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朕,隋煬帝,不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李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李淵

千秋殿

楊廣輕輕掀開被子坐起身來。這兩日,他為了安撫蕭皇後,一直是宿在千秋殿的。昨夜折騰的太狠,他本想悄悄地起身下床,讓皇后多睡一會兒。但細微的動靜還是驚醒了枕邊人。

蕭皇後從後攀附在他背上,輕聲問道:“陛下勤於政事,乃是天下萬民之福,卻也不要太過勞神了,累壞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楊廣笑了笑,拉著皇后的手,道:“朕不愁,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有什麼好愁的。”

蕭皇後聽的微微一愣,這是什麼意思,正待詢問便被楊廣岔開了話題。

“朕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膝下唯有二子,如今暕兒都已19歲了,皇后就沒有什麼想法嗎?”

一句話就將蕭皇後說的面頰泛紅埋頭不語,原本的問題早已拋在腦後。

所謂食色性也,人都這樣更何況皇帝呢。在這一點上不論你英明與否,結果都是一樣的,而且作為皇帝歷來就有特權。單單的女色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同性、人妻甚至是虐戀屢見不鮮,最典型的就是西漢的皇帝了,每個都有那麼一兩個男寵。

高祖的籍孺,惠帝的閎孺,文帝的鄧通、景帝的周仁、武帝的韓嫣、昭帝的金賞、元帝的弘慕、石顯,成帝的張放、哀帝的董賢等,簡直是書不勝書。

楊廣沒那麼多的毛病,他最近在驗證自己的天賦或者說金手指。

這還是那天被皇后捉奸在床時發現的,連續數天的荒淫日子不但沒有讓他精疲力盡,反而是愈戰愈強。事後更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這一發現直接導致了後宮孕婦激增。

如今的容華夫人和宣化夫人和美人王氏皆以懷孕,都是楊廣的功勞,他現在的的目標又多了一個,便是超越南陳宣帝,達成千古帝王生育第一的豐功偉業。

宣帝光是兒子就生了42個,便是康熙也有35個兒子。楊廣便是算上孃胎裡那兩個也才剛滿一掌之數,還不夠康熙的零頭。這怎麼行,必須努力。

美人王氏是李淵的外甥女兒,還是楊廣得封太子時進得宮。入宮四年來除了進門那晚見了楊廣一面後,便一直如隱形人一般。

若不是那天楊廣招眾妃嬪入見,還真發現不了她。這也是一個美人兒,雖不如容宣二妃卻也別有一番滋味。

更重要的是提醒了楊廣李淵的存在。真真是大意了啊!雖然歷史上李淵像個軟蛋一般,只能靠著兒子打天下,最後兒子們自相殘殺他也沒有辦法。

但真要熟讀歷史就會發現,李淵真是不簡單。他可是歷史上稱帝建國最快得皇帝,便是一統天下最快得劉邦與相比他也不過是伯仲之間。

這廝自太原以三萬府兵起兵後,一路招降納叛,四個月便攻取了長安,半年後稱帝建國,三年破東都洛陽,七年掃平天下,

這其中固然有關隴集團傾力相助得緣故,但李淵自己得能力也不可否認。

……

如今這位唐國公就站在楊廣面前,李淵是566年生的,比楊廣大三歲長相也很符合這個時代對於男子的要求,灑脫飄逸卻又不失威武之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那天發現王氏是李淵的外甥女後,他便火速下詔,急令其滎陽太守唐國公李淵回京述職。

現在的李淵面向寬和,見誰也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七歲時父親去世,他承襲唐國公的爵位後便以寬容開朗聞名。

說起來楊廣和李淵還是表兄弟呢,李淵他娘是獨孤皇后的姐姐,要說這獨孤家也是厲害,三姐妹都是皇后,歷經北周、隋、唐三朝榮寵不衰。

本來楊廣對於李淵的處置是有些躊躇的,但是在看到李淵之後,他就下定了必殺的決心。

這李淵真真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坐臥行走都好似帶著風一般,給人一種龍行虎步威武不凡的感覺。這種風姿正是楊廣想要的,偏他怎麼練也學不來。再加上這廝後世給自己溢了個煬字,這心中的殺意就更盛了。

什麼是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就是說楊廣遠離人民,不尊禮法,好大喜功,薄情寡義,沒有德行,治國不得力的意思。

胸中的殺意越盛,楊廣臉上越發柔和,只見他笑著說和道:“多年未見,表兄身體如何,侄子們可還孝順嗎。”

“不敢當陛下之兄,勞陛下心憂,微臣一切如常,如今膝下五子,除長子建成還算明理,其餘諸子皆是埀髻頑童不堪造就。”李淵回道。

“大兄謙虛了謙虛了。”楊廣哈哈笑道。

呵呵,便是除去李世民不說,剩下的李建成李元吉李玄霸哪個不是人傑,他們要不堪造就,那我兒子咋辦。想到這兒,李淵原本的自謙之語在楊廣看來也變成了**裸得炫耀。

人一旦對別得人或事有了偏見,那不論事物如何改變,那在他們眼中都是歪的。他們總是以最大得惡意去揣測跟他們一樣的人,不管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如此。

如今的李淵有五個兒子,長子李建成十五歲,次子李世民六歲,三子李玄霸五歲,四子李元吉一歲,五子李智雲一歲。除了隋末被殺的李智雲,其他四個兒子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雖然後世論壇人們對於歷史人物都是保持著一種養成的姿態,認為只要歷史軌跡不變,殺了李淵還有張淵趙淵什麼的冒出了,但他覺得李淵和別的人是不一樣的,這個人是真正的會識人育人。

楊廣小時候對於歷史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每位開國皇帝身邊的小夥伴都是那麼的牛批,真的是命中註定嗎?怎麼人家的小夥伴都是才華橫溢,我的小夥伴一個比一個廢呢。

長大後楊廣認為還是人的境遇不同造就的,這些人跟著首領不斷見識大場面,有鍛鍊的機會所以才能成為一代名將。所以說人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識別人才的伯樂啊。

毫無疑問,李淵正是這麼一位伯樂,不說他發掘的那些人才,就看他的子女,哪個不是頂尖人物。

只憑這一點,楊廣也是要殺李淵的,但處置一個國公不能沒個說法,尤其是李家這種位居關隴集團前列的大貴族。

最好的辦法有兩種,一是派到五原、張掖這種緊鄰突厥的前線去。突厥人能殺了他最好,殺不了也能牽制他的精力。二就是乾脆將他調遣到南疆交趾、日南一帶。讓他主持林邑之戰,林邑那地方溼熱多疾,他便是不死也要丟半條命。這樣雖然有些不講親情,卻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