北亰國際電影節想出來的。

國內目前欠缺有影響力的電影節。

不計算香巷和臺彎的話,大陸只有丄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稍微有點國際影響力,北亰大學生電影節在國內也算有名,此外的常春電影節在國內都沒什麼名氣。以前還有個株海電影節,後來停辦了。

作為人口超14億的大國,電影節如此寒酸,如何能夠配得上日益壯大的電影市場。作為未來要在市場大盤趕超美國的中國市場,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電影節,簡直就是寒酸到了極點。

須知美國幾乎大城市裡都有電影節,而且是各種分門別類的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這是美國本土、乃至全球最大的獨立電影節;紐約電影節,這是美國本土最古老、乃至世界最牛逼的藝術電影節;西南偏南大會,這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音樂電影節。

此外還有夏威夷電影節、奇幻電影節、舊金山電影節、好萊塢國際電影節、洛杉磯恐怖電影節、科羅拉多獨立精神電影節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電影節。

正是這些電影節,促進了好萊塢電影的繁榮發展,因為可以讓更多的電影藉助電影節得到曝光,從而發掘新人導演、撿起滄海遺珠、尋找型別佳片。

在好萊塢拍電影,不管好壞,起碼能夠參加大小幾十個電影節。

但是在中國,每年拍幾百部電影,只有二十多部能進院線。更多的電影,只能在影展上露個面,一年也就那麼兩三個影展,參加完了就意味著電影已經沒有任何機會曝光了。

不是每個導演。都有張譚這麼大的名氣,讓市場趨之若鶩。

很多新人導演,都餓死在了處女作。

會議上。

關於張譚的提議,得到了不少委員的熱情探討。

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亰確實需要一個國際電影節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競爭對手丄海都有國際電影節了,北亰怎麼甘心空手。

不過在會議上,也沒能討論出三五六七來,籌辦電影節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沒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支援。能不能吸引到國內外影片參展,能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援,電影的主辦方和支出、收益如何平衡,這都是很棘手的問題。

走出會議大廳,張譚就被記者們給攔住了。

問了一大堆他的提案。

張譚一一應對。

會議雖然沒有結果,現實影響卻很大。

在隨後的網路觀察中,很多北亰市民,對北亰創辦電影節,都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北亰市常務副市長,還親自來找張譚。徵求張譚關於北亰創辦電影節的意見。廣電的電影局長,也在隨後聯絡了張譚,探討了一下北亰辦電影節的可行性。

或許是張譚的名人效應,或許是提案戳中了北亰市政府的g點,總之他的這個方案,得到了很大的關注,上上下下都對此表示了感興趣。

張譚同樣振奮。

有了廣電、北亰政府的跟進,北亰國際電影節的籌備,應該**不離十了,第一次在政協會議提案。就得到確實可行的後續,這讓他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

成就感未能持續多久,張譚就不得不撇開北影節和《原始碼》,匆忙趕回合淝。

爺爺張賀農被下達了病危通知。

等張譚回到合淝。只來得及匆匆見了爺爺最後一面,老人家就撒手人寰,從此天人永隔。走時很安詳,家人早已經在心裡接受了,所以並未感到有多悲傷。從醫院回來後,就忙著安排喪禮。

守孝、出殯、安葬。

因為張賀農有退休金。退休金還不少,加上這幾年子女孝敬的錢,尤其是張譚孝敬的,結餘了大概十來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共十一萬五千六百三十四塊錢,三萬塊錢留給葬禮的費用,還有八萬多塊錢。”大伯手臂上掛著“守孝”的袖章,在守夜的時候,把弟兄幾個、侄兒們都聚在一塊,商討張賀農的身後事。

四叔直接提議:“這八萬塊錢就先別動了,每年清明上墳、還有上年墳的的時候,就用這個錢買紙、買炮仗、買煙花。”

“墓要不要修一下,再修大一點,搞漂亮一點?”大堂哥張強問。

大伯否定了:“墓都修了兩次,還要怎麼修大,把別人家的墳地都佔來?松樹、墓碑、石獅子、水泥路、圍牆都有了,不要再去動了。”

頓了頓,大伯又多問了張譚一句:“揚揚你看這錢就這樣用?”

張譚雖然是個小輩,但現在家裡大小事,大伯他們都會參考參考他的意見。張譚點點頭:“可以,大伯你們看著怎麼辦就是了。”

大伯便說:“那就這樣定了,這八萬塊放在我這裡不動,每年就花這個錢上墳,上墳的時候中午、晚上在一塊吃飯,也花這個錢。等這錢花光了,我們兄弟四個老的就輪流負責操辦。”

張全順介面:“就按照大哥的方式來,明天就要下葬了,張強、張譚你們幾個小的,早晨去街上把煙花爆竹都買好,還要聯絡好車隊,從火葬廠回來不要耽誤,中午就把事情解決掉,下午收拾收拾,該回去上班的都回去上班。”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

……

一連忙碌了三天。

張賀農的葬禮完成,儘管心頭有些悵惘,張譚還是匆匆趕回了海津市,《原始碼》劇組正在拍攝的關鍵時期,他不能耽誤太多進度。

才專心拍戲沒幾天,繼北亰政協委員之後,他又掛上了新的頭銜。

他的北影節提案,最終在廣電和北亰市政府牽頭下,正式成立了“北亰國際電影節籌備小組”,由北亰市常務副市長劉安博擔任組長,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洪森擔任副組長,張譚同樣擔任副組長,一起籌備北影節。

當然他們三個只是掛名,具體的工作人選,交給底下專業人士來處理。

籌備小組計劃在2010年正式成立第一屆北影節。

……

在這紛亂之際,於2009年3月20日,二十四節氣春分這一天,《原始碼》劇組在海津市正式殺青,劇組的所有演職員們,一起在附近的大酒店裡美美搓了一頓。

“乾杯,祝《原始碼》大賣!”

“乾杯!”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小半年的相聚,筵席終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